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粉虫的饲养
2012-03-12 | 阅:  转:  |  分享 
  
黄粉虫的饲养环境要求是什么热★★★【字体:小大】

黄粉虫的饲养环境要求是什么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905更新时间:2009-3-29

黄粉虫的饲养环境要求是什么?
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

黄粉虫的适宜生长密度是多少热★★★【字体:小大】

黄粉虫的适宜生长密度是多少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892更新时间:2009-3-29

(1)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8000只。
(2)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万只左右(约5千克)。
(3)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
(4)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条为宜。
(5)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一些。

黄粉虫的适宜生长温度是多少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870更新时间:2009-3-29

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进人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30-33℃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最于37℃生长速度减慢,39℃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21、黄粉虫适宜生长湿度是多少?
饲料含水量15%,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

黄粉虫如何筛除虫粪?黄粉虫的虫粪有何用途?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183更新时间:2009-3-29

黄粉虫如何筛除虫粪?黄粉虫的虫粪有何用途?
黄粉虫的粪便像细砂粒,较干燥,不能沾水。沾水后会很快腐烂变质,造成污染。在喂菜叶及瓜果皮之前应先筛出虫粪,以免虫粪沾在菜叶及含水饲料上。筛除虫粪方法是:
(1)待饲养盒中的饲料基本上吃完后再筛虫粪。一般5-7天筛1次,筛完后马上投喂新饲料。
(2)筛网的型号要适于虫子个体的大小。1-3龄的幼虫用40目筛网,3-9龄的幼虫用30目筛网,l0龄以上老熟幼虫用普通铁窗纱即可。
黄粉虫的虫粪有何用途?
(1)夏季运输黄粉虫时,接入虫粪有减少虫体间摩擦降温作用。
(2)1千克虫粪的营养成分相当于10千克家畜配合饲料。可用虫粪喂猪、鱼、鸡、鸭等。比例是在禽畜饲料中加入15%的虫粪。猪、鱼等吃后生长较快。
(3)可用作圈肥来增长土地肥力。

怎样测定饲料湿度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10更新时间:2009-3-29

养虫饲料湿度10%-15%为宜。简易测定方法是掺水拌匀后用手能握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在夏季若是有充足的青饲料及瓜果皮等,只用于饲料也可。

黄粉虫饲料配方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2123更新时间:2009-3-9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因其具有蛋白含量高、动物喜食,易消化的优点,而一致认为是饲喂金鱼、锦鲤、热带鱼和观赏鱼的首选饲料。在喂养画眉、百灵鸟等鸟类时,适时投喂黄粉虫,可增强其抗病能力。还可使其羽毛光亮。随着家庭养鱼、养鸟的增加,许多养殖者都行自培育黄粉虫作为饲喂动物的饲料,为此特提供几种饲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一、饲料配方

1、饲喂黄粉虫幼虫的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料复合维生素0.5%。

2、饲喂黄粉虫成虫的配方。麦麸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

3、饲喂黄粉虫产卵成虫的配方。麦麸75%、鱼粉5%、玉米粉15%、食糖3%、食盐1.2%、饲用复合维生素0.8%。

4、饲喂黄粉虫繁殖育种成虫的配方。纯麦粉(质量较差的麦子或麦芽等磨成的粉)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食盐2.4%。

因为黄粉虫为杂食性动物,不宜长时间饲喂以上的同一种饲料,常须额外补充一些蔬菜叶或瓜果皮,以及时补充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C,提高其生长速度。

几种黄粉虫饲料配方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441更新时间:2009-3-29

在此特提供几种饲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以供各位参考:

一、饲料配方

1、饲喂幼虫的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料复合维生素0.5%。

2、饲喂成虫的配方。麦麸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

3、饲喂产卵成虫的配方。麦麸75%、鱼粉5%、玉米粉15%、食糖3%、食盐1.2%、饲用复合维生素0.8%。

4、饲喂繁殖育种成虫的配方。纯麦粉(质量较差的麦子或麦芽等磨成的粉)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食盐2.4%。

因为黄粉虫为杂食性动物,不宜长时间饲喂以上的同一种饲料,常须额外补充一些蔬菜叶或瓜果皮,以及时补充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C,提高其生长速度。

二、加工技术

饲料在加工时,可先将各种饲料及添加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0%的清水(复合维生素可加入水中搅匀)拌匀后再晒干备用。

