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美国军用标准MIL-O-13830A
2012-03-13 | 阅:  转:  |  分享 
  
美国军用标准(MIL-O-13830A)

此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以及检测军事装备所需的光学组件。

此标准已通过美国国防部的认可,强制以下部门(海军,空军,陆军)使用



1.概述:

此标准函盖生产,加工以及检测以下光学组件产品诸如:透镜,棱镜,窗口以及用于防火仪器或设备。





2.应用文件

2.1以下文件自投标或询单发出之日起试用,将成为报价内容的一部分。

文件如下:

MIL-G-174-----玻璃光学组件

MIL-C-675-----镀膜玻璃光学组件

MIL-A-3920---光学组件粘着力,热塑性

MIL-S-11030—密封材料,非固化的聚硫化物基料

MIL-M-13508---光学组件反射镜、玻璃前表面铝化

MIL-A-14443---用于透镜粘合的玻璃与金属粘合的粘合剂

MIL-O-16898—光学组件包装



图纸

美国军需品要求

F7560085----振动测试

C7641866---光学组件表面质量标准



3.图纸要求:

3.1所有的光学组件,配件以及系统产品都必须符合这一标准的要求,除非详细规格或合同之可行图纸有特殊的说明和指定。



3.2所用的材料也必须与规格或图纸的说明相一致



3.2.1光学玻璃组件在规格,以及级别必须与图纸要求相一致,同时也必须符合MIL-G-174的要求,除非合同管理人员另有规定。一旦授权使用玻璃而非其它材料时,玻璃光学数据及设计数据等完整的信息应提供给合同管理人员。



3.2.2粘着力除非合同和定单中有特殊说明,光学粘合必须同MIL-A-3920的要求相一致



3.2.3粘结化合物对于玻璃同金属相粘连,必须与MIL-A-14443的要求相一致



3.2.4密封化合物用于密封的化合物必须与MIL-S-11030的要求相一致



3.2.5增透膜:光学表面镀膜要求的增透膜必须与MIL-C-675的要求相一致



3.2.5.1反射面:铝化反射面必须于MIL-M-13508的要求相一致



3.3机械尺寸大小

光学组件机械尺寸及光学数据必须与合同以及图纸的要求相一致



3.3.1边缘

所有光学组件都应当倒边,大小0.020-0.005英寸,45度+/-15度(沿面宽进行测量),除非有特殊指定。如果边的交汇处角度在135度或者更大,则不需要倒边,除非图纸对此有特殊的要求。



3.4抛光和缺陷

光学玻璃在抛光和缺陷的限制方面都必须符合此标准或在可行图纸或图表数据上有所显示。



3.4.1玻璃的缺陷

裂纹、条纹、孔、气泡、杂质、划横、皱纹及其它MIL-G-174允许的,存在于点、面、或者定位的缺陷,如果损坏了组件的性能,则应该引起拒收。



3.5光学玻璃表面质量

3.5.1光学用图纸和图表光学图纸表明表面质量,光学图表表明光学轴向光束直径。



3.5.1.1指定缺陷许可范围

对于表面质量的许可范围通常以两个数字来表示(C7641866),表示在两个方面的级别要求。第一个数字表示划痕,第二个数字表示麻点。



3.5.2划痕

3.5.2.1圆形组件

最大划痕的尺寸大小的总和不得超过光学组件直径的四分之一

3.5.2.1.1最大划痕的长度

如果存在较大划痕,则这类划痕的总数组件长度/组件直径或正确区域的直径的比值,不超过与最大划横总数的一半。如果不存在较大的划痕,则划痕的总数组件长度/组件直径或正确区域的直径的比值,不超过与最大划横总数。

3.5.2.2非圆形光学组件

非环行光学组件直径的计算方法为同等面积的圆周直径。利用3.5.2.1.1计算划横时,根据光学组件图纸的透光区外的划横不被考虑在内。

3.5.2.2.1棱镜有效脊面

棱镜有效脊面被认为为是一个单个面,其面积相当于各个脊面的总和。这个方法用于划横和麻点的计算,此外脊边不视为可允许划横长度总和之内。屋脊棱镜划横、麻点公差是在从上方观察同等面积基础上所得出的。

