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石淋
2012-04-07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石淋石淋—定义石淋,即西医的泌系结石,又称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前两者与后两
者分别有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之称,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部位主要为腰及下腹部,以绞痛、胀痛为主。
尿血或排沙石。石淋—病因病机病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
化不利。石淋—诊断依据1、腰腹部疼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剧烈难忍,病人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并伴有恶心呕吐,可呈阵发性
发作;较大的结石可引起腰腹部钝痛。2、常有继发于疼痛之后的血尿。石淋—诊断依据3、尿中有结石排出。4、急性,完全梗阻可引
起急性尿闭;慢性,不完全梗阻可出现严重肾盂积水和继发感染。石淋—辨证分型1、湿热蕴结证证候:腰腹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
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代表方:三金
排石汤加减。石淋—辨证分型2、气血瘀滞证证候: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
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活血,通淋排石。代表方: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石淋—辨证分型3、肾气不足
证证候: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治法:补肾益气,通淋排石。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石淋—适宜技术1、耳穴敷贴:主穴有:肾、输尿管、三焦、膀胱、
耳迷根、皮质下、神门;配穴:肝、脾、交感、腰椎、内分泌,每次选三到五穴,贴一侧耳,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将王不留行子置于7×7
mm小方胶布上,贴在所选穴,3日换贴一次,二耳交替轮用。2、方药:车前草、金钱草各30g,煎汤代茶饮。石淋—总攻疗法(1)
适应症:结石横径﹤1cm,表面光滑;双肾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尿路狭窄或畸形。(2)方法:7:00排石中药头煎30
0ml,口服7:30双氢克尿噻50mg,口服8:30饮水500~1000ml9:00
饮水500~1000ml石淋—总攻疗法9:30排石中药二煎300ml,口服10:30阿
托品0.5mg,肌注10:40针刺肾俞、膀胱俞(肾盂、输尿管段结
石);肾俞、水道(输尿管下段结石);关元、三阴交(膀胱、尿道结石)。先弱激,后强刺激,共
20分钟。11:00跳跃石淋—总攻疗法总攻疗法以6-7次为一个疗程,隔天一次,总攻疗法治疗后,结石下移或
排而未净者,休息2周可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多次使用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物进行总攻疗法时,需口服氯化钾1g,每日3次,以防低血钾。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自然无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