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民居文化
2012-05-07 | 阅:  转:  |  分享 
  
中国目录概述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
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在这里我们将展示我
国民居的源远流长和它的独特魅力。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草原之家——蒙古包江南水乡云南傣家竹楼陕北土窑洞安
徽民居山西民居湖南湘西的吊脚楼朝鲜族人的大屋顶民居新疆伊宁花园般的庭院深山里的羌寨民居文化
1.概述2.恬静舒适的北京四合院3.上海的石库门4.云南白族建筑5.云南白族建筑的特点6.黄河岸边的地下人家7.
海边的石头城8.陕北土窑洞9.黄土高原上的古老村落10.西递村:“明清民居博物馆”11.江南水乡甪直镇12.湖
南湘西的吊脚楼13.草原之家——蒙古包14.朝鲜族人的大屋顶民居15.新疆伊宁花园般的庭院16.云南傣家竹楼17
.深山里的羌寨18.佛山闹市中的古巷19.山乡古镇20.结束语站在上海电视塔116米高的平台上,俯瞰上海市区
,但见一排排低矮的红色屋顶连成大片的住宅区布满市区。这些住宅便是上海有名的石库门房子。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
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呼伦贝尔草原锡尼河畔的蒙古族(布里亚特)是个游牧民族,现在大部分已经定居生活了,但
是习惯于流动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毡包。古雅、秀丽的水乡风情画。湖、荡、潭、池星罗棋布,河网交错。
黎明时分的傣族村寨,看上去很像一幅迷朦淡雅的水墨画。当雾霭慢慢散去时,傣族村寨也渐渐显露出它的轮廓。一棵棵
高大的椰子树、芒果树、棕榈树,一片片香蕉林、灌木丛,特别是寨子周围的那些挺拔的竹林,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簇拥着一座座造型古朴别致的
傣家竹楼。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绿树掩映中的白墙青瓦房舍以及祠堂、牌坊、楼阁,无不体现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和古风古韵。?居民住宅较大,用料讲究。住
宅平面布局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院落内外装饰华丽,反映出当时晋商的富庶。它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特色。中国俗话说
“高楼万丈平地起”,然而有时也会有例外。散布于湖南湘西的吊脚楼就是这样。????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
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湘西的吊脚楼,几乎都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
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中国东北部图门江以西的延边是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
一进入朝鲜族人的村庄,那些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大屋顶民居就使我们感觉有如到了异域。朝鲜族的住房高高大大,好像一条倒扣的鱼船置于房上
,四角又高高翘起,犹如仙鹤昂首,显得格外精巧雅致。维吾尔族人的民居主要是庭院似的。漂亮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和树,还有一个浓郁如盖的葡萄架,简直像一座小花园。
献花(0)
+1
(本文系茶香飘万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