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抛物线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2倍,摩擦系数(与Re的关系为(=64/Re。
2.空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液体的密度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无关,液体被称之为不可压缩流体,这种特性被称为流体的不可压缩性,气体的密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压强有关,气体被称为可压缩流体。
4.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摩擦系数(一般随Re和ε/d而变,而在完全湍流区,其摩擦系数只随ε/d而变,而与Re无关。
5.理想流体流过垂直等径圆管时,如果从上往下流,则其动能不变,位能减小,静压能增加;又如果从下往上流,则其动能不变,位能增加,静压能减小。
6.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静压能项。
7.理想流体流过水平的扩大管时,其动能减小,静压能增加,位能不变;又理想流体流过水平的缩小管时,其动能增加,静压能减小,位能不变。
8.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400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2110mmHg。
9.套管由(57×2.5mm和(25×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道截面积等于0.001632m2,润湿周边长等于0.24178m,当量直径等于0.027m。
10.测量管内流体流速的仪表有毕托管,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有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11.转子流量计读取流量的方法为转子最大截面处所对应的读数(刻度值)。当被测流体的性质与标定的流体不同时,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指示值需校正
12.阀门的种类很多,请列举出五种类型阀门,分别为闸阀、止逆阀、角阀、球阀和蝶阀等。
13.管件的种类很多,请列举出五种不同的管件,它们为三通、四通、弯头、由宁和外牙等。
1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管路特性曲线和泵性能曲线的交点。
15.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汽蚀现象。
16.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机械密封和填料函密封。
17.若被输送的液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扬程下降,流量下降,效率下降,轴功率增加。
18.离心泵输送的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及效率均保持不变,而轴功率增加。
19.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泵壳、叶轮和轴封装置。
20.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关小出口阀后,真空表的读数减小,压力表的读数增加。
21.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有H~Q、η~Q、Na~Q等,这些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22.离心泵常采用出口阀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旁路调节流量。
23.一球形石英颗粒,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C(升至50C(,则某沉降速度将下降。
24.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长度和宽度有关,而与高度无关。
25.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Q=V/((在此V的物理意义为操作周期内得到的滤液量,((的物理意义为操作周期,((等于τf、τw、和τD三项之和。
26.对恒压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滤液量增大一倍,则过滤速率dV/d(为原来的1/2。
27.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S增大一倍时,如滤饼不可压缩,则过滤速率(dV/d()增大为原来的4倍。
28.常见的间歇式过滤机有板框压滤机和叶滤机,连续式过滤机有回转真空过滤机。
29.旋风分离器性能之一的临界粒径,是指在旋风分离器中能被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的粒径,其大小是判断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重要依据。
30.一列管换热器,列管规格为(25(2.5,管长为3,管子根数为252根,则以外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A0=59.346m2,以内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Ai=47.4768m2。
31.在包有二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圆形管道上,应该将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增加导热热阻、降低热损失。
32.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是防止流体走短路、提高流体的流速,进而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折流挡板的形状有圆缺形和圆盘形等。
33.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流程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管外,易结垢的流体走管内,高压流体走管内,有腐蚀性流体走管内。
34.在一卧式换热器中,利用水蒸气冷凝来加热某种液体,应让加热蒸汽在壳程流动,加热器顶部设置排气阀是为了排放不凝性气体。
35.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空气走管内,蒸汽走管间,则管壁温度接近蒸汽的温度,总传热系数接近空气的给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
36.举出五种间壁式换热器固定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套管和蛇管式。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流体流速。
37.消除列管换热器的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热膨胀节、U形管结构或采用浮头式结构。
