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悲剧性叙事角的立场选择——《三国演义》写作思路分析
2012-03-11 | 阅:  转:  |  分享 
  
[收稿日期\]2004-02-20

[作者简介]赵治余(1975-),男,湖南衡东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2级硕士研究生。

第22卷第4期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2No.4

2004年8月JournalofSoutheastGuizhouNationalTeacher′sCollegeAug.2004

悲剧性叙事角的立场选择

———《三国演义》写作思路分析

赵治余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罗贯中选择三国中国力最弱、历时最短、疆域也最小的蜀汉集团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是由他生活的

时代及他的经历、个性决定的,这也是《三国演义》悲剧的实质和根源。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悲剧;悲剧人物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91(2004)04-0045-03

谈到悲剧,人们总是把“打破大团圆模式”的《红楼梦》

作为我国悲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认为《红楼梦》的出现,

才使我国拥有了置于世界名著之林亦无愧色的伟大悲剧

作品。然而,早在《红楼梦》产生几个世纪前的14世纪初,

我国文坛就出现了一部可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悲剧相媲美

的悲剧杰作。这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元、明间人,是写通俗演义的小说家和词曲

家,曾与元未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有密切关系,是个“有志

图王者”。他的“乐府隐语,极为清新”。虽然作者不能不

受封建历史观的影响,但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在思想上

和艺术上容易接受人民的观点。封建时代的人们信奉的

是“天子有道,奉为君主,天子无道,弃为独夫”。同样,作

者“拥刘反曹”,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失败的刘蜀集团一边,

关键不在于刘备身为“正统”的汉室宗亲,而是由于刘蜀集

团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体现了人们的道德要求,即人们所

向往的“仁君、贤臣、义友”的理想人格,作者一再写道:“天

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这

其实就是作者观点的表露。《三国演义》反映的蜀汉集团

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人们心目中所向往的仁君、贤臣、义友

这一道德理想遭到毁灭的悲剧。

罗贯中是封建时代与人民有一定联系的进步知识分

子,他创作这部历史小说,借三国时代的历史题材来反映

人民的某些思想、愿望,是同当时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斗争

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我国自宋代以来,长期备受异族统

治者的侵略、蹂躏和残酷统治,人民蒙受了沉重的灾难和

各种无以复加的痛苦,作为既通晓历史又关心现实斗争的

通俗演义小说家,对这一切不能没有深切的感受,因而在

作品中体现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

斗争的思想感情,正如明代著名文艺批评家李贽在评论

《水浒传》的创作时指出:“水浒传者,发愤之作也……施、

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

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

以泄其愤。”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当时的民族斗争和时代精

神对罗贯中的创作产生过强烈的影响,他在《三国演义》中

之所以对刘蜀集团大加赞颂,肯定其“复兴汉室”天下,“北

定中原”的行为,正是曲折地反映了恢复汉族政权,反对元

蒙暴虐统治的政治态度。

《三国演义》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的政治、道德和历史

观,表达了人民在水深火热中产生的拥护仁君、憎恨奸臣、

向往仁政、反对暴政、要求统一、反对分裂的理想和愿望,

这也正是《三国演义》主题的核心和积极意义之所在。

假如罗贯中选择曹魏而不是刘蜀来着力表现的话,故

事也许会同样的精彩,但结局肯定不会如现实中的那样惊

心动魄,那样富有悲剧性,那样令人深思和叹惜!如前所

述,作者生活的时代及他的经历、个性决定了他只能选择

蜀汉集团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尽管在三国中,蜀国

的国力最弱、历时最短、疆域也最小。在刘备集团的身上,

寄托了作者无限的理想和希望。本来,魏、蜀、吴三大封建

集团之间的斗争,从历史观点来看,并无所谓正义与非正

义之分,如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称北朝为“索虏”,北朝称

南朝为“岛夷”,其实两者都是中国境内处于分裂时期不同

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本无所谓正与伪的问题。其后,宋、

辽、金间亦复如此。但由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并非纯客观

地“演义”三国历史,而是以它为题材,注入自己的政治、道

德、美学的观点,在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系中,刘备、诸葛

亮、关羽等理想的“史诗英雄”,他们“把民族性格中分散在

许多人身上的品质光辉地集中在自己身上”,分别体现了

54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仁君、贤臣、义友的人格理想,并组成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