对于淀粉含量较多的饲料原料,可先用15%的开水将其烫拌后再与其他饲料原料拌匀,晒干后备用,但维生素一定不能用开水烫。

饲料加工后含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2%,以防发霉变质,对于发霉及生虫的饲料要及时晾晒,或放置于烘干箱,及烤炉中以50℃左右的温度,经过30分钟烘至干燥,然后才能使用。也可将生有害虫的饲料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在-10℃以下冷冻3-5个小时,将害虫杀死后再晾干备用。


文章录入:cmkker责任编辑:cmkke

黄粉虫育种的重要性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656更新时间:2009-3-29

与其他养殖业一样,黄粉虫种虫的各种性状对其饲养和生产也十分重要。多代的人工饲养以后,多数种虫出现逐渐退化现象,表现为繁殖力下降,生长慢,个头小以及抗病力下降等等。由此可见,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有种虫。种虫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一步步进行。可以说,对一个初养者来说,能否得到真正的种虫是决定其养殖能否成功的最关键一步,这一步没做好以后的工作就无法开展,因为“先天不足”。

黄粉虫卵能邮寄吗?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14更新时间:2009-3-29

在黄粉虫活体运输中,因邮局的限制,只有呈静态的未孵化的虫卵才被允许邮寄。因虫卵容易破碎,一定要用坚固邮箱包装,保证虫卵不被挤压。将虫卵同产卵麸糠和虫粪沙混合邮寄,可起到保护作用。

黄粉虫虫卵在什么情况下容易霉烂变质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627更新时间:2009-3-29

在夏季多雨季节,因湿度大温度低麦麸容易变质,导致虫卵霉烂坏死,有时甚至会出现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湿度大时,麦麸还容易滋生螨虫,噬咬虫卵。因此,在空气湿度大接卵时,最好直接用干麦麸铺底,不添加水分。

黄粉虫虫卵放在高处好还是低处好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566更新时间:2009-3-29

在冬季升温时,整个饲养室内上下的温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是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因为虫卵在孵化时需要较高温度,在低温下不孵化。养殖户若没有专门的高温孵化室,为满足虫卵对温度的要求,可将卵盒放在铁架最上层孵化,而将成虫、蛹、幼虫放在中下层。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较为科学,因为虫卵在等待孵化时容易破碎,要禁止频繁移动(最好不要移出卵盒),而虫卵也不需要投食喂养,放在高层较好。为便于管理,一定要在卵盒外用纸写上接卵日期,这样可及时观察虫卵孵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时,为防止虫卵霉烂变质,可将虫卵放在温度稍低的支架低层或中层,还要搞好饲养室的通风透气。

黄粉虫虫卵孵化时的适宜温湿度是多少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495更新时间:2009-3-29

卵期管理的前期主要是集卵,成虫产下的卵通过筛网落于下垫的麦麸后,就要细心管理了。刚产出的虫卵为米白色,椭圆形,有光泽,将要孵化时逐渐变为黄白色,长约1-1.5毫米,宽约0.3-0.5毫米,肉眼一般难以观察,须用放大镜才能清楚地看到。虫卵一般为群集成团状散于饲料中,卵壳较脆,极易破碎,卵面被粘液沾着饲料或粪沙等杂物包裹起来,起到保护作用。卵期孵化的长短与温度高低及湿度大小有很大关系。在外界温度为25℃~32℃,湿度为65%~75%,麦麸湿度15%左右时,7~10天就能孵化出幼虫。刚孵化的幼虫十分细软,尽量不要用手触动,以免使其受到伤害。在温度低于15℃时卵很少孵化。

黄粉虫成虫是如何产卵的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06更新时间:2009-3-29

成虫产卵盒可纵横叠起,保留适当空隙。成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伸出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在下面的麦麸中。因此,产卵盒内的麦麸不可太厚而贴近筛网,否则成虫会将卵产到网上的麦麸中,发生食卵现象而影响繁殖。卵盒中的接卵纸一般7天左右更换一次,但在成虫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接卵纸最好每3-5天更换一次,以免所出的幼虫大小不一。

黄粉虫怎么运输和贮存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046更新时间:2009-2-18

大批量生产的商品黄粉虫必然会遇到贮存与运输问题。黄粉虫一般为活体幼虫运输。如果没有科学的运输方法,黄粉虫运输死亡率高,常达到50%。有些养殖户用箱子、桶或袋子装虫运输,死亡率较高。如果同时在容器中混装虫子重量的30%一50%的虫粪或饲料,这样虫子在途中就很少死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只装虫子时,虫子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惊扰,而不停地爬动,又因虫口密度大,互相拥挤摩擦发热,使局部环境温度增高,特别是夏季运输时,虫间温度可达4O℃以上,因而造成大量死亡。在容器中放人一定量的虫粪或饲料,实际是做为填充物,可相应降低虫的密度,减少摩擦,不致引起局部温度升高太多,造成虫子死亡。

