配色: 字号:
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
2012-03-09 | 阅:  转:  |  分享 
  
第8卷第3期2009年6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na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Vol.8No.3Jun.2009



[收稿日期]2009203216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城市化进程与明代江南诗文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08BW08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

金项目《明代城市化进程与江南诗文转型研究》(项目编号:08JC751031).

[作者简介]汪惠民(19862),男,湖南衡阳人,研究生。查清华(19642),男,江西九江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诗学和古典文

献学研究.

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

汪惠民,查清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唐代的江南城市经济功能得以大大强化,改变了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

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文章从以酒为题材的唐诗切入,就江南饮酒传统、产酒条件、造酒盛

况和酒的消费等方面展开论述,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最充分地展现出江南地区的诗性文化特色。

[关键词]唐诗;酒;江南城市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973(2009)0320010206

TheUrbanDrunkenSongsofJiangnaninTangDynasty

WANGHui2min,CHAQing2hua

(SchoolofHumanities,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InTangDynasty,thefunctionsofurbaneconomyinJiangnanarestrengthenedgreatly

tochangethelifestylesoflocalpeople.Theymeetandcollidewiththeregionaltraditionstoform

newculturalmakeupgradually,thusaffectingtheproductionandconsumptionofliterature.This

paperstartsfromthepoemsonthetopicofwine,thenitexpoundsonthetraditionsofdrinking

wine,theconditionandpompofproducingwineandtheconsumptionofwine.Finallyitpoints

outthattheurbandrunkensongsofJiangnaninTangDynastycanshowthepoeticfeaturesin

Jiangnancultureatbest.

Keywords:TangPoetry;Wine;CitiesofJiangnan

先秦以降,我国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政

治和军事性质上。六朝至隋代,江淮以南长江下游

地区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据《隋书·地理志》

载:宣城、毗陵(常州)、吴郡(苏州)、会稽(绍兴)、余

杭(杭州)等“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

聚,故商贾并凑”[1]。唐代,江南区域远离国家政治

中心,中唐后又接纳了大规模的北方移民,城市的

性质较前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经济功能得以大大

强化,不少城市的经济功能超过其政治功能。唐代

江南城市的新变化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并

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

而影响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刘易斯·芒福德言:

“依靠经久性的建筑物和制度化的结构,以及更为

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城市将过去的时

代、当今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联系在一起。”[2]

唐代是诗的时代,江南城市也依靠唐诗这一“更为

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将江南城市的过

去、当今与未来联系在一起。在有关江南城市的唐

01

诗中,大量题材涉及酒。清初昆山人吴乔著《围炉

诗话》,说唐诗如酒,那么,唐诗中的江南酒,就是酒

中酒,醇厚浓烈,令人陶醉迷狂,自由酣畅,如同江

南的诗性文化。

一、江南的好酒传统与产酒条件

魏晋六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士人们

放歌纵酒既是避世求生、不与当局同流合污的一种

无奈选择,也是清谈玄理、追求潇洒风度的一种必

然需要。当时诸多士人如刘向、竹林七贤、陶渊明、

谢灵运、何逊等都快意于酒,并留下大量有关酒的

诗文。最负盛名的一次饮酒活动,乃东晋穆帝永和

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集会”。当时,王羲之和名士

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

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所谓“流觞曲

水”,即士人们列坐曲水两侧,并将酒觞置之清流。

酒觞随水漂流,至谁面前,谁就即兴赋诗,不成则罚

酒三觞。置身兰亭清幽静雅之境,他们高谈阔论,

潇洒通脱,别有快乐情致,却又无法摆脱世情困扰。

中原沉陆,社稷凋零,人生苦短,岁月无情,都是他

们哀叹的主题。于是,他们将所有的理想和苦楚融

进美酒,一饮而尽。在美酒的作用下,王羲之挥毫

泼墨,笔走龙蛇,写下流芳千古的《兰亭集序》。兰

亭集会,即发生在江南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引

发后世文人无比羡慕和向往。但当时社会等级森

严,饮酒赋诗仅限于上层社会取乐解愁和奢侈消

费,尚未普及至民间士庶的日常活动。然而,以纵

酒为雅致的传统却悄然在江南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江南优越的农业生产环境,为纵酒豪饮的传统

