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禁食一天患心臟病幾率可降低40%禁食,不僅意味著減肥,還能降低心臟病幾率。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如果一個人每月至少有一 次連續24小時的禁食,患心臟病幾率能降低40%。專家們表示,這是由於停止一段時間的食物攝取,可重新調整新陳代謝。 關於禁食的好處,之前也有過相關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老化研究中心華福特教授研究發現,每周禁食1─2天,可以讓人更健康。因為大腸是專收糞 便的“垃圾箱”,若不按時清理,任其堆積腐化,便會產生毒素,變成慢性病的“工廠”,引起感冒、頭痛乃至高血壓、癌症等。而禁食,則是一次 全身“大掃除”,能徹底“清倉”。但專家們所說的禁食並非滴水不沾,你可以在這天多喝白開水和鮮榨蔬果汁。不過,專家提醒,糖尿病患可不要 輕易禁食,而要聽從醫生指導。(來源︰生命時報)謝謝觀賞觀后,您若認為對您有益,請盡量轉發友人。圖、文/網上下載Yj g編輯2010.01.15老人健康標準手動翻頁我國老人健康標準1.軀體無明顯畸形,無明顯駝背,骨關節活動 基本正常。2.無偏癱、老年性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3.心臟基本正常,無高血壓、冠心病。4.無 慢性肺部疾病。5.無肝腎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惡性腫瘤。6.有一定的視聽能力。7.無精神障礙,性格健全,情緒穩 定。8.能恰當地對待家庭,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9.能適應環境。10.具有一定的學習、記憶能力。中醫老人健康標 準1.眼有神。2.聲息和。3.前門鬆。4.後門緊。5.形不豐。6.牙齒堅。7.腰腿靈。8.脈形小。 美國高齡老人健康標準軀體健康︰1.能走1公里路。2.能爬1層樓。3.能舉5公斤的重量。4.能彎腰、 下蹲、下跪。5.保持標準體重。6.沒有糖尿病。7.很少接受醫療照顧。心理健康︰1.適應體力與健康的衰 退。2.消費慾望逐步降低。3.適應配偶、朋友、家屬的死亡和由此帶來的死亡臨近感。4.與周 遭的人保持和諧的關係,不自我封閉。5.繼續承擔公民的義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關心他人,鼓勵他 人,幫助他人。6.降低對物質生活滿足的要求。7.適應社會角色的改變,有平常心。衰老自己能測出單腳立︰斷衰老??? ?被測者雙手自然下垂,緊貼大腿兩側,閉上眼睛,用一只腳站立,另一人看秒表。根據其單腳獨立穩定不移動的時間,來判斷衰老的程度。 ????測定標準(男性)為︰????30-39歲為︰9.9秒????40-49歲為︰8.4秒???? 50-59歲為︰7.4秒????60-69歲為︰5.8秒????女性比男性延遲10歲計算。 ????未達標準者,生理年齡已經高于實際年齡了,需要保養身體,保持心情愉悅。爬樓梯︰看體力以5層樓為限, 30歲左右的人,一步邁兩層台階,能快速登上5層樓,仍覺得輕鬆,說明健康狀況良好;????50歲左右的人應該能一級一級登上5 層樓,中途不休息,不用借助扶手,沒有明顯的氣喘現象,說明健康狀況不錯。????不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如果登上3樓就氣喘吁吁 ,心跳加速,說明體力較差,應加強鍛鍊。屏氣︰檢測肺健康????屏氣的測試可以讓你察覺肺是否健康。????游泳 或盆浴時,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將頭埋進水裡,屏住呼吸,再慢慢吐出,看能維持多長時間。????如果在30秒以上,就說明肺很健康 ;????能達到1分鐘,肺就十分強壯了。????想提升肺的質量,可以在空氣良好的環境裡做深呼吸,並主動咳嗽,這樣可 以排出沈積在肺中的雜質。老年人可自測心功能人進入老年時期,心臟經過幾十年日夜不停的跳動,功能會不斷衰減,容易發生病 變,如想知道自己的心功能情況,以下幾點可作粗略自我鑑定︰1.心率︰正常人每分鐘心跳應在60~100次之間,超過或低于 都屬不正常之列。但是不同年齡有不同心跳次數。60歲以上老年人,心跳可減慢,但最慢不能低于每分鐘50次,運動員或強藍領,由於心排量 比正常人明顯增大,心跳次數可在45次左右。發熱、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恐嚇等均可有一過性心跳次數加快,這是機體正常調節的反映。總之, 心跳次數快慢,可以回應自身心功能情況。有力、強勁、規則、協調的心跳是心功能良好的標誌之一。2.節律︰心臟負擔 著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應,透過心臟有力的搏動,經氧化后的血液不斷輸送給全身各個部位;進行新陳代謝,使人保持飽滿精神狀態。正常人每次心 跳間隔互差不能大于0.12秒以上,明顯的節律不等是心臟病佐証,如出現過度的長期間歇,很可能是各類傳導阻滯,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心電圖, 明確診斷,及早用藥。3.睡眠︰睡眠也能回應心臟功能,有部分老年人睡到深夜突感心慌、氣促。坐起后氣急緩解, 這是夜間性左心衰表現,也是心功能不全的一種反映,有以上情況的老年人,應服藥治療,以改善心臟切能,睡眠枕頭適當增高可避免氣促現象。正 確的睡眠姿態是右側臥位。4.症狀︰各類心臟病有各種症狀,一旦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吐泡沫樣血痰、眼前發黑,這 些都是心臟病症狀,不能麻痺大意,應及早去醫院治療。5.運動︰有部分心臟病患在平靜情況下不能顯示出心臟病變, 只有在增加心臟負荷情況下,才能顯露心臟病本質,最典型的是冠心病患。正常心臟有足夠儲備能力。它能承受一定運動負荷。當心臟發生某一疾病 ,這種儲備力就會明顯減弱,輕微活動就會感氣急。疑有冠心病但又沒有確切依據,應去醫院做前動態心電圖檢查,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長壽 有方比速度慢者健康走得快更長壽研究員發現,行走速度快的人比行走速度慢的人長壽。數字顯示,在這9年裡,行走速度快的人有 27%逝世,行走速度慢的人當中,則有77%死亡。行走速度快的定義是每小時在步行機上行走達4公里。斯圖德斯基說,人們常以步伐蹣跚或者 依舊健步如飛來形容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她說︰“這是很簡單的分析。叫我們驚訝的是︰如此簡單的訊息竟然可能成為醫生判斷一個人健康狀況的徵兆。”一個人的步行速度可以顯示出他身體各器官的機能,例如、心、肺、四肢、循環系統的機能,一旦行走速度突然慢下來,醫生可能就得仔細地診斷了,以確定是否是心臟功能減弱等問題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