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郾城、颍昌之战
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自古以来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支最为强大,叫女真族。女真族在宋代以前曾称为肃慎、邑搂,族人性格强悍,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过着搏虎射鹰的生活。到了北宋末期,女真族中一支完颜部落强大起来。首领完颜阿骨打不满中国北方的辽王朝对他们的苛暴统治,起兵反抗。完颜阿骨打是个军事天才,带领女真士兵以少胜多,连续打败辽军。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仿照中原制度,即皇帝位,建立大金国,称为金太祖。其时辽王朝已极为腐败,内部还经常发生叛乱。金太祖于是和辽国世仇北宋订立“海上之盟”,约定南北夹击辽国,事后宋朝收回燕京(今北京)地区。
1123年,金军又攻辽国,北宋也从南面出兵。辽兵打不过金兵,却把宋军打得大败而逃。金军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攻下燕京,洗劫一空后交给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回军途中病死。1125年,金军俘虏辽国皇帝,辽国至此灭亡。
金国新皇帝金太宗对宋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非常蔑视,认为宋朝也可一鼓而下。1125年十月,他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之盟”,私自扩张地盘,遂起兵南下攻宋。宋朝当时也非常腐败,军队战斗力很弱,根本不是凶猛善战的金军的对手,金军很快打到北宋都城开封。宋徽宗吓得不得了,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然后向南逃去。当时朝廷上有人主张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也有人积极主战。大臣李纲就是坚决的主战派。他力谏钦宗备战,认为一定可以打败金军。宋钦宗也觉求和过于屈辱,采纳了李纲的建议,调集各路军队来前来勤王,又加强了开封的守卫。1126年正月,宋金双方在开封城下大战数场,宋军人人奋勇,杀死杀伤很多金兵。这时各路援军不断赶到开封,金军见形势不利,被迫撤退。
金军北退之后,主和派重又得势,李纲被罢官遣出开封,各路勤王军队也陆续离开。半年之后,金军又分东、西二路大举南下,很快又打到了开封。这时宋钦宗和他老爹宋徽宗却还在宫中争权夺利,闻讯大惊,急召李纲和各路勤王军回来支援。可是来不及了,金军加力猛攻,仅十几天就攻破了开封。金军在开封大肆掳掠4个月,然后带着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抢来的财宝向北撤兵而去。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是金国强加给宋国的一场极度的苦难和屈辱,从此宋国军民心中就有了刻骨铭心的雪耻情结。
1127年五月,宋徽宗的第9个儿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称为宋高宗,史称以后的宋朝为南宋。面对金军不断南侵的严重形势,宋高宗采纳了主战派的建议,起用了一批力主抗金的将领,大举训练义勇军,准备抵御金军的南侵。
1128年,金军渡过黄河,又大举南侵而来。此后,宋军和金军在东到大海,西到陕西、四川的广大地区展开了连年的战斗。金军数次入侵,虽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上的胜利,一直打到了江西、浙江等地,曾把宋高宗撵到海上几个月。但因战线过长,所到之处都遭到南宋爱国军民的抵抗,伤亡惨重,也不得不一次次地撤回去。在风起云涌的抗金浪潮中,一批优秀的南宋将领脱颖而出,如刘琦、张俊、岳飞、韩世忠等人。岳飞,又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他出身农家,自幼苦读兵书,勤习武艺,为日后报国打下了基础。1126年,在金兵大举南侵之际,23岁的岳飞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15年的抗金生涯。
