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
|
|
走出好骨质年纪愈长,骨质流失,骨头里面变干变脆,就容易骨折或腰痛。预防骨质疏松症其实不 难,除了多摄取含钙食物外,运动不可减,健走更理想。需持续的走,朝每天一万步的目标迈进。改善腰、肩、头部疼痛平常行走坐卧你总是弯 腰驼背?头部重量约占体重十分之一,由颈椎与覆盖颈部到背脊的僧帽肌所支撑,如果驼背或姿势不良,僧帽肌的负担过重,肩膀就容易僵硬酸痛。 最有效治疗的方式就是健走,因为健走必须抬头挺胸、双臂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进,自然拉直背肌与僧帽肌。消除压力,帮助睡眠、纾解忧郁 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消除压力,更容易入眠。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常健走 ,喜欢步行的人都能滔滔说出这项运动的附加价值:增进自尊、自信与乐观。慢性病患者请注意有心脏病、气喘或是心肺功能不 佳的患者,健走时必须特别注意身体状况,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关节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调整运动量,慢慢走、走久些,也 是理想的运动。高血压患者尽量选择有氧的运动项目。做上肢运动时避免太过激烈而引发血压急速升高。不要憋气、呼吸要正常。 不要长时间举重物。心脏病患者不要太喘以免缺氧或引发心肺功能突然障碍。气喘病患者注意运动不要太过激烈,以免引发支气管痉 挛。运动时要用鼻孔而不要用嘴巴呼吸。要吸入温暖而且潮湿的空气,避免在寒冷、干燥或高湿之环境下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最 好先进行运动能力测验,同时观察心肺反应、血糖变化与血压是否正常,选择适当强度的运动。运动中特别注意注意血糖的变化,不要空着肚子 去运动,最好运动时间是饭后1.5~2小时之后。健康储金,您储蓄了吗?以往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每人每天约可以走上3万步,“健步如 飞”是健康象征,可是当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简单又方便的健步走,其实是亘古弥新的养生运动。规律且持续的健走,就好像存入生命银行的 “健康生活储金”,你付出时间,生命银行给的利息是更长的寿命。现在系上你的运动鞋带,准备好你的心情,跟着我们的脚步,掀起一番健走风 潮!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bxd配图配歌歌曲:范晓萱-健康歌 大家来WALKING!全球掀起健走新风 潮康健22期文/林宜昭图/林丽芳人的老化,由双腿开始,锻练双腿,可以预防衰老。而健走,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现正风行 很多国家,成为健身新风潮。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走路!不要跑步》( Walk,Don''tRun)一书的作者史塔曼博士说:“健走是一项完美的运动。”健走要求走路跨大步、速度敏捷、双臂摆动、抬头挺胸 ,比慢跑安全,也比散步有效。一提到简单、人人能做的运动,多数人先想到可能还是慢跑。讽刺的是,当初提倡慢跑运动的詹姆士·费克斯,却 猝死于慢跑过程中。死亡的直接原因虽是脑动脉血管硬化,但配速不佳、太过勉强的慢跑,也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北市警南港 分局41岁警察汤祖慈,几个月前接受健康检查时,发现血压偏高,偶尔会有头痛、手部麻木的脑溢血前兆。七月初,他被选入参加慢跑减肥训 练,连续3天跑3000公尺,血流和氧气需求量激增,身体不堪负荷,竟引发脑部主动脉干破裂溢血,瘦身的美意竟先酿成悲剧。慢 跑对人当然有好处,但跑步对身体所造成的负担,比走路时大,对于很少运动或30岁以上的人,贸然跑步,膝关节、肌腱等,很容易受伤;对于 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者,也造成大量血流与氧气的耗费。根据统计,一般人平均一天走6500步,每跨一步,脚底所 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跑步则提高到3倍左右。???健走唤醒全身活力银发族或许多女性常以散步做为闲暇运动,但以散步为主要 运动方式的群众,因为运动次数不足,走得也不够快,很难为健康带来真正的好处。(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美国卫 生局建议民众的适度运动量为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一项针对7600个密执安州成年人的电话访问结果却发现,五分之一以散步为闲暇时 唯一运动的受访者中,仅有6%真正达到公定的健康标准量。所以,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说,健走比慢跑安全,比散步有效,使人健 康并保持健康。