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探讨
2012-04-27 | 阅:  转:  |  分享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探讨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一)机械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需求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简陋,尤其是大型设备落后,满足不了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需求,如改性沥青路面所需的拌和设备及大吨位的压实机具。

(二)对原材料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集料规格不稳定,粉尘、针片状含量超标严重;特别在抢进度时,忽略原材料质量抽检,不符合要求的碎石、沥青也用于公路路面工程中,造成路面质量隐患。(三)试验检测不到位监理、施工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落后,无法满足质量检测工作的需要;施工队伍自检不到位、项目部没有质检或不认真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对监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监理单位疏于抽检。(四)忽视中间工序验收程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中间工序的验收,上一道工序尚未验收合格便进行下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隐患。

二、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一)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试验仪器要装备齐全,要求试验人员高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应做好工程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施工前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批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为一“批”进行检查,应在使用前规定的期限内向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正式报告,等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该在项目开工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整个施工过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关键因素。

(二)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在经济社会,市政道路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前提,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1、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例如由于现行的招投标办法就是业主招标制,业主评委的比例占到评标委员会组成的28%以上,并由业主方评委担任评标委员会主任,所以在评标时业主因素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其形式合法,所以监督部门对此不良行为目前尚无更好的制约措施,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成为易滋生商业贿赂的温床。而聚合多家企业或者以多家企业的名义去围标,有些施工企业联合多家企业去陪标或者借用多家建筑企业资质去投标,其结果不能选出低价格高质量的施工企业。2、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都对项目经理、对施工队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3、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勘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

4、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在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立交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来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样会增加很多的繁琐过程,同时影响施工进度。

(三)实行严格的市政道路建设监理机制由于市政行业的特殊性,垄断现象极为严重,从而导致施工管理中出现种种不规范行为,因此市政工程要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参建单位,明确施工企业与管理单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好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这样才能够能够科学、公正、自主的抓好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实行严格的监理机制,促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一是要求监理单位按照投标文件的承诺及合同要求为市政工程配备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二是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更换监理人员需经建设单位批准;三是监理工程师上岗必须持有主管部门核发的监理工程师证书,其他监理人员上岗,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具有公正、有效开展监理业务的能力和责任。四是监理人员应严格履行监理合同,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与控制,应对承包商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点,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五是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审查试验工程施工工艺、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六是加强对重要工序、工程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施工单位自检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严把“开工审批关”、“施工过程检查旁站关”和“转序签字计量支付关”;未经监理人员签字,原材料不准使用,工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不准进行竣工验收。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不间断的进行抽样试验和检测,不合格就要拒其进场或拒其使用。

三、重点抓好工作衔接施工单位要切实增强在施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抓好工作衔接。一是要做好道路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如结合交通管理合理设置无障碍坡道位置,结合周边规划合理预留路口和预埋管道共同沟等。二是要做好道路施工和绿化、管线等施工的衔接,要总体把握,加强沟通协调,避免相互扯皮和因绿化、管线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三是要做好道路施工自身各工序的衔接,要缜密安排,确保道路施工各工序之间环环相扣、顺利推进,避免因计划不周全、材料准备不充分造成工期延误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四是抓好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衔接,对于设计采用的一些路面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专门力量从施工设备、技术水平、材料选择等方面充分论证,并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和消化吸收,确保实际应用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决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实施。

四、强化补救措施

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房屋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要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对那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房屋倒塌的恶性事故,更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文章来自http://www.starlunwen.com星论文网转载请注明。





















该毕业论文来自星论文网,查阅更多论文请上http://www.starlunwen.net。























献花(0)
+1
(本文系馆主来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