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声情并茂咏诗韵——《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探究
2012-03-21 | 阅:  转:  |  分享 
  
声情并茂咏诗韵——《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探究 作者:嘉善中学郑涛?|



摘要]就普通教师而言,语文课就是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兴味盎然地读,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懂、读好,读得爱不释手,读得忘乎所以,读得沉沉欲醉,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味道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明白读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读是关键,是感悟、创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中触发情感,读中理解感悟,读中发展智力。吟咏古诗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节奏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用“初读”、“析读”、“品读”、“美读”的“四读”法教学,且效果明显,下面略作阐述,以飨读者。[关键词]?声情并茂???音韵???诗韵???情韵???四读

钟嵘在《诗品》里写道:“使味之者无穷,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古典诗歌的语言是中华民族文学语言浓缩的精品。韵脚的清越响亮、平仄的抑扬顿挫、联绵词的回环唱叹、叠音词的声情并茂、骈偶句的节奏和谐、字句的言简意赅……这一切富于音乐美、形象美、简炼美的民族语言特色,只有通过古典诗歌的耳濡目染、口诵心记,才能积淀于学生的心底笔头,得以薪尽火传。音韵美,是中国诗歌固有的特质,把着“心脉”,和着乐律,咏着弦歌,中国文人以其炽烈的情怀“烧焙”出了一首首千古绝唱。在华夏的黄土地上,诗韵滚滚向前,裹挟着大地飞歌的豪迈,穿越亘古的浩淼与不朽,濡润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房。中国诗歌的音韵美得益于我们的母语,汉语音律优美,韵律和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话语言。单音节发音的汉语,节奏感比任何一种发音长度不一的拼音语言都强很多。中国古代诗人赋诗,似乎是在用汉字为音符作曲。无怪乎连外国人都为之感叹。日本学者石川忠久就曾说过:“汉诗是高级的语言艺术,无疑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所以我们欣赏汉语诗歌,一定要充分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在诗歌的音韵美的欣赏中,得到艺术和心灵的享受。为此古人大都十分重视文章的朗读。桐城派学者姚鼐在《与陈硕士札》中说:“大抵学文者,必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无独有偶,该派的另一位学者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也说:“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这种讲究吟咏朗读的学习方法,在古代的私塾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语文教育家顾得希说过:“传统语文教育把朗读视为提高语文能力的首要训练方法。”但就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堂而言,诗歌教学变成了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怕背怕默,上课了无生气,简直到了“谈诗色变”的地步。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忘了“诗无达诂”之训,而自作聪明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就普通教师而言,语文课就是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兴味盎然地读,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懂、读好,读得爱不释手,读得忘乎所以,读得沉沉欲醉,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味道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明白读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读是关键,是感悟、创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中触发情感,读中理解感悟,读中发展智力。吟咏古诗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节奏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用“初读”、“析读”、“品读”、“美读”的“四读”法教学,且效果明显,下面略作阐述,以飨读者。一、初读:感受诗歌的音美???节奏和押韵,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外在形式,极富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音,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作为欣赏者,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押住韵脚:确定基调???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古人喜欢按诗定韵,作者用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一般说来,韵字开口度越大者,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开口度小、音阻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我们在朗读、吟诵时,不应仅凭主观理解,要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不仅选用细微而短促的入声韵,而且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大多属于开口度小的齿音,念来具有清细而凄清的感觉。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在押住诗歌的韵脚时,可以适当地确定朗读的基调。如“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2、突出平仄:讲究节奏诗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格律,它的出现使得诗词不仅歌唱时优美动听,而且朗读时一样拥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格律的格式就是音韵在诗体中的格式化运用。一字一句都有固定的格式,一板一眼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绝句、词的格律要求都很严格,而古风,宫体诗、古绝就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要真正掌握格律诗的平仄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既要掌握格律诗的格式,还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而有大量的字在不同的时代是平仄多有变化的,四声的分辨还会遇到入声的问题,所以从业余欣赏的角度,只要基本掌握律诗的平仄格式要求就行了,无需在字的平仄辨别上下太大的功夫。笔者根据有关专家的方法,归纳整理了如下几句,仅供参考。????1、句中平仄求交替;2、对句平仄要对立;3、邻句平仄粘即成;4、二、四、六字平仄明;不是仄平仄,就是平仄平;5、双句平且韵,单句多仄声;6、四字防孤平,末忌三连声;7、七言去两字,即成五言诗。意思解释:1、一个诗句中平仄要交替出现,一般是两两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诗中的1和2、3和4、5和6、7和8句是对句,对应位置的字要求平仄要对立不同。3、诗中2和3、4和5、6和7句是邻句,两邻句的2、4、6字的平仄要相同,此即为粘。4、每句中的2、4、6字的平仄要严格分明,符合格律的要求,不是平仄平,就是仄平仄。除末字外的其他字可平可仄不必太苛求。5、双句的末字要取平声且押韵,单句的末字多是仄声,且可以不苛求。6、句中的第四个字要防止和第三和第五个字的平仄都不同,即防止是仄平仄或平仄平。每句末的三个字要避免三个字的平仄相同。7、把七言诗格式的每句前两个字去掉,留下的就是五言律诗的格式了。举杜甫的《阁夜》为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律严整,声韵铿锵。平仄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只要反复诵读,就能感悟出一种和谐的音韵之美。????