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吕氏春秋》里的成语
2012-04-28 | 阅:  转:  |  分享 
  
《吕氏春秋》——成语



成语 解释 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处堂燕鹊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户枢不蠹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户枢:门转轴;蠹:虫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鲁鱼亥豕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 按兵不动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必不挠北 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 尝鼎一脔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伐性之斧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分形同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纲举目张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竭泽而渔 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三豕涉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贪小失大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兔起凫举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五色无主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掩耳盗铃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殃及池鱼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一窍不通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版筑饭牛 〖解释〗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变容改俗 指改变风貌习俗。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殚智竭力 殚:竭尽。用尽智能和力量。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癣疥之疾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 以汤止沸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解释〗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而今而后 〖解释〗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塞耳盗钟 〖解释〗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无立锥之地 〖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移风平俗 〖解释〗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以狸致鼠 〖解释〗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解释〗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众口熏天 〖解释〗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献花(0)
+1
(本文系竹心若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