统,他们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凝聚了作者

全部热情。在罗贯中的总体构思中,作为理想人格系统的

对立面,毫无疑问是以曹操为代表,他对上不忠、对下不

仁、对友不义,是恶德的化身,如果说他幼年时诈病欺父的

插曲就已透露出“奸雄”本色的话,那么杀吕伯奢则为之添

上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笔,他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

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屠徐州为父报仇,斩荀、诛杨

修、害弥衡,处处表现了狡诈凶狠的品质,刘备集团和曹魏

集团的对立斗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

黑暗的尖锐冲突,刘备集团虽主观上有“上报国家,下安黎

庶”的政治理想,客观上又有“占人和、得民心”的有利条

件,并且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统一全国进行了前赴后

继、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最终却仍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而

以曹操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却成了胜利者。这

就展现了一幅严酷的历史图画,仁君贤相败于奸臣权相,

邪恶淹没了道德,权诈欺骗了正义,暴政代替了仁政,光明

的政治与满腔的热情在黑暗现实面前被彻底粉碎了。这

就是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悲剧,《三国演义》

写出了一个悲剧时代,表现了由布衣出身的刘备集团的理

想和事业归于失败的悲剧。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寄予最

大热情者,恰恰是注定要毁灭的;作者所大力颂扬的,也恰

恰是注定要招致可怕灾难的,虽然作者能够把中华民族许

多的优秀传统美德及无限的智慧集中在自己所着力赞扬

的形象系统身上,但他毕竟是历史小说家,他不能歪曲历

史,对残酷的历史现实,他只能去委婉地加以表现,并寄托

了自己的深深悲痛和无限的惋惜之情。这在客观上就造

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也就是《三国演义》悲剧实质

之所在,也是它那追魂摄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之所在。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或者

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悲剧的主人公,一般都是正面人物,

他们的思想、行动都有着积极的、肯定性的价值。文学艺

术上的悲剧主人公,有许多是身居高位的国王、权臣、英

雄,如果是普通人,也必定是某种崇高目标的奋斗者,某种

肯定价值的代表者,这些在西方悲剧史上尤为突出,埃斯

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是敢和众神之王斗争,盗天火

给人类的英雄,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李

尔王是一国之君,高乃依笔下的罗狄克,不仅其父是老将,

本人也是民族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悲剧人物与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人物

颇为近似,他们虽然没有尊贵显赫的出身,如刘备就曾以

贩屦织席为业,张飞以卖酒屠猪为生,而关羽更是一个流

浪江湖的碌碌小贩,但他们决不是普通的人,而是理想化

的超人。像许多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一样,他们一登场便

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非同凡俗:刘备颇具“帝王之表”,“两

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张飞是“豹头环眼,燕

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则“身长九尺,髯长二

尺;……丹凤眼,卧吞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们更具

有超人的能力和智慧:关羽、张飞、赵云等,皆骁勇善战,堪

称万人无敌。关云长酒尚温时斩华雄,万军之中诛颜良、

文丑如入无人之境。张飞一声怒吼,竟使河水倒流,曹操

百万雄兵胆颤心惊。诸葛亮、周瑜则胸藏韬略,足智多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品中处处显露出他们的超凡脱

