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配合比计算
+0.05配合比计算
基准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一)
委托编号第
号
报告编号第
C
mm
±
Mpa
=
或:按下表查
<20
>C35
3.计算混凝土等效水灰比
%
注:外加剂掺量为
水泥
粉煤灰
水
砂
石
外加剂
矿粉
抗压试模体积
抗渗试件体积
砂粉
1.基准
配比编号
试验日期
1.基准
2.+0.05
3.-0.0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三)
配合比
检验单位:
批准:
审核:
检验:
基础粱柱等
中砂
2.+0.05
委托单位
设计坍落度
其它性能要求
工程名称及部位
设计强度等级
试配日期
粉煤灰品种、规格、产地
矿粉品种、规格、产地
水泥品种、标号、产地
连续级配
2008.7.28
无
外加剂品种、规格、产地
石子品种规格
黄砂品种规格
5-25mm
fcu,o=fcu,k+1.645σ=
σ计算:(n≥25)
砼强度等级
σ=
C20~C35
σ(Mpa)
Mpa
1.确定试配强度fcu,o
或
2.水泥实际强度
fce=
取W/C0=
注:式中W为水用量;C为水泥用量;Z为矿粉用量;F为粉煤灰用量;Kz为矿粉胶凝效率;K为粉煤灰超量系数。
WR
%
kg/m3
按JGJ55-2000表4.0.4、表7.1.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要求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4.按GB8076-1997(5.5.1条)测定外加剂减水率
5.按JGJ55-2000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W=
6.总灰量
7.按DG/TJ08-230-2006(5.2.3条)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
8.按DG/TJ08-501-1999(4.2.3条)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9、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选(或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取
低钙粉煤灰(F类)
高钙粉煤灰(C类)
Ⅱ级
Ⅲ级
Ⅰ级
Ⅰ级
1.1~1.4
1.2~1.5
1.3~1.8
1.0~1.3
1.1~1.4
1.2~1.6
1.0~1.4
复合粉煤灰
1)按DGJ08-230-2006表5.2.5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粉煤灰
粉煤灰
种类和等级
超量系数
2)按DG/TJ08-501-1999表4.2.5查或按实际活性指数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取
掺量(%)
S115
S105
S95
≤30
31~50
50~70
10.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粉煤灰用量F、矿粉用量Z:
kg
按JGJ55-2000表4.0.4校核最小水泥用量(包含替代水泥的活性掺合料即总灰量)。
11.按JGJ55-2000表4.0.2选用砂率(βs):
βs=
%
12.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石子用量G:
1)原材料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
矿粉
水
黄砂
石子
石子
粉煤灰
材料名称
水泥
矿粉
水
黄砂
2)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应视外加剂而定)
α=
解方程得:
计算公式:
表观密度(kg/m3)
kg/m3
S=
G=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二)
13.确定基准配合比:(按JGJ55-2000表6.1.2确定砼试拌用量L)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时,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并测量新拌砼表观密度。
外加剂
坍落度(mm)
用量(kg/m3)
表观密度(kg/m3)
(2)每个龄期数试件组数B=
VA(L)
VP(L)
1003
1503
2003
(L)
(有抗渗要求时公式需要修改)
(4)拌和量富余系数K1取
(3)确定试模规格及体积VA,VP,
M=K1(3×A×B×VA+6×A×B×VP)=
(6)每编号各材料用量:
用量(kg)
3.-0.05
注:+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灰比±0.02。
(7)砼拌合物性能:坍落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等测定结果
凝结时间(min)
筒+砼重G1(kg)
筒容积V(L)
空筒重G(kg)
坍落度(mm)
(8)砼强度检测结果:
龄期试件强度代号
15.最终配合比确定:
(1)确定每一编号龄期数A=
fcu,+0.05(Mpa)
fcu,-0.05(Mpa)
14.确定强度校核后的配合比
拌合料用量由所需“龄期数”A(3d,7d,28d,60d,90d)、每个龄期试件组数B和试模尺寸决定。
(5)计算每一编号拌和料体积M:(当计算拌和料量小于JGJ55-2000表6.1.2规定用量时,则用表中用量)
fcu,基准(Mpa)
fce=γc·fce,g=
(1)确定最终等效灰水比:
a.当fcu,0在fcu,(-0.05)与fcu,(基)之间按下式计算:
b.当fcu,0在fcu,(+0.05)与fcu,(基)之间按下式计算:
注:式中
①内插法计算:
(2)确定表观密度校正系数δ
①由最终灰水比确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
:
:基准配比的灰水比;
:水灰比+0.05时的灰水比。
:水灰比-0.05时的灰水比;
②由第14项之(7)表中选强度接近fcu,0的一组实测表观密度
③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δ:
(计算至0.01)
(3)最终配合比:
材料名称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每项材料容重×δ。