(一)活虫运输

在商品黄粉虫的销售、调运过程中,经常进行活虫运输。黄粉虫幼虫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每10千克1箱(或1桶),这样包装一般不会造成黄粉虫大量死亡。但最麻烦的是黄粉虫在运输过程中反复受到震动和惊扰,不断地活动,虫与虫之间互相挤压,在夏季如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一袋10千克虫子经1小时的运输,袋(箱)中的温度可升高5一10℃,会使大量虫子因高温而致死。现将常用的运输黄粉虫活虫的方法简介如下:①在运输包装箱内掺人为黄粉虫重量30%一50%的虫粪或饲料,与虫子搅拌均匀,虫粪可减少虫体问的接触.同时也可吸收一部分热量。(2)以编织袋装虫及虫粪(袋装l/3量),然后平摊于养虫箱底部,厚度不超过5厘米,箱子可以叠放装车,运输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如温度过高,要及时采取通风措施。

气温在25℃以下时运输活虫,可不考虑降温措施,相反在冬季要考虑如何保温的问题。


怎么饲养管理黄粉虫种虫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078更新时间:2009-2-18

1.饲养密度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饲养密度过小,会直接影响其活动和取食;密度过大,互相拥挤摩擦生热,使局部温度升高,又会自相残伤,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虫的饲养密度一般应保持在每平方米面积3.5一6千克的虫子重量。幼虫个体愈大,相对密度应小一些。室温高、湿度大时,密度也应小一些。繁殖用成虫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保持在5000一10000只之间。

2.筛除虫粪幼虫孵化后很快就开始取食,待集卵箱的饲料基本食完时(约7一15天)应尽快将虫粪筛除。1-3龄幼虫用100目筛网除粪。筛除虫粪后应即投放新的饲料。每次投放的饲料量约为虫总重量的10%一20%,也可在饲喂过程中视黄粉虫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放量,饲料投放量以3-5天食完为度。一般幼虫为3-5天筛1次虫粪,投放1次饲料。

筛除虫粪时应注意筛网的型号要适于虫子个体的大小,以免虫子随虫粪漏出。3龄前的幼虫用100目筛网,3-8龄用60目筛网,10龄以上可用40目筛网,老熟幼虫用普通铁窗纱即可。筛虫粪时应观察饲料是否吃完,混在粪中的饲料全部被虫子食尽时再筛除虫粪。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喂菜叶及瓜果皮以前,应先筛出虫粪,以免虫粪粘在菜叶及含水饲料上。虫粪沾水后很快会腐烂、变质,造成污染

3.分离蛹幼虫长到12龄以上时开始化蛹。化蛹时需进行分蛹。蛹期为黄粉虫的生命危险期,容易被仇虫或成虫咬伤。所似养虫箱中有幼虫化蛹时,就应及时将蛹与幼虫分开。分离蛹的方法有手工挑拣、过筛选蛹等办法。少量的蛹可以用手工挑拣,蛹多时用筛网筛出。在养殖过程中应不断改进养殖技术,使幼虫生长整齐,化蛹时间集中,在同一时间,多数幼虫同时化蛹,减少虫间的互相伤残现象。分蛹应在幼虫化蛹前或快化蛹时进行。黄粉虫怕光,老熟幼虫在化蛹前3一5天行动缓慢,甚至不爬行,此时在饲养箱上用灯光照射,小幼虫较活泼,会很快钻进虫粪或饲料中,表面则留下已化蛹的或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虫,这时可方便地将其收集到一起。

4.分离成虫分离出来的蛹集中到一起,经5一8天便会逐渐羽化为成虫。在同一批蛹中,羽化的先后时间不一致,先羽化的成虫会咬食尚未羽化的蛹,所以,要尽早将羽化的成虫与蛹分离开来分离成虫有几种方法:一是用菜叶诱集成虫,即在羽化出成虫时了在箱中放些较大片的菜叶,成虫便迅速爬到菜叶上取食,然后将菜叶连同成虫一起取出,放到集卵箱中如此反复几次,便可将成虫分离出来。二是用一块浸湿的黑布平盖在养虫箱中的蛹和成虫上面,待1一2小时后成虫大部分爬在黑布上,将黑布移至集卵箱中,把成虫拨下来。如此反复分离,比较方便。三是用手工挑拣,但用手工挑蛹既费人工,又易使蛹和成虫受伤。

