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華姓氏來源
2012-04-16 | 阅:  转:  |  分享 
  
#c#D8E%N6A+u8I''q中華姓氏來源--與--中華譚姓來源傳說記載;

中華姓氏來源;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眾多的大國。中國人的姓氏傳說;是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傳說和文獻中出現的“氏”有不少,最早的是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中國最早的“姓”就產生在伏羲時代,“風”是中國的第一個姓,這個時期一個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領是倉頡,他創造了文字,替代結繩記事。女媧氏之後為神農氏即炎帝,炎帝其後為薑姓。黃帝姓公孫,名軒轅,黃帝所在部落的稱呼叫有熊氏,黃帝稱帝位後統治了中原大地。黃帝有25子,得姓有12個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這12個姓事實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兒子因沒有實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據考證,中國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黃兩帝之後。炎黃兩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無論你我他同姓一家親,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歷來以為中國人先有“姓”後有“氏”,事實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關係也在變化。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轉變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中華民族傳統家譜早有記載;家譜是人類以血緣為核心親緣關係的投影記錄,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人類遺傳規律科學。按這條遺傳規律明確規定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氏文化傳說;z/m,j;m,Mg#L&H6V9I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史書記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

據考古學資料記載;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有“女”旁,如:薑、姚、姒、姬、媧、婢、妊、妃、好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有“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在神話裏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2w5R9o%^7]5o''d1V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8F`)N0M)t&f姓氏的種類,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

一、以氏為姓。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誌符號作為姓,有姬、薑、姚、任、伊等姓。在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傳說上古時代神農氏的母親叫女登,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

二、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諸侯,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姓氏。如;譚(譚姓出自姬姓---姒姓,始祖為大禹,發源於山東省境地“古譚國”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郯、宋、鄭、齊、魯、陳、蔡、房、杜、唐、曹、吳、秦、許、溫、劉、榮、甘、樊、尹、周、詹、毛、明、穆、武、祝、紀、邾、向、薛、滕、聶、郭、殷、胡、焦、於、杞、申、呂、蓼、潘、江、蔣、柏、雍、項、魏、霍、耿、楊、仇、梁、王、韓、曾、羅、鄧、賴、穀、舒、邢、鄢、徐、蕭等國。周文王封少子於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後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後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後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bS(HE9M-HD:I四、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六、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七、以官職為姓。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L.N$f!xD''J8[6@4d6L八、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淩的人,後代以淩為姓,還有蔔、陶、匠等姓。1O5R.n+^)g3{)i6Q0T1Z九、以諡號為姓。十、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一、爵位稱號及爵系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十二、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範圍之內。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西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裏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年。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前100名;

1李2王3張4劉5陳6楊7趙8黃9周10吳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31程32柴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鐘57汪58田59任60薑61範62方63石64姚65譚(譚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4%,居第六十五位。譚姓出自姒姓,始祖為大禹,發源於山東省境地“古譚國”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曹89錢90湯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100文001、李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002、王姓:約占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003、張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004、劉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005、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006、楊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佈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007、趙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008、黃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於江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009、周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010、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011、徐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1.73%。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012、孫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52%,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013、胡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占全國漢族胡姓13%。014、朱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6%,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015、高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1%,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為多。016、林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8%,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臺灣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約占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017、何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多此姓。018、郭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氏之一,。萬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019、馬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1.0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回族大姓。020、羅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86%。其主要分佈在四川、廣東、湖南、江西、貴州、湖北等省,六省羅姓約占全國漢族羅姓的70%。021、梁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84%。尤以廣東多此姓,約占省人口4.7%,全國漢族梁姓人口35%在廣東。022、宋姓:023、鄭姓:024、謝姓:025、韓姓:026、唐姓:027、馮姓:約占漢族人口的0.64%。尤以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雲南等省多此姓。028、於姓:029、董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61%。尤以河北、山東、山西、雲南、遼寧、浙江等省最為集中。30、蕭姓:031、程姓:總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7%。主要分佈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東等省,這五個省的程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程姓人口的60%。032、曹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7%。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033、袁姓:034、鄧姓:035、許姓:036、傅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1%。主要分佈在山東、湖南等省。037、沈姓: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50%,歷代多以江南為其主要的分佈地區。038、曾姓:039、彭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49%。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040、呂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尤以山東、河南二省多此姓。041、蘇姓:042、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043、蔣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在我國歷史上蔣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044、蔡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6%。尤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約占全國漢族蔡姓人口的44%。045、賈姓: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42%。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046、丁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42%。047、魏姓:048、薛姓:049、葉姓:050、閻姓。