每方用量(kg/m3)
砂率(%)
(7)d
(14)d
(28)d
(45)d
材料编号
表观密度ρc,l=(G1-G)/V
②直接选用强度相等或稍大于fcu,0的一组配合比的水灰比。
kg/m3
水灰比
坍落度(mm)
委托单位
水泥品种、标号、产地
工程名称及部位
基础粱柱等
粉煤灰品种、规格、产地
设计强度等级
矿粉品种、规格、产地
设计坍落度
外加剂品种、规格、产地
试配日期
2008.7.28
石子品种规格
5-25mm
连续级配
其它性能要求
无
黄砂品种规格
中砂
1.确定试配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
Mpa
σ计算:(n≥25)
σ=
砼强度等级
σ(Mpa)
2.水泥实际强度
fce=
或
fce=γc·fce,g=
按JGJ55-2000表4.0.4、表7.1.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要求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取W/C0=
注:式中W为水用量;C为水泥用量;Z为矿粉用量;F为粉煤灰用量;Kz为矿粉胶凝效率;K为粉煤灰超量系数。
4.按GB8076-1997(5.5.1条)测定外加剂减水率
WR
%
5.按JGJ55-2000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W=
kg/m3
6.总灰量
7.按DG/TJ08-230-2006(5.2.3条)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
8.按DG/TJ08-501-1999(4.2.3条)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9、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选(或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1)按DGJ08-230-2006表5.2.5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取
粉煤灰
低钙粉煤灰(F类)
高钙粉煤灰(C类)
复合粉煤灰
种类和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超量系数
1.1~1.4
1.2~1.5
1.3~1.8
1.0~1.3
1.1~1.4
1.2~1.6
1.0~1.4
2)按DG/TJ08-501-1999表4.2.5查或按实际活性指数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掺量(%)
S115
S105
S95
≤30
31~50
50~70
10.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粉煤灰用量F、矿粉用量Z:
kg
按JGJ55-2000表4.0.4校核最小水泥用量(包含替代水泥的活性掺合料即总灰量)。
11.按JGJ55-2000表4.0.2选用砂率(βs):
βs=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二)
12.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石子用量G:
1)原材料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
水泥
矿粉
水
黄砂
石子
表观密度(kg/m3)
2)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应视外加剂而定)
α=
计算公式:
解方程得:
S=
G=
13.确定基准配合比:(按JGJ55-2000表6.1.2确定砼试拌用量L)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时,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并测量新拌砼表观密度。
外加剂
用量(kg/m3)
坍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
14.确定强度校核后的配合比
拌合料用量由所需“龄期数”A(3d,7d,28d,60d,90d)、每个龄期试件组数B和试模尺寸决定。
(1)确定每一编号龄期数A=
(2)每个龄期数试件组数B=
(3)确定试模规格及体积VA,VP,
1003
1503
2003
VA(L)
VP(L)
(4)拌和量富余系数K1取
(5)计算每一编号拌和料体积M:(当计算拌和料量小于JGJ55-2000表6.1.2规定用量时,则用表中用量)
M=K1(3×A×B×VA+6×A×B×VP)=
(L)
(有抗渗要求时公式需要修改)
(6)每编号各材料用量:
材料编号
用量(kg)
2.+0.05
3.-0.05
注:+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灰比±0.02。
(7)砼拌合物性能:坍落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等测定结果
坍落度(mm)
空筒重G(kg)
筒容积V(L)
筒+砼重G1(kg)
表观密度ρc,l=(G1-G)/V
凝结时间(min)
(8)砼强度检测结果:
龄期试件强度代号
(7)d
(14)d
(28)d
(45)d
fcu,基准(Mpa)
fcu,+0.05(Mpa)
fcu,-0.05(Mpa)
15.最终配合比确定:
(1)确定最终等效灰水比:
①内插法计算:
a.当fcu,0在fcu,(-0.05)与fcu,(基)之间按下式计算:
b.当fcu,0在fcu,(+0.05)与fcu,(基)之间按下式计算:
注:式中
:基准配比的灰水比;
:水灰比-0.05时的灰水比;
:水灰比+0.05时的灰水比。
②直接选用强度相等或稍大于fcu,0的一组配合比的水灰比。
(2)确定表观密度校正系数δ
①由最终灰水比确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
②由第14项之(7)表中选强度接近fcu,0的一组实测表观密度
:
③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δ:
(计算至0.01)
(3)最终配合比: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每项材料容重×δ。
水灰比
坍落度(mm)
每方用量(kg/m3)
砂率(%)
外加剂品种、规格、产地
石子品种规格
5-25mm
黄砂品种规格
fce=
fce=γc·fce,g=
WR
%
6.总灰量