3.5.2.2.2中心区表面质量

规定划横数为20或更少的表面应没有划横凝聚现象,也就是说,每1/4英寸的直径范围内,不超过4个划横。此要求不适用于划横数少于10的表面。直径≤20mm的光栅表面,特别是胶合光栅,应该在图纸上消除区域分别来单独处理光栅表面。

3.5.2.3透光区外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认为是80/50,除非另有规定。

3.5.2.4镀膜划横

未渗入玻璃表面的镀膜划横,与3.5.2规定的划横规定一致。镀膜划横不能决定表面质量,但除了表面质量,他可用于评估玻璃划横和镀膜划横。

3.5.3麻点

3.5.3.1麻点定义

麻点大小是允许存在的缺陷直径为量的,单位1/100mm。如果是不规则的麻点,其直径为最大长度与宽度和的平均值。

3.5.3.2最大麻点尺寸

在单一光学表面上每20mm直径上允许有一个最大麻点。所有麻点直径由检验员统计,不得超过最大尺寸麻点直径(20mm直径内的最大麻点)的两倍。小于2.5微米的麻点忽略不计。

3.5.3.3表面质量

麻点数为10个或更少的表面,所有麻点必须间隔1mm。麻点数多余10个的不要求表面进行散射检验。

3.5.4气泡和杂质

气泡被视为表面麻点。玻璃内的杂质为视为气泡。不规则杂质尺寸取其最大长度与宽度和的一半。气泡尺寸公差与麻点相同,但相同气泡公差,尽管相同,又区别于麻点。

3.5.4.1最大尺寸气泡

单个组件每20mm光径或面积可允许的最大尺寸气泡只有1个。检验员评估所有气泡直径总和,这个值不超过最大气泡直径的两倍。麻点数为10或更少,则气泡要求与3.5.3.1麻点的要求一致。

3.5.5表面缺陷的极限值

如果图纸无规定,S/D的极限值由表I确定,S/D是建立在放大光束直径基础上的。

3.5.5.1放大光束直径

光束直径是从光学数据中得出的。一束进入观察者眼睛的有向轴向射线设想在光学表面上的直径为光束直径。如果出射光瞳大于3.5mm,那幺在眼中的光束直径为3.5mm;如果出射光瞳小于3.5mm,那幺眼中的光束直径应出射光瞳一样大。

3.5.5.2小于表I的光束直径

光束直径小于但接近于焦平面时,缺陷尺寸通过目镜放大或目镜乘以直立系统放大倍数来决定。

3.5.5.3区域

轴向光束直径≤25%透光区,那幺这个表面分为中心区和外部区。中心区宽度上为透光区的一半。光栅区域大小见3.7.11.1规定。

3.6粘合缺陷

粘合透镜透光区内粘结气泡,污点,不溶解颗粒,灰尘等不得超过3.5.3.1、3.5.4.1规定的麻点、气泡限制。

3.6.1粘合表面质量

透光区内粘合缺陷应考虑到粘合界面是规定了表面质量的单独的一个面。如未规定,粘合面的表面质量应在临近各面的中间。

3.6.2边的分离

光学组件边的分离与粘合缺陷不应超过棱镜或透镜粘结面的倒边,大于组件倒边与透光区半径之间距离的1/2。边的分离与缺陷最大不得进入组件粘合表面1mm。在棱镜、透镜倒边处测得边的分离与缺陷总和大于1/2mm,那幺不得超过周长的10%。

3.6.3焊接缺陷(玻璃与金属)

焊接光学装置沿焊接边有弧型粘结的连续焊珠。

3.6.3.1空隙与分离

符合3.7.2、3.8.2.5.2要求的,空隙与分离不应超过焊接区域的10%。

3.7光学组件详诉

3.7.1操作温度

粘合的光学组件经过-80到+160F度温度检测后,应该没有“羽毛状”,没有边的饿分离或粘合软化现象,除非3.6另有规定。但边的持续分离或粘合缺陷应该引起拒收光学组件。