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中華譚姓來源傳說記載;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英文:Thehuangdi;Yellow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居五帝之首。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嫘祖是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正妃。是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是她興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禮俗,從而著稱“婚姻文明”創始者嫘祖。黃帝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有《黃帝內經》傳世。姬姓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八大始祖姓氏之一。姬姓的族人可以說是黃帝的嫡系後裔。

譚姓源自姬姓---姒姓;

譚姓源自姬姓---姒姓;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乃是鯀之子,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後裔。從黃帝到大禹之間的傳承關係如下:昌意,上古傳說人物。傳說他是黃帝和嫘祖的兒子,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二子為嫘祖所生,長子為玄囂,次子昌意。

昌意;據載黃帝二十九年(前2839年),嫘祖於若水(雅安滎經)生昌意。黃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於四川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昌僕為妻,生有一子顓頊。後來昌意北遷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南樂西北),顓頊後為部落首領,生鯀,鯀生大禹。

《山海經》傳說;乾荒又名韓流;傳說{西元前年}傳說;昌意降處若水,生帝--乾荒“韓流”取淖子曰阿女(濁山氏即蜀山氏),生帝--顓頊。《山海經·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同彘(zhì)之國,黃帝妻螺(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長腦袋)、謹耳(小耳朵),人面(人的臉)、豕喙(豬的嘴),麟身(麒麟的身子)、渠股(兩條腿幷生在一起)、豚止(豬蹄腳),取淖(姓,音nào)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竹書》雲: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郭注引此紀證之,謂乾荒即韓流也。

乾荒與豬圖騰。中國學者嚴複譯英人甄克斯《社會通詮》,其中“蠻夷社會篇”說:蠻夷之所以自別也,不以族姓,不以國種,亦不以部落,而以圖騰。聚數十數百之眾謂之曰圖騰,建蟲魚鳥獸百物之形,揭櫫之為徽幟。

《山海經》說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竹書紀年》說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即韓流。《史記》略去韓流,不外乎是由於儒家認為豬圖騰的韓流不應是黃帝之後。其實,良渚文化的神徽即含有豬的形象,必與韓流家族有關。養豬是農業文明的體現,豬圖騰在夏代以前的分佈見《山海經》記載。最顯赫的豬圖騰部族就是韓流。

顓頊;(前2514~前2437)中國歷史中的一位傳說人物,為五帝之一。《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顓頊帝也”。顓頊,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二十歲即帝位,初國於高陽,建都於高陽古城(今河北省高陽縣),故又稱其為高陽氏,今舊城村,周圍九裏。古志載“高陽,古頊帝墟,歷代沿革”。

鯀;在山海經的神譜中,鯀是黃帝的子孫之一顓頊帝之子,是名門之後,在堯舜時代,大貴族鯀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鯀稱崇伯鯀,相傳堯將鯀附近。這是傳說中登封嵩山封於崇地,崇指崇山而言。崇山即嵩山,故崇地當在今河南省夏人活動的地區之一,很多歷史事件與傳說都和這個地區有關。堯時,洪水為害,堯命鯀去治水。鯀用堵塞的辦法,治水失敗,被“殛之於羽山”。

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後氏首領,傳說為顓頊帝的孫子,黃帝軒轅氏第五代玄孫。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帝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招收伯益為部屬融合東夷部族和把其他各部落統一,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考證;《中國史稿》(郭沫若著)記載;伯益是夏禹早期把夷人融入華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個民族。

