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建设工程经济(第三版)》网上增值服务
(2011年第四期)
第一部分勘误汇总
页码 行 误 正 89 17 静态会记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 109 6 变更、索赔、变更 变更、索赔、奖励 110 倒17 发生成本170万元 发生成本1750万元 120-121 例1Z102042-8 本例题不完善 详见“网上答疑”问题12 173 表1Z103026-2第(6)栏 300+25.2+13.608=353.808 315+25.2+13.608=353.808
第二部分网上答疑
问题
教材P9页,例1Z101012-4,如果第一次投1000万元,10%的利率,第一年末就可收回100万元,以此类推下去,是符合题意的,不知本题答案379.08万元的第一年的100万元利息怎么来的?请说明,如5年复利计息也是在第5年末,第1、2年的利息被收回了,也就不能计息了吧37.908万元,回收投资62.092万元,两者合计收回100万元)。即:
年初款额 年末利息 年末本利和 年末收回 1 379.08 379.08×10%=37.908 416.988 100 2 316.988 316.988×10%=31.6988 348.6868 100 3 248.6868 248.6868×10%=24.86868 273.55548 100 4 173.55548 173.55548×10%=17.355548 190.911028 100 5 90.911028 90.911028×10%=9.0911028 100.0021308 100 问题
网上增值服务一P6页第四练习题的公式(见下面楷体)与教材P9页不一样是怎么回事?谢谢!
4.若10年内每年年初存款2000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第10年年末本利和为多少元?若想在第4年年末取款9725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从现在起4年内每年年初应存入银行多少元?
答:本教材只在1Z101062中设备租金计算方法——年金法“有期初流量”计算情形,见计算式(1Z101062-5),除此之外,一律按期末流量计算。因为等值计算公式的推导是依据现金流量图进行的,而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图中年金A是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的价值。
(1)对于等额支付系列期初现金流量年金Ab,其计算终值Fb的计算式如下:
若10年内每年年初存款2000元,利率为6%,按复利计,第10年年末本利和由上式计算为27943.29元。
(2)对于等额支付系列期初现金流量年金Ab,其计算现值Pb的计算式如下:
若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想在第4年年末取款9725元,从现在起4年内每年年初应存入银行2097.22元
答:增值教材中的问答正是说明两者的区别。
教材P9页“图1Z101012-3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示意图”表明是“期末”流量教材P10第8行也说明“(4)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末”]。
教材P页“图1Z1010现金流量示意图”表明是“期”流量教材P图1Z1010也说明“”]。
b、现值Pb两者是不同的,别搞混了。
?问题
教材P14页,根据式ieff=I/P=(1+r/m)m-1,半年期实际利率不是应该为Ieff=(1+2%)4-1吗?为什么指数是2而不是4呢?请指点迷津,谢谢
答:请注意本题是等额系列流量,计息期是季度,收付期是半年。根据教材P13倒数6~7行“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按计息期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因此,本例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这就必须把“计息期季度利率”换算成“半年期实际利率”,而一个半年有两个季度。这就是“为什么指数是2而不是4问题
教材P14页,例1Z101013-3中的12.029”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F/A,4.04%,25)=[(1+4.04%)10-1]/4.04%=12.029
问题
教材P21页,例1Z1010231.3项第二年为什么贷款利息是60,而不是120?总投资TI计算为什么只加第二年的利息不加后几年的?为什么没有加上上表中部2.3的贷款利息总投资中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时不含投产期所付利息,而配套习题中第28页第17题,总投资中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时又含投产期所付利息,请问建设期贷款利息到底含不含投产期所付出的利息?
第二年为什么贷款利息是60总投资TI计算为什么只加第二年的利息,不加后几年的?
?
问题
我想请问一下,22页的第12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与P47的第16行总投资是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还有P152倒数第14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是否有矛盾?因为其中P47那里是多了建设期利息的。
建设期利息P152倒数第14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是建设期利息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P22的第12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P20的第1行“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建设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教材P22页,年净收益额和年利润额两者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理解呢
?答:两者有区别年净收益额年净收益额年净收益额年净收益额年利润额
?问题
教材P48页,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权和非专利作价出资可以达到35%而配套光盘上是30%请问哪一个正确?