3.7.2相关湿度—操作温度

粘合组件经过温度+130F度,至少95%相关湿度,然后经受-80,+160F度后,应没有“羽毛状”,没有边的分离或粘合软化现象,3.6规定的除外。

3.7.3增透膜

光学组件按图纸规定的“表面镀膜”应镀上增透膜。

3.7.4光学黑化

光学组件精磨面黑化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

3.7.5分辨检测

每个目标仪,聚象透镜,直立系统,目镜,反射镜,楔子,窗口片,滤光片,棱镜,棱镜装置按4.2.5规定的进行分辨检测。

3.7.6滤光片平行度

滤光片平行度应在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如果没有公差规定,置于望远镜内部或前面的滤光片光线偏转不得超过1弧分;目镜和出射光瞳之间的滤光片不得偏转5弧分。

3.7.7光栅刻度距离

光栅刻度距离按4.2.10.5的规定检测。

3.7.8抛光表面

根据4.2.2检测时抛光表面应没有灰尘或污迹。

3.7.9透镜

3.7.9.1表面质量

各种透镜表面质量必须符合图纸或仪器规定要求。如果未作规定,表面质量按下列方法进行:

物镜、组合透镜、窗口片及焦平面外≥15个屈光度的光学组件,他们的表面质量为80/50或更好。

聚光透镜,向场透镜中心区表面质量20/5,外部区40/15

目镜中心的透镜在中心区表面质量40/15,外部区40/20。

接目镜,除了对称的目镜以外,中心区表面质量40/20,外部区60/30。

置于组件内的滤光片按棱镜3.7.10.1要求。

位于目镜前的滤光片表面质量为80/50或更好。

3.7.9.2崩口

如果边崩口不影响装置棱镜的密封,那幺未侵入棱镜透光区的崩口是允许的。所有崩口>1/2mm的表面,应该粗糙其表面,降低其反射和另外崩口的可能性。崩口总宽度>1/2mm,那幺崩口不得超过周长的10%。在任一面或边上深度1/2mm的裂缝必须磨去。精磨面崩口标准按本段要求,超过此限制的应引起拒收。崩口、裂纹超过精磨面2%或超过2mm深的应引起拒收。崩口、裂纹妨碍光学路径或注膜或密封装置无论其大小,都应引起拒收。

3.7.9.3同心度

精磨时所有组件的边对应着光学轴直径作为中心。由两或多个组件构成的透镜应该胶合,而且以每个组件的轴与其它组件轴的重合轴作为中心。目透镜应该是6弧分之内的同心度。其它所有透镜应该是3弧分的同心度,除非图纸或规定另外有说明。中心化和胶合后,突出直径公差50%的机械离心玻璃应该去除。光学离心定义为:与透镜几何轴重合的入射光线折射后的角度偏转。

3.7.10棱镜和反射镜

3.7.10.1表面质量

每个棱镜的表面质量应根据可行图纸和仪器规定。焦平面外≥15个屈光度的面,它的SD80/50或更好。焦平面内5-15个屈光度的面,中心区的表面质量为20/5,外部区域为40/15。焦平面内5个以内的屈光度的面,SD要求应于光栅相同。

3.7.10.2边崩口

边崩口未侵入棱镜透光区的,在下列限制中可以存在:崩口总宽度不超过崩口所在边的长度的10%。崩口从倒边处测得,不是从尖边处。例如倒边后,非倒边前。小于1/2mm的崩口不被计算在内。大于1/2mm的崩口需要处理。崩口的侵入应从倒边处棱镜面测得。如果紧靠抛光面的棱镜最短边的正常长度(测得倒边前尖角)为≤25.4毫米,崩口可以侵入表面1mm;如果长度为>25.4mm,可侵入表面2mm。如果崩口未影响注膜或密封,崩口没有侵入透光区,那幺崩口可以存在。肉眼可视断口不允许存在。

3.7.10.3图纸要求

角度偏差、锥型差或由于金字塔形、球形,散光、清晰度、成像失真所引起的误差由图纸规定。

3.7.10.4直棱镜

直棱镜根据4.2.5.2规定检测。

3.7.10.5反射面-镀银或铝

3.7.10.5.1边

目视透镜一部分镀银的面的边应该是尖形,规则状。检测时需放大镜协助,放大倍数与棱镜的相关。

3.7.10.5.2缺陷

反射面的缺陷与其它光学表面一样,可用3.7.10.1规定的同样的方法处理。

7.10.5.3透光区

棱镜透光区应无其加工面留下的银或铝颗粒。

3.7.11光栅

3.7.11.1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由图规定。没有规定时,表面质量应遵照3.5.5.3的焦平面标准,区域范围除外。对于在中心面积内有光栅刻度端和那些在中心面积外有无刻度的水平和垂直线的光栅,它们的中心区应是中心面积,宽度上是透光区的一半。中心区域外有刻度的光栅,在宽度上1/2透光区,中心区应是中心面积,宽度上是透光区的3/4。在透光区范围外的缺陷如果不影响仪器性能可以允许其存在。