38.操作中的吸收塔,若使用液气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液气比,则其操作结果是吸收效果__下降_。
39.含溶质A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为0.020Kmol/m3的溶质A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e=1.62C(大气压),则溶质A将从汽相向_液_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_0.0676_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_0.0417_Kmol/m3。
40.在1atm,20℃下某低浓度气体被清水吸收,气膜吸收分系数(气相传质分系数)kg=0.1kmol/(m2.h.atm),液膜吸收分系数kL=0.25kmol/(m2.h.Kmol/m3),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kmol/(m3.atm),则该溶质为_易_溶气体,气相总传质系数Ky=_0.0997_kmol/(m2.h.Δy),液相总传质系数Kx=_0.0369_kmol/(m2.h.Δx)
41.在逆流吸收塔操作时,物系为低浓度气膜控制系统,如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气液流量按比例同步增大,则此时气体出口组成y2将增加,而液体出口组成x1将减小,回收率将减小。
42.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均为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进料的q值最大,其温度_最低_,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大,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_最少_。
43.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4,在具有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作,已知yn=0.4,则yn+1=_0.1429。(由塔顶往下数)。全回流操作应用场合通常是_开车调试_。
44.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若F,Xf,q不变,则精馏段液汽比L/V_增大_,提馏段液汽比L/V_减小_,塔顶XD_增加_,塔底Xw_减小_。
45.连续精馏塔操作时,增大塔釜蒸汽用量,而回流量及进料状态(F,xf,q)不变,则精馏段液汽比L/V_不变_,xD_增加_,xw_减小_。
46.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1)冷液进料_q(_1;(2)泡点液体进料_q(1;(3)汽液混合物进料_0(q(1_;(4)饱和蒸汽进料_q=0_;(5)过热蒸汽进料q(0。
47.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1升至t2,此时其湿球温度_增加,相对湿度_降低_,露点_不变_,湿度_不变_。
48以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湿物料的平衡水份相应_较大_,自由水份相应_较小_。
二、多项选择题:
⑴某液体在内径为d1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1,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内径为d2(d2=d1/2)的管子时,则其流速为原来的_____B_____。
A)2倍;B)4倍;C)8倍;D)16倍
(2)如单位质量流体在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以∑hf表示,单位重量流体在同一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以∑Hf表示,则二者的关系为(B)
(A)∑Hf>∑hf(B)∑Hf=∑hf/g
(C)∑Hf=g∑hf(D)∑hf=∑Hf
(3)离心泵最常用的流量调节方法是(B)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4)①离心泵的调节阀(B)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上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②离心泵调节阀的开度改变时,则(C)
(A)不会改变管路性能曲线
(B)不会改变工作点
(C)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D)不会改变管路所需的压头
(5)①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C)
(A)工作点(B)操作点
(C)设计点(D)计算点
(6)①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D)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泵的最大扬程(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②以下物理量不属于离心泵的性能参数(D)
(A)扬程(B)效率
(C)轴功率(D)理论功率(有效功率)
(7)①离心泵的扬程是(D)
(A)实际的升扬高度
(B)泵的吸液高度
(C)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液柱高度
(D)单位重量液体出泵和进泵的机械能差值
②离心泵的效率不包括(C)
(A)水力效率(B)机械效率
(C)原动机效率(D)容积效率
(8)对于恒压过滤__D____.
(A)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
(B)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
(C)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4倍
(D)当介质阻力不计时,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
(9)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进行恒速过滤时,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_C__
(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8倍
(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
(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
(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
(10)板框压滤机中,最终的过滤速率是洗涤速率的__C___.
(A)一倍(B)一半
(C)四倍(D)四分之一
(11)“颗粒的粒度分布愈不均匀,则所形成的床层空隙率越大”,“壁附近床层空
隙率较床层中心的空隙率大”___A____.
