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社会工作人才(张建波)
2012-04-25 | 阅:  转:  |  分享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究与思考

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这表明中央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紧培养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妥善处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下面就如何加强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社会工作人才的界定

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要准确界定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先定义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适应近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社会工作”一词最初是从英词“Social?Work”直译而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个国家对社会工作一词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联合国1947年调查各国社会工作教育情况时,33个国家提交了33个不同的社会工作定义。甚至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研究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问题,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社会工作相区别的显著标志。立足中国国情,结合相关专家和有关文章精神,我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是以专业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取向的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论理规范,在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特定群体和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职业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工作的范围很广,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心理疏导、司法矫正等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称为社会工作者,但是社会工作者并不一定就是社会工作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科学人才观的内涵,社会工作人才,应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的组成部分,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人才是指社会工作者中属于人才的这一部分,其外延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社会工作者;二是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并做出较大贡献的社会工作者;三是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定,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社会工作者。四是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管理、教学和研究的其他人员。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任务要求相比,当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长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尽管广大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对新型、专业性社会工作比较陌生,认同度不高。和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环境相比,与创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长和工作环境还很滞后,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发展和稳定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建立。

(二)社会工作人才供求失衡,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社会工作人才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务,同时又要承担政府交办的很多行政职能。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工作职能范围会进一步扩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在职在岗的社会工作人员总数大约为100万,但实际需要300万,缺口很大。以我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例,截至2005年底,我国民政系统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约有45.3万人。而目前我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万人,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人人口6500多万人,残疾人口8200多万人,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人,孤儿57.3万人,还有老年人口1.43亿人,常年受灾人口1亿多人。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个工作人员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这与社会工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2‰,日本为5‰,我国香港地区仅注册的社会工作者就占总人口的17‰,而我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者仅占人口的0.3‰。高校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约在1万名,其中有90%左右的毕业生改行从事别的工作。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专业结构也严重不合理,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大力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非常艰巨,任重而道远。

(三)社会工作人才能力素质较低,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其它几支人才队伍,如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相比,学历层次和素质能力差距较大,整体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学历层次和素质能力非常必要。另外,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每年进入社会工作行业的专业毕业生很少,加上社会工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训练的意识和条件都不具备,这些问题最后导致社会工作人才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的进程。

(四)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工作发展慢,对高素质、高学历和专业人才吸引不够,也难以留住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工作的优秀人才,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缺失。具体表现在:一是身份不明确。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人才没有公务员编制,尽管部分人有事业编制,但更多人没有编制,只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聘用人员。聘用人员中有的是已经退休的教师、职员,大部分是体制外的人员,他们对工作的认同度不高,一有机会就会选择离开。二是工资福利低下。由于没有针对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财政投入制度,社会工作人才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据统计,乌鲁木齐市社团的专业社工的薪酬水平基本维持在1000—1500元之间,且三年未变,而广大基层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更低,甚至低于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三是职业生涯发展不顺畅。虽然有职业技术发展通道,但晋升方式仍然单一,特别是体制外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更加困难。尽管2006年人事部和民政部印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但目前还是停留在政策层面上,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程度都不高。

四、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完善教育体系,拓宽育才渠道,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各级党委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选送院校培训的具体专业、目标和单位的实际需要,切实选送那些综合素质好、有发展后劲和培养前途的人才入读深造。要积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譬如坚持开放式育才,建立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协助区,把教育资源用足、用活、用好,逐步使育才模式向基地化、正规化、现代化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摇篮。

(二)立足本职工作,加强岗位锻炼,充分发挥实践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作用。实践证明,本职岗位是人才成长最实际、最有效的舞台。要强化在职学习,引导大家深入学习政治、历史、社会、哲学、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理性、辩证和创新思维能力。要大力开展岗前培训活动,着力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注重实践提高,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人才,要适时进行交叉任职和换岗锻炼,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三)坚持正确导向,凝聚吸引人才,不断强化社会工作人才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要公正用人,坚持德才兼备,坚持五湖四海,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论,真正把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要注重发现、培养、宣传在本职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典型,切实让优秀人才成长进步的步伐快起来。反之,对那些工作马虎、能力素质提高不快的,该调整的调整,该诫勉的诫勉。要不断建立健全全方位培养机制,如内容规范、方法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效能强化、配置优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氛围良好的引才聚才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四)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认真落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作的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有所增长。要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由市统一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社会工作人才奖励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奖励一批业绩突出的社会工作者,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必要条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要优化政策环境。注意增强政策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证。要优化成长环境。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交流、培训、服务等措施,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努力营造重才爱才舆论氛围,积极为人的成才创造条件。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努力营造关心重视社会工作、尊重支持社会工作人才的良好氛围。









献花(0)
+1
(本文系shamof4_00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