5.集卵成虫产卵时可用卵筛通过纱网集卵。集卵也可小用纱网,向在饲料的下面放一张纸,即前面讲到的盆养的取卵方法。成虫产卵时每3-5天取1次卵纸,连同饲料中的卵和纸一起取出集中放入养虫箱中,另换上新的饲料和报纸,供成虫产卵。如此反复收集虫卵,待其孵化。但此方法不及筛网集卵方法好,因为成虫还有机会取食部分卵块。


什么时候选择黄粉虫虫种比较合适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044更新时间:2009-2-18

黄粉虫生产中选用优良虫种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人工饲养,黄粉虫群体会出现退化现象。种群内部经繁殖数十代,甚至上百代,因是近亲繁殖,加上人工饲养中会有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使部分黄粉虫生活能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差,生长速度变慢,个体变小。所以黄粉虫人工饲养中应注意选种。优良的黄粉虫虫种生活能力强,不挑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也高。黄粉虫虫种在幼虫期选择比较合适。选择老熟幼虫做虫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大一般可采用简单称量的方法,即计算每千克重的老熟幼虫头数。幼虫以每干克重3500一4000只为好,即虫子个体大。一般的幼虫每千克重约为500-6000只,这种重量的幼虫不宜留作种用。

2.生活能力强虫爬行快,对光照反应强,喜欢黑暗。常群居在一起,不停地活动。把虫子放在手心上时,它会迅速爬动,遇到菜叶或瓜果皮时会很快爬上去取食。

3.形体健壮虫体较充实饱满,色泽金黄,体表发亮,腹面白色部分明显。体长在30毫米以上。

在初次选择虫种时,最好购买专业部门培育的或自行培育的虫种,以后每养2-3代更换1次虫种。因为专业育种单位是经过科学方法选育的,种虫具有家养与野生品种的共同优点。用优良的虫种饲养比用退化品种有更多的优越性,生产中将会获得更大的效益。

除直接选择专门培育的优质虫种外,在饲养过程中繁殖虫种也应经过选择和细致的管理。繁殖用虫种的饲养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5%之间。繁殖用虫种的饲料应营养丰富,组分合理,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充足,必要时可加人适量的蜂王浆,以促进其性腺发育,延长生殖期,增加产卵量。成虫雌雄比例以1:1较合适。成虫寿命一般为80一185天,若管理得好,饲料好,可延长成虫寿命。优良的虫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每头雌成虫产卵量可达880粒以上。


黄粉虫饲料怎么加工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078更新时间:2009-2-18

黄粉虫饲料的加工不同于鸡、猪、牛的饲料加工。因在饲喂黄粉虫的过程中,养虫箱里的虫粪常与饲料混合在一起,而黄粉虫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因此,饲料的卫生是十分重要的。保持饲料质量处于良好状态下的最重要因素是饲料的含水量。黄粉虫饲料含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0%。如饲料含水量过高,与虫粪混合在一起时易发霉变质。黄粉虫摄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会患病,降低幼虫成活率,蛹期不易正常完成羽化过程,羽化成活率低。若饲料含水量过高,其本身也会变质发霉。所以应严格控制黄粉虫饲料的含水量。

在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黄粉虫时,将饲料加工成颗粒形是十分理想的。颗粒饲料含水量适中,经过膨化时的瞬间高温处理,起到了消毒灭菌和杀死害虫的作用,而且使饲料中的淀粉糖化,更有利于黄粉虫消化吸收。加工颗粒饲料时最好将小幼虫、大幼虫和成虫的饲料分别加工。小幼虫的饲料颗粒以直径0.5毫米以下为好,大幼虫和成虫饲料颗粒直径为1一5毫米左右,饲料粒度应该利于黄粉虫取食。其次,饲料的硬度亦应适合不同虫龄取食的要求。因黄粉虫为咀嚼式口器,过硬的饲料小适宜饲喂,特别是小幼虫的饲料更要松软一些。

对没有条件或不宜加工成膨化颗粒饲料的原料,可将各种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混合拌均匀,加入10%的清水(复合维生素可加入水中搅匀),拌匀后晒干备用。

淀粉含量较多的饲料,可用15%的开水烫拌后再与其他饲料拌匀,晒干备用(维生素不能用开水烫)。

对发霉及生虫的饲料要及时晾晒,或置于烘干箱、烤炉中,以50℃左右的温度,经过30分钟烘至干燥。如此处理可防止饲料霉变和生虫,并可杀死饲料中的其他害虫卵。

有冷冻条件的可将生有害虫的饲料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后放冰箱或冰柜中在一10℃以下冷冻3一5小时,也有杀死害虫作用。冷冻后再将饲料晒干备用。