(A)两种说法都对(B)两种说法都不对
(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D)只有第二种说法对
(12)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___D____。
(A)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
(B)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
(C)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
(D)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13)某一套管换热器用管间饱和蒸汽加热管内空气,设饱和蒸汽温度为110℃,空气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80℃,问此套管换热器内管壁温应是____C_____。
A)接近空气平均温度;B)接近饱和蒸汽和空气的平均温度;C)接近饱和蒸汽温度
(14)碳钢的导热系数为_B__;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__C__;铜的导热系数为__A_,常压常温空气的导热系数为__E__;常温水的导热系数为__D___。
A)370W/m℃B)45W/m℃C)16W/m℃D)0.62W/m℃E)0.025W/m℃
(15)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_____A______。
A)不凝性气体存在会使α(值)大大降低。
B)不凝性气体存在会使α(值)升高。
C)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与否,对数据无影响。
(1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在操作范围内,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逆流操作。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η的变化为:(C)。
(A)y2上升,η下降;(B)y2下降,η上升;
(C)y2上升,η不变;(D)y2上升,η变化不确定。
(17)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因故真空度减小,而F,D,xf,q,加料位置,回流比R都不变。则塔底残液xw变化为:(A)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
(18)精馏操作时,若F,D,xf,q,加料板位置,R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B)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
(19)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200Kmol/h,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B)
(A)120Kmol/h(B)133.3Kmol/h
(C)180Kmol/h(D)不能定
(20)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C)
焓;(B)相对湿度;(C)露点温度;(D)湿球温度。
(21)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C)
(A).非结合水份(B).自由水份(C).结合水份(D).临界水份
(22)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w,露点为td,当空气的相对湿度φ=98%时,则(B)
(A)t=tw=td(B)t>tw>td
(C)t<tw<td(D)t>tw=td
(23)当湿度和温度相同时,相对湿度与总压的关系是:(A)。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
(24)一定湿度H的湿空气,随着总压的升高,露点相应地:(A)。
(A)升高;(B)降低;(C)不变。
三、计算题:
一水塔供水系统,管路总长L=300m(包括局部阻力在内当量长度),水塔和低位槽均为敞口,且液面保持恒定。两液面的高度差H=10m,规定供水量V=30m3/h。当忽略局部阻力和动压头损失时,管路摩擦系数λ=0.023。试求管道最小直径dmin。
解:在水塔液面和低位槽液面间列柏努里方程,则
gΔZ+×Δu2+Δp/(+Σhf=0
其中:Z1=10m,Z2=0,u1=0,u2=0,p1=p2=0
Σhf=λ×[(L+ΣLe)/d]×(u2/2)=λ×[(L+ΣLe)/d](Vs/d2)/2
=λ×[(L+ΣLe)/d]×(8×Vs2/2d4)=8×λ×(L+ΣLe)×Vs2/2d5
Vs=30÷3600=0.00833m3/s,所以:8×0.023×300×0.008332/(3.142×d5)=10×9.81
所以:d==0.083m
2.用离心泵将水由水槽送至某塔中,塔内的表压为9.807×104N/m2,水槽液面恒定,其上方通大气,水槽液面与输送管出口端的垂直距离为10m,在某送液量下,泵对水作的功为317.7J/kg,管内摩擦系数λ为0.028,吸入和压出管路总长为110m(包括管件及入口的当量长度,但不包括出口的当量长度)输送管尺寸为φ108×4mm,水的密度为1000kg/m3。求输水量为多少m3/h。
解:在水槽和塔入口出管截面间列柏努里方程,则
We=gΔZ+×Δu2+Δp/(+Σhf
其中:We=317.7J/Kg,ΔZ=10m,Δu2=0,Δp=p2-p1=9.807×104,
hf=λ×[(L+ΣLe)/d]×(u2/2)=8×λ×(L+ΣLe)×Vs2/2d5
317.7=10×9.81+0+9.807×104/103+8×0.028×110/(3.142×0.15)×Vs2
所以:Vs=0.022m3/s
3.一输水系统的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100m,高位槽和低位槽均为敞口,且液面保持恒定。两液面的高度差H=30m,管路摩擦系数λ=0.025,管子内径为0.05m,水的密度ρ=1000kg/m3,泵的效率为0.8,输水量为10m3/h,求:
(1)泵对水作的功;
(2)水的质量流量;
(3)泵的有效功率;
(4)泵的轴功率。
解:在两液槽液面间列柏努里方程,则
We=gΔZ+×Δu2+Δp/(+Σhf
其中:ΔZ=30,Δu2=0,Δp=p2-p1=,
Σhf=λ×[(L+ΣLe)/d]×(u2/2)=8×λ×(L+ΣLe)×Vs2/2d5
=8×0.025×100/(3.142×0.055)×(10/3600)2
=50.09
所以:We=30×9.81+0+0+50.09=344.39J/Kg
Ws=Vs×=(10/3600)×1000=2.778Kg/s
所以:Ne=We×Ws=344.39×2.778=956.64J/s(W)
Na=Ne÷=1195.79J/s(W)
4.某板框压滤机共有10个框,空框的长、宽各为500mm,在一定压力下恒压过滤30min后,获得滤液10m3,假设滤布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试求:
(1)求过滤常数K;
(2)如果再过滤30min,还能获得多少m3滤液?
