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作文写作取材精辟方法
2012-03-29 | 阅:  转:  |  分享 
  
高中作文写作取材精辟方法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鲁迅这句话非常精辟地道出选材的要求。材料多,难免芜杂,其中必有主次、深浅、轻重、大小、精粗、文野之分,所以写作时对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取其最合用的精当材料,才能把文章写好。

那么,筛选材料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围绕主旨,沙里淘金

围绕主旨筛选材料是写作的基本法则。宋代文章家陈骙说得好:“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蓄意为工。”(《文则》)意思是说,对于写文章而言,选材是不容易的,选用材料,又以选用能蕴涵主题立意的材料为最好。

围绕主旨选材,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你的文章主旨是否明确、扎实。在实际写作中,有些同学立意不实,只是头脑中有些模糊的认识或萌发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便提笔写来,期望能在写作中和自己拥有的材料达成契合,使文章圆满。事实上,如果文章立意虚而不实,材料不会乖乖听你的话,它反过来还要迫使你跟它跑,最终可能导致偏题、跑题。第二,你是否明确了你拥有的每个材料的性质。只有清楚地分辨出每个材料的性质,牢牢地掌握它们,了解它们,它们才不会在关键时刻“背叛”你。

真实典型,以少胜多

典型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变现力和说服力。它能深刻地提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说服力。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个性”反映“共性”是文章反映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特点。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性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选用真实典型的材料,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古人说,兵不在多,在于足用。巍巍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典型材料的作用。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账”,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人、防空洞谈话。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新颖独到,去同求异

写文章总要给人一些东西,读者也希望从文章中获取一些新的东西,在这方面,读者是“喜新厌旧”的。写作除了立意新之外,选择新鲜的材料也是使文章更具有生命力的手段。新鲜的材料,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能更好地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有些材料人人皆知,当同学们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许多人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些材料。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正所谓“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筛选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贪全求最,不知取舍。

2.力避胡编乱造,有悖常理。

3.摆脱幼稚可笑,格调低俗。

本文节选于《高中作文导写教程》第一册第3讲,欢迎转载,但须注明来源。

























湖北稳派教育教研中心供稿



稳派教育网址:www.wenpaijy.com













献花(0)
+1
(本文系稳派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