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郭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习题
2012-04-14 | 阅:  转:  |  分享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用旧沙发换入公允价值3000元的新沙发,另外支付现金2700元

B.用公允价值为30万元的原材料换入设备一台,设备公允价值为38万元,另外支付现金8万元

C.用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到补价10万元

D.用账面价值为60万元的专利权换取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机器设备,支付现金40万元

2.确定一项资产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主要依据是()。

A.变现速度的快慢与否

B.是否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是否具有流动性

D.将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是固定或可确定的

3.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预付账款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固定资产

4.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5.企业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材料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按材料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B.按材料的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C.按材料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D.按材料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6.A公司以一甲房产换入B公司的一乙房产。甲房产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600万元。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50万元。A公司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的商品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营业税及相关税费)A公司换入的乙房产的入账价值为()。

A.497B.490

C.492D.552

7.甲公司以小汽车A和小汽车B交换乙公司小汽车C和小汽车D。甲公司换出:小汽车A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小汽车B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乙公司换出:小汽车C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小汽车A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小汽车C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4.67B.63

C.60D.13.5

8.A公司以一小汽车甲换入D公司的一小汽车乙。小汽车甲的账面原价为22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200万元。D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小汽车乙应计入当期收益的金额为()。

A.40B.0

C.144D.-40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B.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10.甲公司以一房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出房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3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现金50万元。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万元。

A.-5B.-2.8

C.2.08D.0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A.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B.有公允价值的原材料

C.短期股权投资D.带息应收票据

2.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具有商业实质的表现有()。

A.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B.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C.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签订了合同

3.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条件有()。

A.换入的是非货币性资产B.收到补价或支付补价

C.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D.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对于涉及多项资产收到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B.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

C.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D.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5.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A.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B.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就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的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只要换入的资产具有商业实质,就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D.如果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和风险有显著不同,就可以认定其具有商业实质

6.在计算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25%比例时,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有()。

A.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B.收到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C.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25%

D.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7.下列说法可以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有()。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D.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8.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按其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B.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D.换出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9.在不涉及补价情况下,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会涉及损益的确认。

B.增值税不会影响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C.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10.在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可计入()。

A.营业外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支出D.其他业务成本



三、判断题

1.()短期股票投资和应收账款都属于货币性资产。

2.()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不涉及货币性资产。

4.()无论是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还是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均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5.()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只要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就可以按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应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7.()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与单项资产交换的主要区别在于单项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入账价值;多项资产交换按照账面价值确定入账价值。

8.()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9.()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按照谨慎性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基础。

10.()A公司以一小汽车交换B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该设备账面原价为30万元,累计折旧为7.50万元,公允价值为18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3.25万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现金5.25万元,则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四、综合业务题

(一)资料:甲公司以其使用中的账面价值为850000元(原价为2000000元,累计折旧为115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的一办公楼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钢材的账面价值为800000元。甲公司换入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乙公司换入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l170000元,钢材的公允价值为l000000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l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假定甲、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交易价格公允,交易过程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甲、乙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二)ABCD5.AD

6.AD7.ABCD8.ABC9.ACD10.AC



三、判断题

1.×2.√3.×4.×5.×

6.√7.×8.√9.×10.√



四、综合业务题

(一)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850000

累计折旧115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0

借:原材料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50000

营业外收入320000

(2)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l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0

贷:库存商品800000



(二)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380-50)+5+10=345(万元)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3300000

累计折旧500000

贷:固定资产3800000

(2)交纳营业税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0000

(3)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3450000元

借:固定资产34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350000

银行存款100000



(三)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支付补价10万元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200万元的比例为5%,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90+10=200(万元)

小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50/(50+150)=25%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50/(50+150)=75%

则换入小汽车的入账价值=200×25%=5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75%=150(万元)

(2)甲公司编制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小汽车500000

无形资产1500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000

投资收益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500000

银行存款100000

(3)假设上述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支付补价10万元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230万元的比例为4.3%,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250-30+10=230(万元)

小汽车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40/[(80-40)+170)]=19.05%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170/(40+170)=80.95%

则换入小汽车的入账价值=230×19.05%=43.82(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30×80.95%=186.18(万元)

编制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小汽车438200

无形资产18618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500000

银行存款100000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