帝舜;是中國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晚年的時候,禹完成了治水的大業,於是他帶著妻子,到外地出遊去了。他讓禹在他走後接替他的職位。那時有個習慣,老首領讓賢以後,為了讓新首領行使權力,早日樹立威信,使民眾的心逐步轉移到新首領身上,老首領要離開都城,去過普通人的日子。帝舜雖然讓位了,但人民因為他的政德,仍然惦念他。在他一百歲的時候,到南方巡遊,突然患病,死在了蒼梧山(今湖南寧遠縣南)噩耗傳來,國中臣民無不悲哀。大禹聽到此訊,也是悲痛欲絕,親自率領眾大臣,以隆重的禮儀,為舜建造了陵墓,並在蒼梧山修廟祭祖,這就是至今猶存的零陵和舜廟(今湖南寧遠縣)。大禹殯葬了虞舜,帶娥皇、女英二妃返都。二妃痛不欲生,當船過湘水時,竟雙雙投江而死。人們不忍說她們死了,而說她們變成了湘水神,因此稱作湘妃。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萬民的擁護。舜去世後,大禹正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這就是夏朝的開始。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大禹是夏朝的第一個國君。大禹當上夏朝的國君後,沒有忘記肩負的重任,沒有忘記天下的長治久安,雖然身居高位,卻不貪圖享樂。為了治理天下,他還經常外出巡遊,瞭解民情。大禹在巡視期間,看到多數部落首領對他畢恭畢敬,可是也有的部落首領並不把他這個領袖放在眼裏。他便下令各部落把所有的銅貢獻出來,用這些銅鑄成了九個大鼎,象徵九州。每個鼎上鑄著各州的地理出產、珍禽異獸,然後將九鼎運至宮中,號稱是鎮國之寶。各部落首領定期向禹王進貢時,都要向九鼎致禮。擁有九鼎的禹王,當然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這九個鼎流傳下來也就成了封建國家政權的象徽。同時,鑄鼎的故事告訴我們,禹時手工業和冶煉技術已得到了發展。夏禹開始在部落聯盟中擁有無上的權力,九鼎的鑄成,使他有機會把這權力強化和神聖化,使它更加鞏固,以便把各部落統一在一起。禹王晚年有一次在茅山(今浙江紹興)召集各部落首領,想借商議大事之名再顯示一下威風,鞏固他對各部落的控制。說來也巧,這次大會剛開始,就給了禹王一個樹立權威的機會。原來是離茅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部落,叫防風氏。這防風氏對禹王的權力並不尊重,因此開會時,故意很晚才來。禹王見此情況大怒,下令處死了防風氏。各部落的首領見禹王是這樣威嚴,個個俯首貼耳,唯禹王之命是從。禹王去世前幾年,想效仿堯舜,找一個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最初,人們推舉在帝舜時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沒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後來經過商議,又一致推舉伯益做他的繼承人。伯益曾經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發明過一種鑿井的新方法。他擅長畜牧和狩獵,曾教會人們用火燒的辦法來驅趕林中的野獸。所以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伯益是僅次於大禹的一位英雄。隨著王位的鞏固,夏禹越來越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王權應該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管,而不能讓別的什麼人來繼承。可是伯益功勞卓著,威望極高,首領會議上推舉他做自己的繼承人。禹王感到眾怒難犯,只好順水推舟,答應下來。為了這件事,禹王越發煩躁,寢食難安。後來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順利的繼承舜位,一是當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二是舜選定自己做繼承人之後,就讓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權。如果我也效法當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權讓兒子去執行,而只給伯益一個繼承人的名義呢?於是禹王讓啟參與治理國事。過了幾年,他的兒子啟由於把國事處理得很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來,而伯益做為繼承人,卻沒有新的政績,他過去辦的好事,人們也漸漸淡忘了。禹王死後,他的兒子夏啟就真地行使起王權來了(夏啟,夏禹之子。大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縣西池下村裏)。而多數部族的首領,也都表示效忠於啟,他們說:"啟是禹的兒子,我們願意效忠於他。"伯益看到事情成了這個樣子,大怒。他本是東夷人,他召集東夷部族率軍向啟殺來。而啟早有防備,經過一場大戰,打敗了伯益的軍隊。夏啟為了慶祝勝利,在鈞臺(今河南禹州)舉行了大規模宴會,公開宣佈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國君。從此,父亡子繼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賢的公天下制度。儘管啟打敗了伯益,但許多部族對他改變禪讓傳統的做法表示強烈的反對。有一個部族首領叫做有扈氏,站出來反對夏啟的做法,要求他按照部落會議的決定,還位於伯益。於是,夏啟就和有扈氏在甘澤地方(今陝西戶縣一帶)發生了戰鬥。兩軍對壘,大戰開始前,夏啟激勵將士們說:“我要告訴大家,這個有扈氏對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來消滅他!因此你們要服從我的命令,奮力出擊,不可懈怠!”夏啟訓話完畢,大軍兵士就揮舞刀槍,呐喊著沖向有扈氏的隊伍。經過一場激烈的廝殺,有扈氏被打敗了,有扈部落的成員被罰做奴隸。從此,夏啟的王位終於坐穩了,父死子繼的家天下制度正式開始了。夏啟實行王位“世襲制”的故事,說明那時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經徹底瓦解,天下為公氏族部落會議制度已經轉化,開始出現了國家的雛形,奴隸社會天下為家到來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進步。因為在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水準使人們的生活極其艱苦。到了奴隸社會,農業和手工業有了分工,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所以說這是歷史的向前發展。啟,母塗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臺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啟奪位後,攻殺禹選定的繼承人伯益,開創了世襲的由父傳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啟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陝西省戶縣)不服,啟發兵攻伐,被有扈氏打敗。為了贏得民心,啟便嚴於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然後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滅了有扈氏,鞏固了王位。這以後,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啟的年紀老了,他的"五"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凶,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只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廟號世宗,諡號建王。

