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2012-03-26 | 阅:  转:  |  分享 
  
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而且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升温发展,其应用越来越频繁。根据对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程序,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对该结构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混凝土浇筑之后的质量严加控制,才能确保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因为其先浇柱、梁、楼板,后做填充墙的特点,使得填充墙的拆卸或堆砌较为灵活,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使用空间。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而且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升温发展,其应用越来越频繁。根据对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程序,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对该结构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混凝土浇筑之后的质量严加控制,才能确保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一、框架结构房屋的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工程项目监理部开始进行监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工程的事前质量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图纸的会审和交底:

1、结构的标高、配筋及截面尺寸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2、对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问题,及时在相应的结构图上标明,避免因遗忘而造成失误。

(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审查:

1、审查它对保证框架结构工程质量是否有可靠的技术、组织、预控措施;

2、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高度大于4.5m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等。

在所接触的施工现场有多处大型设备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而像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是需要施工单位上报相应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

1、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出厂日期;水泥、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参与对水泥、钢筋及钢筋焊接见证取样并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进场复验报告;

2、检查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出厂合格证,且须按进场批次进行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复验报告;

3、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宜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四)、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

1、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应由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出具;

2、检查砂石含水率,现场测试结果,审核调整材料用量后的施工配合比是否正确。

(五)、检查机械设备情况:

1、检查工程必需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能否保证正常、安全运转,是否有备用设备及备件;

2、检查材料的计量器具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是否到有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了检验;查阅校正证明。

另外还应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检查承包方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并检查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信落实情况等。

做好这些事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进行施工的先决条件。



二、框架结构房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任何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

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正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监理部进行监理的关键工作。应做好事中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可以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柱轴线垂直的控制

按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的要求,对多层框架梁的实测项目,每层轴线位移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整体H/1000;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无论从检查项目中的保证项目(如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的检查),直至检验项目中的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等项都能达到合格标准,且外观目测也符合要求;但一些框架柱的实测实量项目存在不合格现象,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柱轴线位移和垂直度超过允许值、断面扩大等现象。

对于多层建筑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定位放线,必须从基础开始就把好质量关。首先设置好固定桩,并将纵横轴线用油漆标记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在框架支模前用经纬仪把柱的纵横轴线标记在楼(地)面上,应以中间柱为基准控制相邻柱,每层重复核校控制。在安设柱门子板(堵板)时,如整块是已拼板,宜提前在板外侧弹好中心线,下端与楼(地)面的控制线吻合垂直。如采用组合模板时则弹好柱周边底线,在板顶部挂中心垂球对中,调正固定模板筋,应用花篮螺栓拧紧,板周边用中线对正,按此法将挂模固定垂直。对于边排柱和角柱,不易用螺杆调整时,多采用另加木楞来支撑以达到不移动的目的。操作固定时严格按工序步骤施工并随时检查校对,柱的位置和垂直度一定会限定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柱轴线的竖向传递对多层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框架至关重要,竖向传递必须由纵横轴线中起控制作用的上传柱轴线为基准,其余轴线均以控制轴线为依据,用钢尺量准定位;必须拉向长尺量距,防止分段造成误差的累积。具体作法是:在底层地面轴线控制桩上支设经纬仪,在柱上端作轴线标记,将标志垂直到框架反面,再把仪器移至楼中层,经过调平对中后正镜倒后即可看到柱子顶部,由地面传递至上部的中线,反转移在楼面上设计的柱位处,这样一排排放线控制柱位就会达到准确位置。

构造柱的质量除轴线位移和垂直度外,胀模现象也不容忽视。有些工程在施工中对柱中部的夹具距离过大,板测薄弱、刚度差,夹具不牢,振动时未检查而使模板外胀造成柱截面尺寸不合格。只要稍加注意就会避免胀模现象的出现。以上这些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结构外观,也影响到外窗位置的一致性,对结构受力不利,使小偏心承重后形成大偏心,形成受力情况复杂,从而降低了安全耐久性。

(二)、框架柱筋的移位的控制

框架柱钢筋骨架主筋在通过楼板层或梁层时多数会形成不垂直的位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在穿板梁时,主筋上部未绑扎箍筋框柱,浇筑混凝土时,下料过多、过厚、不匀、振捣时间久,在振密过程中钢筋偏移又未及时调整。

