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优秀儿童的黄金时间表
2012-04-13 | 阅:  转:  |  分享 
  
前言

“我小时候就学习不好,我们家孩子学习不好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我就没上过什么好大学,也没办法指望我们家孩子金榜题名啊。”

妈妈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果真像她们说的那样吗?

我周围有一些朋友,虽然父母都没怎么上过学,孩子却考入了东京大学。这就是所谓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吗?其实不尽然。

我对很多优秀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孩子10岁之前,他们让孩子具备了两个能力,一个是目标管理能力,一个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只要稍微注意改变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这些能力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

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缘于一次针对优秀儿童的学习行为模式所进行的大型市场调查和研究。

由于工作关系,在十二年里,我接触研究了超过五万例“优秀儿童的学习行为模式”。研究结果让我更加确信,即使父母的学习能力不强,也并不能代表其孩子就不能成为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儿童。

于是,我们又对东京范围内家里有从上幼儿园的孩子到初中3年级学生的2534个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有的还当面进行了采访,主要了解孩子们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生活习惯。

后来,这次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我长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那就是,优秀的孩子,考上好学校的孩子,他们并不会受到家长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他们自己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

比如,每天坚持同一时间起床,同一时间吃点心,同一时间就寝……有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这样规律的生活习惯。那些优秀的儿童,就是能把这些细小的事情做好的孩子。

还有,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必须在十岁之前培养成功。因为,有必要早一点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优秀的孩子”。只要把自己列入了“优秀孩子”的行列,以后即使父母不十分鞭策他,也会被那些“优秀朋友”拉着向前走。

另外,意识到自己是“优秀孩子”,还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能获得很大的自信。这种自信可以帮助他战胜今后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使他勇往直前。

开头我也提到,在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时,听到很多妈妈说:“唉,我又没怎么上过学…”对此,我总是觉得很遗憾,因为我想,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成为优秀儿童的。

也许我的说法有点严厉,但是我确实认为,那些说自己“没有什么学历”的家长,是把这个作为自己不能好好引导孩子的借口。由于家长这种不负责任的托词,也许会使一个本来可能成为优秀儿童的孩子失去了机会。

任何一个孩子都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有的孩子擅长体育,有的孩子擅长音乐,有的孩子擅长绘画。擅长,说明他在那方面有才能。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发展他那方面的才能。

但是,学习是不需要才能的。正像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只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什么样的孩子都可以成为学习好的孩子。比起赛跑得第一名,或者唱歌得第一名来,其实学习得第一名是最简单的。

可是,人们为什么总要拿父母的学习能力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呢?其实,很多学历高的家长小时候也是被正正规规地教育出来的。所以,他们成人以后大多也过着正正规规的生活,并且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说,“遗传”下来的并不是学习能力,而是生活习惯,即时间表。

那么,“优秀儿童”的时间表和“不够优秀儿童”的时间表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介绍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典型的例子。

我准备了两个模式。一个是幼儿园孩子模式,一个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模式。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进行参考。

看了”优秀儿童”和”不够优秀儿童”的时间表,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同?

对此我将会在书中做详尽的解说,不过在此我最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度过一些时光是很重要的。而且,陪在孩子身边的妈妈要像运动员的教练那样,鼓励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

如果只是一味地呵斥孩子,比如埋怨他们”你怎么不好好努力啊!”“你就知道看电视,现在成绩下降了吧!”,这样孩子是不会成长的。另外,挨训的孩子肯定很不好受,而不得不训斥自己心爱孩子的妈妈肯定更不好受。

所以,父母们不如好好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孩子们一起,按照”优秀儿童”的黄金时间表来生活好不好?

这本书里的每个行动都是可以从今天开始的,何不让我们马上试一试呢?