黄粉虫的虫种培育与繁殖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1205更新时间:2008-12-24

黄粉虫交配多在夜间,交配过程遇光刺激往往会受惊吓而终止成虫期应有黑暗的环境,并要减少干扰。交配对温度也有要求,ZOC以下或32C以上很少交配。交配产卵期要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
市场上流通的黄粉虫种虫大多数是多年间一群虫种已繁殖过数十代,大多数虫种已有退化现象,如个体小,生长期长,·23.



繁殖量低,而且易患病,死亡率高。有的幼虫养了近一年,个体还很小,不化蛹,或常出现残疾个体。因此,应注意品种的更新,如同其他养殖业一样需要选种和育种。
选种可在养殖过程中选择较好的个体,留钓种用选种的标准一般为个体大,色泽鲜亮,活动能力强。种虫应从幼虫期加强营养和管理,特别在成虫期,饲料中可添加蜂王浆等可刺激繁殖产卵的添加剂,勤喂蔬菜,适当增加复合维生素,维持最佳的环境温度、湿度,保持适宜的密度,经常清理虫粪。如此也能提高黄粉虫种的质量和增加产卵量。
黄粉虫育种过程比较复杂,我们主要对两种途径做了试验。种方法是捕捉自然界产生的黄粉虫来繁殖饲养,并可与人工养殖的种群棍合繁叭,以此法叮减少种性退化现象。野生黄粉虫往往生活力强,打乞病力也强另种方法足以黄粉虫与黑粉虫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杂种lJJ产生11_常的r艺子七杂交品种生活力强,繁殖率高,但杂交种生长期较长。杂交育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在长期养殖过程中逐步进行。


黄粉虫喂养饲料有哪些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收集点击数:1453更新时间:2008-9-15

黄粉虫饲料品种有哪些?投喂时要注意什么?

黄粉虫属杂食性昆虫,能吃各种粮食、麦麸、米糠、油料及各种蔬菜。幼虫还吃榆叶、桑叶、桐叶、豆类植物叶片等。

根据进食情况,一般在夏高高温时生产快速季节,每天喂食l次即可,每次投喂量要适当,以在第2次投喂时基本无剩余为宜。

在冬天因温度低,黄粉虫吃食要少一些,消化能力也差一些,可2~3天投食一次。

在喂养中,使用混合饲料生长较快,喂单一饲料时生长较慢,还会导致品种退化。

若在市场购买青菜饲料,为防止农药危害黄粉虫,一定要清洗浸泡二个小时左右再投喂。

黄粉虫饲料合理的湿度有多大?怎样测定?

饲养黄粉虫饲料湿度以10%-15%为宜。简易测定方法是掺水拌匀后用手能握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在夏季若是有充足的青饲料及瓜果皮等,只投干饲料也可。

黄粉虫幼虫适宜投喂什么饲料?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粉虫幼虫的适宜饲料是:

幼虫一号配方: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若加喂青菜,可减少麦麸或其他的饲料中的水分。

幼虫二号配方:麦麸70%,玉米粉20%、芝麻饼9%,鱼骨粉1%。加开水拌匀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使用。也可用于饲喂成虫。

幼虫三号配方:麦麸40%,玉米粉40%,豆饼18%,饲用复合维生素0.5%,混合盐1.5%。

本配方也可用于饲喂成虫。

幼虫四号配方:在冬季因温度低时食量少,也可单用麦麸喂养,或加适量玉米粉。因黄粉虫食性较杂,除了饲喂麦麸外,尚需补充蔬菜叶或瓜果皮,以及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青菜不要投喂太多。

幼虫五号配方:高纤维素农林副产品,如木屑、麦草、稻草、玉米秸、树叶等,经发酵处理后可用来饲养幼虫。

130、产卵期的成虫投喂什么饲料产卵量高?

成虫一号配方: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此配方适用于产卵期的成虫,可延长成虫寿命,提高产卵量。

成虫二号配方:纯麦粉(质量较差的麦子或麦芽等磨成的粉,含麸)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混合盐2.4%。

成虫三号配方:劣质麦粉95%,食糖2%,蜂王浆O.2%,复合维生素0.4%,饲用混合盐2.4%。主要用于饲喂作种用的成虫。

成虫四号配方:麦麸55%,土豆30%,葫萝卜13%,食糖2%。
如何对黄粉虫的饲料进行加工?做到适口?

