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探究有效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2012-04-10 | 阅:  转:  |  分享 
  
探究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张敏

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呢?这是相对于教学中一些无效的教学活动来说的。我们的数学课中都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小组讨论的形式,但是我们发现,老师给学生的时间很短,且伴有严格指令:“开始”、“停”等,再看实际效果,学生们在内究竟讨论了些什么呢?结论是听课的人只看见孩子们都在张嘴说话,但根本听不清楚们在说些什么。那么,这种讨论就是形式化的、被动的,是一种无效的教学活动。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则是学生明确的目标,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想法多样化讨论才真正具备了讨论的价值。然后学生再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借助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有效的教学活动兴趣,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持久地保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看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合适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特别想做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积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具备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

1.设置悬念。一般地,在新课的导入时,教师如果设置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分类”时,老师请红、黄两队的代表到前面来比赛谁能快速地找出小鸡的头饰,结果代表红队的同学很快就找到了,红队的同学们不禁为自己队的胜利欢呼,而另一名同学还在翻找。这时,老师问:“为什么红队这么快就找到了小鸡的头饰?他是根据什么这么快就找到了呢?”这样趣味性强,又带有悬念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2.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兴趣。如:有的老师在让一年级的学生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时,师生都举右手,结果发现手的方向不对,由此老师设问:“为什么我们都是举的右手,可方向不同呢?”有的学生陷入了思考,有的同学动作特别快,走到前面将老师的身体转动了180度,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在这则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渴望研究,学习起来自然格外主动、认真。

3.善于激励。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用语言、微笑、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就能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你们真有创造力”、“他多爱动脑思考呀!”……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同时,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体现失败更是成功之母。

4.情绪体验。有一位,整洁统一的房间时,兴奋得自发鼓起掌来,每看一个镜头,他们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敬佩的神情,同时,小手使劲地鼓掌,学生们在经受了充分感受和饱满的情绪,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习兴趣浓厚,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效地参与。



1.?亲身实践体验,有效交流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古人亦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都是人们要想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经常提供给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加强体验,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便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参与,才可能有效。如:二年级学生“千克的认识”这节课中,通过多次掂一掂、称一称、安排学生通过标识认一认,从纸箱中挑出1千克的物品(1千克的各种物品

2.尊重学生实际,有效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是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高于或低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我理解“有价值”的含义即: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可谓有价值。所以,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原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背景,从中研究和学习数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产生学习的欲望,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先来看这样三则案例。

案例一:学习“分类”时,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用到了分类?有的学生说:大街上有分类的垃圾箱、超市的货架上用到了分类的知识等;

案例二:用你最喜欢的整理方法,把桌面上的东西收进书包;

:学习了有关“统计”的知识后,教师留了这样的作业:调查一下自己家中一个星期会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再想一想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较好地体现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同学们在这样的交流与实践过程中拓宽了思路,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或新的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展现,更可贵的是学生们在交流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努力尝试、验证,掌握了学习的好方法。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真正有效的,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学习内容,学会了研究问题,由学会知识逐渐转向了学会学习。由此看来,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安排教学活动,就能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3.关注差异,有效,也要建立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自主参与,各有所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最佳发展。在这里笔者认为: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是尊重差异的最佳方法,对于开放性的练习,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般学生要求有一种方法解答,对于基础好的则可以提出高一些的标准或要求。如:□<5,一般水平的学生只要填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数即可,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可以建议他们想一想都有哪些小于5的数呢?怎样很快地找出所有的答案呢?又如,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老师出示:□○□=□,请同学们自由地编题、计算,有的学生可能都编加法,有的可能编加减法的都有,有的会按两个加法、两个减法编等等,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编出题的数量也不一样多,那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有的学生能编对一道也能得到肯定、鼓励,编得多的同学也能展示出自己的潜能。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会随着相应地有所变化,学生们在自主选择中求得自身发展,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能体验到成功与乐趣。这就为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身的学力(学习能力)提供了保障。

4.体验成功

理论和实践证明: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亲身感受过这样一节课,在一年级学生学习“统计”时,老师让每个同学选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的图片,贴出来,让别人一眼就能知道你们组爱吃水果的情况。学生们紧张地忙碌着,当小组展示时,有的小组把水果按类分成一堆一堆的、有的小组分好类后一个一个横着摆、有的小组竖着摆放,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和想法,老师在充分肯定了他们每组的做法后,说:“你们比较一下,哪组的统计方法中有你觉得好的地方?你对别的小组同学做的统计有哪些建议?”同学们经过观察、比较后,一致认为横竖对齐,起点都一样的好,看得清楚,最后明确了统计的方法。在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每个人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中,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持之以恒,学生必然会获得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学习能力。这就是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养,同时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认真研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减少无效劳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提高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等的实效性,就能不断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发展,真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1









献花(0)
+1
(本文系生活-快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