对于宋词的格式和平仄要求,因为太繁杂,不容易讲清,也没有必要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照词牌格式来欣赏来填词了。近代诗歌没有平仄要求,但要对押韵有更高的重视,以求能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一定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要领略诗歌的节奏之感,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五言诗一般是每句三顿,七言诗是每句四顿。超过七言或少于五言的句子,也要掌握其节奏变化,这个并不难,只要心中有节奏,口中出节奏,就能体会和欣赏其动感的音韵美了。如李白的《将进酒》,诵读时,我们发现,全诗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言点缀,节奏疾徐变化,奔放而不随任。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尤其是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要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只在心中默读并不是很好的方法,最好是能诵读出声,且反复多遍,这样再用心体会,就一定能欣赏到诗歌美妙的音韵之美了。二、析读:把握诗歌的意脉在教《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时,有些诗歌年代久远,难点字词较多,再加上又是用古体写成的。学生读起来倍感吃力,在理解有障碍的情况下要想熟读成诵,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要试着用“析读”的方法来为学生扫除障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第一单元里出现的《长恨歌》、《湘夫人》等诗作,学生初读时就倍感吃力,读了好几遍连读了什么都不知道。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便下载了几个精美的范文朗诵,先让学生疏通难点字词。随后便将课文大致意思及情感梳理了一下。以《长恨歌》为例,范文点拨加上适当的讲解,笔者共花了一个课时。第一天要求学生从开头背到“尽日君王看不足”,90%的同学按时完成了任务,令人诧异的是,第二天有一位女生既然将全文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当问及她的记忆力为何如此发达时,她淡然地笑笑说:“这首诗读起来有一种很强的音律,明白意思背后,省力多了。”三、品读:进入感情体验外在形式和格律是诗人们的契约,内在格律是诗人与灵魂的契约。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而诗歌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但却远不如音乐、绘画来得直观,给读者直接的感受要弱得多。它需要靠语言的指引和暗示,才能使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入感情体验。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词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其始在因声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词往往因之而并显……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祈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及其能事……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张裕钊在《与吴父书》中提出了一个读书而“至乎其域”的妙法:“因声求气”。那么,何为“因声求气”呢?“声”,就是说话时的音节、声律,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而体现出来;“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韩愈所谓“气盛言宜”是也。“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的外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使我之心沉入古人之心,从而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笔者便引导学生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注意感受诗中的感情旋律。这旋律既不是哀丝幽竹,也不是繁弦急管,而像是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诗的内在感情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从月之初上时的迷离、美妙(高亢),到月光下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到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再到游子的梦回故乡(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更加孤寂(悠长),声情与文情谐和,宛转优美。而在吟咏李白的《将进酒》时,我们只有思随情转,音以律变,才能读此诗“于雄快之中”,从而“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四、美读:渐染情韵佳境叶圣陶先生推崇语言教学的“美读”。他认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是眼、耳、口、身等多种感官全面活动的过程。《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中的“诗言志,歌永言”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诗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是诗的翅膀。没有翅膀的诗,只能在地上走或爬行,难以飞翔。诗也如听音乐。听不懂交响乐可以慢慢去感受体验,即使仍然不懂,也能像不少人那样,被它的旋律所动,感到它的美妙,打心里为它欢呼。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要像欣赏音乐一样,要有心灵的参与,要用心地去领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让自己的思绪在诗人创造的诗歌的意境美中驰骋翱翔。为此,在教学古代诗歌时,笔者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能用一定的旋律将诗歌的意境唱出来,唱出你的心声,唱出你独有的风采,当然这个环节要求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但笔者常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古诗新唱的版本,如曹颖演唱的《虞美人》、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等,供学生参考。除此外,笔者还会下载一些精彩的MTV和FLASH,里面有精彩的朗诵,演唱,声美、景美、境美、情更美。举《忆江南》为例。MTV一点开,欣赏者的心顷刻间便静了下来,那种心灵的澄澈只有亲身感受才能言明。柔缓美妙的琴韵,清越悠扬的横笛,就着斜雨绵织的断桥,越过青翠翠的竹林,漾入碧盈盈的水……伴着这优美的旋律画韵,随着演唱者清澈圆润的嗓音,读者骤然间便进入了那种如痴如醉的梦境,真个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再如《胭脂泪》(精美FLASH)精美的图文,甜美的歌喉,婉转的乐律,雅乐盈耳,馨香扑鼻,琴韵悠悠,叹恨浓浓:吹箫的美人冰清玉洁,风情万种,依稀听到悦耳的箫声如泣如诉,散布于月光如水的南国秋夜,简直是梦里江山……诗境空灵虚幻,美妙绝伦。即使是没有去过扬州的人们,读到此诗,也定然会在脑海中浮想联翩,那美丽的情致久久萦绕在身边……五、结语“其发而为声诗,能使人甘听忘倦,如饮醇酒。一唱三叹,能使人酸心出涕,使人长相思,使人起舞,使人冷然敛衽,正色而坐,其味不同然……”诗的神韵是三言两语无法言明的,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声情并茂地演绎,涵咏其中,才能完善彼此诗意的人生,达观的自我。当我们通过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海关”时,才可以豪迈地宣称:我们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因为唐诗是中国的“护照”,宋词是华夏的“品牌”。

引用书目:1、叶乃芳·新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文学教育,2008.02.2、谢菲·让诗歌在朗读中飞翔·文学教育,2008.023、曹根元·诗词教学要树立五种观念·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08



献花(0)
+1
(本文系阅尽天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