(1)将各种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混合拌匀,加入10%的清水(复合维生素、混合盐可加入水中搅匀),拌匀后晒干备用即可。

(2)有条件者,可将饲料加工成膨化颗粒。小幼虫的饲料粒径以0.5mm以下为好。大幼虫和成虫饲料粒径为1~5mm。另外饲料的硬度亦应适合不同虫龄的取食要求,特别是小幼虫的饲料要松软一些。

黄粉虫可以单喂一种饲料吗

在养殖中,不论是幼虫还是成虫,一定要给予二种以上的复合型饲料,不可单喂一种饲料。若长期饲喂一种饲料,不论这种饲料营养有多高,也会导致黄粉虫发生厌食或少食、营养不良、恹懒少动、多病和死亡率增高等现象。成虫产卵量明显减少或提前结束产卵期。幼虫生长缓慢、体色变黯、个体变小或大小不均衡,影响产品质量。有的养殖户因长期单喂青菜,将黄粉虫变成了“菜青虫”,结果发生了大面积死亡现象。


养殖黄粉虫最新技术改进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53更新时间:2008-3-10

注意事项
1.饲料要新鲜,不霉不烂。
2.冬季麦麸放在外面,应提前取回,待与室温相同时再喂虫。
3.计算好养虫时间、数量,使林蛙各期都有充足适龄的黄粉虫。
4.注意消毒防病,门口经常用生石灰消毒,室内喷1ppm漂白粉。
5.冬季用温度控制黄粉虫生长,夏季用减少饲料控制生长,以调节虫龄适合林蛙食用。
技术改进
1.过去饲养盘放在架上,现改为摞放。
2.过去产卵筛下套一稍大的饲养盘,现改为四框高仅1-2厘米的托盘,既省木料又轻便。
3.木盘高度由8厘米改为10厘米,夏季隔一盘摞一盘,两盘上下间距离10厘米,每天不用移盘,手伸入盘空间喂虫,节省很多劳力。
4.种植高蛋白黄粉虫专用青饲料“饲草王”,青草含蛋白质4%左右,种1亩地年收4次达2万公斤。可养1500-2500公斤幼虫,增加喂菜量,减少麦麸量,可大量降低养虫成本,由于“饲草王”营养成分高而全,又能加速黄粉虫的繁殖。
5.黄粉虫幼虫达到老熟阶段,体色变谈、食量减少,爬到表层不爱活动,等待蜕皮化蛹,此时可把老熟幼虫搂出,单放一盘中羽化,使化蛹时间集中,减少挑蛹用工,减少麻烦又降低成本。
6.蛹羽化成虫时,把蛹放在一个比筛盘小的纸板上,纸板放在筛盘中稍稍垫起。羽化成虫有避光趋暗习性,都自动爬出纸板而集中到下层筛盘中,减去挑成虫麻烦。
7.夏季高温多湿蛹易大量死亡,可将幼虫蜕的皮混于蛹中,减少厚度,可减少死亡率。


黄粉虫养殖技术问答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54更新时间:2008-3-10

一、寿光市一读者问:什么是黄粉虫?

答: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属。其成虫体长约12~20毫米,长椭圆形,深褐色,无毛,有光泽。
1.黄粉虫的形态
黄粉虫属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1)卵长约1毫米,长圆形,乳白色。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损伤。卵一般由成虫产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饲料中。
(2)幼虫一般体长29~35毫米,体壁较硬,有光泽,虫体为黄褐色,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头壳较硬为深褐色。
(3)蛹长约15~19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成虫体长约12~20毫米,体色呈黑赤褐色,体为长椭圆形,体表多密集黑斑点,无毛,有光泽。
2.黄粉虫的生物学特征
(1)生殖习性黄粉虫成虫期才具有生殖能力,雌雄虫比例为1∶1.05。寿命最短2天,最长196天,平均51天。羽化后3~4天即开始交配、产卵。产卵期平均22~130天,但80%以上的卵在1个月内产出。雌虫平均产卵量276粒,饲料质量影响产卵量。
(2)运动习性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成虫、幼虫均靠爬行运动,极活泼。为防其爬逃,饲虫盒内壁应尽可能光滑。
(3)群居性和自相残杀习性黄粉虫喜群居,便于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0~7000头老龄幼虫或成虫。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和蛹,高龄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影响产虫量,此现象发生于饲养密度过高,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混养更为严重。
(4)黄粉虫对光的反应黄粉虫长期适应黑暗环境生活;怕光,夜间活动较多。故黄粉虫适合多层分盘饲养,以充分利用空间。

