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
2012-04-03 | 阅:  转:  |  分享 
  
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这首词上阕吟咏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主要表现了什么?(1)梅。从花开时节
、花色、花香、花开地点来写的。(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中吕·山坡羊】道情宋方壶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
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1)这首曲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是一首表达贫士志气的曲作,请问,曲中的贫士是一个什么
样的形象?(1)①对比。诗人热爱青山、白云,热爱自然,连寝寐之中也绝不会梦见功名利禄。他无限欣悦于简陋的茅斋和野花盛开的居住环
境,而对于历代统治阶级争权夺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剧从来就不感兴趣。②用典。诗人以一箪食、一瓢饮而居陋室的颜回自况,表示自
己安贫乐道的志向。(2)曲中的贫士是一个鄙视功名富贵、安于清贫生活、乐观旷达、坚贞守志的形象。
题大庾岭①北驿宋之问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③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①大庾岭:五岭之一,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此诗是作者流放钦州
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阳月:农历十月。③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④陇头梅:这里暗用了南朝陆凯诗中寄梅思人的典故。
全诗通体写“愁”,却未着一个“愁”字,而能使人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诗人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羁旅行役之愁的?请结合
具体诗句,任选两种表现手法进行简要赏析。4.①前两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对比”也可),写阳月雁南飞至此北回,而自己却要翻山越岭,到
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自己何时能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两相对照,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以比兴入手,写
望雁思乡)②第三联运用了烘托(“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也可)的手法,写黄昏时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而诗人心潮起伏,
无法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又难以卜知。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悲苦的心情。(写岭南境恶,衬怀乡情切)
③第四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也可)的手法,虚拟了一段情景(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与前六句写途中所见所
感(实写)相结合,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怀土思乡之情。(虚实结合,抒思乡之情)④第四联运用典故,“陇头梅”暗用了南朝陆凯寄梅思人的
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希望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运用典故,寄梅思人)
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是初
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静,初夏景物之幽美);②以动衬“幽”(
“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抒发了恬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的“叹息”,一是叹息志
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感叹往日旧交殆尽,顿感寂寞惆怅。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①。锦
瑟年华②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注]①凌波三句:指和美人离别。“凌波”指美人步履轻盈,“芳尘”指美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这里借指美人。②锦瑟年华:
指美好的青春年华。本词以“梅子黄时雨”之句来描写“闲愁”,历来为诗家所赞赏,作者由此而获“贺梅子”之称。这样的写法妙在哪
里?请以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1.运用比喻的手法,用三种景物来比喻闲愁,极言闲愁之多。当时正是黄梅时节,满川烟雨迷蒙,满城飞絮飘荡,这几句,也是以景衬情,烘托气氛,又是用来比喻愁思之多。所以,这些诗句能获如此高的评价。(要点:比喻手法的运用;比喻闲愁之多;以景衬情。)
献花(0)
+1
(本文系石之春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