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班班通”使用体会-杜
2012-04-01 | 阅:  转:  |  分享 
  
“班班通”使用体会

杜大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支配地位”。传统的教学设备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校成功开通“班班通工程”,在“班班通”优越的条件下,我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仿佛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廖池中学。

计算机多媒体的重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超文本的链接,并有非常大的可选性和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海洋中的有益的信息,并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思维发散点,做好超级链接设置,借助即点即显功能和超级链接功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由浅入深,由纵深向横向,将知识清楚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抽象的概念。他们真正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避免学生对知识理解枯涩,而形成一种厌学心理。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班班通”工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比如通过“爱酷”搜索下载“十大文明行为”的动画教育片,学生非常爱看,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良好的熏陶,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效果要好百倍。

利用“班班通”上传和下载十分方便,另外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与考核时也非常方便。在电子白板上显示了教师利用资源归纳的“知识积累”后,学生抢记十分积极,一段时间后,教师按下投影仪的“noshow”后,让学生即时回答,效果非常好。

“班班通”给语文老师的朗读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课文的MP3朗读示范,动画的情景朗读等对字音的正确朗读和感情的把握有了最优秀的指导。

在使用“班班通”设备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件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以课件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和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样是我们整个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怎样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去实现教育和教学的最优化。

比如有些心灵塑造方面的内容和必要的情景想象等不能被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功能所代替,说和写的训练指导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这还需要老师用自己的方法去指导。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被课件所主宰、抹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体差异很大的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机器,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不能忘记。

讲课也是一种艺术,各人有各人的表述方法,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如果照搬课件,就好比要求所有的老师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讲课,这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我认为课件与教材不同,即使是别人的优秀课件,自己仍然需要对它进行整理和修改,使它成为符合你自己讲课要求的材料。只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能够密切配合自己的讲授过程课件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课件。

本着教学设计的原则,我们不能孤立地为课件而设计课件,而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设计它。哪些内容放在课件中设计表现?哪些用传统的媒体手段进行表现?它们之间如何融合?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以后我们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注意课件的实用性,真正做到让课件服务于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祝愿“班班通”工程能在廖池中学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廖池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杜大成

2010年10月































1

















献花(0)
+1
(本文系一心一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