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劳动定额管理现状
2012-04-19 | 阅:  转:  |  分享 
  
1、现状: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劳动定额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给劳动定额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劳动定额工作无论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还是在管理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劳动定额工作也应进一步提高、发展和完善。

(一)建立劳动定额全效率体系,实行全员效率、全面效率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的实施范围仅限于生产工人,而忽视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及服务人员等。几年来,经过定额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摸索出制定上述四类人员定额(定员)的有效方法。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在实施全员效率管理的同时,还应实行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物、环境和最佳结合的全过程及全面效率管理。

(二)开展方法研究,通过改革工作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定额工作偏重时间研究,忽视方法研究。应该认识到,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劳动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单纯依靠绝对劳动时间的压缩而提高劳动效率总是有其限度的,而通过改进工作方法降低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大有潜力的。

(三)改进落后的定额制定方法,提高定额制定方法的科学性。多年来,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经验估工、统计分析和比较类推等落后的定额制定方法。这些方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今后,应大力推广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如概率估工法、概率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复合函数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等。还可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方法及运筹学等数学知识应用于劳动定额的制定,这些方法的广泛采用,可大大提高定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推动定额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速实现劳动定额(定员)的标准化工作。首先,应建立和健全定额(定员)标准化管理体系。特别是企业,应当组织由定额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群众参加组成的定额(定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小组,参加“双标”的制定、修订与审查工作,切实做好定额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此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性。企业应不断扩大定额管理的覆盖面,做到凡是能够实行定额考核的都要有定额。

(五)改变工时定额管理的单一模式,实行多种管理模式。如陕西宝鸡桥梁厂对工时定额标准的达标管理实行“分步达标和累进计件”的办法、山东莱阳动力机械厂实行“自选定额”的管理办法均可供借鉴。

(六)推广应用微机进行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实现定额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应用微机制定定额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还节约了人力,把定额工作人员从大量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它还可以保证定额或标准的制定质量,具有统一平衡定额水平的优点。各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推广运用微机辅助定额的制定和管理。

2、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性:

劳动定额是通过对施工(生产)过程,操作方法及其工时消耗等进行综合研究后制定的,为生产产品分配劳动时间和节约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明确规定了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应当完成的产品数量,使工人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努力完成和超过劳动定额。因此,实行劳动定额也就是把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劳动者身上,促使他们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经验,达到挖掘生产潜力节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劳动定额工作者要大力宣传,并以实际成绩使企业领导认识到劳动定额工作的实质是效率管理,是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科学管理的基础,按劳分配的尺度和激励职工积极性的依据,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从而不断有效地克服重进度轻基础管理的偏向。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贯彻这个原则必须以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为衡量劳动的尺度。目前深化改革,许多企业走上了全额风险经营承包经济核算制,为此要坚决克服“以包代管”,坚决纠正在施工生产中为拖进度盲目组织生产,随意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不讲科学的做法,要以劳动定额为考核依据,科学定员,合理分配,激励职工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不断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3、劳动定额管理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劳动定额的改革方向是实行标准量、浮动价、分级管,这就给劳动定额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参与管理的人员须是一批有较高的方法研究水平和效率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简单地照搬定额,而是要深入探索市场,既要懂得工程技术又要懂得工程经济。要大力推广劳动定额,将效率管理扩大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劳动定额作为衡量和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尺度,便于从劳动效率高低中发现问题,找出影响完成定额水平的因素,从而总结经验,推广新技术,改进操作方法,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和能源材料供应,提高工时利用率,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超过定额水平,推动生产发展。所以建筑企业工段之间、工种之间、工序之间若能协调、均衡地进行生产,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必须为各种产品生产规定必要的劳动消耗量,用定额组织生产,使劳动者在劳动定额的激励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也要深化劳动定额工作从一线生产工人扩大到二、三线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全员效率管理,并向全面效率管理发展,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以及经营管理都实施效率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扩大劳动定额管理的同时,要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运用其中,被世界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工作研究等先进管理技术与劳动定额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企业中不再是只靠增加职工劳动强度和人数,而是通过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操作方法,整顿工作现场秩序,并将其加以标准化、用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使企业里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围绕系统总目标、高效协调的动作,使企业内部环境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均衡发展的素质,即可达到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劳动定额管理意义也十分重大。将劳动定额纳入标准化轨道,就意味着劳动定额工作要按照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定额标准的编写、审批、印刷,标准的幅面、格式、编号、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都必须遵循有关的标准化法规,这才能保证劳动定额工作真正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也必将对劳动定额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标准化有利于劳动定额工作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有了定额标准既可简化劳动定额制定工作,又能保证定额的精度,也可以提高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设备、工具以及工艺技术条件等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对先进经验的总结这些对克服企业薄弱环节、挖掘企业潜力、改进施工工艺,以及开展评比竞赛都有推动作用。规范化工作法,重点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通过应用流程图表优化操作方法和操作动作,确立时间定额,改进行走路线来规范生产作业岗位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岗位的工作程序。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体现系统性、制度化,做到有定额依据、有制度实施、有人员落实、有措施保证,规范化的目的是培养职工的效率意识、程序意识、标准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











































