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
2012-04-16 | 阅:  转:  |  分享 
  
课程提纲一.设计管理——从开始就做对?二.制造控制——系统的管理方法?三.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四.标准制定——管理标杆
五.持续改进——品质提升的突破点一.设计管理——从开始就做对1)计划与确定项目阶段2)市场研究3)保修记录和质量信息
4)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经验5)顾客业务计划和营销策略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1)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2)可制造性
和装配设计3)设计验证4)设计评审5)设计确认6)样件制造控制计划7)工程图样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作为本阶
段的输入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1.包装标准2.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3.过程流程图
4.车间平面布置图5.特性距阵图1)试生产控制计划2)过程指导书3)测量系统分析计划4)初始过程能力
研究计划5)包装规范6)管理者支持(2)APQP的目的目的:确保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整个生产链都得到有效的管理
和控制。目标:促进公司所涉及到的各部门及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3)APQP的任务与要求
1.组成产品质量策划小组成员:研发、质量、技术、生产、仓储、采购、销售、设备、行政、人事、供方和顾客的代表.
横向职能与纵向职能如何协调?2.确定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任务范围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主要任务:识别顾客的需要、期望、要求并
与本公司各部门的情况相结合。具体任务范围:1)选出项目小组负责人,负责监督策划过程2)确定每一代表方的角色和职责
3)确定内部和外部顾客4)确定小组职能及小组成员,明确哪些个人或供方应被列入产品质量策划小组,哪些可
以不需要5)确定顾客的要求6)确定顾客的期望,如设计、试验次数等7)对所提出来的设计、性能要求和制造过程评定其可行性;8
)确定成本、进度和应考虑的限制条件9)确定所需来自于顾客的帮助10)确定产品质量小组开展工作的文件化过程和方法3.建立小组间
的联系APQP小组与顾客及供方建立联系渠道、明确联系方式、方法及信息反馈,定期与其它部门/小组举行会议.4.做好
培训工作APQP小组策划的成功与否依赖于有效的培训工作5争取主要顾客参与策划6.控制计划1)样式试制控制计划
2)小批试生产控制计划3)批量生产控制计划(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如何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规定要开
发的产品/项目并编制开发计划.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的输入:1.顾客的呼声内部/外部顾客的报怨、建
议、资料、信息(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2.市场研究1)对顾客的采访2)顾客意见的征询与调查3)市场测试和定
位报告4)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研究5)竞争产品质量的研究6)运行情况良好报告3.保修记录和质量信息1)
运行情况不良报告2)保修报告3)组织工厂内部质量报告4)问题解决报告5)顾客工厂拒收和退货记录
6)现场退货产品分析4.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经验1)来自更高层体系或过去质量功能展开项目的输入2)顾客的信件和建议3)运
行情况良好/运行情况不良报告4)销售商意见5)现场服务报告6)利用指定的顾客代理所作的内部评价7)由内部顾客反映的问题和议
题8)管理者的意见和指示9)政府的要求和法规10)合同评审5.产品/过程基准数据6.产品/过程设想输入新产品/过
程开发的设想,包括产品特性、可靠性评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概念等7.产品可靠性研究进行产品可靠性试
验和研究,以确定产品可靠性目标,包括在规定时间内产品修理和更换频率及耐久性等1.设计目标初步和可度量的设计目标2.可
靠性和质量目标缺陷水平或废品率等3.初始材料清单4.初始过程流程图5.产品保证计划6.管理者支持(5)产品设计和开
发阶段应完成产品图样和全部设计文件、样件制造和验证是否满足顾客呼声目标,即满足生产量、工期和工程要求的能力,并满足
质量、可靠性、投资成本、重量、单件成本和进度目标等要完成设计初始可行性分析,以明确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1.产品设计
和开发阶段的输入2.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工艺现场是否能够满足。3.设计验证主要验证产品设计即材料、性能、寿命、尺寸、
环境、外观等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4.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由设计部门主持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一些定期安排的会议,不只进行
技术试验,还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活动:5.设计确认采用综合试验计划和报告对零部件和总成产品和过程确认.6.样件制造
7.工程图样8.图纸规范9.量具10.实验设备(6)过程设计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过程指导书1.控制计划2.失效模式
3.工程图样、性能规范、材料规范、目标标准和工业标准4.过程流程图5.车间平面布置图二.制造控制——系统的管理方法
?(1)制造控制5.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管理6.批量的管理和识别7.工序过程控制三.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三.检
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检查系统(5)检查实施(6)批量的管理与识别(7)检查设备的管理(8)安全规格零件的管理四
.标准制定——管理标杆(1)企业内部历史佳绩(2)竞争对手(3)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五.持续改进——品质提升的突破点(1
)PDCA周期为每天制定目标和计划开始行动,实施计划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纠正
错误,调整方向(2)人人都要好好学习(3)人人都要天天向上是否具有含有如下内容的文件化培训计划:问题解决的分析?8工
程性能试验?7全尺寸检验?6控制计划要求?5如下方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是否使作汽车公司质量体系评定对质量体系进行了评定
?4供方是否已确定谁将作为与自己供方的质量联络人?3供方是否已确定谁将作为与顾客的质量联络人?2在制定或协调控制计划时
是否需要顾客质量保证或产品工程部门的帮助?1完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对每一个对
控制计划来说非常关键的操作是否都提供过程指导书?17被识别的其它项目?16防错?15问题的解决?14能力研究?1
3统计过程控制?12对以下方面是否已完成部训?提出培训时间进度11列出被培训人员名单?10包括所有的雇员?9完
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是否容易理解?25目测量具:文件化?24反应计划?23样本容量?
