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时26相似三角形
2012-04-05 | 阅:  转:  |  分享 
  
课时26.相似三角形

【课前热身】

1.已知=,则=______.

2.在1:1000000的地图上,西安与某风景区的距离大约6cm,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__km.

3.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中线的比为_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

4.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如图,在△ABC中,∠ADE=∠B,B.C.D.

6.在△ABC与△A′B′C′中,有下列条件:1);(2);3)∠A=∠A′;4)∠C=∠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A′B′C′的共

【知识整理】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对应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若DE∥BCA型和X型则______________.

(2)射影定理:若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则Rt△ABC∽Rt△ACD∽Rt△CBD且AC2=________,CD2=_______,BC2=______

(3)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表示.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边上的中线的比等于________,周长之比等于___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_.

4.位似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经过同一点,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位似比.

【例题讲解】

例1在△ABC和△DEF中,已知∠A=∠D,AB=4,AC=3,DE=,当DF等于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例3一般的室外放映的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3.5cm×3.5cm,放映的荧屏的规格为2m×2m,若放映机的光源距胶片20cm时,问荧屏应拉在离镜头(胶片)多远的地方,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荧屏?(精确到0.1m)























例4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移)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中考演练=,则=______.

2.上海到某风景区的距离大约120km,在1:10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

3.D、E是△ABC的AB、AC边中点,则△ADE与△ABC面积之比为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

4.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为4:5:6,顺次连接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周长为30cm,则原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_____cm.

5.如图,若△ABC∽△DEF,则∠D的△AED∽△ABC.

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

7.如图,已知△ACP∽△ABC,AC=4,AP=2,则AB=____.

8.已知AD·AB=AE·AC,则图中共有_____对相似三角形.

9.如图,□ABCD中,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点F,则BF:FD=_______.

10.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BC=3,AB=5,写出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它的面积比_________.

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11.如图,△ABC与△AEF中,AB=AE,BC=EF,∠B=∠E,AB交EF于D.给出下列结论:

①∠AFC=∠C;②DE=CF;③△ADE∽△FDB;④∠BFD=∠CAF.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2.如图,点M是△ABC内一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和49.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

13.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O,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B.

C.D.

14.若△ABC∽△DEF,△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

A.1:4 B.1:2 C.2:1 D.1:

15.如图,已知△ABC,P是边AB上的一点,连结CP,以下条件中不能确定△ACP∽△ABC的是()

A.∠ACP=∠BB.∠APC=∠ACB

C.AC2=AP·ABD.AC·BC=AB·CP

16.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

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0,

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A.4cmB.6cmC.8cmD.10cm

1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18.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AB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A.B.C. D.AD,N是中点,NF⊥CE于F,求证:FN2=EF·FC.























21.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4,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使变换后得到的△DEF与△ABC对应边的比为2:1,画出△DEF,并求出△DEF各个顶点的坐标.







献花(0)
+1
(本文系张啸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