孩子十岁之前父母要做三件事(1)

父母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在前言中,我们看到了“优秀儿童”和“不够优秀儿童”的作息时间表。对话圈中的提示告诉我们,不够优秀的孩子,他们或者总是看电视看个没完没了,或者磨磨蹭蹭地做事,而优秀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吃饭、学习的时间都是分得很清楚的,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到他们有很多区别。

其中,我最想强调的是,父母跟孩子共同度过一些时光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看似没有整天盯着母亲,其实他总在认真地观察妈妈,把妈妈的一举一动印在了脑子里。更可怕的是,爸爸妈妈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孩子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如果我们把人也当作动物就好理解了。对孩子来说、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就是一个最小的社会、父母是绝对的君主。父母是抚养自己的、他们当然占主导地位。

所以,为了让给自己食物的绝对君主喜欢自己,孩子对父母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不放过地仔细观察,本能地从中寻找让他们喜欢自己的捷径。所谓的捷径、就是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和绝对君主做同样的事情,肯定不会被讨厌的。

所以,对孩子来说最困惑不解的,就是父母的行动和他们的言论不一致的事情。比如:

妈妈对孩子说“别看电视了,学习吧!”但是自己却在看电视。这样的家庭是很多的。因为,父母一定会想,孩子学习的时候正好是自己可以腾出功夫轻松一下的时候。但是,在孩子心中,他会觉得“反正妈妈在看电视呢、我看看也没关系的。”

于是,孩子出于本能,自然会选择轻松的捷径。这样的话,妈妈看电视的时候,孩子再怎么对着书桌学习,他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学习上,而是想着电视里的内容。

看了不够优秀孩子的时间表你也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也跟妈妈一样,从小到大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甚至熬夜。

成为孩子的好教练吧

运动员在大赛来临之际都会与教练一起集训。集训最重要的目的是,与教练一起生活,让教练掌握选手的日常起居,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调节管理,结果往往会使选手的成绩提高。不仅仅是跑步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教练通过与选手一起度过日常生活来管理他的生活习惯,由此培养出更强的运动选手。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一想马拉松的情景。马拉松要跑完公里的漫长距离,据说如果一开始不跑在先头集团里,最后是很难第一个冲刺的。也许你会认为,即使开始跑在后边也极有可能挽回不利局面,但是,在实际的马拉松比赛中,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所以,要使马拉松选手在开始的10公里内跟紧先头集团,培养他的“基础体力”十分重要。

开始的10公里内处在先头集团的话,他就会被这个集团拉着不断地往前跑,渐渐巩固自己的位置。

同样,培养一个优秀孩子,也跟马拉松选手一样,大概在他10岁之前,父母要像教练那样培养孩子学习的基础体力,然后他就极有可能被同一集团的优秀朋友们带着跑向终点。

那么,如果一开始就拍着孩子的屁股让他跑,又会如何呢?——那样的话,会有可怕的后果。

没有基础体力的孩子如果一开始跑得太快,甚至跑到第一的位置,就没有力气坚持到最后,有可能中途放弃。所以,对教练来说,不仅要培养孩子进入先头集团的基础体力,还要让他具有跟先头集团一起跑向终点的“持久力”,这是教练的重要使命。



孩子十岁之前父母要做三件事(2)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首先要让孩子从小就具备在“优秀儿童”的集团里一直学下去的持久力。这是父母的使命。

如果一开始没有进入先头集团,过后再想迎头赶上,成为学习好的孩子,是非常艰难的。跟落后集团的孩子在一起的话,总是觉得逃一天课也没什么,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养成坏习惯。

另外,人其实还不是那种坚强到可以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努力的动物,如果他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能靠自己,恐怕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在集团中被拽着往前走,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通过跟紧先头集团的节奏,有可能更加增强自己的“学习持久力”。

培养孩子“学习好”的意识

在孩子10岁之前,要让他萌发“自己是学习好的”这种意识,这样,他就会为了避免从“学习好孩子”的队伍中掉出来,从而自己越发努力。

以前一个大型出版社委托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调查的题目是,在哪个阶段成为学习好的学生。通过进行对“学习好的孩子”的研究,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学习好的孩子,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产生“学习好的意识”的。

产生“学习好”的意识的孩子,是不是就非常喜欢学习呢?大家一定都以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一定是喜欢学习的。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学习好的孩子并非都喜欢学习。

那么,为什么这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却能够成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呢?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牢牢地定在了“学习好的孩子”的位置上。

学习好的孩子,自己当然也认为自己很优秀。同样,他的妈妈、其他家人,还有朋友、老师,他周围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学习好的优秀儿童。

这时候,你想象一下这孩子最苦恼的事会是什么呢?他最害怕的事,就是此前建立起来的“学习好的优秀学生”的形象倒塌。这关系到自己的自尊心问题,所以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定位被改写。

所以,尽管孩子不喜欢学习,他却想一直保持“学习好的孩子”的好形象。由此他会一直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那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还能够学习好呢?一定是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强迫他学习的。是谁呢?就是他的教练——妈妈。

