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入度是我国石油沥青划分的指标,其测定方法看成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定质量的负荷,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针尖对沥青样品的剪切情况,针入度实质上是一种等温粘度,对油源稳定相同或温度敏感性相同的沥青,针入度大即较稀的沥青有较低的劲度摸量,比较稠沥青的路面裂缝少。在寒冷地区,为预防路面开裂,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软质沥青。
2、针入度比是指薄膜烘箱试验后沥青针入度与试验前沥青针入度的比值,它一般用于表征沥青在加热拌和及铺筑过程中的老化。在热和空气作用下沥青硬化的最显著标志是针入度下降,计算试验后残留针入度的百分比数越高,说明沥青的抗老能力强,对路面使用性能越有利。
3、软化点表示在一定外力存在下,沥青受热从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能力是的温度。软化点实质上是一种等粘温度。它表征道路沥青在较高环境温度下和有车辆行驶的条件下抵抗路面变形的能力。软化点的高低常用于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4、延度,道路石油沥青的延度是通过在规定的速度和温度下,拉伸标准试件的两端值到断裂的长度。大都认为沥青的低温延度与路面的低温开裂性能关系密切,同时,延度也有限制蜡含量的意义。
5、薄膜烘箱试验是模拟沥青在与集料进行热拌和过程中呈薄膜状态,受到热和空气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最终使沥青老化的过程。试验后对残余物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沥青原始性能进行对比,用以考察沥青的热老化性、流动性、粘附性以及化学组成的变化。
厚度3.2mm的沥青薄膜在163℃下加热5h的试验时间,与针入度85-100的沥青在149℃下拌和温度下的老化过程最为接近。薄膜烘箱试验被公认为是反映拌和过程热老化的最好试验方法。
6、蜡含量,目前我国沥青蜡含量测定是SH/T0425-2003,基本过程为沥青裂解脱胶质、沥青质→裂解油在乙醚乙醇中的脱裂→过滤洗涤→蜡。基本参照德国DIN52015方法制定的。蜡复性和再现性差,由于蜡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粘结力、抗水剥离性等均有较大影响,所以沥青中的蜡含量一直是国内沥青用户、企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指标。
本文由www.hjdssy.com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