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周星驰的个人影视历程
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英文名StephenChow,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曾与吴孟达是“黄金搭档”,曾主演《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食神》等多部喜剧影片,自导自演《喜剧之王》《功夫》等影片。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曾捧红过张柏芝、黄圣依、张雨绮等女星,且在1998年荣誉国际杰人会港澳杰人之星奖。其与成龙和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
探索时期
这主要是周星驰从1988年《霹雳先锋》的出道到1990年的《赌圣》出现之前的阶段吧,尽管周星驰此前已经参加了演员训练班随后参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他在本剧中还要求导演“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让梅超风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和主持节目大众娱乐节目《430穿梭机》也因此得到李修贤的赏识而进入电影圈,但在最初的两三年之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只是参演一些小人物的角色,即使是主角,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反响。这时期周星驰参演或者主演了13部电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开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万港元的票房,而实质上,本片也已经有不少的喜剧成分。
无厘头时期:
“无厘头”来自于粤语方言,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这种文化刚好切合了以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风云后的港人心态(港人一般称这段时间为“后八九时代”或“前九七时代”),加上回归前夕的身份焦虑,从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而来的喜剧电影的世俗化在本阶段也流露出“对一度寄以希望的权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觉遁入无聊之门”的心态,于是,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影片深受欢迎,周星驰的影片也开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军亚军的位置,自这部因为王晶导演的《赌神》大受欢迎而诚意搞笑的《赌圣》开始。1990年8月上映的《赌圣》以4133万港元的成绩成为年度冠军,12月上映的《赌侠》则以4034万港元的成绩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无敌幸运星》也以1880万港元的成绩排名年度第十名。随后的1991到1993年连续三年之间也依然是周星驰的影片取得冠军,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鹿鼎记2神龙教》。
转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说是周星驰的转型阶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剧之王》在1999年时成为年度冠军。这时期的周星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之前的那种无厘头式的创作,而试图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剧甚至悲剧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显得更加的多元化,不过可能观众更加熟悉的还是他的无厘头形象,而对于他的悲剧或正剧的演出有些陌生感,更何况,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的颓势日益明显,《喜剧之王》虽然取得票房冠军但是成绩不足3000万港元。不过,这时期的周星驰已经担任起导演的工作,使得个人的喜剧才华与创作才华更好的结合(这也为新世纪周星驰独立导演而票房与口碑一再创新高而打好了基础),如他参与编导的《国产凌凌漆》,他无论是表演还是风格手法都比较的克制,并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当年的“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风格。而他主演的《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尽管不能再现当年票房上的辉煌,却留下相当不俗的口碑。96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香港电影(HongKong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香港电影一向都较着重满足观众口味的商业片,像无厘头式喜剧同动作片所主导。香港电影有一个发展完善的“明星制度”。香港灿烂的流行电影有一班支持者,而现在香港电影亦成为文化主流,渗透在世界每个角落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调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和胡金铨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楚原在70年代和古龙合作拍摄的奇诡刀剑武侠片延续着邵氏的辉煌。
李翰祥: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张彻: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