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012-04-03 | 阅:  转:  |  分享 
  
备课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黔之驴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接触了不少寓言,上中学后又较理论地掌握文体特点、寓言构成要素,所以寓意理解应较顺利。但他们古文基础较薄弱,对古文字词掌握是一个细致的过程,应继续加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有充分的主动空间和参与空间,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是本课学习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词。(2)区别三类文言词: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现在虽还用,但意思有改变;现在仍用且大体保存原来的意思。(3)了解驴、虎的形象特征,理解寓意。

2、能力目标(1)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2)古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如结合注解了解文意,寓言寓意分析方法等)。(3)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

3、思想审美目标本文寓意的生活渗透及扩展。 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文言词。2、古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区别三类文言词。2、古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和方法 古文学习注重基础和感性体会,应将字词基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朗读、自读为这一基础的基础。由感性体会而达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为本课教学重要思路。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流程



































备课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黔之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常说“食在广州,住在杭州,死在——”(柳州)。唐代有一个著名文学家,在柳州做官又在柳州去世,人称“柳柳州”,他就是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因此又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少年文章就很有名气,后来在朝中做官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到黔地一带。被贬一方面令他身心备受折磨,一方面又有机会了解人民疾苦,更认识朝中腐败。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文,其中一篇就是我们现在要学到的《黔之驴》。

学习这一课我们需掌握哪一些内容呢?(呈现学习目标)

(二)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阅读感悟与口语交际》P83)——投影、正音——全班齐读。

(三)讲析

1、朗读,体会文意。(读两遍,注意节奏、情感,并一边试了解文章大意。)

2、翻译,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第一段:(1)朗读(一、二组读,三、四组思考文意)

(2)字词船:用船,名词作状语。则:却,表转折。神:神奇的东西。稍:渐渐,活用,形空词作动词。近:靠近,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3)翻译: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注意省略的部分,稍出近之:渐渐走出来靠近它。)老虎看见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

第二段:(1)朗读(三、四组读,一、二组思考文意)

(2)字词鸣:叫(现在仍大体保存原来的意思)。甚恐:很害怕。狎: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胜:禁得住;蹄:踢,活用,名动词作动词。乃:才(现在已不用)。

(3)翻译: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再靠近它在它的周围走动。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

3、分析驴、虎的形象,并归纳寓意

(过渡)好,我们了解字词,疏通文意之后,也应该看得懂这个故事了。这个寓言涉及到了两只动物:驴和虎,究竟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形象代表呢?请做课后练习一、二,通过练习来思考、了解它。

做练习一,并试分析虎的形象。

明确:虎的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虎的形象:小心谨慎,本领大

做练习二,并试分析驴的形象。

明确: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黔驴技穷:比喻仅有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驴的形象:形体大,叫声大,本领小。

结合上两者的形象特点及遭遇可悟出其中的寓意。(讨论)

明确寓意:从驴这方面看,虚有其表,装腔作势必会遭可悲下场,结合作者当时境遇可知是讽刺那些外强中干的人物。从虎这方面看,貌似强 备课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爱莲说一、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见过莲花吗?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题解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写作背景。“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朗读指导: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扫清生字词yí?fán??yū??zhuó????dí??lián??xiè???yì?yī?xiǎn颐??蕃????淤泥??濯??洗涤?清涟???亵玩?逸??噫??鲜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相同。5,指名朗读三、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2、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莲君子的品格明确: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亵玩焉)??????????----清高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爱莲说一、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教学过程(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流露出作者鄙视的情感??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对照板书,齐背课文。四、总结: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五、能力训练。?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花。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7-















介绍作者



呈现教学目标



检查预习,掌握生字词



朗读、疏通文意

掌握古文字词



练习讨论、归结、明晰驴虎形象,寓言、寓意



小结分析寓

意的方法



字词练习



讲评



布置作业



结束



导入

3分钟



准备

2分钟



教材分析

20分钟



小结

5分钟



练习巩固

12分钟



布置作业

3分钟







献花(0)
+1
(本文系泊居江南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