劳动定额管理标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主要包括劳动定额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业务分工、人员配备、劳动定额统计分析、贯彻执行与修订等内容。适用于公司、分公司(处、厂)、项目部的劳动定额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主管机构与分工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劳动定额的主管部门,负责业务管理。分公司(处、厂)、项目部劳资部门依据公司管理规定,实施本单位劳动定额管理。4管理责任与权限4.1人力资源部4.1.1在经理领导下,依据上级指令,拟订管理制度依靠群众,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4.1.2制定工作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负责业务培训,交流管理经验。4.1.3负责公司内部劳动定额的制定、修订,并组织贯彻执行,确保定额水平先进合理。4.1.4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搜集整理有关劳动定额方面的基础资料,系统汇总分析公司各类单项工程的劳动定额执行情况,并提出改善劳动组织、推广先进经验和操作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现行定额水平。4.2分公司(处、厂)、项目劳资部门4.2.1在分公司(处、厂)、项目经理(厂长)领导下,接受上级劳动定额管理机构的指令,认真执行有关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各项工程劳动定额工日计划的编制与执行。4.2.2负责制汇总和提供各类工程的劳动定额计划,指导和协助作业层搞好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4.2.3深入班组调查研究,及时分析劳动定额完成情况以及工时利用情况,提出调整劳动组织等措施。搜集整理和积累本单位劳动定额资料。4.2.4不断总结和推广先进操作方法,帮助工人提高操作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水平。4.3作业层劳动定额员4.3.1在工程队领导下,执行上级的指令,协助工程队组织好本单位对劳动定额执行和修订的讨论,组织工人贯彻执行劳动定额。4.3.2帮助工人正确填写工时记录,作好个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考核。4.3.3掌握和分析班组劳动定额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关提出意见和建议。5管理内容与要求5.1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是企业职工在劳动定额工作方面的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是劳动定额的指导性文件,《公司劳动定额管理暂行办法》是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各单位要严格遵照执行。5.2劳动定额员管理5.2.1人员配备

Q/CNPC-YGSG329.01-2006公司专职劳动定额衰败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原则,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熟悉施工生产,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知劳动定额管理知识及施工工艺理论。重点从素质较高的生产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中选聘。5.2.2业务培训劳动定额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劳动定额员的培训主要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中重点问题和知识的培训与经验交流。5.3劳动定额贯彻执行与按劳分配5.3.1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劳动的重要依据,是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编制生产计划、劳动力计划的主要依据。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执行,并做好工资、奖金分配工作,提高员工积极性。首先要做好劳动定额各项基础工作,为合理分配打下基础;其次,劳动定额必须与工资、奖金分配相结合,激活分配机制,大力推行以劳动定额为主要分配依据的内部经济承包,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5.3.2在经济承包中,必须做到实物量统计准确,套用标准合理,运行台帐健全,资料搜集全面,为工时研究做准备。5.4施工任务单管理施工任务单是班组执行劳动定额定量考核的量化标准,从签发、监督、验收、整理汇总、分析到归档都要认真细致地进行,保证基层劳动定额资料的真实可靠,提高工作质量。5.5劳动定额报表管理5.5.1劳动定额报表是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效果的体现,是分析工程劳动力投入与劳动效率的重要依据,必须保证质量,及时上报。5.5.2报表的主要统计指标——劳动定额实行面:应执行劳动定额的人数或单位数与实际执行劳动定额的人数和单位数之比。——劳动定额完成率:完成劳动定额工日与实耗工日之比——出勤率:(出勤工日-加班加点)除以制度工日数——工时利用率:(生产用工-加班加点)除以制度工日数5.6劳动定额日常管理台帐劳动定额日常管理必须建立相应台好基础资料的搜集工作,主要包括:——劳动定额执行与消号台帐——月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台帐——工时利用情况台帐——施工任务单台帐——工作日写实和测时台帐5.7劳动定额的修订5.7.1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单项工程的工时消耗也随之不断降低,对劳动定额标准定期修订。5.7.2修订劳动定额时必须从公司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劳动定额的核算办法,确保劳动定额工作的平稳开展。5.8劳动定额水平5.8.1劳动定额水平是贯彻执行劳动定额的核心问题,它反映劳动定额标准的先进合理性程度,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5.8.2保证劳动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确定和修订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5.8.3评价方法:用实耗工日、实测工日和标准工日来衡量。3Q/CNPC-YGSG329.01-20066检查考核6.1劳动定额工作的考核6.1.1对基层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是不断完善劳动定额工作的一种必要手段,各单位必须认真对待,保证落实。6.2劳动定额员的考核6.2.1劳动定额员的工作关系到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必须从报表质量、工作总结、劳动定额台帐、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每年评出优秀劳动定额员,并给予奖励,以促进公司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黑土泥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