为克服柱筋的位移,在楼板顶面用水平筋交叉定位后再用箍筋固定主筋,在高出面层500mm处按设计的数量绑扎箍筋外,还应加设一道封闭箍筋;在浇筑本段柱最上层(600mm厚)混凝土时,应仔细校对钢筋位置再振密实。对钢筋骨架主筋位移的纠正方法是:错位<500mm时,将筋底部已浇混凝土凿至梁的主筋处,把柱筋按一定坡度调至梁顶面后恢复正确位置,并在300㎜范围内将箍筋加密,用Φ8~Φ10@50㎜。

一些资料介绍认为:弯曲钢筋对柱下节点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弯折受拉筋比受压筋影响更大,原因在于柱的斜裂缝出现早于横截面达到极限强度。斜裂缝出现使柱下端形成塑性铰,此时荷载仅为极限荷载的70%。塑性铰的出现在整个框架结构形成内力的重新分配,使梁跨中内力增大。采用加密箍筋的约束证明是一种较有效的固结处理方法,能约束混凝土柱截面的水平变形,可推迟斜裂缝的较早出现。而斜裂缝在柱横截面达到极限强度时才会出现。但竖筋水平错位较多时,可按平缓坡调至原位(1:6~1:7),但钢筋弯成锐角的复位是绝对不允许在工程中发生的,此时钢筋受拉时应力的合力会对外侧混凝土形成拉力,使这部分混凝土过早开裂,其屈服极限强度只有50%~60%,对结构的安全使用极其有害。此时只能在钢筋焊接长度L满足规定的前提下,再在焊接高度的保护层以内增焊钢板来解决筋的偏移复位,致使斜裂缝不会出现。

经认真校核的钢筋骨架,从设计上层柱脚按铰接节点计算可认为是塑性铰,再调整梁跨中内力重新配筋。现浇框架柱的接点虽然在施工中一再强调,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十字交叉梁处;在该处由于钢筋最密集、柱箍筋有漏放、少放及漏绑现象较普遍,对这一质量问题确实应引起施工现场人员的重视。此时应采用在穿过梁的主筋时必须提前套上柱箍筋的方法解决,如在绑扎时发现漏放箍筋外放难度就会大,只能采取将箍筋两侧对面开口放,而在抗震设防区的框架柱漏设箍筋是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的。

为控制柱主筋在浇捣时不产生偏差移位,除了加设定位箍筋外,还应在该浇筑段模板上口用加带铅丝的混凝土块支垫,绑扎在十字交叉梁柱主筋外侧,防止振动使主筋整体倾斜。

对现浇框架的边角柱一定要掌握好主筋的方向,如矩形柱因长短边明显容易区别。对一些为使外观装饰后达到建筑立体统一,将角柱设成方形的,主筋布置是不对称的,这时则必须注意受力方向和不受力方向,防止主筋配错方向,这样的疏忽将产生严重后果。柱主筋的搭接采用绑扎搭接时,除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的长度外,绑扎上段柱筋应搭接在下断面短边主筋的内侧,可保证外模支设保护层厚度断面准确。

(三)、浇筑混凝土前对钢筋工程的检查验收

先来看个例子,某百货大楼一层橱窗上设置有挑出1200mm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雨棚,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拆模时,突然发生从雨篷根部折断的质量事故,呈门帘状。

后经调查,造成事故的原因就是受力筋放错了位置所致,原来受力筋按设计布置,钢筋工绑扎好以后就离开了。在打混凝土前,一些“好心人”看到雨蓬钢筋浮搁在过梁箍筋上,受力筋又放在雨篷顶部(传统的概念总是以为受力筋放在构件底面),就把受力筋临时改放到过梁的箍筋里面,并贴着模板。打混凝土的时,现场人员没有对受力筋位置进行检查,于是发生上述事故。

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工程进行验收。

1、全数检查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2、全数检查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是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

3、检查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是否与设计相符。注意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其箍筋间距是否按设计要求加密;

5、钢筋的锚固、搭接、焊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注意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新规范GB50204-2002执行;