3.7.11.2边崩

边崩限制根据3.7.9.2评价。

3.7.11.3平面的平行度

光线平面的平行度应该在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如果没有给定公差,公差应该是光径公差6弧分。

3.7.11.4标记

光栅标记利用目镜观察,放大倍数与在成品仪器里观察光栅的放大倍数相同。主要检测字母和数字(无论是在产品号码还是靠近刻度的地方)的清晰可读度。如果字母和数字是清晰的,那幺数字或字母缺陷是可以接受的。印刷体字母或数字是允许的。线截掉线宽的一半是允许的。光栅包括≥15线,每5条线有一条断开或裂纹是允许的。所有的线应是统一的宽度和深度,而且线交汇于尖点。沿着线方向线宽的稳定变化或突然变化不应超过线宽的20%。任何情况下光栅线弯曲都不超过线宽的1/2.光栅线交叉点箭头半径不应超过线宽。如果用合适目镜观察光栅时有可见酸燃烧,则应该引起拒收。

3.7.11.5照明光栅

用仪器灯或相同范围的灯照射光栅线时,缺陷亮度高于光栅线的亮度,则缺陷应引起拒收。

3.7.12楔子和窗口片其表面质量应根据3.7.9.1规定一致。

3.8光具组

3.8.1未装配的组件

按设计规定完成的未装配的光具组根据与光具组相关的光学图例进行装配,然后根据4.2.9进行检测。

3.8.2装配的组件

按设计规定完成他们各自装配的光具组将根据图纸和仪器规格进行组装,然后根据4.2.10进行检测。

3.8.2.1缺陷标准

本标准里未包括的缺陷,如果没有损坏成品仪器的性能的缺陷,是可以接受的。缺陷的接受与否取决于组件在成品光具组中的位置。组件中的缺陷如果离焦平面有一定距离,那幺缺陷就没有靠近焦平面的缺陷后果严重。任何情况下应该着重强调的是棱镜或透镜的性能而不是它们的外形,除非后者确实说明工艺不精。重要的顺序如下:

a.最精确的表面

光栅的刻蚀表面

焦平面内聚光透镜表面

b.一般精确的表面

光栅最近处物镜表面

焦平面附近聚光透镜、中心透镜或棱镜表面

c.不精确表面

窗口片、物镜、棱镜、直立系统,目镜

3.8.2.2校准

所有完成装配的光具组的光学组件进行校准,这样从光学轴上观察的出射光瞳,它的最小直径为≥90%主直径。从光学轴的一点距目镜2英尺处,在10%的出射透光区内观测出射光瞳与出射透光区是同心的。

3.8.2.3密封连接

根据规定,湿的密封化合物应用到光学组件上,形成不易破裂的珠滴。注入密封化合物24小时后,方可观察仪器。

3.8.2.4填充

使用填充、填隙、契子或光学组件下或周围有间隙应该拒收,除非图纸有规定。

3.8.2.5性能特征

3.8.2.5.1振动

光学仪器按照规定4.2.10.7进行振动检测后,所含杂质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果没有详细的要求,任何所限空间的杂质不应在尺寸或数量上超过可允许麻点的规格。仪器此检测后应没有松动和损坏。

3.8.2.5.2冲击

完成装配的光学组件通过玻璃与金属的粘合得到其它组件机械支撑,因此需进行冲击实验。

3.8.2.5.3清洁

成品仪器光学表面应该清洁,没有冷凝物和易挥发的物质。检查方法如4.2.10.9。未经责任技术部门许可,禁止使用保留灰尘的油脂。

3.8.2.5.4视差

应该据4.2.10.4消除视差。

3.8.2.5.5固定目镜焦距

除非另有规定,目镜放置在-0.75---1.0屈光度时,物镜中心的光栅应该在焦点上。一个有放大3倍的校准的屈光度计或同样的辅助望远镜可完成此项工作。

3.9工艺

根据机第四章检测时,工艺标准应符合本标准所有要求及任何参考标准或图纸。

4.质量保证条令

4.1检测责任

除非合同或定单上有所规定,卖方负责所有检测要求的性能。除非另有规定,卖方可以利用自己的设施或政府认可的赢利性实验室进行实验检测。政府有权开展产品规格中所列的任何检测,这些检测是保证卖方及其服务满足要求的必要手段。

