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练习:画出Cl、K、Br、I、Cs、Fe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a.同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位置越靠后的非金属性越 强b.同主族中的非金属元素,位置越靠上的非金属性越强②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a.不同的非金属,其他条件相同时,跟氢气化合的条件 越低,反应越快,非金属性越强。b.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对应元素 的非金属性越弱③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对应非金属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b.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越强,则对应非金属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4、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6、同周期、同 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 稀有气体元素。见下图:1BAlSiGeAsSbTe234567ⅠA 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Po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区金属区零族元素CB邵东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分子:原子:离子: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带电荷的微粒。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原子核离 子的关系:一、知识回顾2、原子的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元素种类原子(核素)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决 定决定一、知识回顾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原子中:质子数=核电 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③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④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1、 电子的能量:任何一个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各电子的能量有所不同。2、电子的运动区域: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Why? 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性作用。二、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3、电子层: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叫做电子层。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7层第6层第5层第4层第3层 第2层第1层电子层名称及其符号电子层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各电子层之间的能量关系最多容纳的电子个数K层L层M层N层 O层P层Q层从左到右由近及远从左到右由高到低☆4、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②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 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③a.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b.最外层所排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 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第7层第6层第5层 第4层第3层第2层第1层电子层名称及其符号最多容纳的电子个数K层L层M层N层O层P层Q层28183 2……?熟练掌握前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课堂练习例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其元素符号、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 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3)C元素原子的次外层 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4)D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又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例2: 下列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A.CB.FC.Na+D.Al 3+SiBNePB规律:①最外层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难的事电子;②而未达到稳定结构的原子其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 数越多,电子半径越小,则越容易得电子,反之越容易失电子。3、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 .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①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②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③ 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 的原子是:O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⑧内层电子总数 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作业:P11 第5、9、10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三、元素周期律1~18号元素的核外电 子排布变化规律最外层电子数1→2最外层电子数1→8最外层电子数1→8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 :三、元素周期律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变 规律原子半径大→小原子半径大→小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三、元素周期律①随着原子序 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 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稀有气体除外)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 价递变规律主要化合价:正价+1→0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1→0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 -4→-1→0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递变的规律:三、元素周期律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 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呈周期性 变化。a.最高正价=(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讨论: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小+312+11821NaLi答案:半径:Na>Li讨论:比较Na原子与Mg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 +12822+11821NaMg半径:Na>Mg★原子半径的比较:①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 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讨论: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Na+11821 Na++1182答案:半径Na>Na+讨论:比较Cl-与Cl的半径大小+17827+1782 8Cl-Cl答案:半径Cl->Cl★原子半径的比较:①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②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的原子半径;讨论:比较Na+与Mg 2+半径大小+1282+1182Na+Mg2+答案:半径Na+>Mg2+讨论:比较O2-与F-半 径大小+882+982O2-F-答案:半径O2->F-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F-、O2-、Na+、Mg2+答案:半径:O2->F->Na+>Mg2+【课堂练习】★原子半径的比较:①一 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②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的原子半径,阴 离子半径大于相应的原子半径;③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加,离子半径逐渐减小;例: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 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IB.NaBrC.KClD.CsFA2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三、元素周期律完成P15《科学探究》3、元素周期律三、元素周期律得、失电子能力 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生成的难易和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原子半 径主要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同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左到右)项目从1逐渐增到7(第1周期除外)相同正价由+1→+7 负价由-4→-1最高正价相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逐渐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增 强,非金属性减弱碱性减弱,酸性增强酸性减弱,碱性增强生成由难到易,稳定性由弱到强生成由易到难,稳定性由强到弱还原性减弱 还原性增强失电子由易到难得电子由易到难★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比较。一般来说 ,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两种金属之间的距离越大,金属性差别越大②利用金属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a.同周期中的金属元素,位置越靠前的金属性越强b.同主族中的金属元素,位置越靠下的金属性越强③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a.不同的金属,其他条件相同时,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需要的条件越低,反应速率越快,金属的金属性越强。b.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c.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④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