提供了成长的物质条件。这里水网纵横密布,土地

辽阔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基于如此优越的自然地

理条件,唐代的江南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稻米

种植遍布全境。华林甫先生撰文指出,浙西北起润

州、南达杭州、西止江宁的太湖流域是当时水稻生

产基地之一。[4]

当然,江南人民并未局限于如此的地理条件,

而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这片土地的农业生

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早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太

湖地区就已开始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

湖水的泛滥和侵袭。到唐代,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

进一步疏浚和整治太湖,使得原来饱受水淹的太湖

周边变成千里良田;他们引长江水和众多的湖泊水

进入运河,使其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以利通航,并

成为南北物资信息交流的大动脉。江南地区与全

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得以加强。他们还修

筑和加固海塘以抵御海潮的侵袭,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海水的倒灌,减轻了土地的盐碱化。此举既保证

了太湖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也为大规模的沿海滩

涂围垦创造了基础条件。特别在唐朝中后期,北方

战乱不断,江南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江

南人民开渠设闸,垦荒屯田,多方式和高密度的农

田水利建设不断开展,使得太湖地区水稻种植逐渐

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保证了农业单位产量和总

产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5]《新唐书》中记之

甚详,学界亦多有研究,兹不赘述。

此外,农业工具的改进,政府政策的支持等诸

多因素都促进了江南稻米富足生产,为江南大规模

造酒饮酒风气的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唐诗中的江南名酒

有了纵酒享乐的传统,有了富足的稻米生产,

江南地区酒的消费需求便日益见长。于是,人们不

断改进酿酒技术。每个城市都大量造酒,各地美酒

声名远播。唐代诗人眷恋江南,也将这些美酒写进

诗歌,成就了唐诗中江南名酒的传奇。

南京盛产好酒。李白一生多在南京留连,他的

诗中不乏南京城的酒事:“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

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金陵江上遇蓬池

隐者》《全唐诗》卷182,第1855页)“朝沽金陵酒,歌

吹孙楚楼。”(《全唐诗》卷178。第1817页)开怀畅

饮金陵美酒,趁兴高歌金陵名楼,典型的李白式人

生快意,莫过于此。又《金陵酒肆留别》云:“风吹柳

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

行不行各尽觞。”(《全唐诗》卷174,第1874页)酿酒

成熟时,用压床将浆与糟分开的工序,称为压酒。

明媚春光中,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在酒肆

写诗留赠友人。《苕溪渔隐丛话》引《诗眼》评之云:

“好句须要好字,如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见

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6]金陵好

酒另有“金陵春”者,《至正金陵新志》卷七《物产》

云:“李白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唐人多以春名酒,金陵春,当时酒名也。”[7]

江苏丹阳县也盛产好酒,特别是新丰镇。此

“新丰”非长安之“新丰”,清钱大昕曾专为辨证,其

《十驾斋养新录·新丰》引陆游《入蜀记》云:“六月

十六日,早发云阳,过夹冈,过新丰,小憩。李太白

诗云:‘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又唐人诗云:‘再

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皆谓此,非长安之新丰

也。”[8]因酿酒除了上好糯米外,还要有特别好的

水。新丰的练湖水好,特别适合酿酒。《嘉定镇江

志》卷六《湖》引《舆地志》云:“曲阿出名酒,皆云后

11

湖水所酿,故醇烈也。”[9]李白一生爱酒,新丰酒也

激发了他的诗兴,如“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全唐诗》卷169,第1744

页)“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出妓金陵子呈卢

六四首》,《全唐诗》卷184,第1866页)“情人道来竟

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全唐诗》卷172,第1767页)“清歌弦古曲,美酒沽

新丰。”(《效古二首》,《全唐诗》卷183,第1861页)

