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郭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选案分析岗位
2012-04-15 | 阅:  转:  |  分享 
  
第六章稽查部分

6.1选案分析岗位

6.1.1岗位职责

负责利用计算机或人工手段分析和筛选待查纳税人。

6.1.2岗位关系















6.1.3工作规程

一、采集数据

内部和外部数据资料的种类包括:

(一)纳税人各项申报资料。主要指已经取得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其纳税义务,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各种纳税资料,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其他资料等。

(二)内部管理资料。是指税务机关在向纳税人办理各项业务时积累的信息数据。如:发票的购领数量及号码、税款的入库金额、各项待批文书的审批记录等等。

(三)税务稽查资料。主要指经过稽查实施、审理、执行后形成的纳税人违法事实及处理结果资料,为案底查询和计算机再选案提供信息。

(四)外部数据资料。是指从其他税务机关和外部有关职能部门获取的纳税人的有关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地方税务机关相互取得的信息;

2、工商行政机关查询的登记信息;

3、司法机关转来的涉税信息;

4、从金融、银行部门取得的资金信息;

5、从财政、海关等其他部门取得的涉税信息;

6、从公安机关取得的信息;

7、从外部取得的其他信息。

二、确定选案机制

(一)确定选案标准和参数

收集和存储税收法规对税务违法行为界定的量化指标和限期标准,以及管理服务、征收监控中对纳税人的具体管理规定,收集整理人工分析的经验值,作为分析时的判断标准。

(二)确定选案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日常稽查中发现税务违法行为的分析,分行业、分环节、分重点地确定选案指标和分析方法,如税务登记率、申报率、税负率、发票使用量分析、销售利润率,等等。

三、筛选待稽查对象

根据确定的选案标准和参数,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案指标和分析方法,对各种数据归集、统计分析处理,确定待稽查对象和待稽查项目。

1、综合分析同种选案方法中,被分析纳税人各项指标的强、中、弱的多少,来确定其被查的可能性及选入《待稽查纳税人清册》的排名;

2、综合分析被分析纳税人单项指标的强、中、弱,选定待稽查纳税人的待稽查项目。

拟定计算机选案分析报告,剖析选案过程和选案依据,提出分行业、分类别专项检查的意见。

将本岗的选案分析报告和《待稽查纳税人清册》、《计算机选案移送稽查审批表》,报稽查事务审批岗位审批。

四、案源处理

接收稽查事务审批岗位已审批结果,根据审批意见按以下规定处理:

1、经审批同意实施稽查的,由本岗将已审批的选案分析报告和《待稽查纳税人清册》及附报资料传递给稽查案源管理岗位,通知下达稽查任务。

2、经审批暂存待查或不同意实施检查的,由本岗将案源转下期上报或在选案系统中进行清理。

五、资料归档

《待稽查纳税人清册》)和选案分析报告由本岗留存,并定期归集装订、整理成卷,按规定期限移交档案管理岗位。

6.2举报案件管理岗位

6.2.1岗位职责

一、负责举报案件的受理、初步处理、资料传递等;

二、负责举报案件分类处理、资料传递和归档等;

三、负责举报奖励提请、初审、资料传递和归档等。

6.2.2岗位关系

一、举报案件受理







二、举报案件分类处理







三、举报奖励提请







资料传递



资料传递



资料传递



资料传递



结果返回



结果返回



上传审批



上传审批



采集或传递



采集或传递



选案分析岗位



1、采集数据资料;

2、确定选案机制;

3、筛选待稽查对象;

4、案源处理;

5、资料归档。



稽查事务审批岗位









领导岗



案源管理岗位



案源管理岗



档案管理岗位



档案管理岗



内外部数据资料



内外部数据资料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