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郭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111021153502115278、关于提高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宋玉娜
2012-04-04 | 阅:  转:  |  分享 
  
关于提高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九月下旬,本人有幸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厦门大学培训班学习。六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台海局势分析,也有领导能力、团队建设、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各位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经过培训,使自己在知识、工作方法、思想等方面得到了一定提高。尤其是在执行能力方面,获益匪浅,深有体会。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提高执行力就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执行力强弱,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胜任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一、执行力的概念

执行力可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执行力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按时按质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的能力;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的执行力,也即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所有影响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的能力。

二、执行力弱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一)执行力弱的表现:一是如上级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以及标准不能100%地有效执行;二是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履行职责不到位;表面接受任务,事后落实不到位;三是对偏差和失误缺乏敏感性,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喜欢为不想接受任务找借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四是喜欢为没有完成的任务找借口,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较差等。

(二)原因分析:一是制度方案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二是执行的过程过于烦琐、不合理。三是对干部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不到“与时俱进”。四是干部没有形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心浮气躁,务虚不务实;五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以身作则,没有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

三、提高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良好的组织秩序。一个组织必须首先建立好正常的管理秩序,把工作职责确定好,把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建立好,把日常的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规范好。这样,组织的日常工作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才能得到提高。否则,整个管理就会显得混乱,别说工作效率低,可能连许多工作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执行力强的问题了。

(二)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大力倡导干部要树立“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其目的是要求干部必须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高标准高要求约束自己,细化管理,落实责任,精心工作,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组织较强的执行力。

(三)完善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有效的沟通决定管理的效率。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加强沟通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沟通不好,则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如:下级对上级的意图没有领会清,往往把事情做得不如人意;有时相互之间沟通不好或根本就不沟通,出点问题,则往往造成相互指责、相互猜疑的后果;由于沟通不畅,协作不好,则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低或完成工作任务较差。我们每天都是在工作中沟通,在沟通中工作,只有加强有效的沟通,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才能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这样,也才能体现出较强的执行力。

(四)明确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一个组织的执行力强弱,需要有人去监督、评价和考核,通过评价考核来促进执行力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没有形成闭环管理,脱节的管理就无法使执行力得到提高,光靠自觉行为来提高执行力是难达其效的。

























1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