其实,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好的优秀孩子呢?希望是希望,但是总有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不够好的孩子之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到底有没有让孩子成为优秀儿童的执着之心。

没有特别喜欢学习的孩子,他们为了不学习总是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我一会儿再做。”“我还有别的事情呢!”“我就看一会儿电视。”“我想跟朋友去玩。”

这种时候,强迫心爱的孩子去做他讨厌的事情,对妈妈来说也是件痛苦的事。于是,妈妈就会说“还是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吧”“让他成为一个自主思考的人吧”或者“让他自己作主吧”,觉得这样是为孩子着想。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找到借口。于是,无论妈妈还是孩子都觉得“明天开始也无所谓的”,其实,是自己选择了背离“学习好的优秀孩子”的轨道。

要想成为好教练,就不能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要让孩子萌发自己是学习好的孩子的意识,妈妈就要在孩子还没有这种自觉意识的小学低年级时候,就自己把这些借口都封上封印。

而且妈妈们还要按照黄金时间表上那样,重新审视生活习惯,争取早日把孩子送进先头集团,成为真正的名教练!

在下一章里,我们准备了一些问题,测试你的名教练度。即使结果不好也不要灰心,因为读了这本书,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名教练的!



优秀儿童的妈妈能做到这十条(1)

与其改变孩子,不如先改变自己

从我介绍的这些成功例子中不难看出“学习好的孩子”的父母的共同特点。

也许学习所有这些例子中的做法有些困难。首先可以从自己能做的开始,即使只借鉴一个例子也是好的。这样,你就会发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慢慢地改变。而且,到那时,孩子也不会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怎么说他都不学习”,因此经常为此而倍感焦躁。其实,与其发这种牢骚浪费精力,不如妈妈自己先变身名教练,带领孩子前进,这样更有成效。

这里介绍给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只要遵守了这十条准则,妈妈很快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教练。

这十条准则并不是要加给孩子的,而是妈妈自己成为一个好教练需要做到的事情。

妈妈不要强行改变孩子,首先自己把这十条牢记心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教练吧!这是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的捷径。

培养优秀儿童,妈妈要做到的10条准则

●第一条如果批评了孩子就要加倍表扬他

●第二条和孩子一起坚持到底

●第三条“到什么时候为止”——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

●第四条每天定时起床、吃饭、睡觉

●第五条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电视

●第六条每天都问问孩子有什么新鲜事

●第七条准备好“奖励”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第八条让孩子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生活

●第九条每天都坚持学习一点东西

●第十条让孩子养成习惯,减轻其痛苦感

●第一条如果批评了孩子就要加倍表扬他

你有很多理由训斥孩子,比如他总是磨磨蹭蹭不开始学习,总是回答错同一个问题等等。对孩子来说,学习肯定是件不喜欢的事情。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情还被呵斥,孩子肯定更觉得没趣了。

这时候,表扬是一剂特效药。孩子为了得到表扬,会坚持努力学下去,即使他讨厌学习这件事情。

●第二条和孩子一起坚持到底

妈妈让孩子学习,自己却看电视,玩游戏,这样是不行的。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必须做那些讨厌的事情”,他就更没有心思学习了。为了使学习这件事变得快乐一点,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也在和他一起做着这件烦人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

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孤军奋战,妈妈也要参加到学习中来,下定决心,与孩子一起坚持到底。

●第三条“到什么时候为止”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

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必须要给他灌输时间观念,告诉他某件事情做到什么时候为止。这个时候重要的是告诉他时间的单位,比如一天,一个小时等。

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凭自己的感觉来判定时间长短的话是不确切的。如果养成按规定时间做事情的习惯,就不会受好恶的影响而统一规范起来。

●第四条每天定时起床,吃饭,睡觉

如果每天定时起床,吃饭,睡觉,那么被安排进这种生活习惯中的学习行为,自然也会成为习惯的一种。研究以前的许多调查结果发现,学习好的孩子几乎都在固定的时间就寝,就寝时间固定,起床的时间也固定,孩子的学习时间自然就固定下来。

所以,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先从固定就寝时间做起吧,然后是学习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以及吃饭时间,吃零食的时间,都定时定点,严格执行。



优秀儿童的妈妈能做到这十条(2)