22试验频率?21容易理解的工程性能规范?20检验指导书是否包括以下内容:操作人员/小组领导人员是否参与了标准的操作人
员指导书的制定工作?19每一个操作上是否都具备标准的操作人员指导书?18完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
7.包装标准8.过程参数9.生产者对过程和产品的经验和认识10.搬运要求11.过程操作者应确保现场操作
人员和管理人员易于得到过程指导书;指导书应包括诸如机器的速度、进给量、循环时间等设定的参数.过程指导书的制定应依据:(1)制造控
制1.作业指导书类的编制2.作业指导书类的改定3.作业的实施4.再生材料的管理
检查系统:(1)检查点的设定(2)检查规格书的编制(3)检查规格书的改定(4)检查严格度的调整做最专业、最系统化的企业
全员培训平台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讲师:田开军(1)设计管理的阶段:1.计划和
确定项目阶段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3.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4.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5.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6.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2)APQP的目的(3)APQP的任务与要求(4)计划和
确定项目阶段(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6)过程设计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入:1)设
计目标2)可靠性和质量目标3)初始材料清单4)初始过程流程图5)产品和过程特殊性的初始清单6)产品保证计划7)管理者支
持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8)工程规范9)材料规范10)图样和规范的更改11)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
求12)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13)量具试验设备要求14)小组可信性承诺和管理者的支持3.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4.过程失
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的输出1.试生产2.测量系
统评价3.初始过程能力研究4.生产件批准5.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5.生产确认试验6.包装评价7.生产控制计划
8.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2.确定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任务范围(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4)计划和
确定项目阶段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的输出(作为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入)(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6)
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的评审7)试验设计(DOE)8)试验失效9)设计验证进展1)设计/功能要求2)正式的可靠性
和置信度目标3)设计与过程能力(设施、设备、技术、环境)的匹配4)模拟5)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及后果分析(DFMEA)
(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设计是否使用:是否已完成了设计验证计划?9是否已考虑了有关服务和维修性的问题?8是否已完成DF
M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7是否已完成DFMEA?6对样件是否已有计划?5是否已考虑试验设计?4是否已考虑了装配变差
的分析?3特殊工装2新材料1A.一般情况完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设计信息检查表使用现有
的检验技术,是否有些规定要求不能被评价?19公差是否和被接受的制造标准相一致?18为设计功能性量具,是否已明确了足够的控制
点和基准平面?17为最大限度减少全尺寸检验时间,是否明确了参考尺寸?16对于影响配合、功能和耐久性的尺寸是否已明确?15
B.工程图样特殊特性是否正确文件化?14是否完成了材料清单?13是否已选择特殊特性?12是否对所有规定的试验、方法
、设备和接受准则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和了解?11完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D.材料规范如要求,对试验设
备是否已获得顾客批准?27规定的抽样容量和/或抽样频率是否可行?26如不是,是否由批准的分承包方进行?25所有的产品试
验是否都将在厂内进行?24如反应计划要求,能否对额外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仍能进行正常计划的过程试验23是否已对在在最小和最大
规范下生产的零件进行试验?22是否有足够的试验载荷以满足所有条件,即生产确认和最终使用21是否已识别所有的特殊特性?20
C.工程性能规范完成日期负责人所要求的意见/措施否是问题搬运?38是否已考虑以下材料要求:所有被使用的试验室
得到认可了吗?(如要求)37将使用外部试验室吗?36为保证准确结果,需要培训吗?35具备试验设备吗?34特性将在厂内进行检验吗?33是否已明确材料特殊特性所要求的检验?如果是,则:32是否要求材料供方对每一批货提供检验证明?31选中的材料供方是否在顾客批准的名单中?30在已被明确的环境中,规定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和耐久性要求相一致?29是否明确材料特殊特性?28环境?40贮存?39搬运?38小组可行性承诺顾客:日期: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做最专业、最系统化的企业全员培训平台
献花(0)
+1
(本文系参谋人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