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成功的心理调节
2012-04-10 | 阅:  转:  |  分享 
  
高考成功的心理调节

非智力因素对高考成功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而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则是心理因素。事实证明,考试中过度紧或过度松弛,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都将给正常发挥造成严重障碍。几乎任何一年,任何一校都有平时成绩与高考成绩形成很大反差的例子。有的平日成绩良好,高考却很不理想;有的平日仅居中游,但高考成绩却十分可观。对此,大多数考生都归结为运气的好坏。我们并不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但对更多的人来说,造成这种差别的却是心理因素在作怪。比如:心胸开阔,处理坦然的乐天派,高考大多发挥良好;忧虑恐惧,患得患失,则大多临场发挥不佳。如果所有考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能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注意在考试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就能使我们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下面重点从三方面谈谈高考中心理调节的方法。这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平时考试中对自己的训练。一、进场之前的心理调节入场前首先应该恰当地确定自己对高考的期望值,尤其不应定得过高。自己的平日成绩,自己心中是有数的,只要能在高考中保证发挥出自己的平日水平,就应认为是最大的成功,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适中的期望值。抱着这样的心情进场,心理就比较坦然和平静。否则,期望值过高,即一心想在高考中突然考出平日从未考出的好成绩,甚至希望超过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就必然老是害怕达不到目的,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情必然造成心理紧张、不安和恐惧。这样,就连自己平日的水平也表现不出来了。因此,在多数人往往因为期望值过高而造成心理紧张,结果无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成绩的情况下,谁能确定适中的期望值,以适当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谁就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会在高考中取得成功。二、遇上难题的心理调节考试过程中,造成心理紧张的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做题中遇上拦路虎了。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心平气和,首先应算好如下一笔账:就理科考题而言,七门课程总分值为710分。我省近年来最低录取分数线一般总在510分上下。这说明,只要平均做出每科考题的72%以上就可能上线。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低中档题目又总是超出这个比率,故此要求,对中游以上的考生来说,实在不算太高。因此,每科考试中碰上一两个甚至两三个题目不会做,并不影响高考的成功,根本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当然,具体到某一个考生来说,这七科的实际水平不可能是绝对平均的,但又总是此长彼短,互相补充。因此,即使有一科解不出的题目超过了28%这个比例,那么也可能在其他科目中补回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再为解不出难题而恐惧不安,紧张感自然消除。而消除了紧张感,凡是会做的题目就必然能够认真细心地做完整、做准确。而这就已经决定了考试的圆满成功,甚至在这样的心理满足中,难题也有可能迎刃而解。同时,撇开不会做的题目,做好会做的题目,还会收到如下的好处:在客观上等于延长了考试时间,因为全部考试时间只用来做原题72%以上的量。、等于降低了考题的难度,因为丢开不会做的题目,只做会做的题目。这样,就会把遇上难题不慌,越不慌越有可能做出更多的题目的良性循环。当然,题目全部会做的极少数考生不在此例。另外,遇到难题时还应想到,自己感到难,其他考生同样感到难,尤其是同一档次的考生更是如此。这是为平日考试所屡屡证明了的事实。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象多数考生那样,一遇难题总认为只是自己没复习好,而忽视了别人也同样不会的事实。这也同样有利于清除焦虑和紧张。、考试间隙的心理调节每场考完,多数考生最关心的也是最急于知道的即是自己到底考得怎样。因而往往好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某题如何如何。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因为一对答案,往往要对出自己与别人的若干不同处,缺乏自信的同学就会认为是自己错了而懊悔不迭,而这就严重破坏了下科考试的心理平衡。这时候,一应避开议论的考生,二是采用散步等形式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一般说来,一科考完后,多数考生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努力保持,务必不要被周围的议论所破坏,这对下一场考试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熟练掌握的,它需要在平日考试中加强训练和培养。否则,很容易为不良的习惯心理所束缚。应试技巧ABC

技巧属于能力培养范畴,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能力和技巧,高考也不例外。掌握了有效的技巧,能使高考的智能,在临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高考答题的技巧。A、先易后难,重视第一选择从整体上看,高考试题呈现出由易到难的顺序,这十分符合心理学的原理。因为临场时心理总有一个由紧张到平衡的过程,开始思维比较紧张,思路狭窄,迟钝,不具备解难题的深广度和灵活性。而且从使用大脑的方法来看,首先应有个启动过程,而由易到难才是启动大脑的最佳方法。通过容易题的解答,往往很快平息紧张的情绪,增强解难题的信心。所以高考答题的顺序应该按着试卷题的顺序,还应注意到试题中具体的一个题目,往往也是呈现从易到难的坡度排列的,切不可因为试卷前边的一道大题中碰到难题,就认为自己不行,从而丧失信心。因此,拿到试卷时必须先通览一遍,对题目的难易做到心中有数。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尤其是多项选择题,其中有些题往往让人举棋不定。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重视自己的第一感觉,也就是第一选择,这通常是正确的。考虑时间越长,也许越拿不定主意,改来改去,最后不改错就是弄脏答案卡。所以下笔之后不要轻易改动,先做其他题,待回头检查时,除非有了十分把握肯定第一选择不对才可改动。B、认真审清题意,从中找出答题线索在高考试卷中,几乎每年都有同样的题型,但试卷内社会性质则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题型下面各小题性质也有区别。我们若在答题时,抓住其特征(性质),找出突破口(题眼),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比如说同样是选择题,可分为专一型、矛盾型、包含型、逻辑型、否定型。还可将其分为识记型、外延型、内涵型、关系型、归属型、因果型、纵横型、理解型等。同样是简答题,又分为叙述、分析、对比、推理、综合和评述等几种类型。其他类型的题目因内容不同也各具特征。要抓住试题特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审题是答题的基础,认真审准题,才能正确定向,一举突破。审题要弄清三点,一不漏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咬准题。尤其是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极易混淆,因此要特别细心,不可马虎从事,特别是要注意选择题中的关键词,如“只有”、“不是”、“决不”、“正确”、“错误”等。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对解题却十分重要。对于“暗藏机关”的题目,即“隐含条件”题,更要注意认真挖掘隐含条件,隐含条件虽然对解题有干扰作用,但大多数是暗示作用,只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密的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方法,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并不难。C、掌握正确、灵活的解题方法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就可以下笔解题了。这时正确、灵活的方法就是显得十分重要。尽管我们清楚了已知和未知,但要解开题,还要正确的运用条件。要注意到所给条件和求答案之间的差别。解题一般采取逆推、顺推或中间突破的方法。解题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如化学中的排除法、特殊值法、估算法、试探法、信息转换法、守恒法、差量法等,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准确度。解题时陷入困境也是常有的,这时不要钻牛角尖,要冷静分析、放宽视野。一条路走不通,及时选择另一条路,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题时,思维定势,致使一叶障目,难见“万千树”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时要紧扣题意,抓住“题眼”,发散思维,急骤联想,排除障碍,计上心头,好比扁鹊治病,“百会一针,起死回生”。灵活的解题方法,来源于较强的应试能力。应试能力具有时间性、应急性、瞬时性、敏捷性、灵活性、技巧性、综合性等特点。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这是在高考中取胜的关键。在提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今天,应试能力已经成为个体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子结构。当然提高应试能力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但考前加强综合性定时练习,解题能力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

























1









献花(0)
+1
(本文系生活-快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