岳飞投入宋军后,作战极为英勇。他有胆有识,曾只带4个人去招降了380多人的流寇,这些人从此成为了岳飞所部的骨干力量。岳飞作战神出鬼没,擅长以少胜多。在河南滑县,他只带100骑兵对前来渡河的几千金军发动突袭,将金军打得大败。此后,他的英名渐渐远扬。有人问他:希望将来能得到多大的成就?岳飞答道:能成为关羽、张飞这样的将才就心满意足了。他想不到,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将会远远超过关、张二人。
1130年,金将挞懒、兀术大举南下攻宋,渡过长江,沿途宋军望风而逃。岳飞进兵常州,采用袭扰突击战法与兀术大战4场,每场都胜,金军终于败走。岳飞紧追不舍,再度击败敌人于镇江东,又大捷于清水亭,金军死伤无数。兀术无奈逃奔建康(今江苏南京),岳飞在牛头山设下埋伏大败金军,兀术只好又转逃淮西,岳飞收复建康,保全了南宋半壁河山。从此,岳飞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威镇四方。时年,岳飞不过27岁。
面对金军的连年南下,宋高宗已吓破了胆,他只想做一个偏安的小皇帝,因而不顾朝廷主战派的抗议,极力与金国议和。1138年,宋高宗派丞相秦桧与金人达成和约,接受了宋朝称臣并割地的屈辱条件。
1140年,金国主战派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和的大臣,兀术等将领又率军向南宋发动进攻。金军攻势迅猛,很快夺占了陕西、河南。在淮西,刘琦率宋军取得了顺昌之战的胜利,抑制了金军的全线攻势。此后,宋军开始了全线反击。在东路,韩世忠、张俊所部自庐州、寿州间北进,收复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水军则造了千艘海船,准备进攻山东;在西路,吴磷率陕西各路宋军,坚决阻挡住了金将撒离喝的锐利攻势;在主要的中路战场,岳飞挥军向河南全线发动了猛烈进攻。岳飞志在恢复中原,迎回二帝,一雪国耻,受到了中原广大军民的拥护。
在有利的形势面前,宋高宗又畏敌如虎,要求各路军队停止北进。岳飞并未接受他的诏命,率军单独向北进攻。经1个多月的激战,岳家军连战连捷,收复了洛阳一线至陈州、蔡州等地,形成东西并进,夹攻开封金军主力的态势。岳飞为了吸引金军主力南下决战,命大将王贵率宋军主力集结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地区,自己只率一支精锐骑兵和少量步兵驻守河南郾城。
金将兀术痛恨岳飞已久,现在见南宋各路军队都采取守势,只有岳飞孤军深入,当下率1.5万名精锐骑兵杀奔郾城,准备与岳飞决一死战。七月初八日,二军对阵于郾城以北10多公里处。兀术所率的部队号称“铁浮图”和“拐子马”。“铁浮图”也叫铁塔兵,骑兵每3匹马用皮索相连,人和马都身披双层重甲,像一堵墙那样向前进行正面冲击,冲锋时如排山倒海;“拐子马”也是重甲骑兵,分左右翼迂回侧击,威力极大。兀术认为凭这支军队一定能打败“岳家军”。
岳飞见金军骑兵重甲而来,当即命儿子岳云和大将杨再兴率步兵出击,宋军人人手持麻扎刀、提刀和大斧三样武器。二军相接后,宋军士卒以大斧猛砍金军马足,只要砍断一条马腿,三匹连成一串的“铁浮图”就动弹不得,然后宋军连撕带拽,挥刀猛砍马上金军。立时,金军骑兵队伍乱成一团。岳云和杨再兴乘势率军冲入敌军中坚,奋勇追杀。杨再兴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代,是一员骁勇绝伦的大将。他几进几出,所到之处无人能敌,杀死金军几百人。兀术见其太勇,产生怯意,向后退避。杨再兴单骑追击,几乎活捉兀术。岳飞挥动宋军全线出击,杀得金军尸横遍野。从午后一直杀到黄昏,金军终于败退,逃向临颍方向。这一战兀术赖以制胜的“铁浮图”和“拐子马”损失殆尽,金军震恐万分。兀术哀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二天后,一支金军前来增援兀术,金军人马又超过了“岳家军”,于是兀术回头再袭郾城。岳飞率军出城迎战,二军迎头相遇,殊死拼杀。金军骑射骁勇,当年契丹族的大辽骑兵也不是对手。自侵宋以来,正面冲杀从未败过,这次遇上“岳家军”,方知世上也有劲敌。杨再兴再次率先猛冲敌阵,金军抵敌不住,阵势又被冲乱。岳飞于是亲率骑兵出击,与金军反复厮杀。双方在郾城之下鏖战了3天,金军主力逐渐被摧垮了,终于败走。宋军追出数十里,郾城之战获得大胜。