健走的特质健走除了要达到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标准外,它比平常走路、散步或逛街,还多些运动的特质 :步伐要跨大,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顺序让脚底、脚趾着地,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一定要抬头挺胸。双臂要 主动运动。摆动双臂使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健走速度要求舒适而敏捷。运动医学界认为无论男女,(22 0-年龄)×(75~80%)=个人每分钟最佳的训练脉搏率例如30岁的人脉搏应在143~150次/分之间,个人可依体重或健康状况 再行调整,慢性病患以减至50%为宜。健走增进身体所有部位健康或许还是有人会想:“健走,算什么运动?”。然而,走路在 几千年前就被医学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称为“人类最好的医药”,并非毫无根据,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的健走计划,可增进身体所有部位的健康 :头脑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 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烟的渴望。背部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 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骨骼骨骼也需要运动,健走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 ,对抗骨质疏松。膝盖和脚美国每年有近410万人为治疗膝关节疼痛而伤神,而预防退化性关节炎,要点就在于保持适当体重,以运动维持 下肢良好肌力。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有强化肌肉的功效,当然有所帮助。中度病患如果经常从事温和的运动,比不运动的患者,少受疼 痛煎熬。前荣总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山医院骨科医师吴浚哲指出,尝试在水中健走就是相当温和的理想运动。心脏与肠胃“健走不会促进心肺 功能,反而增加心脏负担?”切莫这样以为。走路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搏数,促使心脏侧枝血管更发达。帮助胃肠 蠕动,减低食欲。老化从腿开始!健走可以减缓老化,因为锻炼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人体全身有近六百条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 下半身,人走一步需要使用到两百条以上的肌肉。肌肉的持续力会随年龄增长日渐衰退,握力、臂力、背力等上半身肌力到了六十多岁仍可以有二 十多岁时的七成左右能力,但下半身腿力却只剩下约四成。老化从腿开始!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心脏外科主治医生保罗·怀特博士,首 先提出“脚是第二心脏”的说法;常言也道:“老化从腿开始。”下半身肌肉不够强健,上下楼梯、跑步都会体力不支、气喘如牛,因为运动全靠大 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衰萎,人不仅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易有疲劳、膝痛、腰痛等现象。锻炼双腿肌肉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运动。健走时,配合缓而深的呼吸、双臂摆动、大跨步快速前进等,更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健走的好处 健走的好处,可以归纳为塑身与健康两方面。走出好身材肥胖是百病之源。即使轻松地走,也能消耗平常10倍以上的脂肪。为了消除体 内多余的脂肪,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下步行,让心跳维持再最高心跳数的50~60%之间,就能提升有氧运动的效能。提起健走,“飞跃羚羊”纪 政就眉飞色舞:“走路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前几年由于事业压力、婚姻亮红灯、自己没注意等因素,纪政不知不觉竟然发福,衣服从10号尺码 ,改穿16号,腰粗腹大臀也宽,她意识到自己过胖,也感到体力、健康都变差,1997年末她下定决心减肥。她找出以前朋友送的一台简易跑步 机,每天工作完后回到家,再累也要边看电视边双手摆动、大步走跑步机,半年之内,她不花一毛钱瘦了20公斤,重新找回那充满自信、高瘦苗条 的标准身材,穿上胖的时候不敢穿的漂亮衣服、T恤可以塞进裤子里,而且尿失禁的困扰不药而愈,还能够一口气爬上大武山巅。从此以后,纪政 逢人就鼓吹健走的好,每天上班爬三层楼梯进办公室,但为保护膝盖,坐电梯下楼。下班后回家,她仍是先走走步机,走出一身大汗,冲过澡才简单 吃点稀饭,然后读书入睡,“每天都要走,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她说。