对新丰酒的偏爱竟至于此!前文“再入新丰市,犹

闻旧酒香”一句出自大历贞元间诗人陈存《丹阳

作》,原诗云:“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

醉,尽日卧垂杨。”(《全唐诗》卷311,第3514页)入

市即闻酒香,抱琴而沽,醉卧垂杨,真乃潇洒之极。

可见陈存也偏好新丰美酒。

苏州制酒在中唐后出现高潮,城内家家户户都

能酿酒。白居易回忆在苏州的美好时光,曾有诗

云:“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

不过船。”(《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全唐

诗》卷462,第5259页)苏州出产的优质糯米,正是

酿酒的上好材料。“柳枝谩蹋试双袖,桑落初香尝

一杯。金屑醅浓吴米酿,银泥衫稳越娃裁。舞时已

觉愁眉展,醉后仍教笑口开。惭愧故人怜寂寞,三

千里外寄欢来。”(《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

柳枝舞衫,偶因尝酒试衫,辄成长句寄谢之》,《全唐

诗》卷455,第5161页)白居易一收故友所寄之吴地

糯米酒便喜笑颜开,趁着酒兴穿上舞衫尽情舞蹈,

所有的寂寞惆怅早已烟消云散。至唐末,苏州制酒

更为普遍,皮日休诗中有记:“晓压糟床渐有声,旋

如荒涧野泉清。身前古态熏应出,世上愁痕滴合

平。饮啄断年同鹤俭,风波终日看人争。尊中若使

常能渌,两绶通侯总强名。”(《奉和鲁望看压新醅》,

《全唐诗》卷613,第7077页)用重物压酒糟,只见酒

似清泉汩汩而出,令人未饮先醉。苏州制酒还会加

入松花,是谓“松花酒”。“一箦松花细有声,旋将渠

撇寒清。秦吴只恐篘来近,刘项真能酿得平。”

(《奉和鲁望看压新醅》,《全唐诗》卷613,第7077

页)松花轻洒酒上,细细簌簌,有声悦耳。饮时用碗

轻轻撇开松花,然后舀酒品尝。松花酒味体丰满,

绵甜醇厚,饮者在陶然杯中的同时,亦收进补养生

之效。白居易因此写下这样的诗句:“腹空先进松

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命否,乐天知

命了无忧。”(《病中诗十五首·枕上作》,《全唐诗》

卷458,第5197页)

苏州还有名酒叫“五酘酒”,其名首见白居易诗

《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

因同饮,聊咏所怀》。(《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

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全唐诗》卷

443,第4955页)何谓“五酘”?后人多有猜测。北

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五云:“苏秀道中有地名五木,

出佳酒,故人以“五木”名之。然白乐天为杭州太守

日,有诗序云:‘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

相次寄到。’诗云:‘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

翁。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倾如竹叶

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莫怪殷勤最相忆,曾陪

西省与南宫。’仆尝以此问于仆之七舅氏,云‘酘’字

与‘羖’同意,乃今之羊羔儿酒也。详其诗意,当以

五羔为之。以是酒名,故从‘酉’云。乐天诗云‘竹

叶盈樽绿’,谓箬下酒,取竹有绿之意也。‘桃花上

面红’,谓五酘酒,取桃花五叶也。后人不知,转其

名为五木,盖失之矣。仆检韵中‘酘’字乃窦同音,

注云:重酿酒也。恐‘酘’难转而为‘木’。”[10]《吴郡

志·土物》又载:“白居易守洛时,有《谢李苏州寄五

酘酒》诗。今里人酿酒,麯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

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酘。其酒则清冽

异常,今谓之‘五酘’,是米五投之邪?”[11]且不管这

酒如何酿造,其味甚佳,似无歧见。

前文所及“箬下酒”,乃湖州名酒。《太平寰宇

记》卷九四:“箬溪在县南五十步,一名顾渚口,一名

赵渎,注于太湖。箬溪者,顾野王《舆地志》云:‘夹

溪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二箬皆村

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箬下

酒。’韦昭《吴录》云:‘乌程箬下酒有名。’山谦之《吴

兴记》云:‘上下二箬村并出美酒。’张协《七命》云:

‘酒则荆南乌程。’则此酒也。”[12]据此可知,箬下酒

取水甚佳,故成美酒。三国时已相当有名,唐代仍

大量生产,《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载:“箬溪水,酿

酒甚浓,俗称箬下酒。”[13]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

之吴兴口号五首》其四云:“骆驼桥上苹风急,鹦鹉

杯中箬下春。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向何人?”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全唐诗》卷

365,第4114页)罗隐《乌程》诗亦称:“两府攀陪十

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

风度泫然。”(《全唐诗》卷660,第7574页)箬下酒应

是当时江南的主流饮品,广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白

居易有《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扶头酒,泓澄

泻玉壶。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捧出光华动,

尝看气味殊。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瓶里有时

尽,江边无处沽。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早

饮湖州酒,寄崔使君》,《全唐诗》卷446,第5004页)