●第五条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电视

让孩子学习,妈妈却坐在电视前。孩子会认为妈妈很狡猾,“妈妈就可以看自己喜欢的节目,真是的!”要想看电视的话,可以与孩子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看,或者先录下来,孩子睡觉以后自己再慢慢看。

这种小事情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蛮大的,孩子认为“妈妈总是和我一起”,这种观念会深深扎根在他心田。

●第六条每天都问问孩子有什么新鲜事

对于做教练的妈妈来说,关心孩子,发现表扬孩子的由头,或者与孩子交流的由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妈妈每天都要好好问讯一下孩子当天的经历和体会。

问问孩子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和小朋友们的关系,他周围的环境等等自己在家里不能看到的事,就可以了解孩子周围环境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存在,孩子自己是无法改变环境的,父母要帮助他找到改变环境的方法。

●第七条准备好“奖励”,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谁也不愿意白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特别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的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要对孩子说“学习完了以后可以玩30分钟游戏”,或者“学习完了可以出去玩”,准备好这样的奖励,让孩子放松一下。用这种办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他的专注力。

●第八条让孩子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生活

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等于是说“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做什么都可以”。孩子本来就不喜欢学习,妈妈要是不看着他,他自然会做他自己想干的事。要是可能的话,最好到中学以后再给孩子独立的房间,而在此之前都让他在起居室里学习。

孩子在妈妈的眼皮底下学习,会有一种紧张感,而且更能集中精力。

●第九条每天都坚持学习一点东西

据说,如果一个运动员停止训练一段时间,那么他的身体恢复需要的时间,是他休息时间的3倍。那么在学习上停滞的话,不只是能力会有所下降,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中断了,要想再恢复回来就需要很坚强的意志。

所以我们要记住,习惯养成了就不要中断,否则很难恢复。养成这个每天学点东西的好习惯以后,不论是休息日还是旅行的时候,都要坚持这个习惯,不要半途而废。

●第十条让孩子养成习惯,减轻其痛苦感

“持续做讨厌的事情”,要想减轻这种苦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做的事情习惯化。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量的东西,养成习惯以后就和每天要刷牙一样,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不会感觉到不喜欢做的痛苦。

为了让孩子养成习惯,有一段时期妈妈一定要看着孩子学习,至少在孩子小学低年级阶段,妈妈要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学习。这一点妈妈一定要记住哦。

结束语

为了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要让他从小就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定点地做事情,这是很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学习好”的“学习”,并不是指培养创造力的学习,而是为了应对考试需要具备的对信息记忆和整理的能力。所以,要求孩子能正确积累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比如参加医生的国家考试时,需要记忆的知识比以前要多出好几倍。

人类自古以来积累的知识和智慧庞大无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必须先具备获取这些知识和智慧的能力,其次才是创造能力。要想短时间内把它们填进脑袋里是不可能的,只有让孩子从小开始一点一滴地勤勉积累。在这一点上,临阵磨枪是派不上用场的。

但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学习在常理上违背人的本性,“不想学习”是很正常的反应。期望孩子自己主动地做点什么,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管理孩子的行动。

做妈妈的肯定不想强迫不爱学习的孩子们学习,那样双方都不会有好心情。孩子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学习,妈妈苦于对付他们,自然也要绞尽脑汁。

在这种状况下,有些妈妈可能会说“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习好固然重要,但是我更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借口。反过来,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培养一个“学习好的优秀孩子”,还要看你究竟能对这种培养孩子的艰辛过程忍受到什么程度。

过程固然艰辛,但是妈妈们要忍受的这种痛苦也不是不能缓解的。

让孩子生活得更规律、养成好的习惯,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坐在书桌前学习,即使时间不长也没关系。养成习惯以后,孩子和家长都感觉不到学习的艰苦。按照本书介绍的黄金时间表行动,一定会有收获。

首先,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做个时间表,把一周内每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另外,10项准则也要一条一条地实施。不久,你一定会看到情况有所变化。

最后,我在此要为那些以本书为参考,准备挑战名教练的妈妈们加油!

为了本书的出版,请山本美和女士做了很多的采访,并从她那里得到了很中肯,适当的编辑建议。还有株式会社钻石社的儿玉真悠子女士也在编辑及文章结构方面给予我很多好的建议,如果没有她们的帮助,就不会有本书付梓。在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献花(0)
+1
(本文系goldstarni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