二、临沂市一读者问:黄粉虫的饲养技术是否复杂?饲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黄粉虫的饲养技术并不复杂,我们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通过多年来对黄粉虫的研究,对其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的条件等均已了如指掌,如今已形成了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独有理论体系,并已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社会反响强烈。
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饲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1.良种选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品种,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现已培育出GH-1、GH-2、HH-1几个品种,分别适宜于不同地区及饲料主料,可选择推广应用。
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充足,必要时可加入蜂王浆。
2.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保持清洁的目的。
(2)饲养器具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科研基地黄粉虫养殖场采用72×30×15cm的标准饲养盘,内衬进口的油光纸。标准饲养盘底部及四周壁均具透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散发虫体集群呼吸的热量,衬纸要内光外糙,以防止黄粉虫幼虫、成虫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要求统一。
(3)饲养架饲养盘放置于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多层架上,架高一般为1.6~2.0米,具体高度依操作方便和房间高度而定。
(4)分离筛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及尼龙丝分离筛,四周用1厘米木板。
(5)产卵盘与饲养盘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黄粉虫卵和蛹的发育是各生态史期中最长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等天敌的侵袭,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以饲养盘高度的1.5倍为宜,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温度计和湿度计、旧报纸或白纸(成虫产卵时制作卵卡)、塑料盆、喷雾器或洒水壶、镊子、放大镜等。
3.饲料--腐屑
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进行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旨在探求充分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新途径,为“腐屑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实践依据,故在饲料配方研制方面立足于作物秸杆、果渣、糠麸、泔渣、豆腐渣等,现已根据山东省不同作物种植区具体情况研制了适用于当地实际情况的系列配方。
4.饲养管理
(1)卵的收集与孵化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白纸,上铺2厘米厚饲料,每盆中投放2000只(1000雌:1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可产5000~15000粒卵,两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
将卵卡纸另置于标准饲养盘中,上面覆盖1厘米厚麸皮,置于孵化箱中,1周后取出,进入生产车间。
(2)蛹的收集与羽化由于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自卵卡纸取放之日起尽量保持时间的一致,所以各虫态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化蛹也比较一致。待老熟幼虫达80%的蛹化率时,即在标准盘中加覆一层新鲜饲料后将其置于羽化箱中,7~10日后取出培育成虫产卵。中间可隔2~3天检查一次。
(3)饲养种群密度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磨擦生热,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幼虫的密度一般保持在每盘60000条左右。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密度一般在4000条/盘左右。
(4)管理注意事项①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易受老鼠、壁虎、蚂蚁的危害,尤以鼠害和蚁害较严重,应加以预防。②室内严禁放置农药。③应及时清除死亡虫尸,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④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料盘中见水珠。
5.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黄粉虫各虫态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75~85%。幼虫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0~15℃即可活动取食,但代谢过程缓慢。25~30℃时,食量增多,活动增强。低于0℃或高于37℃则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可能。成虫寿命一般为20~100天,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5~15粒,最多30粒,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有很大差异,在10~20℃时,需20~25天孵出,25~30℃时只需3~7天即可孵出。
幼虫经8次蜕皮化蛹,蛹期时间较长,温度10~20℃时,15~20天可羽化;25~30℃时,6~8天可羽化。
黄粉虫在繁殖期雌雄比一般为1:1。成虫一般交配多次。在此期间需要补充较好的营养,提供一个黑暗而宽松的环境,种群密度不宜过大。雌虫排卵时可以用纱网隔离,以防成虫取食卵块。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的小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要。幼虫间运动互相磨擦生热,可使其局部温度升高2~3℃,所以在饲养时,室温超过30℃,应减小饲养种群密度,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或疾病。饲料中含水量保持在15~18%,若湿度过大,加之粪便污染,易使虫体患病。


黄粉虫养殖前期准备工作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583更新时间:2008-3-10

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需取暖保温。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米,1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为抽屉状木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8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需要把它放在木盘中,长宽高分别为7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0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没有异味。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卵盘、分离筛子用粗细不同的铁筛网,10目是用作卵筛用,12、14、16分别是用来分离不同龄段的虫子,40、50、60用来筛虫粪,100目用来倒成虫。40目中孔的筛大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低于5摄氏度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5摄氏度虫体会发热烧死。湿度要保持在5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应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黄粉虫盆养技术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457更新时间:2008-3-10