解:1.过滤面积A=2×n×a2=2×10×0.52=5m2
因为:v12=KA21
所以:102=K×52×30,所以:K=0.1333m2/min
2.又因为:v22=KA22其中:2=60min
所以:v2===14.14m3
所以:v2,=v2-v1=14.14—10=4.14m3
5.某悬浮液在一板框式过滤机中进行恒压过滤。过滤面积为4m2,过滤常数K=0.04m2/s,一个操作循环中,辅助时间为1000s,滤饼勿需洗涤。假设滤饼不可压缩,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试求:过滤机的最大生产能力m3/s。
解:根据过滤机操作最大生产能力原则,即当F=D时,Q最大
所以:F=D=1000s
又因为:vF2=KA2F
所以:vF===25.298m3
所以:Qmax=vF/(F+D)=25.298/(1000+1000)=0.01265m3/s
6.一单壳程单管程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25×2.5mm的钢管组成管束,管程走某有机溶液,流速为0.5m/s,流量为15000kg/h,比热为1.76kJ/kg.K,密度为858kg/m3,温度由20℃加热至50℃。壳程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冷凝。管程、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700W/m2K和10000W/m2K。钢导热系数为45W/mK。垢层热阻忽略不计。
求:A)换热器热负荷;
B)总传热系数;
C)管子根数
D)管子管长;
解:A)Q=Wc×Cpc×(t2-t1)=(15000/3600)×1.76×(50-20)=220KJ/s
因为:1/K=1/0+1/I
所以:1/K=1/10000+1/700
所以:K=654.20W/m2·K
因为:u=Vs/[(di2/4)·n]
所以:n=Vs/[(di2/4)·u],
又因为:Vs=Ws/s=15000/(858×3600)=0.00486m3/s
所以:n=0.00486/(0.785×0.022×0.5)=31
因为:Δtm=(Δt1-Δt2)/ln(Δt1/Δt2)
Δt1=130-20=110℃,Δt2=130-50=80℃,
Δtm=94.20℃
所以:A0=Q/(K·Δtm)=220×103/(654.20×94.20)=3.57m2
又因为:A0=n·d0L
所以:L=3.57/(31×3.14×0.025)=1.47m
7.某车间有一台换热面积(以外表面积计)为2.5m2的单程列管换热器。用180℃的热废气预热轻油,轻油走管外,其流量为200kg/h,比热为2kJ/kg℃,温度由30℃升至80℃。轻油与热气体作逆流流动。热废气出口温度为70℃。求:
换热器的热负荷;
总传热系数;
解:A)Q=Wc×Cpc×(t2-t1)=200×2×(80-30)=2×104KJ/h=5.55KJ/s
B)Δtm=(Δt1-Δt2)/ln(Δt1/Δt2)
Δt1=180-80=100,Δt2=70-30=40
所以:Δtm=(100-40)/ln(100/40)=65.5℃
又因为:Q=K0·A0·Δtm
所以:K0=Q/(A0·Δtm)=5.55/(2.5×65.5)=33.9W/m2·℃
8.用一传热面积为3m2由φ25×2.5mm的管子组成的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用初温为10℃的水将机油由200℃冷却至100℃,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机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1000kg/h和1200kg/h,其比热分别为4.18kJ/kg.K和2.0kJ/kg.K;水侧和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2.K和250W/m2.K,两流体呈逆流流动,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
换热器的热负荷;
总传热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
计算说明换热器是否适用?