俗,不同一般。

刘备是小说中表现王道理想的明君典型,作者通过将

刘备和曹操作正反对比的描写来塑造自己心目中的“仁

君”形象,刘备曾说,要“事业可成”,必须“每与操反”;“操

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仁”是

刘备思想的核心,他深知“人无信不立”,“举大事者必以人

为本”,“惟德可以服人”,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了,如

初做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领益州牧

后,“大饷士卒,开仓赈济百姓,军民大悦”,从樊城撤退时,

拥民众十余万,日行十余里,而追兵日行数百里,形势危

急,部将纷纷劝他弃民先行,他说:“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刘备的这种“仁”、“义”在关羽死后达到了全书的顶峰。刘

备初闻关羽的死讯,当即便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并且一日

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

血,在封建时代,身为君王的刘备如此忠于昔日的盟誓,可

以说感天动地了,而正是这近乎固执的“仁”、“义”,最终酿

成了刘备的悲剧结局。关羽死后,刘备、张飞不忘前盟,决

意为兄弟报仇,大举兴兵讨伐东吴,张飞旦夕号泣,血湿衣

襟,要三军挂孝亲征,不幸惨死于部下手中,刘备在彝陵之

战中被吴方军事统帅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遭致他一生中

最惨痛的失败,蜀军精锐,多年经营的心血,折之大半,刘

备由此悲伤悒郁、含愤身亡。刘蜀的悲剧冲突进入高潮,

小说写到这里,悲气逼人,满纸血泪,悲剧色彩已是十分的

强烈。

作者全力讴歌的英雄人物,“仁”与“义”的代表刘、关、

张的相继身亡,他们的悲剧实际上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

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作

品描写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

是人民遭受严重浩劫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时代。

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到三国鼎立,最后西晋

统一全国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

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发展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这

一时代,封建统治集团的残暴腐朽也达到极点,小说中对

此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如曹操血洗徐州,马超屠历城等,

所以髯修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中指出:“欲知三国苍

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在这样的悲剧时代,人民和民

族蒙受苦难的时代,民心思治就成了必然。人民反对暴

政,向往仁政,崇尚义气,贬斥贪欲的伦理意识更甚于往

日。与此相应的是,历史上比较讲仁义的刘蜀集团被民众

赋予了理想人格,当作理想人物来加以歌颂。

作者把满腔热情全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能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刘备集团也确以其为奋斗目标,并

且为此戎马倥偬,血战数十年,但由于主、客观因素以及魏

蜀吴之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再加上他们本身无法克服的

64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8月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局限性终铸成了千古悲剧。

一般认为,关羽、张飞主要因性格上的缺憾而导致身

亡,即所谓“性格悲剧”,诸葛亮是典型的“命运悲剧”,刘备

则主要是把兄弟之义置于国家、社稷利益之上,以个人感

情代替既定国策,拒不纳谏,一意孤行,终遭惨败以至身

亡,其实这也是同刘备的性格直接相关。《三国演义》的悲

剧英雄虽没有宋江、林冲等那样复杂、矛盾的悲剧性格,那

样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其宏大的气魄,执拗的禀赋则远远

过之,刘备对仁义的虔诚笃守;关羽、张飞的光明磊落、疾

恶如仇;诸葛亮对事业的忠贞不渝,周瑜如火的性情,这些

都表现了强大的意志和执拗的性格。虽然它可以是悲剧

人物英雄气概的表现,但这种禀赋和意志又往往和他们的

毁灭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写

刘备殉小义而不顾大义,正是对刘备的批判,这种说法不

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联系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美学理想来