6、混凝土板内双向受力筋及负筋应全数绑扎,板内负筋及双层筋必须每隔8001000加设钢筋撑脚;

7、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保护层必须在安装钢筋时用垫块垫好,其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2002年版国家关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8、在浇捣混凝土前必须设置混凝土浇灌运输道,不允许翻斗车及人直接在钢筋上行走:不允许泵送管支座直接压在负筋上,特别是悬臂梁、板负筋要防止踩下,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

9、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得超出规范要求。

(四)、模板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

1、检查模板及其支架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架的搭设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2、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

3、基础、梁、柱、板模板的标高及截面尺寸是否正确,其尺寸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是否安装牢固,位置是否准确,是否遗漏;

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是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6、模板内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五)、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可以先看一个例子。某厂房工程位于珠海市金湾区,建筑而积为22735m2,主体结构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首层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2006年12月30日开工,6~18轴主体框架已封顶,1~5轴己完成四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

2007年6月,监理单位回弹发现部分柱的混凝土强度偏低,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上旬,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先后委托金湾区质检站和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进行回弹和钻芯检测,结果显示部分首层柱和二层柱,尤其是1~5轴首层柱强度严重不足,最低值仅为设计要求的1/3。2007年9月上旬,施工单位委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该工程己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鉴定结论认为:1~5轴首层柱混凝土强度普遍偏低且离散性较大。该工程因质量事故己停工数月,花费数十万元检测鉴定费用,建设、施工、混凝土供应商等各方陷入事故责任的纠纷中,造成了重大损失。

金湾区建设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相关责任主体除了存在施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在混凝土质量检验环节也存在不规范行为,表现在:

1、施工单位未按现行规范要求留置标准试件;而采用了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的不是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的试件送检,准备用于评价该批混凝土的质量。

2、现场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委派,见证人员明知混凝土试件不是在施工现场取样制作的,还陪同送样人员进行见证送检。

3、监理人员发现混凝土检验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未履行对进场材料的把关职责。

施工单位作为商品混凝土的购买者而采取上述质量行为,等于放弃了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验收的重要手段;有的施工单位在制作标准养护试件时另加碎石,刻意提高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实质上是为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假证明材料,一旦出现混凝土强度事故与纠纷,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的同时又派人进行见证送检但又不执行见证送检的有关规定,造成质量责任混乱。监理单位明知混凝土检验不规范但又不及时纠正,也违反工程监理有关规定。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1、柱的“烂根”和夹渣

现浇框架柱容易出现“夹渣烂根”现象,使根部混凝土漏浆,严重时出现“露筋”和“孔洞”。其直接原因是预先没有在楼板上做找平层或加标准框柱模直接放在楼地板上浇出底面,更没留清扫口。当层高>5m时中段未留浇筑口,进料从顶部直接落下,自由落差>3m,在柱内钢筋阻拦下使粗细料分离;另外因底部板面不平且未堵缝,导致水泥浆流失掉;也存在底面垃圾未清除干净、振动棒长度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根部夹渣、烂根问题。

保证质量的措施应在框架柱接头处进行,即上次浇筑后加相同规格的方框,并浇平框面,继续上浇前支横模从板面开始,浇筑时在柱顶洒一层1:0.4的水泥素浆,并铺1:2水泥砂浆25~30㎜厚,再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可保证框架柱自然密实,不会出现夹渣或烂根的质量问题。

2、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建材供应渠道增多,以次充好和不合格的材料也增多,只有坚持在使用前严格复试检验后再用于工程,才可有效地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减少质量事故。

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控制

(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是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关键成分之一。应按设计或技术文件规定的品种、级别组织供应。水泥进场时要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合格的水泥方可使用。对质量有怀疑的水泥或出厂期超过三个月(快硬水泥为一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验,按复验结果使用。水泥进场后需进行复验的各项实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因此,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水泥宜选用具有可靠信誉的生产厂家,根据需要成批量的更换厂家或品种、等级。水泥的碱含量、碱集料反应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按规定取样试验时,应同时密封存放一份样品,以备有争议时仲裁之用。