解:A)Q=Wc×Cph×(T1-T2)=1200×2.0×(200-100)=66.66KJ/s
B)因为:1/K0=1/0+1/I=1/250+1/2000
所以:K0=222.22W/m2·K
C)因为:Q=Wc×Cpc×(t2-t1)=Wh×Cph×(T1-T2)
所以:t2=1200×2×(200-100)/(1000×4.18)+10=67.42℃
因为:Δt1=200-67.42=132.58
Δt2=100-10=90
所以:Δtm=(Δt1-Δt2)/ln(Δt1/Δt2)=(132.58-90)/ln(132.58/90)=109.92℃
D)因为:Q=K0·A0·Δtm
所以:A0=Q/(K0·Δtm)=66.66×103/(222.22×109.92)=2.73m23m2
所以:合用。
在一传热面为30m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30℃的饱和蒸汽冷凝将气体从30℃加热到80℃,气体走管内,流量为5000m3/h,密度为1kg/m3(均按入口状态计)。比热为1kJ/kg.K,估算此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若气量减少了30%,估算在加热蒸汽压力和气体入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出口温度变为多少?
解:1)Wc=Vc·=5000×1=5000Kg/h
Q=Wc×Cph×(t2-t1)=5000×1×(80-30)/3600=69.44KW
又因为:Q=K0·A0·Δtm
Δtm=(Δt1-Δt2)/ln(Δt1/Δt2)
Δt1=130-30=100
Δt2=130-80=50
所以:Δtm=(100-50)/ln(100/50)=72.13℃
所以:K0=Q/A0Δtm=69.44×103/(30×72.13)=32.09W/m2·℃
2)Wc’=0.7·Wc=3500Kg/h
K0’/K0=i’/i=(0.7)0.8i’/i=(0.7)0.8
K0’=24.12W/m2·℃
Q’=K0’·A0·Δtm’=Wc’×Cpc×(t2’-t1)
K0’·A0·Δtm’=0.7·Wc×Cpc×(t2’-t1)
所以:
24.12×30×(t2’-t1)/ln[(130-t1)/(130-t2’)]=(3500/3600)×1×103×(t2’-t1)
所以:(130-t1)/(130-t2’)=2.10,t2’=82.49℃
10.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S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入塔气体中A的摩尔分率为0.03,要求吸收率为95%。已知操作条件下的解吸因数为0.8,物系服从亨利定律,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为0.03(摩尔分率)。
试计算:①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②出塔液体的浓度;
③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解:1)y1=0.03,=95%,x2=0
因为:=[(y1-y2)/y1]×100%
所以:y2=y1(1-)=0.03×(1-0.95)=0.0015
又因为:(L/G)min=(y1-y2)/(y1/m-x2)=m
已知1/A=m·G/L=0.8所以:L/G=m/0.8=1.25m
所以:(L/G)/(L/G)min=1.25m/m=1.25/0.95=1.316
2)由物料衡算
x1=G(y1-y2)/L=(y1-y2)/(LG)=(y1-y2)/[1.316(L/G)min]
=(y1-y2)/[1.316·(y1-y2)/(x1-x2)]=(x1-x2)/1.316
=(0.03-0)/1.316=0.02280
3)NOG==
==7.84
11.有一逆流填料吸收塔,塔径为0.5m,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入塔气体量为100kmol/h,,溶质浓度为0.01(摩尔分率),回收率要求达到90%,液气比为1.5,平衡关系ye=x。试求:
①液体出塔浓度;
②测得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10kmol/m3.s,问该塔填料层高度为多少?