史傳;姒姓夏後氏部落的首領,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始人。是大禹的後代,周初大封諸侯時,大禹後裔中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譚國國勢一直不盛,不久就淪為齊國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齊桓公二年(西元前684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而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譚氏始祖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始祖;第一世祖,譚祁,堂號;宏農(弘農)譚氏,由此,大禹便被尊奉為譚姓的血緣始祖。

文明的古譚國傳奇傳說;

譚國作為一個獨立的文明古國,曆唐虞以造夏商,自周初再次分封於譚,後又曆三百八十餘年,歷史延續時間較長.燦爛的譚國文化是譚子的祖先和後裔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結晶.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艱難跋涉中,生存、延續、豐富、發展著的譚國文化象波瀾壯闊的千裏黃河奔騰不息.譚文化是東夷文化淵源主幹的延續,是齊魯文化的重綏發祥地之一.譚文化豐富、充實了龍山文化的寶庫,使之似噴發不息的源頭,注入了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譚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又獨具丰姿卓立不群。

西元前11世紀,周取代了殷商帝國的地位.據於譚國在東方諸侯國的地位和影響力,對商朝始封的古譚國採取了承認的政策。武王七年夏,再封譚子為諸候、子爵.西元前1062年,譚子將國都南遷於城子崖.此後原來城子崖之北的商代譚國都城便成為譚國的第二大城市,與譚林(今平陵城)成為鼎足之勢,譚國國君稱譚公,亦稱譚子.譚國為周武王初封的七十四國之一.自周開國後,譚將國內劃分為防、陵、“覃卩”、鞍、濼、祝柯、曆、鼽`野井、清石峁、盧、廣裏等十數邑.其較大的邑落如鄂、曆、祝柯等.在今天的譚國故城城子崖周圍,已發現譚國時期的遺址就有巡檢、七郎院、東澗溪、笨、馬安、西鵝莊等近百處.這說明,譚國之初,內修政治,外和諸侯,勢力的強大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加之地理位置優越,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質生存條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長率,國勢較為強盛,荀子的《儒效篇》中記載:“周初共立七十四國,姬姓獨居五十三,而作為“姒姓”的譚國能列為初封的七十四國之一,可見譚國初封時尚具有較高較強的社會地位。

周朝時期的譚國,在政治上大體經歷了獨立、齊之附庸、最後變成了齊國的屬邑這樣三個歷史階段。

周初政權建立之始,忙於國事,尚無暇東顧,包括譚國在內的東夷諸國邊境無事,尚可安定,時隔不久,武王去世便發生了“管蔡之亂”;周公立,相天子,三叔、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畔”.當時,這些反對周人的國家,基本上都地處今天的豫東或齊魯之邊,姬姓---姒姓的譚國恰在這一地域的交匯處,可謂在劫難逃,即使不參加反周聯盟統一行動,恐怕也難避其嫌。政變發生,周公興師,以伐東國,譚國乃是必經之地。周師凱旋之後,譚雖不在討伐之列,但在政治地位和經濟發展上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和損害。據西周開國60餘年的康王之未,周室對周邊夷族開始了大肆征伐,至昭王時代,這樣的征伐浪潮達到了頂峰,昭王掠奪的重要目標是東夷各國.然而這更加加劇了東夷族的反抗。

自昭王時代始;是周王室對東方諸候之控制最為嚴厲的時期,也是壓迫和掠奪最為殘酷的時期。在成周(今洛陽)及各地出土的覃氏器,足可證明這種掠奪之一斑。西周王室為了在政治上、經濟上更嚴密地控制東方諸國,穆王時大興土木,營建洛邑(成周)和向東通往譚、齊諸國的通道,加重了譚與東方諸國人民的負擔.周王室通過洛邑與“大東”間的周道控制,掠奪譚等東方國家。造成譚人的貧困和周人的安定。譚人的辛勞和周人的享樂。《詩·衛風·項人》有過這樣一段記《詩·小雅·大東》唱出了譚人的心聲.生動地再現了譚、周之間以及周與東方諸國之間的關係。周自平王東遷,王室衰微,諸候逞強.譚國四周東齊、西衛,南魯、北燕,可謂東方四強。這一時期以強欺弱者,诸候方“伯”代替了东周王室(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古今中...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