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2012-05-04 | 阅:  转:  |  分享 
  
卤素单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通过探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表。2、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
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归纳能力。元素周期表1.几个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
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周期表的结构“三短”、“四长”“七主”、“七副”、“零和八”。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的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
数的次外层电子数B我们把ⅠA族称为碱金属族(氢除外),为什么要把它们编在一个族呢?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
相同,都为。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
最外层电子数1个电子层数增大从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有什么相似性吗?最外层上都只
有1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单质体现还原性,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取一小块
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钠在空气中燃烧钾在空气中燃烧钾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燃烧
,火焰呈色,生成色的固体剧烈燃烧,火焰呈色与氧气反应钾钠钠、钾化学性质比较黄
淡黄紫钠、钾与水的反应钠、钾与水的反应在水面上、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滴入酚酞溶液呈色,有轻微爆
炸现象,有紫色火焰在水面上、___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滴入酚酞溶液呈色与水反应钾钠浮
熔游动红钠、钾与水的反应浮熔游动红①与O2的反应2Na+2H2O====2NaOH+H2↑2K
+2H2O====2KOH+H2↑②与H2O的反应4Li+O22Li2O(氧化锂)△==
==2Na+O2Na2O2(过氧化钠)△====从Li—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
的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其性质表现
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若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
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性质相似点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LiNa
KRbCs柔软较小较低强逐渐增大(K特殊)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最外层7个电
子易得一个电子,具有氧化性。核电荷数逐渐递增电子层数逐渐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2.卤素
氢化物稳定性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名称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HF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HCl稳定Br2高温H
2+Br2====2HBrHBr较不稳定I2高温、持续加热H2+I2====2HI很不稳定
缓慢进行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表现为:①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关系:F2>Cl2>Br2>I2
(由易到难)②卤化氢的稳定性关系:HF>HCl>HBr>HI(2)卤素间的相互置换①Cl2+2Br-=====2Cl-+B
r2②Cl2+2I-=====2Cl-+I2③Br2+2I-=====2Br-+I2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
I->Br->Cl-卤素间的相互置换反应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与氢气反
应,生成卤化氢。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单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和递变性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氢
化物的稳定性渐弱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从F→I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相似递变性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标准①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②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氢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献花(0)
+1
(本文系cherun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