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艺术与手影戏艺术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皮影、剪、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以有多种角度的分类方法,按照材质来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制作的。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剪刻类、塑作类(包括印染类)、编织类、绘画类、雕镌类、扎糊类、表演类、装饰陈设类等。也有学者按照造型来分类,但是这几种分类都比较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出民间工艺美术极为丰富的内容种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手影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全部靠手部动作投影的改变,幻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形象(影像),而不靠任何另外的附加东西去修饰它。在外国人眼中,手影艺术是一门神秘而纯净的艺术。
“手影戏”演员在屏障后边用手的组合表演各种人物、动物的造型,用现代灯光的反打技术,把各种造型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手影,同时配以口技模拟声音,这样就把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但可以听到动物之间嬉笑亲昵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影看到可爱逗人的逼真形象。用十指灵动,演艺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的动物,惟妙惟肖,令人惊手影戏十分简便,且历史悠久。《都城纪胜》记杭州瓦舍众伎“杂手艺”中就有“手影戏”一项。手影戏不要复杂设备,只要一烛或一灯,甚至一轮明月,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种种物的形象,因手影主要作给儿童看,儿童喜爱动物,于是兔子、狗、猫等等就成了手影主要表现对象。“像不像,三分样”,通过形似的手影游戏,可以启发儿童的联想思维。手影戏是在民间手影游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起来的。手影游戏的起源是在古时没有什么玩具的情况下,逗乐小孩子的一种民间传统游戏。2000年,沈先生发现,手影戏一直停留在游戏阶段,没有形成具体的故事情节,也缺乏主题,只是静态的投影。模仿几个简单的形象和动作,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把手影,皮影,木偶等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当前社会流行的动漫结合起来,赋予它们艺术的生命力,专门创作表演脚本,对演绎的形象进行配音,进行人物(或动物)性格塑造。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主体,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直接去表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手影艺术不是更具有艺术的张力吗?受此启发,沈先生经过进一步的艺术创作,才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手影表演艺术形式。从那之后,这项完全来自民间的绝技,重新走上了艺术舞台,使这一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现在我们所看到所有手影表演,包括舞台布景、幕布搭设、背景音乐的选择等,完全是沈晓先生一手创作的。????2001年手影艺术正式登上舞台,向大众推广。这一登台便大受欢迎,同年被省政府作为民间传统艺术交流,去马来西亚作演出,观看他们表演的国际友人无一不被这一民族艺术瑰宝所折服。表演结束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自接见了他。?“手影戏”是杂技的新品种,中国杂技团演员石磊、焦建东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苦心钻研,再无任何资料、无老师、无前人铺路的情况下,创作了新的口技表演形势“手影戏”,他们挖掘了失传多年的“隔壁戏”进行改进,在屏障后边用手的组合表演各种人物、动物的造型,用现代灯光的反打技术,把各种造型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手影,同时配以口技模拟声音,这样就把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但可以听到动物之间嬉笑亲昵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影看到可爱逗人的逼真形象。这也是对中国口技史无前例的一次重大改革。我国口技大师孙泰老先生称赞说“前五十年口技是以我为模式,而们的出现,是口技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他们先后模仿出“小鸟、鸭子、兔子、牛、马、猫”以及各种人物形象,并编排了“小鸟婚恋”、“鸭狗争食”、“人物展现”、“白兔的命运”、“节日的鼓手”、“印地安人的歌声”、“热恋的年轻人”、“东郭先生”、“列宁在1918”等节目。先后出访了英国、法国、俄罗斯、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苏里南、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日本、巴基斯坦、瑞典、德国等几十个国家,受到各国观众和演出商的欢迎,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十几个电视台进行播出。98年中央电视台“曲苑杂谈”的节目在没有任何审查的前提下,一口气录制了四期,文艺部副主任王晓、导演汪文华都说:“这个节目你们创作出多少新作品,我们全都要。”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列宁在”看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后,央视一资深编导激动地说:“要不是亲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人的两只手能达到如此之神奇的功效”。在电视台播出后,观众反映非常热烈,市委宣传部等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石磊、焦建东表演了《逗趣》深受观众喜爱。手影在民间是老人在阳光下哄小孩的游戏,但在舞台上成为一个独立的节目,这无疑是对我国文艺舞台的一大贡献,它填补了我国艺术舞台的一项空白。焦建东、石磊两位艺术家还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者“手影戏”的发展和未来,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手影戏”、了解“手影戏”、喜欢“手影戏”,使他成为我国文艺舞台上的一朵奇葩!“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保护不力,民间艺术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有的种类已经濒临失传或处于“绝迹”的状态。首先要在群众中普及关于民间艺术的东西,让大家能够有机会了解它们,走进它们,然后才能发自内心的保护它们。
其次,要拓展民间艺术品的商业渠道,制作出更多更精良的东西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
最后,还要对老艺人关心呵护,开办相关的培训班来为下一代艺术家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不至于让珍贵而稀少的民间艺术永久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