问题9
81页1Z101082-4折算费用法式Q0=CF2-CF1)/(Cu1-Cu2)为什么与2010(第二版)书中第97页1Z101092-4式Q0=CF1-CF2)/(Cu2-Cu1)不一样,但是评论结果却一样。是印刷错误吗请予以解答。
Q0=(CF2-CF1)/(Cu1-Cu2)=(CF1-CF2)/(Cu2-Cu1)
问题10
建设工程经济考试可以带复利终值计算表复利现值计算表等表吗
答:考试复利终值现值计算表复利终值现值计算表
问题11
老师您好同样技术方案总投资为什么TI与I包含内容不一样如2009年度考试题中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单选题中I为什么不等于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之和计算期分七期,它们现金流入和流出量分别为900/8001200/700、1200/500、1200/600、1200/600、0/600、0/600,如何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答:我不知道原题,从你给出的信息看,也无法解答你的问题。你可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所对应的时点即为投资回收期的终点。根据起点(可以是建设开始年,也可以是投产开始年)和终点即可知道静态投资回收期
问题12
教材P120页,【例12102042-8】某建筑业企业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700万元,该公司2007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税率改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零。此题难以理解,望详细解答。
答:经核查,在编写教材时选用了【例1Z102042-8】的有关背景材料,对有关数据也进行了调整。表1Z02042中的数据是另行假设的,与【例1Z102042-8】中给出的数据之间不配套,确实会造成误解。现调整如下:
(1)2007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17000000+1200000-4500000+1800000+300000-〔9000000×150%-(9000000-6000000)〕-400000+500000
=5400000(元)
应交所得税=5400000×33%=1782000(元)
(2)假设该企业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
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表1Z102042
单位: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存货 9000000 9300000 300000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1200000 1200000 减:累计折旧 150000 12000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050000 1080000 3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400000 4500000 900000 预计负债 1800000 1800000 总计 900000 33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30000×25%=825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900000×25%=225000(元)
递延所得税=225000-82500=142500(元)
(3)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1782000+142500=1924500(元)
第三部分重点掌握
由于“1Z102000工程财务”是第三版教材中改动较大的章节,为便于考生复习,特从第二期增值服务开始,增加本章节的“重点掌握”版块,已有:第二期(1Z102030和1Z102040),第三期(1Z102010和1Z102020),下面是第四期(1Z102050至1Z102060)相关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Z102070至1Z102080重点掌握内容将在第五期刊出。
1Z102050企业财务报表
1Z102051财务报表的构成
1.编制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中,怎么理解“报表列示项目不应相互抵消”?
答:报表列示项目不应相互抵消是指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一般不能相互抵消,除非会计准则另有规定。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
2.编制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中,怎么理解“当期报表列报项目与上期报表列报项目应当具有可比性”?
答:当期报表列报项目与上期报表列报项目应当具有可比性的含义是: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3、财务报表的构成应重点掌握哪些内容?
答: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考生应重点掌握这些表的内容和作用。
例如: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一种静态报表。即反映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步骤计算出构成利润(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编制而成的,它属于动态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它属于动态的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1Z10205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作用
1.怎样理解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中的流动资产的归类标准?
答: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现。
(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2.怎样理解资产负债表负债项中的流动负债的归类标准?
答: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3、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应当怎样归类?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该项负债仍应归类为流动负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该项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包括哪些单列项目?
答:《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单列项目: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5)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6)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1Z102053利润表的内容和作用
怎样理解书中126页利润表的结构?
答:我国采用的是多步式利润表,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这种多步式利润表注意了收入与费用支出配比的层次性,便于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1Z102054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作用
1.如何理解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内涵?
答: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及现金等价物。这里的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短期投资。现金等价物是短期投资,其支付能力与现金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
2.作为现金等价物的短期投资必须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答:作为现金等价物的短期投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期限短。
(2)流动性强。
(3)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4)价值变动风险小。
因此,通常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到期或清偿国库券、商业本票、货货币市场基金、可转换定期存单、商业本票及银行承兑兑汇票等可列为现金等价物。企业作为短期投资而购入的可流通的股票,尽管期限短,变现的能力也很强,但由于其变现的金额并不确定,其价值变动的风险较大,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施工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从事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例如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施工企业筹集资金等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例如吸收投资;取得借款;偿还债务;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等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现金流量表的补充材料是否还需要仔细阅读?
答: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通常有三项:一是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要在补充资料中采用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二是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三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这些信息对于报表使用人正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仔细阅读。
1Z102055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作用
1.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很多,是否需要全部掌握?
答: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通常包括: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
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
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7)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
的事项。
由于财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会计信息,其所能反映的会计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附注是对财务报表的重要补充和说明,因此必须全部掌握。。
1Z102060财务分析
1Z102061财务分析方法
1.趋势分析法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化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在采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用于对比的不同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2)剔除偶发项目的影响,使用于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
(3)重点分析某项有显著变化的指标,研究其变动原因,以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3.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这两种方法都属于因素分析法,即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1Z102062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1.常用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有何不同?
答:常用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资产管理比率是用于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资产管理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周转率应收账款。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财务比率分解体系。各项财务比率,可以在每个层次上与本企业历史或同行业财务比率比较,比较之后向下一级分解。逐层向下分解,逐步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以实现系统、全面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目的。上图还可以继续往下一级分解,找出核心指标变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8
净资产收益率
权益乘数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
销售收入
净利润
资产总额
销售收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