酒的光泽、气味、颜色和口感,白居易从多方面展现

21

了湖州美酒的魅力。

当时杭州亦大量产酒,“或命余杭酒,时听洛滨

笙。”(《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全唐诗》卷35,

第464页)“十千兑得余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

(《余杭醉歌赠吴山人》,《全唐诗》卷114,第1156

页)、“溪含句曲清连底,酒贳余杭渌满罇。”(《送程

尊师之晋陵》,《全唐诗》卷663,第7596页)“若教使

者沽春酒,须觅余杭阿母家。”(小游仙诗九十八

首》,《全唐诗》卷641,第7349页)、“笑说余杭沽酒

去,蔡家重要会麻姑。”(《送虞道士》,《全唐诗》卷

749,第8532页)由诗人们常往杭州城中买酒情形

可知,杭州酒不仅产量较大,且质量上乘。杭州酒

中之佳品,当属“梨花春”。白居易《杭州春望》:“红

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全唐诗》卷

443,第4959页)其后诗人自注曰:“其俗酿酒,趁梨

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赏玩杭州春色,面对怒放梨

花,畅饮“梨花春”酒,堪称人生快事。罗隐曾携妓

游湖,在船上压糟取酒:“江烟湿雨鲛绡软,漠漠远

山眉黛浅。水国多愁又有情,夜槽压酒银船满。”

(《江南曲》,《全唐诗》卷19,第205页)月色映酒,满

船生辉;佳人相伴,水国多情,罗隐亦乐在其中。

其时,常州义兴县也有制酒。刘长卿《酬滁州

李十六使君见赠》:“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白

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

邻。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全唐诗》卷148,

第1525页)李使君和刘长卿当时都在阳羡山中新

造别墅,他们悠闲自在地享受着山色美景,举杯豪

饮之酒当为本地特产。宣州之酒亦负盛名,李白曾

在宣州呆过多年,喜爱宣州老春,还曾为酒店的老

板过世写下《哭宣城善酿纪叟》一诗悼念:“纪叟黄

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全唐诗》卷184,第1886页)大概李白对纪叟酿的

酒非常钟爱,一来二去,他与纪叟之间的关系特别

亲密。越州的酒从初唐开始就很有名了。韩翃《送

客还江东》云:“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

酒。”(《全唐诗》卷243,第2729页)这可以说是较早

的越州酒广告。

三、酒与江南都市生活

唐代江南都市经济功能已经大大强化,也对江

南人的生活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然而,江南士庶

酷爱饮酒的传统,却伴随着经济发展更加盛行。都

市生活的景观之一,便是灯红酒绿。江南都市生活

的快意和迷人,也在酒的消费中尽情展现。

兰亭集会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饮酒赋诗的先

河,此后的文人雅集便永远少不了酒。春和景明的

时刻,繁花盛开,绿草茵茵,茂林修竹,一片生机勃

勃。“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潭洞迷仙

府,烟霞认醉乡。(贾餗)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张籍)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刘禹锡)飞凫拂

轻浪,绿柳暗回塘。(裴度)”(《春池泛舟联句》,《全

唐诗》卷790,第8893页)眼见杨柳依依,耳闻莺歌

笑语,临风把盏,赋诗联句,何等惬意,何等自在。

物逐情起,何愁无诗?夏天,最好在雨后:“兵卫森

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

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

集》,《全唐诗》卷186,第1901页)一场大雨,驱除了

世间燥热,也洗涤了心中烦闷,给人们带来无限清

凉和舒畅,此时邀得文士数名开怀畅饮,必诗兴大

发。秋高气爽,时时可聚,但最开怀时刻,莫过于九

月初九重阳节:“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

山趣,况值江南秋。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

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

阳宴集作》,《全唐诗》卷246,第2766页)虽初现萧

瑟之气,但山山翠色、潺潺清流、幽幽黄花,足助酒

兴。冬日亦不妨载酒泛舟,如王瓒《冬日与群公泛

舟焦山》云:“江外水不冻,今年寒复迟。众芳且未

歇,近腊仍袷衣。载酒适我情,兴来趣渐微。方舟

大川上,环酌对落晖。”(《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

《全唐诗》卷772)室内好友数人,拥炉对酌,亦别有

情趣。一年四季,或晴或雨,或热或寒,其实只要有

三两知己,数樽美酒,都适宜文人雅聚。美酒能够

助兴,引发文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

体自轻,意欲凌风翔。”(《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全唐诗》卷186,第1901页)美酒能够调节气氛,让

