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公司70万吨氧化铝扩建
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测量专业监理工作特点
随着国内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工程测量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日今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仪器已由过去采用的普通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设备发展为全钻仪、钻垂仪以及GPS等。因为这些非常规仪器的应用,过去一些传统的测量方法也进一步得到改进,大大提高了测量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使测量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施工测量不管是在新厂建设还是老厂改造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工程监理行业,测量工作已由纯生产任务转为生产与管理相结合的工形式。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再是要完成某项工程的定位或放线工作,而是检查和验收某项工程定位或测量放线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并督促改正。测量监理师的工作质量直接表现在工程实体质量上。因此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标准,控制好施工测量成果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条件。
测量监理师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收集原有测量资料,核查测量员资格,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检验证书,审核测量成果,实地复核,成果签证。
施工测量的作业程序一般为:熟悉图纸→搜集基础资料→现场踏勘→方案设计→人、机组织→实地测量→检查(自检)验收。
二、编写依据及内容说明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①《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02-2001);
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④《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⑤《》①测量控制点引测一般要求
一般厂矿企业内部建立的控制网有一、二级导线(电磁波测距导线网),改扩建项目可依据原有的控制点进行引测,如果距离拟建建筑网较远时,需要建立临时(有条件时埋设永久标石)控制点,布设形式可设成附合导线或支导线形式,具体可根据使用的设备精度而定。
当仪器为精度较高的全站仪或速测仪时,可布设成支导线形式,且中间传递点不宜超过两点,边长不宜超过150米。观测必须在精测模式下进行.观测数据须经温度和气压改正。当采用分离观测(测角\测距)时,水平角宜采用测回法一或二(精度估算后定)测回测定,距离两测回测定,且往返观测进行检查。当选用导线测量程序摸式进行测量时,为安全起见,要求人、机同时记录,以便核对有关标识符及测量数据。
支导线传递控制点时,必须复测或对测,以提高测量精度,减小误差积累。
当布设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时,可按GB50026-93中的规定进行选点和测量。
测量控制点布设完成后,测量技术人员要对选择利用的导线点进行精度评估,判断其作为建筑物定位依据时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精度较低,则需要重新测量。
②施工控制网测量一般要求
工业建筑施工控制网应按Ⅰ级精度建立,其主要技术指标为: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测量中误差≤7〞n-2(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
A.测量方法可选下列方法中的一种: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
B.定位误差:
不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1㎝。
C.定位点数:
不少于3点。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闭合差检验,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改正,将点位调整到设计位置。
施工控制网定位工作全部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控制网点同等级引测导到外围,并加以保护,这也是测量管理工作中应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2)高程控制网测量的成果检查
应检查的内容:
A.高程起算点的正确性。
高程测量的起算点必须是经常使用的保存较完好的等级水准点,否则应对其可靠性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一般是与附近的其它水准点连测,连测的方法与同等级水准测量的方法相同。
B.水准测量的线路图合理性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或附合线路,测量的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C.水准点的埋设合理性
场区内的水准点应埋设成永久性的水准点标石。如果场区内场地狭小,地面埋设不宜保存时,也可埋设在固定的建筑物上,埋设的形式应符合规范规定。
水准点的埋设应距离建筑物(拟建)或构筑物不宜小于25米,距离填埋边线不宜小于15米。
水准点的埋设深度应保证埋设在冻土层以下40㎝。
建筑物当有沉降观测要求时,每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物周围应布设3个同等级的水准点,且应是同一个水准网上的点,水准点网测量必须是在水准点稳固之后进行。
以上可通过查看施工单位的埋设和观测资料鉴别。
2、施工放样成果检验
施工放样一般是指根据建筑物设计图纸在施工控制网的基础上,具体地标定各部位轴线或边线、标高等测量工作。包括建筑物红线、控制轴线(竖向传递)测量、设备基础轴线标定以及基础开挖边界线、标高(竖向传递)测量等。
目前施工放样的手段仍然很简单,一般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
⑴.施工放样成果检查验收的内容有:
①核查施工单位所用的测量仪器的检验合格证书、钢尺检验合格证书以及丈量改正公式。
②核查施工单位测量员资格情况,有关测量员上岗证书。
③了解测量放线的全过程,分析其合理性,圈定最弱点。