解:1)D=0.5m,x2=0,y1=0.01,=90%,G=100Kmol/h,L/G=1.5
ye=x
由物料衡算得G·(y1-y2)=L·(x1-x2)
所以:x1=G·(y1-y2)/L+x2=(y1-y2)/(L/G)+x2=·y1/(L/G)+x2
=0.9×0.01/1.5+0=0.006
2)因为:m=1
所以:1/A=m·G/L=m/(L/G)=1/1.5=0.667
所以:NOG==
==4.16
又因为:HOG====1.42
所以:H=NOG·HOG=1.42×4.16=5.91m
12.在直径为0.8m的填料塔中,用2000kg/h的清水吸收空气中某溶质A。混合气量为89.2kmol/h,混合气含溶质A为1.3%(体积),要求回收率99.5%,操作条件为20℃、1atm,平衡关系为ye=0.75x,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055Kmol/m3.s,试求
液体出口浓度;
(2)填料层高度。
解:1)D=0.8,L=2000Kg/h,G=89.2Kmol/h,y1=0.013,x2=0,=99.5%,ye=0.75x,Kya=0.055Kmol/m2·s
由物料衡算式G·(y1-y2)=L·(x1-x2)
所以:x1=G·(y1-y2)/L+x2
式中:y1-y2=y1=0.995×0.013=0.01294
L=2000/18=111.11Kmol/h,又x2=0,
所以:x1=89.2×0.01294/111.11=0.01039
2)因为:1/A=m·G/L=0.75×89.2/111.11=0.602
NOG==
==11.02
又因为:HOG====0.897
所以:HOG=NOG·HOG=11.02×0.897=9.88m
13.在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废气中的氨气。废气流量为223.2kmol/h,废气中氨的浓度为0.02(摩尔分率),要求回收率不低于98%。若吸收剂用量为200kmol/h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e=0.8x,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7m。
试求:
A塔底、塔顶及全塔的吸收推动力(气相);
B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C总填料层高。
解:G=223.2Kmol/h,y1=0.020,x2=0,=98%,L=200Kmol/h,ye=0.8x,HOG=0.7m
因为:=(y1-y2)/y1
所以:y2=(1-)·y1=(1-0.98)×0.02=0.0004
又因为:G·(y1-y2)=L·(x1-x2)
所以:x1=G·(y1-y2)/L+x2=×(0.02-0.0004)+0=0.02187
所以:y1e=0.8x1=0.8×0.02187=0.01750
所以:塔顶的推动力y1=y1-y1=0.02-0.01750=0.002504
塔底的推动力y2=y2-y2=0.0004
全塔平均推动力yem===0.001147
NOG=(y1-y2)/yem=(0.02-0.0004)/0.001147=17.09m
H=HOG×NOG=17.09×0.7=12.0m
14.今拟在某一直径为0.5m的填料塔中,在20℃、760mmHg下用清水对空气—氨混合气进行逆流吸收操作,每小时向塔送入含NH3为1.5mol%的混合气20kmol/h,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8%。已知20℃的平衡关系为ye=0.75x(x、y均为摩尔分率),出塔溶液中NH3的浓度为平衡浓度的80%。试求:
①出塔溶液中氨的浓度(用摩尔分率表示);
②水用量;
③已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为0.09kmol/m3.s.Δy,计算所需填料层高度m。
解:D=0.5m,y1=0.015,x2=0,G=20Kmol/h,=98%,ye=0.75x
x1=0.8x1
因为:ye=0.75x,所以:x1=y1/0.75=0.015/0.75=0.02
所以:x1=0.8×0.02=0.016
B)因为:G·(y1-y2)=L·(x1-x2)
所以:L=G·(y1-y2)/(x1-x2)=G·y1·/(x1-x2)==18.375Kmol/h
C)因为:HOG====0.3145m
1/A=m·G/L=0.75×20/18.375=0.816
所以:NOG=
==12.52
所以:H=HOG×NOG=0.3145×12.52=3.93m
15.用常压精馏塔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物,泡点进料,进料量100kmol/h,加料组成为0.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组成XD=0.95,产量D=50kmol/h,回流比R=2Rmin,设全塔均为理论板。相对挥发度α=3。求:
1)最小回流比Rmin;
2)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3)列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解:q=1,F=100Kmol/h,xf=0.5,xD=0.95,D=50Kmol/h,R=2Rmin,=3
因为:q=1,所以q线方程为:xq=xf=0.5,
yq==3×0.5/[1+(3-1)×0.5]=0.75
所以:Rmin===0.8
