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接口装置
2012-05-04 | 阅:  转:  |  分享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接口装置

刘京锐张俊方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

为了实现管理自动化、控制远程化和存储智能化无限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实例方式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进行

核心控制和管理,结合无线遥控技术,并综合了智能语音技术、串行存储技术、按键输入技术和数码管显示技术的

单片机应用系统接口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遥控,接口装置,PCB.

中图分类号:TP399

收稿日期:2009210208

0引言

随着单片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单片机以其

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智能家

电和工业自动控制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

用前景.目前,无线遥控技术作为一种远程控制技术

已经日渐成熟,在防盗报警器、密码锁控制器、遥控

玩具、遥控家电和智能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方面,极

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操作和使用.此外,语音提示、按

键输入和数码管显示等常见功能,作为通用的人机

交互方式,以其更直观、便于理解和易于操控等优

点,成为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的最佳选择.

本文以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电子密码锁系统

为例,介绍一种综合了单片机控制、无线遥控收发、

智能语音录放、串行数据存储、按键输入和数码管显

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接口装置PCB

的设计与制作.

1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电子密码锁系统的基本

设计思想是实现一个智能化的,可远程控制的,具有

无线输入和按键输入以及数码管显示方式的,带有

数据扩展存储和语音实时提示等功能的,安全性高、

保密性好、综合性强、工作稳定的接口装置.

该系统在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设计主要体现

在以下4个方面:

(1)可靠性的两级管理.两级管理是指管理员和

普通用户都可以对该系统进行3次6位密码的输

入.管理员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在用户遗忘了已设置

的密码时,可以由管理员通过输入初始设置的超级

密码进行解锁,并让用户重新获得3次密码输入的

机会.用户只有在正确输入了已设置的密码后才可

以开锁,并能够对上一次输入的密码进行重新设置.

如果输入密码错误,系统将自动进行声音报警,并在

报警期间使各种操作无效.如果累计连续3次输入

错误,系统将给予语音提示,并由管理员重新解锁操

作.

(2)保密性的密码输入.在输入6位密码的过程

中,考虑到密码保密性问题,在每输入一位密码时,6

个数码管上并不完整地显示实际输入的密码数字,

而只是点亮相应位的数码管上的某一段LED,用以

提示已输入密码的位数.

(3)可操作性的语音提示.该系统在上电运行、

重新设置密码、密码输入正确或错误、密码出错或操

作错误的报警以及成功开锁时,都会伴有相应的语

音提示.

(4)安全性和实效性的数据存储.为了解决已设

置的密码在系统掉电或电源关闭后所导致的RAM

数据自动丢失的问题,该系统采用扩展的EEPROM

存储器来保存密码.当系统上电或复位操作时,自动

32



第30卷信息工程专辑

2009年10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Edition)



Oct.,2009

载入上一次设置好的密码.当密码输入完毕时,自动

读取EEPROM中保存的密码,并与当前输入的密码

进行匹配性验证.在重新设置密码时,自动地将输入

的密码实时写入并保存在EEPROM中.

此外,考虑到手持式无线遥控发射器因丢失、损

坏或电池失效等原因可能无法实现密码输入的问

题,该系统还添加了按键输入模块,进一步增强了系

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该接口装置的系统结构按照其功能大致可以分

为以下6个模块,这6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系统组成模块逻辑关系图

该系统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控制模块,负

责该系统的整体管理和对其他模块的控制与数据处

理工作;无线收发模块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实现对

该系统的远程控制;按键输入模块用以辅助无线收

发模块的输入工作;语音提示模块可以根据当前操

作实时地提供同步语音提示或出错报警;串行存储

模块可以对设置的密码进行实时存取,并保证退出

系统后密码不丢失;数码管显示模块则用来提示用

户当前已输入密码的位数(可以进一步添加设计来

显示一些错误信息).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1系统工作流程和系统原理图

根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电子密码锁系统的

功能说明,可以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描述如下,如图

2所示.

根据该系统组成结构,设计的系统原理图如图

3所示.

212核心控制模块设计

核心控制模块是由1块DIP-40封装的8bit

AT89C51芯片、芯片工作电源(+5V和GND)、振荡

电路(1个12MHz晶体振荡器和2个30pF电容)及

图2系统工作流程图

复位电路(1个10μF电解电容和1个10kΩ电阻,可

以另加1个复位按键)所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如

图4所示.

在该系统设计中所使用的单片机引脚的连接说

明如表1所示.

