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水资源调查实训报告
2012-03-23 | 阅:  转:  |  分享 
  


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龙岩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一、龙岩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龙岩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08.2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88.55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6574m3。据有关资料,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m3,福建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3300m3,因此,从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上说我们算是相对富水地区,但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00m3/人·年)。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龙岩市水资源量的时空差异大,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丰枯相差悬殊,汛期(4-9月)水量占全年的74.5-80%,枯水期(10月-次年3月)水量仅占全年的20-25.5%。2004年在连续三年干旱情况下,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8%。区域差异方面,如龙岩中心城市,预计2010年人口达40万,届时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至1600立方米,进入国际通常定义的“水资源紧张区”行列。此外,全市还有连城的文亨、林坊、隔川,武平的岩前、十方,上杭的庐丰、蛟洋,永定的培丰、坎市,长汀宣成及新罗适中等局部区域在少雨情况下极容易产生缺水。

地下水方面,全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分布不广,但作为较干净的水源,在龙岩市区域供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龙岩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开采情况见下表。

龙岩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日

名称 允许开采量 开采现状 备?注 龙岩盆地 27.885(含地热水) 15.0 核心区开采已饱和 连城盆地 2.65 1.77 ? 长汀盆地 3.6 2.27 南部饱和 雁石盆地 6.26(其中工业集中区3.12) 0.79(工业集中区) ? 适中盆地 ?4(其中工业集中区0.8) 0.37(工业集中区) ? 高、坎、培 8.9(其中高陂3.6、坎市2.6、培丰2.7) 1.8 开采现状为规划现状年2004年 岩前盆地 4.15 0.57 ? 十方盆地 0.85 0.18 ? 庙前盆地 5(其中工业集中区2.38) 0.326(工业集中区) ? 截止2006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5万余处,其中,以灌溉供水为主的蓄水工程739座,总库容3.4亿立方米,引、提水工程31234处,有效灌溉面积105.6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67.68千公顷,分别占总耕地面积132千公顷的80.1%和51.3%;建成水电站1055处,装机容量156.3万千瓦。全市各类工程总供水量28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15%。2006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污染河长211.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14.3%,九龙江干流和梅江水系中山段水质污染仍较严重,黄潭河水质恶化,溪口段水质为超Ⅴ类,永定河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

二、水资源管理成效和主要问题

近年来,龙岩市各级水利部门着力强化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与保护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围绕为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提供水资源保障的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工作,先后印发了《龙岩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意见》、《龙岩市水利系统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和《关于切实做好龙岩市乡镇工业集中区水资源配置工作和防洪安全规划的通知》,近年来,市县二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了重要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调查、城区和工业集中区供水规划等前期工作,规划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角度对产业结构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努力推进富溪水库、武平捷文水库等城区饮用水源工程建设。二是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推行建设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计划用水与用水计量管理,加强水政执法监管,从事前审批到用水、退水管理的全过程落实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要求。三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自2005年起,龙岩市将连续五年,市财每年投入300万元,实施300~3000亩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同时,龙岩市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节水示范项目和国立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捆绑项目投入节水灌溉;烟草部门组织实施烟基工程,每年投入8000万元,其中70%的资金用于烟田水利项目,至2006年底,全市已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01.5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4%。四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五是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和监管力度,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281.7万亩降至195.2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83%,下降了3.04%。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龙岩市水资源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有效地保障了龙岩市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万元GDP用水量也从2004年的712m3下降到2006年的583m3,但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水资源面临的新形势是:工业用水量将较快增长,局部区域经济发展受水资源供给制约,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将在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乡镇工业集中区不少存在水源紧缺问题;水资源质量呈下降趋势,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另外一方面,水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力度等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1、局部区域水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需有科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较大的水工程投入和强有力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2、取水许可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尤其是工业取水办证率不高、取水计量装置安装及检测不规范、取(退)水水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下水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江河水质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矿业开发和养殖业污染问题较普遍,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4、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龙岩市的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同时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因工程建设造成的强度流失面积仍在增加。

5、节水宣传力度不够,节水意识不强,缺乏操作性强的节水政策措施,管理手段乏力。

6、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蓄水工程偏少,全市目前已建大中型水库22座总库容29亿立方米,这其中棉花滩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库容占大多数,以灌溉供水为主的1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仅1.9亿立方米,调蓄供水的能力十分有限。

三、对策与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市委提出的把龙岩市建设成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西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应全面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一)强化宣传,提高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节水作为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大重点之一,要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和载体强化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管理法规、节水科普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水危机”意识,增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二)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供水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全面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各项工作:

1、深化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继续做好水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完善水资源普查成果,对地表水的资料进行整编,并进一步深化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提高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等级,逐步开展和完善龙岩、连城、长汀盆地等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地区的动态监测,防止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合理配置水资源,着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当前一段时期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提出的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战略构想,做好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1)科学制订和完善乡镇工业集中区供水规划。做好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供水规划,应对每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的需水量根据工业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及聚集人口进行科学预测分析,确定合理的供水规模,寻找合适的水源,适度超前建设供水工程,以满足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正在实施的首批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来看,有现成供水规模的还没有,大部分需要通过兴建水工程来解决,有些区域水资源较为紧张,需限制高耗水工业。根据本次调研情况对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a)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现有蓄水工程来供水,如长汀新城区和策武、河田、适中、雁石、岩前等地,以减少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期。在没有现成的水库且水资源不足地方,考虑通过兴建蓄水工程来解决。(b)分质供水。从首批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来看,大部分属工业用水从河道抽水较易解决,但生活用水不足,建议分质供水,以减小蓄水工程的投资规模,解决水量不足和投资过大的问题。如新罗的雁石、永定的高陂、坎市、上杭的蛟洋、武平的岩前、连城的朋口、漳平的西元等,因生活饮用水源有限,应尽可能分质供水。

(2)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程。市局重点抓好中心城市二水源富溪水库工程建设,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认真做好黄岗水库作为红坊和永定莲花开发区供水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何家陂水库、朝前水库等枢纽工程的建设,发挥其综合功能。各县(市、区)应重点推进城镇和工业集中区供水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建成武平捷文和美子坑水库、长汀绿泉和正方水库、连城外洞水库以及为满足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需要建设的其他供水工程项目。

此外,要做好中心城市远期调水项目,连城的龙潭水库、城南水厂、城西水厂引水工程,长汀的荣丰水库,永定的淑雅溪、西溪水库,武平的云蔡、石迳岭水库,上杭及漳平的水厂扩建等项目的基础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推进前期工作,并根据需要适度超前实施。

(三)着眼“水生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要围绕水法规所确立的有关制度,努力推进水功能区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与监管工作。

1、强化建设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江河水库水质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水资源论证工作今后要全面扩展到工业取水、生活取水等各方面建设项目;在工作深度上,要注重编制和审查的质量,在取水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取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第三者的合法用水权益等方面充分论证清楚,真正做到科学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有效避免水事纠纷的发生。水质监测方面要扩展覆盖面,增加检测频度,并强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跟踪监测。要深入研究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的调度问题,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责成各业主单位执行。

2、稳步推进纳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审核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市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是今后水利部门提出流域纳污总量意见和开展入河排污口审核工作的基础,务必引起各级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做好这项工作。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强化监管,共同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3、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今年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和卫生部等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划水源保护区,建设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保障水质安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科学制定水源保护区方案,并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障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应加大投入,强化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保障千万农民饮水安全。

4、强化监督,科学治理水土流失。一是继续开展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二是强化监督保护,有效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把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关;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把生产性开发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三要注重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建成一批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镇,重点加大对城镇水系、各类开发区和生活区周边的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四要做好水库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五要继续做好水保项目的前期工作。近期要做好闽西中央苏区、汀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大龙岩市水保治理的投资力度。

(四)从制度入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将节水列入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四大重点之一。通过节水不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相应地减少废污水的排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宣传教育活动,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四大体系建设,即:完备的制度体系,统一高效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节水防污工程与技术体系,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其中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载体,也是连接其他三大体系建设的纽带,因此,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要全面落实以取水许可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强化定额管理和水价改革工作,以经济杠杆调节用水行为。当前要重点抓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部门分工协作制度,针对各地实际制定完善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规划,并抓好落实。二是认真做好国务院《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在取水许可审批中严格落实水泥、火电、冶金、化工等行业节能减排要求。在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方面,应充分重视本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引进节水型项目;同时做好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工作,避免造成水质型缺水,如连城朋口工业集中区的化工小区、上杭蛟洋的冶炼产业等,应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做好节水和退水处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中水回用。三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当前农业灌溉占所有用水的50%左右,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要整合农综、旱片治理、水利及烟基工程等资金,统筹安排全市农业节水工作。四要加强城市节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严格实行定额管理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加大供水管网技改力度,减少管漏损耗。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建议尽快成立节水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献花(0)
+1
(本文系l-c-m12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