精馏段:V=(R+1)·D=(2Rmin+1)·D=(2×0.8+1)×50=130Kmol/h
提馏段:V’=V=130Kmol/h
精馏段操作线:yn+1=xn+=xn+
=xn+=0.615xn+0.3654
提馏段操作线:因为W=F-D=100-50=50Kmol/h
xw=(F·xf-D·xD)/W=(100×0.5-50×0.95)/50=0.05
L’=L+q·F=R·D+q·F=2×0.8×50+100=180
所以:y’m+1=·xm’-·xw=(180/130)·xm’-(50/130)·0.05
=1.3846·xm’-0.01923
16.某精馏塔用于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量30kmol/h,进料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5,塔顶、底产品中苯的摩尔分率分别为0.95和0.10,采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操作条件下可取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0。
求塔顶、底的产品量;
最小回流比Rmin
列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若塔顶设全凝器,各塔板可视为理论板,求离开第二块板的液体组成。
解:q=1,F=30Kmol/h,xf=0.5,xD=0.95,xW=0.1,R=1.5Rmin,=2.4
因为:F=D+W,Fxf=DxD+WxW
所以:D=F·(xf-xW)/(xD-xW)=30×(0.5-0.1)/(0.95-0.1)=14.12Kmol/h
W=30-14.12=15.88Kmol/h
因为:q=1,所以:q线方程为:xq=xf=0.5,
yq==2.40×0.5/(1+1.4×0.5)=0.706
所以:Rmin===1.184
R=1.5Rmin=1.5×1.184=1.78
3)因为:yn+1=xn+=xn+=0.6403xn+0.3417
4)因为:y1=xD=0.95,又y1=
所以:0.95=,x1=0.8879
y2=0.6403×0.8879+0.3417=0.9102
又因为:y2=,所以:x2=0.8086
17.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0为0.009kg水/kg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2为0.039kg水/kg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
(1)水分蒸发量W(kg水/h);
空气消耗量L(kg绝干气/h)。
解:G1=1000Kg,w1=40%,w2=5%,
H0=0.009kg水/kg绝干气,H2=0.039kg水/kg绝干气
因为:W=GC(X1-X2)其中:GC=G1(1-w1)=1000×(1-0.4)=600Kg/h
X1=w1/(1-w1)=0.4/0.6=0.667
X2=w2/(1-w2)=5/95=0.0526
所以:W=GC(X1-X2)=600×(0.667-0.0526)=368.62Kg
2)因为:L·(H2-H0)=W,所以:L=W/(H2-H0)=368.62/(0.039-0.009)=12287.4Kg/h
18.在一干燥器中干燥某湿物料,每小时处理湿物料3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35%减至2%(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373K的热空气,其中所含水汽的分压为1.0kN/m2,空气在313K及相对湿度70%下离开干燥器,试求
水分蒸发量W(kg水/h);
干燥产品量G2(kg/h);
空气消耗量L(kg绝干气/h)。
水在313K时的饱和蒸汽压可取为7.4kN/m2,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解:G1=3000Kg,w1=35%,w2=2%,p1=1.0Kpa,=373K=100℃
=313K=40℃,=70%
1)X1=w1/(1-w1)=0.35/0.65=0.5385
X2=w2/(1-w2)=2/98=0.02041
GC=G1(1-w1)=3000×(1-0.35)=1950Kg/h
W=GC(X1-X2)=1950×(0.5385-0.02041)=1010.28Kg
G2=GC/(1-w2)=1950/(1-0.02)=1989.8Kg/h
因为:L·(H2-H1)=W,H1=0.622·=0.622·
=0.0062kg水/kg绝干气
因为:=p2/ps,所以:p2=·ps=0.7×7.4=5.18Kpa
H2=0.622·=0.0335kg水/kg绝干气
L(H2-H1)=W,所以:L=1010.28/(0.0335-0.0062)=3.698×105Kg/h
已知某物料恒定干燥条件下从初始含水量0.4Kg水/Kg干料降至0.08Kg水/Kg干料,共需要6小时,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0=0.15Kg水/Kg干料,平衡含水量X=0.04Kg水/Kg干料,降速阶段的干燥曲线可作为直线处理。
试求:1)恒速干燥阶段所需的时间
2)降速干燥阶段所需的时间
解:恒速干燥阶段所需的时间=(X1-X0)
降速干燥阶段所需的时间=ln
===2.247(1)
由题意可知:+=6h(2)
由(1)(2)解得=4.15h,=1.85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