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教学导入法
作者:陆富军
地址:上思县平福乡公安村小学
邮编:535515
摘要:
教学导入应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冲动。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动力。
关键词现在,单一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深深地吸引住所有学生,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因为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情感浓郁,是以志愿军对朝鲜亲人谈话的口吻写成的。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在上课开始,教师就播放电影片段:满载着志愿军的火车,一声声鸣笛,无数朝鲜人民手持鲜花,拥在火车两旁,“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的告别声响成一片。教师适时讲述:这是在1958年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这时,他们已经踏上了归国的火车,望着车站上前来送行的朝鲜乡亲,满含热泪,嘴里不住地喊着:“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称朝鲜是亲爱的土地呢?学生已经被这一电影片段深深地吸引住,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