表1AT89C51芯片引脚连接说明

引脚

名称连接说明引脚名称连接说明

Vcc

GND

芯片工作电源(Vcc接

+5V,GND接地)P0.0~P0.7

分别接APR9600语音

芯片的PM1~PM8引脚

RST

复位电路由1个10μF

电解电容和1个10kΩ

电阻构成

P1.0~P1.7分别接无线接收模块和按键输入模块

P2.0~P2.5分别接6个数码管的“g”端

XTAL1

XTAL2

外接1个12MHz晶振

和2个30pF电容

P3.6

P3.7

分别接AT24C02串行

存储芯片的SDL和

SCL引脚

注:“P”表示该引脚低电平有效.

213无线收发模块设计

无线收发模块主要由拥有8个数字按键的手持

式移动发射器、集成在系统板上的8通道接收器和

2个74LS04反相器芯片组成,如图5(a)和(b)所示.

无线收发模块的发射部分是由键盘矩阵、编码

4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图3系统原理图

图4核心控制模块原理图

图5无线收发模块

调制电路和LED红外发送器构成的手持式移动发

射器,其体积约为85mm×32mm×17mm,使用A27

电池供电,工作频率为315MHz,使用中无需调整频

点,适合在多发一收的无线电遥控系统中使用;在空

旷地实测的有效遥控距离可以达到1000m,在室内

实测的有效遥控距离可以达到800m;当发射器天线

未拉出时的发射电流约为20mA,遥控距离在300m

左右,当天线全部拉出时的发射电流可以增大到60

mA,遥控距离在1000m左右,而峰值发射功率仅为

0125W.接收部分包括光P电转换放大器、解调和解

码电路,如图6(a)所示.

当发射器的数字按键按下时,即有遥控编码发

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编码

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

01565ms、间隔为0156ms、周期为11125ms的组合

表示二进制“0”,以脉宽为01565ms、间隔为11685

ms、周期为2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1”,其波形

如图6(b)所示.

无线收发解码的关键是如何识别bit“0”和bit

“1”,从二进制位的定义中可以发现:“0”、“1”均从

0156ms的低电平开始,而高电平的宽度不同,由于

“0”为0156ms,“1”为1168ms,因此可以根据高电平

52

信息工程专辑刘京锐等: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接口装置

图6红外遥控系统框图和遥控编码波形图

的宽度来区别“0”和“1”.从0156ms的低电平过后

开始,延时0156ms以后,如果读到的电平为低,说

明该位为“0”,反之则为“1”.为了保证读取的可靠

性,延时必须比0156ms长些,但又不能超过1112

ms,否则如果该位为“0”,读到的已是下一位的高电

平,因此延时取(1112ms+0156ms)P2=0184ms左

右最为可靠.

无线收发模块在工作时,通过按下发射器上的

8个数字按键之一,接收器在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

信号后,针对不同的按键,接收器会产生不同的8bit

编码,经过连接至单片机P110~P117引脚的2个

74LS04反相器,送入单片机进行相应处理.

214其他功能模块设计

(1)语音提示模块

语音提示模块主要由APR9600芯片及其外围

电路及扬声器组成,如图7所示.

采用DIP-28封装的APR9600语音芯片是一款

图7语音提示模块原理图

音质好、噪音低、不怕断电、可反复录放的新型语音

电路.芯片的电源电压为415~615V,工作电流为

25mA.它具有串行控制和并行控制两种手动录放

音操作模式.能够进行分段录放音管理,并且在多段

控制时的外围电路设计简单.在串行控制时,可以分

成256个声音段以上;在并行控制时,最大可以分成

8个声音段.声音采样速度和录放音时间均可调,单

片电路可以录放的声音为32~60s.

在该模块设计中,设定APR9600工作于并行模

式下,将单片机P0口的8个引脚与APR9600芯片的

PM1~PM8引脚相连接,通过在相应的P0引脚上输

出低电平来选择要播放的语音提示.

在播放声音时,APR9600芯片从片内FlashRAM

中读出音频信号,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送到功率放

大器中,然后直接推动外接的扬声器(阻抗16Ω、输

出功率12.2mW)放音.

(2)串行存储模块

串行存储模块由1块DIP-8封装的低功耗

CMOS串行存储芯片AT24C02EEPROM和2个100

kΩ的上拉电阻组成,如图8所示.

图8串行存储模块原理图

AT24C02芯片在进行串行数据存取时,使用了

一种用于IC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二线制总线———

6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I2C总线.当某个器件向I2C总线上发送信息时,它

就是发送器,也称为主器件;而当它从I2C总线上接

收信息时,它又成为接收器,也称为从器件.在I2C

总线上,既没有中心机,也没有优先级,总线上主和

从(即发送和接收)的关系完全取决于此时数据传送

的方向,总线的控制完全由挂接在总线上的主器件

送出的地址和数据决定.