假日她大多到野外如观音山、水返脚(汐止)大尖山等,参加健走活动, 一边运动一边接近大自然,听溪水淙淙,鸟鸣啾啾,“听到生命之歌,听到入神,一点也不累。”她说。以健走减肥的秘诀在于每天至少走一万步 以上。因为健走虽是有氧运动,一开始却是以糖分为主要消耗能源,大约20分钟后,才会正式燃烧脂肪。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摄取约2100大卡 的热量计算,人体基本新陈代谢与在职场中消耗的热量共约1800大卡,意即有300大卡会堆积在体内,消耗1大卡约需走30步,才能消耗 完300大卡。走出健康来桃乐丝是美国蒙大拿州一位退休护士,她的双亲都在五十多岁时死于癌症,而她自己也一直为哮喘及肺病所苦 ,一年平均住院两次。即使服用抗生素,病情依然不见改善。偶然一次,她参加一项健康讲座,主讲的运动生理学家提到,运动─尤其健走,有助于 解决她的困境。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桃乐丝,决定从散步开始尝试,逐渐练习到快速的健走。几年后,不仅肺变得健康,与疾病、抗生素说再见,她 还成为马拉松选手。“健走是我的生命”有一次走在落矶山分水岭的棱线上时,82岁的桃乐丝这样对同伴说。健走让她感觉年轻25岁以上,可以 拥有更多采的生活。多走路,多用双脚,脑力、体力都会更好。身体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都与大脑、脊髓、神经互通讯息 ,且与脑干有密切相关。蹒跚走31102.7散步走3.61003.0自然走4.5903.3健步走5 .4704.2全力走7.2387.9时速(km/hr)消耗300卡所需时间(min)每分钟消耗健走有效消耗身体 热量健走可以预防疾病健走这“药方”,如果每天服用,可以减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脏病、50%罹患糖尿病的机会,而且帮助 你活得健康、活得长寿。最平凡的作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健走可以增加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骨头、肌肉力量,解除紧张、控制体重,最重 要、最基本的是,健走让人感觉很好。远离乳癌威胁据美国和《护理健康研究》(Nurse’sHealthStudy)一项长达20 年的统计研究指出,一周运动7小时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运动就是健走。预防心脏病人人都害怕自己是下一个心脏 病患,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导,一周健走3小时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美国医学学会也肯定,每天健走30分钟 ,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即使没法每天空出一段时间健走,利用短时间走路累积也可有一定成效。避免老年痴呆美国《自然》杂志报导, 60岁以上银发族,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人体中最耗费氧的部位就是脑神经细胞,深呼吸可 以提供充分氧气给脑部,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活化。一边健走一边配合呼吸,可以获得全身血液活络与脑循环顺畅的双重效果,脑血管重返强韧, 自然就能预防健忘与痴呆。健走能降血压人入中年以后,血压多半会上升,但步行可以减少荷尔蒙分泌(因荷尔蒙促使血压上升) ,因而减少血压上升的机会步行会增加牛胆酸的分泌,而牛胆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为了安全起见,高血压患者应先跟医师沟通了解身体所能 负荷的状况,从散步开始,逐步进展到健走,但每次还是要持续30分钟以上。预防动脉硬化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体内血液中 的胆固醇与中性脂肪异常增高。血液中胆固醇量过多,会逐渐渗入血管壁,动脉因此变硬变脆变狭窄,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病变。胆固醇有好HDL、坏LDL之分,好的HDL会把多余胆固醇送往肝脏,预防动脉硬化,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预防治疗糖尿病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饮食过量、运动不足和压力,而限制饮食量、减少积蓄在体内的糖分,再用运动把存在肌肉内当做能源使用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掉,就可降低血糖值。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轻快健走1小时,对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配速,同时最好随身携带点心,补充能量防止低血糖。健走避免脂肪肝研究人员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