(2)、掺合料质量控制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同品种的掺合料应有明确的标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严禁与水泥及其他粉状材料混淆。掺合料的掺量需试验试配确定。

(3)、粗骨料质量控制

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均匀坚固、粒型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和验收标准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处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重要工程还要进行坚固行试验。骨料的碱活性会给混凝土结构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选用粗骨料时还需要确认是否有潜在的碱活性、活性程度,确定是否选用或在采取措施的条件下方可采用。

(4)、细骨料质量控制

细骨料特别是泵送混凝土宜用级配良好的中沙,其含泥量、特别是泥块含量必须要符合标准的规定。同样要高度注意细骨料有无碱活性反应和活性程度,确定是否选用或在采取措施的条件下使用。重要的工程严禁使用海砂。一般工程由于条件限制不得不使用海砂时,必须采取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经过冲洗后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砂干重的0.02%。使用氯离子含量超过0.02%,但低于0.15%的海砂,需要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并配合使用化学阻锈挤。预应力混凝土一般不得使用海砂。

(5)、外加剂质量控制要点

外加剂各项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标准的规定。并提升相应的合格证书及复试报告。

再就是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性能要求、工程特点、施工部位、施工方法以及使用的原材料,委托有专业资质的试验单位在试验试配的基础上完成配合比设计。按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不但要满足强度、抗渗等级和其他性能要

求,还要满足施工性能的要求。施工性能主要用坍落度、扩展度、坍落度扩展度经时损失,凝结时间,等项指标量化。施工性能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外观具有不泌水、不离析、不堆积、不板结的特征。

3、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1)、必须在划分的施工段内连续浇筑

根据施工段的大小、单位时间混凝土的平均需量和最大需量,确定对供应能力的要求、劳动力的组织、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和浇筑方向,确保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超过初凝时间即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因水泥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浇筑时的环境条件而定,通常自拌混凝土按2h考虑。在混凝土浇筑工作面比较大、运距比较远的情况下,要采取混凝土缓凝的技术措施具体的时间经试验试配在配合比中确定。同时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温度、日照、风力等),关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变化,做出适时的、必要的调整。

(2)、梁柱节点核心区浇筑

梁、板结构与柱的强度相差一个等级时,可以与梁板结构用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相差两个等级时,经过对梁柱节点核心区验算,确认承载能力可以满足要求,并经设计同意后,也可与梁板结构用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连续浇筑。相差两个等级以上时,应先在节点核心去及规定的浇注范围用与柱相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再在核心区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结构。

(3)、梁板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注意对钢筋和预留预埋件的成品保护,操作人员及设备不得损伤、碰动。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矩钢筋。在有预留预埋和预留墙柱连接钢筋附近要均匀下料、小心振捣,不得推挤、碰动造成移位。浇筑完后有预留预埋和连接钢筋的部位,应进行必要的复核和校正。梁采用分层下料、插入式震动器振捣,应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情况选择振动棒的型号,振捣要适度,不可漏振、过振。在梁支座等钢筋较密集部位,有可能出现卡住的情况宜辅以人工插捣以免过振出现离析。

在梁与板交接部位易出现塑性沉缩裂缝、板面也因沉缩和早期的失水收缩出现塑性裂缝,这些裂缝都需要和可以通过适时的二次振捣加以消除。二次振捣可以拆用平板振动器、人工拍实抹平和收光机压抹。

(4)、竖向结构浇筑

先来看看构造柱浇筑。构造柱是先砌后浇—砖或砌块按先退后进砌成“马牙槎”,再按施工缝处理要求清理构造柱接头,理顺拉墙钢筋,绑扎构造柱钢筋,立摸板、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截面尺寸不大、单根柱用砼量不大,无论是自拌混凝土还是预拌混凝土。都应运至浇筑位,人工下锹,分层振捣密实。构造柱拆模后,应按规定进行养护。

再来看框架柱的浇筑。框架柱的高度一般都在3m以上,关于混凝土的落料高度,多少年的规定都是不得超过3m,实际上由于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改进,落料高度早已超过次一限值,应以多少为度,尚需要探讨商定,以确保不离析为度。

