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叙事讲座
2012-04-28 | 阅:  转:  |  分享 
  
教育叙事讲座椒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刘亦农教育叙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每一个人自己度过的时光,更是
让人一生难忘的故事。教育科学研究,伴随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历程,那是一个个叙事研究的故事……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教育学史
来看,教育研究从17世纪就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蹒跚前进,试图去寻求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标准,强调把自然科学日益成熟的范式运用于教育研
究的尝试,力图寻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关注方法的独立性和普适性。这种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的研究范式,造成教育研究缺少人文关怀,远
离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
育意义。”反对那种不顾“人的整体事实”,不从“整体的人”出发的所谓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主张从人的历史和存在分析入手,去对人的精神
、心灵等内在世界加以体验、理解和诠释。在研究方法论上,从传统的实证主义和规定性模式,向现象学和描述-解释性模式转移其核心是
批判科技理性、客观主义知识观造成的非人化境遇,强调人之为人的精神生活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
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
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因此
,“质的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
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
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2]法国思想家莫兰把经典科学的理解方式称为简化范式,与之相对,提出了复杂范式。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先驱威廉·狄尔泰认为,主体
与客体是以“体验”的方式相互融合的,两者构成了一种“生活关系”,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把握主体与客体之间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生
活关系”,这样才能透过教育现象看到教育的本质。“我们每个人也有一部个人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
是什么,以及我们被引向何方。”[美]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
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
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这种研究方式的前提
在于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他们过着故事化的生活。叙事研究是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所谓质的研
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
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正是这样完成的。叙事研究被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是20
世纪80年代的事情,是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的。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
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诉求它不只是关注教育的“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教育叙事研究努力恢
复被科学话语遗忘和压制了的“寓言”(指宽泛的意义上寓言,相当于“个案”)的合法性,教育研究领域一度发出“走向叙事研究”的呼声,
教学研究领域不少研究者将叙事法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有研究者称之为叙事研究转向。教育叙事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
有价值结构的事件,串缀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将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韵味。教师叙事研究就是对这些富有价值的教
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1.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
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2.叙述的故事中必然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3.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4.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教育叙事研究特征(1)、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
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显著特征在于“实”。(2)、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一种是教师
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叙事
研究种类??????????教学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管理叙事研究?????
?????研究叙事研究??????????培训叙事研究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
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的基本方式1.教学叙事“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
出来,或者课堂教学中、听课记录中某一教学环节和过程,以及多个类似的相关的环节和内容的纪录和反思,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教
育叙事通常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
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2.生活叙事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处
于课堂教学之外。所以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
管理工作,包含“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可以称之为“生活叙事”。3.自传叙事从“教育自传”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
行为。老师们以这种说话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四要素
1.教育思想2.教学主题3.教学情节4.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特点(1)真实性(2)人物性(3)情节性
(4)可读性(5)感悟性教育叙事的基本内容框架1、问题产生的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2、问
题情境描叙(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有细节的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主要内
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优秀教育叙事的标准1、?事件真实,2、?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3、叙述的问题对
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好的叙事的关键是描述有意义的情境,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抒发独到思考。好的叙事=生动的故
事+精彩的内心活动写教育叙事的要求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
事件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
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帐。?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
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
实录”)。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
的启迪作用。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有意义的教学问题、
教学冲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6、“教育叙
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述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
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
、”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
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思考”处理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7、一份完整的“教育
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
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放在上面。如何写好教育叙事1、注意观察。(1)观察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
。(2)观察当事人的态度。(3)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4)可以借助技术(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记录观察的过程。
(5)注意保存观察的原始资料。2、重在思考(1)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2)好的教
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3)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
的碰撞。(4)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5)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
思考的习惯。3、能够提出问题(1)明确研究的问题。(2)清晰地表达问题。(3)把问题细化,便于处理和研究。(4)注
意随时抓住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5)追问问题。4、注意学习(1)从文献资料学习。(2)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学习。(
3)向身边的同行学习。(4)向自己的学生学习。(5)注意从历史经验中学习。5、交流与讨论(1)头脑风暴,促进新思想的涌现
。(2)网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3)对现象和发现的清晰充分的解释。(4)给出的结论适当、有条理、有证据,(必要时
讨论研究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对教育个案、教育故事的理解还给阅读者和倾听者,是对阅读者和倾听者的信任。这样说也意味着
,对教育故事或教育个案进行过度的解释、分析,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不尊重。教育叙事,它是一种自由灵动的表述,它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
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它是有感而发、率性倾吐的大实话,它是用形象的文字表述理性的思辩,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
的教育世界。它没有长篇论文的缜密、准确和富瞻,却显示了自身的灵动、跳脱和智慧。它最需要纯洁的表达,摈弃无意义的铺张。叙
事研究报告??叙事研究报告由教育叙事+反思构成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
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如何写反思?反思的内容一般有:成功之处及原因、失败之处及原因、感悟、后续教学的改进方法反思角度一般有: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学生成长,教师成长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三要素?1.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2.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3.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中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好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1.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2.反映了教师心路历程,并能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3.叙述对教育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献花(0)
+1
(本文系plnxftz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