④依据测量报验成果和设计图纸及设计更改文件,逐项检查。
⑵.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页)
⑶.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
测量内容 允许偏差(㎜) 钢柱垫板标高 ±2 钢柱±0标高检查 ±2 混凝土柱(预制)±0标高 ±3 桁架和实胶梁、桁架和钢架的支承结点间相邻高差的偏差 ±5 梁间距 ±3 梁面垫板标高 ±2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指标
建筑物结构特征 量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在测站上测定高差的中误差(㎜) 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程中误差(㎜) 竖向传递轴线点(㎜) 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米或跨度30~36米 1/20000 5 1 6 4 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 1/10000 10 2 5 3 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 1/5000 20 2.5 4 2.5 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以下 1/3000 30 3 3 2 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 1/2000 30 5 - - 土工竖向整平 1/1000 45 10 - - ⑷.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测量监督与检查
①设备基础中心线的复测与调整
基础竣工中心线必须进行复测,两次测量的较差不应大于5㎜;埋设有中心标板的重要设备,其中心线由竣工中心线引测,同一中心标点的偏差应为±1㎜,纵横中心线应进行垂直度检查,并调整横向中心线。同一设备基准中心线的平行偏差或同一生产系统的中心线的直线度应在±1㎜以内。
②设备安装基准点的高程测量
一般设备基础基准点的标高偏差应在±2㎜以内,对于传动装置有联系的设备基础,其相邻两基准点的标高偏差应在±1㎜以内。
⑸.灌注桩测量放线成果检查与验收
灌注桩应根据设计的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其误差不宜大于5㎝。当
要求精度较高时,需建立灌注桩矩形控制网,定位点数不应小于3点,调
整限差应在180°±10〞和90°±10〞以内,采用内分法测定。
3、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及成果检查验收
水准点分类: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⑴.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查验收的内容
①检查基准点的布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检查观测点埋设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点的埋设形式是否按要求进行埋设。
③工作基点的埋设能否满足观测的需要。
④测量方法、线路、观测周期选择是否合理。
⑤采用的仪器能否满足观测精度的需求。
⑥成果的可靠性、真实性。
⑵.水准基点的布设要求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墙上水准点,埋设形式可根据需要在规范中任选一种。
水准基点的引测可形成闭合环,附合水准路线,有关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 每钻高差中误差(㎜) 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线路闭合差(㎜)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使用设备、测量
方法 三 1.0 0.3 0.6√n 0.8√n DS05或DSn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四 2.0 0.7 1.4√n 2.0√n DS1或DS3型仪器,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⑶.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高程中误差(㎜) 相邻点高
差中误差(㎜)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三 ±1.0 ±0.50 按二等水准测量 ≤0.60√n 四 ±2.0 ±1.00 按三等水准测量 ≤1.40√n
沉降观测的各项记录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和荷载变化。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物增加1~2层观测一次;其它建筑物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
⑷.沉降观测资料验收
沉降观测结束后,施测单位应提交以下有关资料:
①沉降观测成果表。
②观测点埋设及平面布置图。
③沉降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④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报告。
五、监理工作措施和方法
1.一般采取二次检验的测量手段,也可采取旁站监督和成果检验的方法。
2.定位测量复核按规范要求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线路对最终结果进行复检,条件允许时需对区内所有相对独立的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对附合线路最终成果可采取抽检的方法,以减少重复工作量。
3.大型设备安装和高层建筑过程控制测量,采取旁站手段跟踪检查,但必须对测量方法加以限制。
4.测区内高程控制测量,宜选择最佳途径、最短途径进行复核,当在厂区内时,尽量避开高温热源。
5.竖向传递轴线或标高时,应避免风力影响,必要时可改变测量方法。但要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6.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方应事先通知主管监理师,监理师要进行旁站,对其观测方法及观测路径进行督导。
附:测量记录表格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
工程名称:有关图纸:
使用仪器 控制方法
施工单位主测者:
年月日
测量复核签证
工程名称:有关图纸:
工程草图
建设(监理)单位
(章)
复核签证意见
复核者签章
年月日
施工单位签章
主测者签章
复核者签章
年月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