柱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下料厚度不宜超过振动棒长(一般以最下层不超过0.5m,以上各层不超过0.45m)为度。但当前的通病是一次下料过多、装料高度过大,对采用泵送的中、小截面柱尤为明显,或使摸板受到过大的侧压力产生变形、漏浆乃至爆模;或振捣不实;或因振动棒埋入过深,有较密的复合柱箍时出现卡棒的严重情况。

截面尺寸较大、高度较大的柱,浇到柱顶时应注意浮浆的处理,泵送混凝土尤应注意。采用自拌的塑性混凝土时,振捣要快插慢拔,防止出现插孔。采用泵送混凝土要注意对摸板适时进行二次振捣,防止箍筋下出现沉缩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在施工中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理解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但要满足设计强度、抗渗等级和施工性能的要求,还要采取降低水化热升温等技术措施。同时还需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有序施工。

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和浇筑能力必须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即是已浇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必须被上一层新浇的混凝土覆盖,不出冷缝——层间缝隙。底板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分层厚度底层宜≤0.55m,以上各层宜≤0.5m,且不大于振动棒长,采用车泵或布料机浇筑、能对浇筑面完全覆盖、且能保证连续浇筑时,宜水平分层浇筑有利于早期水化热散发,降低温度峰值。一般情况是在工作面上布管,采用斜面分层向前推进的方式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至板面标高,初步找平后,混凝土逐渐沉实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塑性沉缩裂缝,需要在初凝之前组织足够的人力进行二次振捣、压抹使之闭合,避免在此部位应力集中,加剧温度收缩裂缝的发生、发展。二次振捣后应及时用塑料膜封闭进行保湿养护。

5、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虽属于一般项目,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对保护层的要求,应按标准严格控制.

质量标准在一般要求的项目中,对混凝土结构荷载裂缝宽度和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贯穿情况做出了规定,但对非荷载裂缝并没有明确,(由于引发非荷载裂缝原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没有相当长期的数据积累,也难以规定)因此,对于裂缝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结构特征和引发裂缝的主要原因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后果,确定处理方案,不可简单从事。

混凝土的检验规则如下

(1)预拌混凝土的出厂检验:

①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负责在搅拌地点采取式样;

②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1次。

③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强度和合同规定的检验项目;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一检验起含气量。

④抗渗试件按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不得少于2次。

(2)预拌混凝土的交货检验:

①要求每一车商品砼施工单位都必须检查起塌落度,监理进行复查。

②检验项目与出厂检验相同。

③强度检验的取样代表数量。

④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一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按合同要求执行。

(3)混凝土的强度检验:

①混凝土的强度检验应执行见证取样。

②标养试件用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为了判定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或为了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拆摸时间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而留置。

③同条件下养护下试件是由施工项目负责,在见证条件下,在浇筑地点采取。取样的部位、频率由项目与监理协商确定。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浇筑混凝土时,监理人员一定要旁站监督,并作好如下控制:

1、检查搅拌站是否按施工配合比准确计量:

2、检查加料顺序、搅拌时间是否符合操作规程;

3、按规定批量督促取样人员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

4、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漏振;

5、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如发现胀模、下沉、漏浆等异常情况,应通知施工单位即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督促施工单位安排钢筋工跟班作业,发现结构内钢筋偏位应及时予以校正;

7、施工缝及后浇带留设位置及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8、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工程监理的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因此,工程监理务必做好这方面的质量管理,做好对每到工序的质量控制,为整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把好关,负好责。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工程监理的事后质量控制

所谓工程监理的事后质量控制,就是对结构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监理部进行监理的必需工作。要做好事后控制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气温及混凝土硬化情况督促施工方派专人在12h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须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前严禁受到冲击、振动、加载。

(二)、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到期按时送检,判定浇筑的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三)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地基基础质量验收监督、主体结构的验收监督和随机抽查监督为主要形式,把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环境质量的监督渗透于各个监督全过程,也是质量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中的监督,保证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规范,质量活动结果有效,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

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参与制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监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将建筑产品制造成合格的产品。杨晓红.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煤炭技术.2008(6).

GB50204—2002》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张向东、周宇《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5、金德钧王素卿《建设工程质量控制》?2007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论文-3-







献花(0)
+1
(本文系wangsongco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