7.按DG/TJ08-230-2006(5.2.3条)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
8.按DG/TJ08-501-1999(4.2.3条)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9、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选(或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1)按DGJ08-230-2006表5.2.5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复合粉煤灰
Ⅱ级
Ⅲ级
S115
S105
S95
≤30
31~50
50~70
10.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粉煤灰用量F、矿粉用量Z:
kg
βs=
12.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石子用量G:
1)原材料表观密度
2)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应视外加剂而定)
13.确定基准配合比:(按JGJ55-2000表6.1.2确定砼试拌用量L)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时,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并测量新拌砼表观密度。
外加剂
用量(kg/m3)
坍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
拌合料用量由所需“龄期数”A(3d,7d,28d,60d,90d)、每个龄期试件组数B和试模尺寸决定。
(1)确定每一编号龄期数A=
(2)每个龄期数试件组数B=
(3)确定试模规格及体积VA,VP,
VA(L)
VP(L)
(4)拌和量富余系数K1取
(5)计算每一编号拌和料体积M:(当计算拌和料量小于JGJ55-2000表6.1.2规定用量时,则用表中用量)
M=K1(3×A×B×VA+6×A×B×VP)=
(有抗渗要求时公式需要修改)
(6)每编号各材料用量:
材料编号
用量(kg)
注:+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0.05指基准水灰比-0.05时配合比;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灰比±0.02。
(7)砼拌合物性能:坍落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等测定结果
坍落度(mm)
空筒重G(kg)
筒容积V(L)
筒+砼重G1(kg)
表观密度ρc,l=(G1-G)/V
(8)砼强度检测结果:
龄期试件强度代号
(7)d
(14)d
(28)d
(45)d
fcu,基准(Mpa)
fcu,+0.05(Mpa)
fcu,-0.05(Mpa)
15.最终配合比确定:
(1)确定最终等效灰水比:
a.当fcu,0在fcu,(-0.05)与fcu,(基)之间按下式计算:
注:式中
②直接选用强度相等或稍大于fcu,0的一组配合比的水灰比。
每方用量(kg/m3)
砂率(%)
第三构件厂
P.O42.5/海螺
601/世祥
Ⅱ级低钙灰/家溪
S95/宝田
0000.00
0000.00
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
.00
00.00
0.00
.00
00.00
00.00
.00
.00
0.00
0000.00
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00
00.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0
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
000.00
0000.00
0000.00
.00
000.00
000.00
0.00E-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
0000.00
0000.00
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
.00
00.00
0.00
.00
00.00
00.00
.00
.00
0.00
0000.00
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00
00.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0
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
000.00
0000.00
0000.00
.00
000.00
000.00
0.00E-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
0000.00
0000.00
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
00.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
.00
00.00
0.00
.00
00.00
00.00
.00
.00
0.00
0000.00
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00
00.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0
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
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
000.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
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
000.00
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
000.00
0000.00
0000.00
.00
000.00
000.00
0.00E-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
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