人飘飘欲仙。一壶美酒,引发了文人雅士的无限诗

兴。

都市里人口密集,每日定有亲朋聚宴,少不了

的是酒。都市里人口流动频繁,他乡逢故旧亦为常

事,自然也少不了酒。筵席之上,人头攒动,热闹非

凡,三杯两盏下肚,便可见觥筹交错,呼三吆四。且

看李白:“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相逢不觉醉,

日堕历阳川。”(《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全唐

诗》卷184,第1886页)这是好友相聚时候的借酒言

情。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白居

易罢苏州刺史,相约在扬州会面同返洛阳时,写下

了两首著名诗篇,白氏《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

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

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醉赠刘

31

二十八使君》,《全唐诗》卷448,第5083页)刘答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

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

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全唐诗》卷360,第

4061页)好友初见赋诗,首先从酒说起。从此,一直

到老,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情,为诗坛增添了佳语。

而张继则以酒销愁:“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

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全唐诗》卷242,第2718页)若是遇到节日,更宜聚

众畅快宴饮:“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可怜假日好天

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

排壶觞。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

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

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

房。”(《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全唐

诗》卷444,第4968页)这是白居易在重阳节聚众畅

饮的风光场面。与朋友相聚,可以没有菜肴,但万

万不能缺酒:“隔宿书招客,平明饮暖寒。麹神寅日

合,酒圣卯时欢。促膝才飞白,酡颜已渥丹。碧筹

攒米碗,红袖拂骰盘。醉后歌尤异,狂来舞不难。

抛杯语同坐,莫作老人看。”(《与诸客空腹饮》,《全

唐诗》卷443,第4956页)这是白居易《与诸客空腹

饮》,有酒有舞有游戏,一样的开心。而临别饯行,

共叙友情,追忆往事,憧憬未来,也少不了酒。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

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

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全唐诗》卷174,第

1874页)又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云:“今日送君须

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全唐诗》卷235,第2597

页)一壶美酒,饱含了亲朋故旧的无限真情。

都市的繁荣,直接体现在酒和妓等奢侈消费

上。唐代江南都市的居民构成已经复杂化,越来越

多的富豪、士人、停职官员和妓女等开始在城中逗

留居住。安史之乱后直至晚唐,大量北方居民为躲

避战乱,“避地衣冠尽向南”(《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

风俗》,《全唐诗》卷248,第2787页)。这些来到江

南的人,大多有着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文化素养。

他们在江南城市中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阶层,

构成市民消费的主体。他们推扬或引导了奢侈消

费,特别是以声色为核心的消费时尚在江南蔓延推

广。太和六年(832年),白居易回忆宦游苏州,最开

心的还是载酒携妓出游的件件事情。其《忆旧游》

云:“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

之地多苍苔。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

出,皋桥夕闹船舫回。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

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李娟

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虎丘月色为谁好?