家庭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5干克以下的养殖,一般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塑料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爬出,即可使用。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纸,围成一个光滑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40目、60目筛厂各一个。

取得虫种后,要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个体人、整齐、生活力强、色泽鲜亮的个体.专盆喂养。喂养量为普通脸盆大小容器养幼虫0.3一0.6千克。

在盆中放入饲料,如麦麸、玉米粉等,同时放人幼虫虫种,饲料约为虫重的10%-20%,3-5天后,待虫子将饲料吃完后,将虫粪用60目筛子(60目尼龙纱网制成的筛子,筛子内壁也要求光滑或用胶带纸粘一圈防护层)筛出,继续投喂饲料。适当加喂一些蔬菜及瓜果皮类等含水饲料。幼虫化蛹时应及时将蛹挑出分别存放。蛹不摄食,也不活动,但要保证环境温度适宜。待8一15天后蛹羽化变为成虫后,就要为其提供产卵环境。即把羽化的成虫放人产卵的盆(或箱)中,在盆或箱底部铺一张纸(可用报纸),然后在纸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精细饲料,将羽化后的成虫放在饲料上,在25℃时,成虫羽化约6天后开始交配产卵。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交配产卵必须有一定的种群密度,即有一定数量的群体,交配产卵方能正常进行。一般密度为每平方米虫箱养1500一3000头。成虫产卵期应投喂较好的精饲料,除用混合饲料加复合维生素外,另加适量含水饲料,如菜叶、瓜果皮等,不仅可给成虫补充水分,且可保持适宜的环境相对湿度。但湿度也不可太高,湿度太高会造成饲料和卵块发霉变质。湿度太低又会造成雌虫排卵困难,影响产卵量。所以用此法饲养黄粉虫应严格控制盆内湿度,应在饲养过程中不断摸索,掌握调控湿度的技术。

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伸至饲料下面,将卵产于纸上面。由于雌虫产卵时同时分泌许多粘液,卵则粘附在纸上,同时又粘附许多饲料,将卵盖住,很多卵产在一起为聚产,这张纸称为“卵纸”。待3一5天后卵纸粘满虫卵,应该更换新卵纸,若不及时取出卵纸,成虫往往会取食虫卵。取出的卵纸集中起来,按相同日期放在一个盆中,待其孵化。气温在24一34℃时约6一9天即可孵化。刚孵化的幼虫十分细软,尽量不要用手触动,以免使其受到伤害。

将初孵化的幼虫集中放在一起,幼虫密度大,成活率会高一些。幼虫经15-20天后,盆中饲料基本吃完,即可第一次筛除虫粪。筛虫粪用60目网筛。以后每3一5天筛除1次虫粪,同时投喂1次饲料,饲料投人量以3一5天能被虫子食尽为准。

投喂菜咔或瓜果皮等的时间应在筛虫粪的前1天,投人量以1个夜间能被虫子食尽为度,或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先将虫粪筛出。因投喂菜叶后,虫盆内湿度加大,饲料及卵易发生霉变,第二天应尽快将未食尽的菜叶、瓜皮挑出。特别是在夏季,要防止盆内湿度过大,以免造成饲料霉变,虫子死亡。如此喂养,只要管理周到,饲料充足,每千克虫种可以繁殖50一100千克鲜虫,这种方法仅适于家庭小规模喂养,成本较高,但方法简单。

箱养的设备与饲养技术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424更新时间:2008-3-10

箱养是常用的养殖方法,适合中大型规模养殖。一旦掌握这种养殖技术,黄粉虫的繁殖量与产量都相当大。设备主要有养虫箱、集卵箱和筛子等。现将常用的设备介绍如下(其尺寸等仅供参号)。

1.养虫箱内侧用砂纸打磨光滑,以宽胶带纸贴一周,压平,以防止虫子外逃。边用1一1.5厘米厚的木板,底用三合板或纤维板。

需要用几种不同规格的筛子,筛网分别为100目、60目、40目和普通铁窗纱。筛子用于筛除不同龄期的虫粪和分离虫子。筛边内侧也应有光滑带,防止虫子外逃。

2.集卵箱由1个养虫箱和1个卵筛组成,内侧均应有光滑带,卵筛底部钉铁窗纱。为了防止成虫产卵后取食卵,造成损失,可将繁殖用成虫放在卵筛中饲养,再将卵筛放人养虫箱内。在卵筛中雌虫可将产卵器伸至卵筛纱网下产卵,这样卵就不会受到成虫的危害,而且也减少了饲料、虫粪等对卵的污染。


献花(0)
+1
(本文系goldstarni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