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0+34m连续梁桥计算
本例题利用《桥梁博士V3.03》计算连续梁桥,着重熟悉施工阶段的输入。
前处理输入
总体信息输入
计算类型
计算类别中有四个选项,其中的区别请自行查阅软件的帮助文件,本次计算中直接选用“全桥结构安全验算”。
计算内容
计算内容中的6个选项,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对于一般的预应力桥梁前4项是最为常用,后两项为非线性计算内容。
桥梁环境
这个选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太多修改,但是如果桥梁环境有特殊情况则需要修改。
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中有交通规范和铁路规范。在这里选择相应的规范,软件就可以自动对规范中一部分的条文和计算公式进行校核。
单元信息输入
输入截面
在AutoCAD中使用dxf文件格式绘制跨中截面(以mm为单位),导入到桥梁博士中,存为1.sec文件。
同样操作渐变段任意一截面和墩顶截面分别存为2.sec和3.sec文件。
边跨直线单元组编辑
对称操作
利用对称操作完成中跨半跨的单元输入工作。
再次利用对称操作完成全桥的单元输入工作。
全桥单元如下图所示:
自重调整
钢束信息输入
定义钢束参考线
依次输入钢束
输入49种钢束。
编号 钢束 编号 钢束 编号 钢束 1 B1-A1中跨底板束 18 B9-A2边跨底板束 35 T2-A墩顶顶板束 2 B1-A2中跨底板束 19 B9-B1边跨底板束 36 T2-B墩顶顶板束 3 B2-A1中跨底板束 20 B9-B2边跨底板束 37 T3-A墩顶顶板束 4 B2-A2中跨底板束 21 B10-A1边跨底板束 38 T3-B墩顶顶板束 5 B3-A1中跨底板束 22 B10-A2边跨底板束 39 T4-A墩顶顶板束 6 B3-A2中跨底板束 23 B10-B1边跨底板束 40 T4-B墩顶顶板束 7 B4-A1中跨底板束 24 B10-B2边跨底板束 41 T5-A墩顶顶板束 8 B4-A2中跨底板束 25 B11-A1边跨底板束 42 T5-B墩顶顶板束 9 B5-A1中跨底板束 26 B11-A2边跨底板束 43 T6-A墩顶顶板束 10 B5-A2中跨底板束 27 B11-B1边跨底板束 44 T6-B墩顶顶板束 11 B6-A1中跨底板束 28 B11-B2边跨底板束 45 T7-A墩顶顶板束 12 B6-A2中跨底板束 29 B12-A1边跨底板束 46 T7-B墩顶顶板束 13 B7-A1中跨底板束 30 B12-A2边跨底板束 47 T8-A边跨顶板束 14 B7-A2中跨底板束 31 B12-B1边跨底板束 48 T8-B边跨顶板束 15 B8-A1中跨底板束 32 B12-B2边跨底板束 49 T9中跨顶板束 16 B8-A2中跨底板束 33 T1-A墩顶顶板束 17 B9-A1边跨底板束 34 T1-B墩顶顶板束
施工信息输入
施工阶段1:施工0号1号块。
安装单元:15-1833-36
张拉、灌浆钢束号:33-34
施加中横梁恒载:740.90kN
施工阶段2:安装吊篮、加2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2号块混凝土湿重为1075.7kN,偏心距为1.5m。
合计为:竖向力1425.5kN,力矩2138.25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3:施工号块。
安装单元:14193237
张拉、灌浆钢束号:3536525kNm。
施工阶段4:安装吊篮、加3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3号块混凝土湿重为1002.7kN,偏心距为1.5m。
合计为:竖向力1352.7kN,力矩2029.05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5:施工号块。
安装单元:14193237
张拉、灌浆钢束号:3536525kNm。
施工阶段6:安装吊篮、加4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4号块混凝土湿重为942.7kN,偏心距为1.5m。
合计为:竖向力1292.7kN,力矩1939.05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7:施工号块。
安装单元:12213039
张拉、灌浆钢束号:3940525kNm。
施工阶段8:安装吊篮、加5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5号块混凝土湿重为895.7kN,偏心距为1.5m。
合计为:竖向力1245.7kN,力矩1868.55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9:施工号块。
安装单元:11222940
张拉、灌浆钢束号:4142525kNm。
施工阶段10:安装吊篮、加6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6号块混凝土湿重为1144.5kN,偏心距为2.0m。
合计为:竖向力1494.5kN,力矩2814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11:施工号块
安装单元:10232841
张拉、灌浆钢束号:4344525kNm。
施工阶段12:安装吊篮、加7号块湿重
吊篮假设自重为350kN,偏心距为1.5m。
7号块混凝土湿重为1114.1kN,偏心距为2.0m。
合计为:竖向力1464.1kN,力矩2753.2kNm,采用临时荷载输入。
施工阶段13:施工边跨满堂支架段和7号块
安装单元:1-6924274245-50
张拉、灌浆钢束号:4344安装单元:784344
张拉、灌浆钢束号:474817-32安装单元:2526
张拉、灌浆钢束号:1-1649
施工阶段17:收缩徐变
使用信息输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