娃宫花枝应自开。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

来。”(《忆旧游》,《全唐诗》卷444,第4981页)诗中

的李娟、张态就是苏州名妓。他们驾船早早地出城

而去,傍晚热热闹闹地乘船回城。其纵情声色如

此,当时风气亦可见一斑。酒醉之时,白居易也会

代妓作诗,如《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云:“笙歌

杯酒正欢娱,忽忆仙郎望帝都。借问连宵直南省,

何如尽日醉西湖?蛾眉别久心知否?鸡舌含多口

厌无?还有些些惆怅事,春来山路见蘼芜。”(《全唐

诗》卷443,第4965页)虽为代作,却情意真切。艳

舞回旋,弦歌清脆,美人美酒,让主客在这声色场中

深深沉醉。沉醉之后,有的人常常斯文扫地,肆无

忌惮:“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将军醉

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广陵宴次戏简幕

宾》,《全唐诗》卷598,第6922页)一壶美酒,成就了

名士美姬的无限风流。

江南城市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

业的收成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繁荣与否。因此,一年

中的社祭活动颇受重视。每年春社秋社祭祀神灵

之日,往往是城里城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

悉就,饮酒场面蔚为壮观。如李嘉祐《夜闻江南人

家赛神因题即事》:“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

神曲。鎗鎗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雨过风

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听此迎神送神

曲,携觞欲吊屈原祠。”(《全唐诗》卷206,第2144

页)在酒精的作用下,人声鼎沸,鼓乐喧天,痛饮豪

赌,狂舞欢歌,似乎神灵们享用美酒之后便能够许

诺下季的收成。又如刘禹锡在朗州观看赛神,“汉

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

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

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阳

山庙观赛神》,《全唐诗》卷359,第4057页)巫师们

通过美酒与神拉近关系,获得神谕。乡人们则趁此

狂欢时刻一醉方休。一壶美酒,寄托了普通士庶的

无限希望。

放眼整个江南,处处可见酒家,唐代的润州城

被杜牧称为“绿水桥边多酒楼”,(《润州二首》,《全

唐诗》卷522,第5963页)可见城内饮酒成习。晚唐

苏州人陆龟蒙《春思》云:“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

当风悬。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41

(《春思》,《全唐诗》卷629,第7224页)这正是一副

生动的江南酒家图。咸通八年(867年)皮日休进士

及第,为苏州刺史崔璞辟为从事。隐居松江甫里的

陆龟蒙与他结为诗友,相互唱和,因酒助兴,一气写

下《奉和袭美酒中十咏》,包括《酒星》、《酒泉》、《酒

篘》、《酒床》、《酒垆》、《酒楼》、《酒旗》、《酒樽》、《酒

城》、《酒乡》,又作《添酒中六咏》,分别是《酒池》、

《酒龙》、《酒瓮》、《酒船》、《酒鎗》和《酒杯》。(《全唐

诗》卷620,第7140-7143页)陆诗《酒垆》云:“锦里

多佳人,当垆自沽酒。高低过反坫,大小随圆瓿。

数钱红烛下,涤器春江口。若得奉君欢,十千求一

斗。”诗中描绘了当时卖酒人员、器具、价格等,留下

了珍贵史料。又其《酒楼》云:“百尺江上起,东风吹

酒香。行人落帆上,远树涵残阳。凝睇复凝睇,一

觞还一觞。须知凭栏客,不醉难为肠。”雄伟的酒楼

临江而立,酒香随风送远。楼上的酒客喝红了双眼

依然不肯罢休,往来反复不住劝酒。江南人历来有

远离政治、追求自由的传统,当面对无奈现实之时,

酒乡便是他们心灵的栖息之地,看陆龟蒙《酒乡》:

“谁知此中路,暗出虚无际。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

丽。三杯闻古乐,伯雅逢遗裔。自尔等荣枯,何劳

问玄弟。”

文人雅集、亲朋相聚、众人狂欢固然离不开酒,

但独处自酌也适性怡情。凭轩独把盏,花间一壶

酒,举杯邀明月,在酣畅淋漓中独享逍遥之乐,在酒

入愁肠时化解相思之泪。人生得意之欢,仕途坎坷

之悲,千种风情,万般无奈,都在饮酒时自倾自诉,

都在酒精中熊熊燃烧。“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

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

迟。肺伤虽怕酒,心健尚夸诗。夜舞吴娘袖,春歌

蛮子词。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对酒自勉》,

《全唐诗》卷443,第4953页)白居易独酌之时,回想

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慨良多。有时,酒让他变得更

清醒:“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

州人食人!”(《秦中吟十首·轻肥》,《全唐诗》卷

425,第4676页)酒正酣时,他想起百姓生活的痛

苦,于是借着酒力为民请命,大声疾呼,在酒兴中践

行“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全唐诗》

卷424,第4663页)的诗学主张。可见,让人恍兮惚

兮,迷情乱性,并不总是酒本身的错。

江南人酿酒,同时也酿造了醇厚清美的江南民

俗。在江南喝酒,同时也喝出了真率放达的江南气

象。酒倾注了江南城市人的喜怒哀乐,让这片土地

上有了数不清的诗性人生。

[参考文献]

[1]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一《地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5.

[3]王羲之.兰亭集序[M]//李梦生,等.古文观止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96-500.

[4]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J].中国农史,1992,(2).

[5]张剑光,邹国慰.唐五代环太湖地区的水利建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6]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9.

[7]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七,宋元方志丛刊: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5639.

[8]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M].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232.

[9]史弥坚,等.嘉定镇江志:卷六,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68.

[10]马永卿.懒真子:卷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3册:448.

[11]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九[M].陆振岳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429.

[12]《太平寰宇记》卷九四[M].清光绪八年(1882)刊本.

[1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江南道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606.

(责任编辑:谢光前)

51

献花(0)
+1
(本文系未夕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