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始终把忠义作为理想人物的灵魂,

悲剧主人公的性格核心来表现,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

们常常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困惑:同是勇武超人的豪杰,

张辽、许褚,太史慈甚至张飞、赵云等为何就不及关羽形象

那样影响深远,那样撼人心魄呢?这主要在于作者把关羽

写成了一个忠义“完人”,特别是把他作为“义”的化身来精

心塑造,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道德的美学的理想。所

以在关羽死后,刘备、张飞痛不欲生的感情和坚决为兄弟

报仇的信念高于一切,正是这种理想合乎逻辑的发展,对

于赵云所说的:“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

下为重”这点道理,刘备未必不懂,但在利义之间,在“苟

生”与“毁灭”之间,刘备毅然选择了后者,这符合人物性格

发展的逻辑。同样,张飞也是如此,他决不愿独享富贵荣

华,而甘愿以身殉义,以践前盟。作品歌颂刘关张为忠义

而生,为忠义而死的一生,正是体现了人物悲剧性格的完

整性,并且暗示了刘蜀事业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刘关张为忠义而生,为忠义而死的悲剧,也体现了作

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小说的第一回,就以“宴桃园豪

杰三结义”作为开篇,刘关张萍水相逢,互相爱慕,在共同

的政治理想的基础上结为“璧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

之”的异姓兄弟。这种既君臣又手足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

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幻想,它不符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

利为先的阶级斗争实际,像《三国演义》中曹操死后曹丕与

曹植之间,袁绍死后袁尚与袁谭之间的权势争夺,同室操

戈,才符合封建社会的现实。然而,正是这种理想化与现

实化相统一而相矛盾的悲剧性格,使悲剧英雄身上放射出

光芒,并在人们心中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

[参考文献]

\[1\]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中国和平出版,1993.

\[3\]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源汇编\[Z\].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刘宗碧]

(上接第44页)虽给前面的惨败、黯淡之景抹上一点暖意,

可这“近黄昏”的一抹余辉,使游子“日暮乡关何处是?”\[1\]

的乡愁更是纷至沓来。

再听听这四周的声响:枯藤朽枝在西风中瑟瑟地响

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嘶哑地啼叫;小桥边的流水

有气无力地淌着;瘦马在西风中无力地嘶鸣;天涯游子愁

肠百结地叹息。这是一片凄厉苦楚的音响,侧耳倾听,让

人不寒而栗九种意象在色彩、情调上极其相似、相近,重复

叠加,犹如音乐旋律的反复述说,给人以深切的哀婉和凝

重的忧伤。

二、情者,景之情也

在这样一幅萧瑟、静穆的秋思图中,游子的羁旅之愁、

漂泊之苦则溢于言表。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

臆,点明主题。同时也表明以上之景皆是“断肠人”眼中所

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2\]别人眼中的秋天可

能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也可能是“断

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4\]但曲作者眼中的暮秋

之景却只能如此。一片风景即一种心情,前面四句的景物

描写,使我们不难体会他漂泊“在天涯”的心情,达到写景

与抒情的完美融合,正如王夫之所说的“景者,情之景也;

情者,景之情也”。

这个天涯游子的前景如何?作者没有作出回答,但短

短28字所营造的整体氛围无不向读者暗示:黄昏,意味着

更加黑暗夜晚的到来;秋末,预示着寒冷冬季的即将降临;

作者投靠无门,面临着更加困窘不堪的生活煎熬。这虽是

马致远的个人命运写照,但不也是元蒙统治下广大知识分

子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的生活写照吗?正是诗人仕途的艰

辛和长期的漂泊,将这切身的人生体验凝结成这首著名的

散曲,使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又多了一颗耀眼的明珠。就

个人而言,谁愿有此境遇;就诗歌而论,不可无此曲!

[参考文献]

\[1\]唐·崔颢.黄鹤楼\[M\].

\[2\]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M\].齐鲁书社,1991.18.

\[3\]唐·王勃.滕王阁序\[Z\].

\[4\]宋·黄庭坚.念奴娇\[Z\].

\[5\]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1.

\[6\]高玉.化景为情,情景交融\[J\].名作欣赏,2002,(4).

\[7\]王志武.马志远《天净沙·秋思》赏析\[J\].古文学知识,1991,

(3).

[责任编辑:吴克非]

74第4期赵治余:悲剧性叙事角的立场选择———《三国演义》写作思路分析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文鑫堂堂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