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不可能避免,但如果清楚地将其牢记在心,我们可以成功地减少风险。
把资金投资于普通股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和危险。这些不是普通股所固有的性质,而更多的是来自持有者面对股市时的态度和行为。普通股可能是炸药。理论上来讲,合理地,保守地,心平气和地投资于普通股并不难,但是,实际上投资者要受内在的和外在的混乱的诱惑所困扰。法国人说,从崇高到荒谬仅一步之遥。从普通股投资到普通股投机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许多有关华尔街的语言和文学,如果不是编造,都分析了投资与投机方法之间微小但重要的区别。在这个写照的另一方面,在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着一种冲动,它常常是在特别的心境和不同于常规的欲望驱使下,未意识到地去投机,去迅速且够刺激地暴富。
对进攻型投资者,最后的机会种类在于购买价值过低或廉价的股票。这种股票和成长股相反。由于成长股很受欢迎,所以经常价格过高。那么,非成长股因不受欢迎,所以经常价格过低吗?我相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为“是”。在不好的市况和一个不受欢迎的股票之间有非常类似的情况,就像由于公众的情绪低落,整个股市呈进一步下跌的趋势一样,由于许多股票的将来不被看好,于是它们的价格降到特别低的水平。当不利的情况出现时——就像真实的发展过程一样,也许仅是预期——人们反应可能过激,从而为那些理性的和有勇气的投资者创造了真正的机会。在萧条的深处或熊市出现时,一般人看不到希望,只认为情况会更糟。同样,当某个企业或工业略呈不景气之势时,华尔街就认为它的将来完全没希望了,因此不管它的股票价格多低都不买。
重要的公司股票,其不被看好从而卖价大大低于平均收入增值率
对机智的投资者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形式的成就——成为证券持有人后,就应以机警的和有条理的方式行事。这个方面一直被严重忽视;但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当我们把投资者看作一个集体而非个人时。假设所有或几乎所有投资者(已经充分学习了他们的课程)的行为都是理性的,那么,投资的收益将像在过去经常做的那样,不是来自证券的买卖,而是来自拥有并持有证券以获取利息或股息及从长期价值的增长获利。如果所有投资者对待证券的态度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交易商或廉价货搜寻者来说就没有赚钱的机会了。
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不是也不能是证券交易商。他们是国家更大的企业的主人。他们不是从同伴手中赚钱,而是通过企业赚钱。因此,作为投资者,他们主要的精力和智慧应该——至少在理论上如此——用于确保公司的良好运行。这也意味着他们应确保公司得到诚实的和良好的管理。
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
由于普通股甚至投资级别的股票,其价格也呈周期性和大范围的波动,因此,许多机智的投资者就感兴趣于从价格的波动变化中谋取利润。可通过两种途径达到此目的:时机和价格。所谓时机,就是在致力于预测股票市场的行动——当认为将来市场进程是上升时,买入并持有,而当进程是下降时,卖出或不买。所谓价格,就是应致力于当报价低于合理价格时买进股票,而当上升到超过该价格时卖出股票。较少野心的价格形式是你应努力确信,当你买的时候,你没有为你的股票支付得太多。这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应该满足了,其强调的是长期持有,而它本身就表示了很少关注市场水平。
作为商业实践,股票经纪人和投资咨询人员都普遍认为投资者和投机者都应对市场预测持极谨慎的态度,而不是确信其正确性。
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内预测和交易准则的一个固有特性。那些日益被人们接受和看重的准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它们一直运行很好,或有时仅仅是因为它们似乎适合以前的统计记录。但是随着其日益被接受,其可信度也逐渐降低。其原因有二: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准则不再能适用新情况。其次,在股市发展中,交易理论本身的流行性行为也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降低了其获取利润的可能性。
事实上,古典的“精明投资者”的定义是“在其他人都抛售的熊市中购入,在其他人都购入的牛市抛出的人”。
公司型投资者的经历,在方法流行之时正是其失去效力之时,教训似乎是,任何容易在股市上被大多数人掌握和运用的赚钱方法都太简单和太容易结束。Spinoza的总结性的评论应用于华尔街也是一条哲理:“所有杰出的事情都像它们很稀有一样的困难。”
如果投资者有意投资廉价股,那他就应持续关注廉价股的价格变化,而不是试图在广泛跨越的区间或以时间公式的变化尺度为基础运作最重要的股票。单个股票的廉价性可由任何时间实际进行的证券分析过程来确定,除非股市都处于卖方市场,否则这类股票就能带来满意的回报。尤其是市场相对平和时,它们显示了最好的收益。这时,研究个股会发现许多获利机会。
购买廉价股的前提是市场目前对它的估价是错误的,或者,至少购买者关于其价值的估计比市场更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判断和市场相悖。对某些人来说,这好像有点自心为是或愚蠢。事实上,许多人仍坚信这上老信念:当前市场价格比任何个人的判断更有参考价值;每一个有关的当事人的知识、期望和判断,被认为在得到所谓的“不流血的市场判决”方面都起着它们适当的作用。因此,似乎朴实和平庸的感觉会使得投资者抑制他的推断——他比市场了解得更多。
就典型的估值过低的股票情况来说,这些证券不为交易者和技术专家所接受,或因其很不知名而被忽视。完全没有理由期望这类股票的价格在投资者决定购买后会立即上涨。事实上,如果一个投资者购买了这类股票,他应想一想为什么其价格不会无限期的上涨并且可能增加低估值的度量。投资者应基于他的策略与经验而不是例外。一个被充分低估价值的股票得到修正,平均需要的时间在半年到两年半之间。也许有一些人会认为,证实他的可赢利性的高超判断和勇气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的估计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股市总是特别偏爱投资于估值过低股票的投资者。首先,股市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会生成大量的真正估值过低的股票以供投资者选择。然后,在其被忽视且朝投资者所期望的价值相反方向运行相当长时间以检验他的坚定性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总会将其价格提高到和其代表的价值相符的水平。理性投资者确实没有理由抱怨股市的反常,因为其反常中蕴含着机会和最终利润。
但有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的投资者很少被迫出售其股份,一般情况下,他不必关心其股票的现行牌价;只有在牌价适合其准则时,他才注意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当其股票价格因某些人的误导而下跌时,有些类投资就惊惶失措,错误地把自己的有利条件变成了不利条件。如果他的股票没有市价,可能景况更好,因为他可能避免了由其他人的错误判断给他带来的精神痛苦。
投资者不应仅仅在等到市场价位跌到极低时才购入股票,因为这意味着可能要等较长的时间,从而损失大笔股息收入及大量投资机会。总的来说,投资者最好是在他有资金可以投入股市时就购入,除非市场价位比他用一些公认的价值标准判断的合理价位高出许多。他如果精明的话,应从一些廉价的个股中寻找投资机会。
具有良好的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应预计到其股票价格会发生波动,但无论其涨跌,他都应避免过分激动。他应该知道,他既可从价格波动中谋取利润,也可忽视它们。他不应该因某一股票上涨了就购入,或是因某一股票下跌了就抛出。如果他记住这样一句格言他就不会犯大的错误:“股票剧涨后莫买,股票暴跌后莫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