4.2检测方法

4.2.1光学组件检测

光学组件根据可行的产品标准认可的光学方法和设备来开展检测。如没有检测方法与设备,应采用下列通用标准程序。在得到责任技术活动批准前应采用合适的样品程序。

4.2.1.1机械尺寸

应检测每个光学组件的机械尺寸是否与图纸的一致,应根据此标准要求的开展检测。

4.2.2表面质量

组件应利用符合3.5.23.5.53.6.13.7.9.13.7.10.1要求的下列方法开展检测。

4.2.2.1检测方法1

观测待检组件的精磨玻璃或乳白表面,方法:距离玻璃大约3英寸处用40瓦白炽灯泡照射其背面。在紧靠玻璃前面的位置上放置大约占据1/2玻璃面的两或多个不透明水平棒。

4.2.2.2方法2

40瓦发出的光穿过精磨玻璃后穿过组件。光径与黑色背景区成大约90度时,光从表面分散可观察到缺陷。

4.2.3温度测试

4.2.3.1取每种型号胶合或粘合组件第一批10片中的3片,在3.7.1规定的高低温下开展检测。如有因怀疑其质量,检验员认为必要时则有权要求开展额外样品检测。经过这些测试的组件将通过其它所有要求的测试。

4.2.3.2胶合或粘合组件应在-80+/-2度F下5个小时。在此温度下视觉上检测,然后在室温下放置5小时后再进行检测,光学设备上没有羽毛状或网状、表面组件没有分离现象。开展此实验时光学仪器冷却至-80度或升温至室温过程中不应受到任何热冲击。

4.2.3.3胶合光学装配在高温下应该开展以下测试。组件被严格固定,方法为它的胶合分界面大约在垂直面。扩大重量导致光学装配中每平方英寸胶合或粘合面受到其它组件5央司的抗煎应力的停滞。在任何情况下重量都不小于1央司。如透镜,πD2/4,可以计算民间机,其中D是透镜直径。整套装置可以在周围温度+160+/-2F度或再高一点的温度环境下2小时。透镜在室温下检测并且一个组件相对于另一个的运动或滑动不超过0.002英寸时,则组件符合4.2.6规定的要求,。开展此实验时光学仪器升温至+160度或冷却至室温过程中不应受到任何热冲击。

4.2.3.4故障调查

光学装置的故障阻碍了正常的发货,应展开调查原因。如果合同管理公司代表在场且希望得知装置故障的原因,那幺立约人应该在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展开调查。如果调查显示原因在于胶合或粘合,将不接受此光学装置以及它的胶合或粘合缺陷。立约人应改正胶合技术及改正先前生产的错误的光学装置。取此种型号的拒收品10片,经过检测,成功通过温度检察后再认可和发货。

4.2.4温度-相关湿度

4.2.4.1样品尺寸

合同初期或者一旦改变胶合方法或胶合类型时,取每种型号首批胶合或粘合组件10片中的3片,,在规定的温度、湿度下开展检测。如有因怀疑其质量,检验员认为必要时则有权要求开展额外样品检测。

4.2.4.2检测步骤

胶合或粘合组件在干燥环境下应逐渐加热至+140+/-2F度,然后立即放置于95%湿度、周围温度+130/+/-2F度环境下,时间为2小时。从湿环境中取出光学装置,立即擦干,冷却到室温。8小时后,组件开展4.2.3.2及4.2.3.3规定的检测。无论何时光学装置有边的分离或实验增加初期有胶合起泡,或者3.6规定之外另有胶合失败现象时,应在相同步骤下重复本段规定的检测。组件没有通过最初的检测,或胶合缺陷改变,或重新检测后另有胶合缺陷发生,这些都应拒收,包括那些从相关批次挑选出来用于检测的、胶合缺陷可以存在的那些光学装配。所有组件被接受前如果要求,则应该再开展湿度检测,重新胶合与镀膜。