AT24C02芯片是通过SDL(串行数据)和SCL(串

行时钟)这两根双向IPO信号线在连接到I2C总线上

的各个器件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根据主器件产生

的地址来识别各个从器件,并可以根据器件的功能

通过软件程序设置其工作于发送或接收方式.

在该模块设计中,AT24C02芯片的SDL和SCL

引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3.6和P3.7引脚上,且

均需通过100kΩ的上拉电阻连接至Vcc.当总线空

闲时,这两根线都是高电平.当有密码输入且需保存

时,单片机将8bit编码以串行方式通过P3.6和P3.7

引脚送往AT24C02芯片;当单片机需要读取

AT24C02芯片中保存的密码时,AT24C02芯片同样

以串行方式通过SDL和SCL引脚将8bit编码送往单

片机,从而实现密码数据的实时存取.

(3)按键输入模块

按键输入模块由8个4针脚的按键和8个1kΩ

的负载电阻组成,如图9所示.

图9按键输入模块原理图

该模块在工作时,经+5V电源分别连接至单片

机P110~P117引脚上的8个按键,在没有键按下的

状态下,此时按键输入均为高电平;当有某个键按下

时,按键的另一端经1个1kΩ的负载电阻接地,此时

该按键所对应的输入为低电平,单片机依据按键编

码即可判别出按下的是哪个键,从而完成1位密码

的输入.如此循环6次,即可实现6位密码的输入.

(4)数码管显示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由6个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和6

个1kΩ的负载电阻组成,如图10所示.

图10数码管显示模块原理图

考虑到密码输入的保密性,数码管上并不直接

显示输入密码的真实值,而只是将6位数码管的“g”

端连接至单片机,以起到直观地提示密码输入位数

的作用.

在该模块设计中,6位数码管的Vcc端均连接

+5V电源,每位数码管的“g”端分别通过1个1kΩ

72

信息工程专辑刘京锐等: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接口装置

的负载电阻连接至单片机的P210~P215引脚上.当

单片机P2口的相应位经过编程控制输出低电平时,

对应数码管上的“g”段被点亮.

(5)电源模块

为了为整个系统的工作提供激励并使之成为独

立系统,在该接口装置的设计中,还特别添加了电源

模块,它主要由系统电源总开关MySwitch和电源插

座J1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电源模块原理图

当外接电源插入J1插座后,电源开关MySwitch

的引脚1和引脚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整个电

路没有激励,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当拨动电源开关

后,MySwitch的引脚2和引脚3接通,整个电路连接

到一个+5V的激励上,此时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电源模块的设计,既可以避免每次连接电源线

时所带来的不便,也可以通过直接拨动开关让系统快

速地进入上电工作状态或关闭整个系统,避免了因频

繁插接电源而可能造成的电源插头松动或脱落所导

致的接触不良甚至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潜在问题.

215PCB的设计与制作

完成了该接口装置系统原理图的设计之后,利

用ProtelDXP软件设计并绘制出电路原理图和PCB

图,最终完成系统的硬、软件综合调试工作.

3结束语

对于使用电子密码锁的用户而言,电子密码锁

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管理自动

化、控制远程化和存储智能化一直是用户最为关心

的一些问题.以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电子密码锁

为例的单片机综合应用系统接口装置的设计与制

作,经实践表明,既可以作为多功能、多用途、智能

化、安全可靠的无线遥控电子密码锁使用,也可以为

用户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并启发设计思

路,还可以作为远程无线控制的开关系统在工业控

制、智能家电等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健.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6-109.

[2]彭为,黄科,雷道仲.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75-297.

[3]齐跃峰,刘燕燕,毕卫红.电子线路CAD[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9-239.

AnInterfaceDeviceofWirelessRemoteControlBasedonMCU

LiuJingrui,ZhangJunfang

(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48)

Abstract

Inordertorealizetheinfinitedevelopmentrequirementofautomationmanagement,remotecontrolandintelligent

storage,thispapertakesthedesignandimplementofaninterfacedevicebasedonMCUapplicationsystemforexample.

ThedeviceusedMCUforcorecontrolandmanagement,combinedwiththewirelessremotecontroltechnology,and

integratedtheintelligentspeechtechnology,serialstorage,keyinputandleddisplaytechnology.

Keywords:MCU,wirelesscontrol,interfacedevice,PCB.

作者简介刘京锐(1967-),男,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张俊方(1954-),男,研究方

向:计算机应用技术,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8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献花(0)
+1
(本文系朽木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