兀术率军退到郾城和颍昌之间的临颍,稍事休息。他痛感岳飞所部战斗力太强,不摧毁这支部队,夺取南宋江山就是妄想。他从各处调集了12万金军,决心在颍昌地区再与岳飞决战。七月十三日,岳飞部将张宪率军前往增援颍昌,杨再兴率300骑兵为前哨,在临颍南的小商桥与兀术大军相遇。兀术非常痛恨杨再兴,当即以优势兵力将宋军包围。尽管众寡悬殊,杨再兴毫无惧色,再次冲入敌阵与金军血战。双方激战半天,杨再兴所部杀死杀伤金军2000余人,其中包括金军统领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等100余人。最后杨再兴力尽牺牲,300余人全部捐躯。不久张宪率军赶到,得知杨再兴战死极为悲愤,当即向金军发起了猛攻。金军此时已被杨再兴杀得有些胆怯,战斗了一阵便退回了临颍。兀术知岳飞大军即到,于是率主力转攻颍昌,决意先吃掉那里的王贵军,剪除岳飞一臂。
岳飞也料到兀术会先攻颍昌,于是命岳云率精锐骑兵先行增援颍昌。七月十四日晨,宋金二军在颍昌城下展开大战。宋军以董先率少量军队守城,王贵和岳云带主力出城冲击敌阵。岳云率骑兵当先冲锋,与金军“拐子马”进行激战。宋军以步兵结成大阵,盾牌兵在前,弓箭手压阵,刀手枪手在中间,向金军压去。双方接阵反复战斗,杀得难解难分。岳云前后10多次突入金军阵中,身受百余处创伤,仍无惧意。宋军越战越勇,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无一人肯退后。激战到中午,董先率城内宋军杀出增援,金军本已力疲,这下以为岳飞大军赶到,立时产生混乱,向后溃退。宋军乘势追杀,共杀敌5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缴获战马3000余匹,杀死金将数十人,金军一直退到开封西南的朱仙镇。颍昌之战又以宋军大胜而告终。
岳飞集合各处部队向朱仙镇追击而去,此时金军已被“岳家军”杀得胆裂,一战即溃,兀术率残部逃入开封,闭城不敢再战。一时间,中原宋军攻势达到高潮,黄河南北的义军也纷纷响应,捷报频传而来。金军上下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则大宴全军,豪迈地说:“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再与诸君痛饮!”
郾城、颍昌大捷后,中原形势一片大好,宋军如长驱北进,金军只能继续北逃,非常有可能一鼓作气收复中原。然而,宋高宗这时产生了恐惧,一怕岳飞真的接回了徽、钦二帝,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二怕各路将领军权膨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他一面命秦桧和金国谈判议和,一面急令各路军队班师,特别是对岳飞,一日下了12道金牌,催其回军。岳飞眼睁睁看着宋高宗和秦桧葬送了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战争,痛惜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悲愤地喊出:“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回军之后,整个抗金战争的形势又逆转了,收复的许多失地又被金军占领。
金人恨透岳飞,勾结秦桧,要求宋朝以杀害岳飞为议和条件。1141年,岳飞被召回解除兵权,不久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岳飞被押上临安(今杭州)大理寺风波亭。临终前,执法官要他在供状上画押,岳飞从容提笔,写下8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随后接过递来的毒酒,大笑数声,一饮而尽,从容就义,年仅39岁。一代爱国名将,人间英杰,就这样殒落了。
郾城、颍昌之战是宋金在中原地区最大的二场战略决战,是南宋恢复故国江山的唯一的一个机会。此后,宋朝偏安江南已成定局。
岳飞及他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善战和军纪严明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垂范。岳飞更以他的儒雅其外,铁血筋骨精神而成为汉民族的民族英雄中最为后人所怀念的一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