4.2.4.3拒收标准

未通过4.2.4检测规定的组件,应按4.2.3.4规定的同样方式处理。

4.2.5清晰度检测

清晰度检测是标准的检测,使用分辨放大倍数图表来开展,看图1。分辨放大倍数检测光学性能。分辨放大倍数是一系列可以分辨的平行晶棒的对角边。通过观察包含相等间距平行晶棒的图表,测得分辨能力。使用望远镜获得足够的放大效果。分辨放大倍数图表由4套线组成,每套包括3或4条线,成45度(水平、垂直、2个成45度)。3条线的那套,它的线是其实际线宽的5倍。4条线的那组,是实际线宽的7倍。线的宽度与间距的宽度是同等的。白色背景下是黑色线,黑色背景下是白色线。在4套线中心有一个识别数字。对比尽可能的大。正确尺寸的图表可以在准直仪里,或者直接可以观察。如果直接观察,图表应该距离望远镜至少2M2英尺,M是正被用于检测的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图表的对角边测得用秒表示,相当于反正切2W/X。W指图表线的宽度,X指准直仪焦距或图表到望远镜的距离。望远镜校准,这样图表在视线中间。增加辅助望远镜,方向至图表中心。辅助望远镜屈光度为0,这样检测中的望远镜可集中于分辨放大倍数图表中心的数字。读分辨读数时,辅助望远镜定焦在4条经线中的一条+/-1/8屈光度。所有经线有正确的线的读数。任意一条经线开始退化,则达到了分辨极限。

4.2.5.1物镜和直立系统

利用上图表检测物镜和直立系统时,上图表应该放置到正确的距离,物镜或直立系统所成的像用标准要求的或合同规定的放大倍数的显微镜观测。这有可能断定相当于规定分辨率的图表线条结构。图表应该被照明,这样成像亮度为10-20的10-3朗伯。

4.2.5.2透镜

透镜作用于正进行检测的成品仪器清晰度时,仪器的合格的另一光学组件像放置到实际仪器里一样放置妥当。透镜放到给定位置,通过辅助望远镜(透光区每英寸放大40-60倍)观察图表。有可能断定要求清晰度的线的结构.图表应该被照明,这样成像亮度为10-20的10-3朗伯。非合同人生产的需要进行此项检测的光学组件必须由合同管理人员来进行。

4.2.5.3平面组件用到光学系统上。从组件的透光区观察清晰度检测,成像在图1显示。用至少放大5倍的望远镜(大于组件与眼睛之间的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观察成像。

4.2.5.4光学组件或未部分组件

光学组件及部分未完成组件根据详细标准及合同文件进行检测。

4.2.6透镜的同心度

检测胶合和单个透镜是否符合3.7.9.3同心度要求。4.2.8列出的仪器及改革件,须进行此项检测,准直仪光栅除外。准直仪里的光栅集中放到组合透镜(由准直仪物镜、正进行同心度检测的透镜和允许透镜以几何轴为中心旋转的工作台组成)焦平面上。

4.2.7棱镜偏转

使用光谱仪检测透过棱镜的光线来检测棱镜偏转角度。

4.2.8平行度

窗口片、契形,光栅或相似平面组件,通过检测通过其光线的偏转来检测面的平行度。

4.2.8.1仪器

仪器由准直仪、观察望远镜、旋转工作台组成,旋转仪器决定光线偏转量,由此得出平行度的偏转。

4.2.8.1.1准直仪

准直仪由物镜和光栅组成。光栅附带垂直、水平的交叉线。光线从后面照射光栅。

4.2.9未装配光学装置的检测

4.2.9.1光学组件

此类组件进行4.21-4.2.8列出的检测。

4.2.9.2装置、光学组件组

组件组合到装置里以便检测、发货。根据与装置匹配的光学图纸的要求相互有一定分隔,装配到主仪器或测试器检测其清晰度和成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组件将被替换。(看图1,检测目标,,4.2.10.2,4.2.10.3检测大纲)

