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礼记》里的成语
2012-05-04 | 阅:  转:  |  分享 
  
《礼记》——成语

成语 解释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毙而后已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承上启下 承:承接;启:引导,引出、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 归正首丘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圭璋特达 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廉而不刿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男女有别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拟非其伦 指比拟不当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半途而废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报本反始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被发文身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不共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蚕绩蟹匡 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待字闺中 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登高自卑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发扬踔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发扬蹈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反躬自问 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负薪之忧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姑息养奸 姑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更仆难数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观者如堵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毫厘千里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疾风迅雷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淮橘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昏定晨省 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加膝坠渊 喜欢就抱在膝上,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爱憎无常。 记问之学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讲信修睦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嗟来之食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降尊临卑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谨言慎行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加人一等 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尽善尽美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克绍箕裘 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举国若狂 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敬终慎始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进旅退旅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苛政猛于虎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敬业乐群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量入为出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离群索居 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口惠而实不至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临财不苟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麟凤龟龙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困知勉行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乐不可极 享乐不可过分。 礼尚往来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临难苟免 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临文不讳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老有所终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没世不忘 一辈子也忘不了。 难更仆数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蓬户瓮牖 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指贫苦的人家。 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齐家治国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拳拳服膺 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人存政举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人浮于事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人一己百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全受全归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善颂善祷 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茹毛饮血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生众食寡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入门问讳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生财有道 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桑弧蓬矢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少成若性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设身处地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霜露之感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天下太平 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天无二日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送往迎来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天下为公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泰山其颓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师出有名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天覆地载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与军事。 肆无忌惮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细枝末节 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瑕不掩瑜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温柔敦厚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我行我素 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无所不用其极 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席珍待聘 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下气怡声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行远自迩 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修齐治平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言扬行举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夜不闭户 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饮水啜菽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以意为之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养生送死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移风易俗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一手一足 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一张一弛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在官言官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瑜不掩瑕 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饮食男女 泛指人的本性。 隐恶扬善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至死不变 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澡身浴德 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直情径行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桃之夭夭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东西南北人 指居处无定之人。 断长补短 〖解释〗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跋来报往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鲍鱼之次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敝盖不弃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敝帷不弃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比物丑类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进贤任能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面有菜色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披发文身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穷原竟委 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入竟问禁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入境问俗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润屋润身 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手泽之遗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顺手牵羊 顺:方便。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顺便行事,毫不费力。 四郊多垒 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受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 析言破律 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 下气怡色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先意承志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正心诚意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献花(0)
+1
(本文系竹心若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