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郭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111021145542296032、领导力是决定基层分局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李晓兵
2012-04-04 | 阅:  转:  |  分享 
  
领导力是决定基层分局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参加厦门大学知识更新培训班的一点体会

李晓兵

新形势下国税系统基层分局的干部队伍建设给领导班子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领导力更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分局执行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厦门大学国税局领导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的一员,本人荣幸的聆听了厦大教授们充满激情和富有睿智的讲解,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特别在听了<<领导力与执行力>>一课,对加强基层分局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体会一???对领导力的理解。概括的讲,领导力是一种通过提供目标、方向和激励,同时促使人们形成使命、改善组织的影响力。领导力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领导力产生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它是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能力。因此,领导力又是一种创造力,一种创新力。领导力是靠领导者来实现的,领导有他的特定含义。“领”与“导”又有着不同的含义,“领”是带领、率领、引领之领,强调的是在前面以身作则,一呼百应,主要体现在决策上。领导者必须是先知者,是先行者。“导”是引导、教导、疏导、辅导之导,强调引导和促使所属成员有能力并有意愿与领导者一道前行,去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它主要体现在认同上。因此领导者还应是沟通者,是激励者。所以“领”和“导”两个字的含义是不同的。领与导不可分开,领导者与领导力也不能分开。任何领导都需要领导力。不具备不善于运用领导力就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领导者。领导力主要包括:①洞察力;②决断力;③亲和力;④激发力;⑤凝聚力;⑥学习力;⑦影响力;⑧应变力;⑨创新力;⑩执行力。

???领导力一般表现五个特点:一是柔性的特点。重视应用软权力来发挥作用。二是双向性的特点。特别注意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及时回应。三是人性化的特点。在关注工作、关注利益的同时,更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关注人的情感、人的快乐、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四是叠加性的特点。在应用权力的同时,更注重领导者自身的品德、个性、专长、能力、业绩等方面软权力的叠加作用和放大作用。五是艺术性的特点。既讲究科学,讲究遵循规律,更强调创新,强调权变融合,强调领导艺术的巧妙运用。

???体会二对提高领导力的关键是做人与做官并重,人品与官品并举。作为领导者“忠诚才能稳健”。强调的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忠于党,就要讲政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正直为百行之基”,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就应该以正直为人生的坐标,使之成为自己立身处世的一种内在信念和毕生追求,做到“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浩然正气。“为官务必尽责任”。作为领导干部,他的领导力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中得到发扬光大的。忠诚、正直、尽责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体现领导力有无或强弱的试金石和分水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可见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取决于忠诚、正直、尽责,没有它们,领导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提高领导力的有效途径是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怎样才能尽快提高领导力呢?这是许多领导干部苦苦思索的问题。作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能否运用它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能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根本问题。所以,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就能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保持清醒的头脑,识大体、顾大局;就能处理好远大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有所取舍,就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中心工作,抓主要矛盾,而不是事必躬亲,越俎代庖;就能掌握工作的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客观地认识问题,才能不唯上,不唯书,实事求是。第三,提高领导力的技艺与方法是重视战术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文有章法和技艺,为政也有章法和技艺。章法是宏观的,刚性的;技艺是微观的,具有灵活性。一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深入思考问题,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主观臆断,脱离实际。二要注意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的深入与否,是领导干部作风是否务实的反映,也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正确的领导艺术的体现。三注意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在领导工作中,不但需要一个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同级关系。提高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就会事半功倍。这就需要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摆正位置,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深入群众,善于倾听。沟通协调,可以使上下同心,目标一致;可以相互信任,团结奋斗,使你的团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执行力是基层工作的生命力。“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基层分局的执政能力,基层干部站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执行力的好坏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也是靠群众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因此,努力改变基层干部队伍执行力不高的现实困境,必须围绕理念、能力、环境及体制机制来进行,进行系统综合治理。第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总开关”、“总闸门”.因此,新形势下努力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价值观,尤其是要强化4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根本上解决好精神支柱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效、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谋利不索求”的服务理念,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让他们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四是强化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广大基层干部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大局观,着眼于全局来谋划和推动自己分管的工作、担负的任务,使之与全局工作“同频共振”,决不能因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第二以提高能力素质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执行力。目前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作风还不够,还必须做到会干事、能干事。当前,要切实提高4种能力:一是岗位履职的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苦练岗位专业技能,使基层干部成为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二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在讲究执行方法和艺术,走群众路线的同时,还需提高基层干部协调群众利益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凝聚人心的能力,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的贴心人。三是攻坚克难的能力。基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拥有敢于碰硬,敢于突破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四是团队协作的能力。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和“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敢于承担各自责任,不推诿扯皮,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共同推动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以营造干事氛围为抓手,促进基层干部执行力。要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就要让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有平台、有舞台、有环境、有氛围。当前,要切实做到3个敢于:一是敢于放权。权力是有层次性的,该谁管的事谁管,该谁掌的权谁掌,一杆子插到底就是越权。当前基层权力被弱化,要让基层干事,就必须敢于放权、学会放权、适当放权,从而积极发挥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敢于放手。放权后就要放手,让基层干部大胆去谋、大胆去闯、大胆去干。如某项具体工作交给了具体负责的干部,主管或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就不应该对其工作开展的每个环节都去过问,就不应过多地干预。三是敢于放心。信任基层干部,相信基层干部,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感。特别是对那些敢试敢闯敢干的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要客观对待,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能因下属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无端地怀疑。







2011年9月18日

























1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