4.2.10已装配光学装置的检测

4.2.10.1光学组件

这些装置的光学组件按4.2检测。

4.2.10.2标板

用于光学装置检测的标板可以与实际标板同等尺寸或者准直仪里的小标板。在白色背景上印上黑线可以做成实际尺寸的标板。准直仪里的是实际尺寸标板的缩小模型的蚀刻或照相光栅。标板根据详细标准、要求从普通交叉线到包含垂直线、平行线、公差限制、刻度范围的标板(看图1清晰度检测标板)

4.2.10.2.1准直仪光栅

准直仪里的光栅单元格可以调整,,这样光栅可以接近/背离物镜来表示外面标板放置的不同的外面距离。例如,从200码处观察标板,准直仪标板用于检测,望远镜规格要求仪器没有视差。此时调整准直仪光栅来表示不同的距离就很必要了。在200码距离观察外部标板,然后使用同样的望远镜调整准直仪光栅,直到通过望远镜看准直仪光栅,观察不到视差为止。

4.2.10.2.2图象质量

准直仪标板用于检测望远镜图象质量时,象差有适当的公差,准直仪物镜的象差看起来是用望远镜检测的缺陷。应该消除这些象差的影响。

4.2.10.3仪器,检测

在必要的地方,使用光度计或同样的辅助望远镜观察物镜来弥补检测员视力的不足。

4.2.10.4视差

物镜中心应没有视差,除非标准另有规定。

4.2.10..5光栅刻度间距

通过检测光栅刻度间距对角边的标板来检测其准确度。标板是光栅放大的模板或准直仪光栅标板。放大的标板在白色背景下黑线或标记,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其标板面垂直于望远镜视线所在的线上。

4.2.10.6表面质量光栅

用放大镜观察光栅是否与3.7.11.1一致,放大倍数等于或大于望远镜的观察透镜。灯光与方法与4.2.2规定的相同。

4.2.10.7振动检测

光学仪器单独安装和组装在振动机器和装置上,在振幅不小于1/16英寸(在装置安装面中心总运动轨迹1/8英寸)频率30赫兹2到2分半时间内振动。

4.2.10.8冲击检测

胶合或粘合装置上的冲击检测。如没有具体的要求,每个装置要经受胶合面平行方向上的加速冲击,以检测其粘着力或胶合粘合面的不完整的处理。加速振动时间大约是正弦函数的半周期,时间为0.7到2.0毫秒。高频率组件的振幅比加速曲线不超过基本振幅的30%。除非另有固定,每个装置经受150G加速的6次冲击。

4.2.10.9清洁

裸眼通过物镜和目镜观察其光学装置。利用阴影技术检测其湿度,观察亮度为300透明的英尺伯朗的透光区检测灰尘颗粒。

5包装

5.1包装

包装要求应与合同或定单规定的一致。材料的实际包装由国防部人员开展时,这些人员需要联系相关的责任包装来确定必须的包装要求。包装要求由军事防御部门或系统指挥军事部门的库存控制包装事宜掌控。军事部门或防御机构自动化包装文件,,CD产品或联系责任包装事宜的包装数据修补是有效的。

6备注(本节包含的一般或说明性的备注可以有用,但不是强制的)

6.1计划使用

光学组件使用于军火控制仪器,像瞄准器、望远镜、窥视窗、测距仪、单独的光学组件、部分或完整的装配,和加工的、未加工的等,根据合同要求。

6.2要求文件应规定以下

a.此规定名称、代码及日期

b.选择的可行的保存、包装级别

6.3定义

6.3.1划横表面的标记或裂缝。划横类型鉴别如下:

a.块:在抛光中引起的系列划横

b.滚动-切割或切割痕-精磨引起的曲线划横

c.光滑的-丝状划横

d.压榨或摩擦-操作不当引起的小的表面划横

6.3.2麻点

在抛光面上一个小的粗糙点,相似于表面上的凹点,通常是操作不当导致。

6.3.3羽毛状

胶合形状改变引起胶合失去粘性,发展成羽毛状。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www.59239.com全球采购论坛中心GPFC、采购经理人论坛、电子采购员论坛采购员论坛深圳采购员论坛东莞采购员论坛采购经理论坛采购师论坛网址http://www.globalpfc.com,原文地址:http://www.globalpfc.com/read.php?tid=11992

献花(0)
+1
(本文系一叶舟一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