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突破定势思维,巧记地理常识》【监利县龚场镇廖池中学 杜大成】
2012-04-01 | 阅:  转:  |  分享 
  
突破定势思维,巧记地理常识

湖北省监利县龚场镇廖池中学杜大成

心理学中,定势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思考,理解,记忆问题,久而久之,就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一种习惯,使人只想到一个方面,形成思维上所谓的“偏见”。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的情境种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

中学生在识记和判断地理知识时,经常会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例如,“北京在纽约的东方还是西方?”学生往往脱口而出:“东方”。这大概是受了美国是西方国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帮助学生突破这样的定势思维。

在立体的经纬网地图上,标出北京和纽约的大致位置,再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学生不难判断哪一个在东方。但是,当我们把这一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展开图时,学生往往会判断错误。



图一图二

上图中,假设A是北京,B是纽约。(在这里我们把它们看成近似于同一纬线上)。图一中,我们容易看出A在B的西方。图二中,很多学生认为A在B的东方,他们会忽略这一点:在经纬网图上,如果两点跨越的经度超过了180度,且将其表在平面展开图上时,就不能根据“左西右东”来判断了。学生在判断图二时显然受了定势思维的干扰,此时,教师可将图二用一张纸来表现,教师先将画好的纸卷起来,成为一个圆圈,再让学生观察A和B的位置。学生直观的看出了A在B的西方,恍然大悟。然后教师再接着解说一下“劣弧定东西”,学生就会走出这一误区,深刻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例子,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突破类似的定势思维。下面略举几例。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

学生一位中国人口数量大,就认定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他们忽略了中国的人口基数高。其实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多,但并不算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一些非洲国家增长率高,而且形成了恶性循环。

2、降水量最少的大洲:南极洲

许多人的印象中非洲比较干旱,还有大沙漠,就把降水量最少的帽子扣到非洲头上来了。其实是南极洲降水量最少,南极洲被成为“白色沙漠”。

3、里海:最大的咸水湖

受“三洲五海之地”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里海是海。其实里海是一个咸水湖,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伏尔加河是内流河。有趣的是,刚好有一名同学名叫李海,大家开玩笑说,里海不是海,是人!……

4、北寒带的最南界:北极圈

北寒带位于地球北边,此处的南与北是相对的,学生会被“北寒带的最南界”这一概念弄糊涂。其实仔细想想,就是北极圈。教师可以遮住北极圈以南的部分,只看北寒带就可以明白最南界是北极圈。

5、6月22日前后是南半球的什么节气:冬至日

受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影响,学生容易忽略示意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如果不注意“南半球”三个字,就会回答成夏至日。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应强调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6、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受亚洲东西距离最常这一特点的影响,学生大多认为跨经度最广的是亚洲;受太平洋面积最大的影响,学生会认为跨经度最广的是太平洋。可以帮助学生想象:在极点上面转一圈是360度,再也没有比这一圈跨越的经度大了。

7、秦岭至淮河一线:不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秦岭之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很多,最重要的要数以下几条。(1)1月0摄氏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限。但秦岭淮至河一线却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应该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8、2010年2月智利发生地震,智利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仔细看板块示意图,智利并不处在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这一点教师应及时指出。另外还要强调:澳大利亚大陆并不属于太平洋板块,而属于印度洋板块。

9、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

俄罗斯四分之三的领土位于亚洲,东欧平原位于欧洲部分,学生有时会把俄罗斯判断成亚洲国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东欧平原的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特点,让学生明白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的实例,我们不难总结出:在教学中应及时发现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上的偏差与错误,将类似的定势思维的问题归类,通过必要的形象树立与综合分析,不断的加深理解并进行巩固练习,就会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A



B



B



A



C



D







献花(0)
+1
(本文系一心一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