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蚁Z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驾校不教的知识系列1-11
2012-05-08 | 阅:  转:  |  分享 
  
驾校不教的知识(1)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汽车之家用车技巧]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车辆行驶在路上,后视镜特别是车辆的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外后视镜你会用么?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外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注:本文将主要和大家说外后视镜的使用和判断车距的方法,关于内后视镜我们将单独用一整片文章的内容进行介绍。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



『外后视镜的区别』



『内后视镜的区别』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聊完了后视镜的调节我们再来说说后视镜的使用,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但是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来服务于自己的驾驶行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网络中有不少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比如车占后视镜的面积和距离的关系,至于方法是否准确,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下文将统一说外后视镜在各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情况。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实施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10.5米和11.7米,与网络中描述的12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车距的窍门有一定的依据,不过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从实验来看,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加装大视野后视镜的变化

上文中提到了,如今为了缩小视觉盲区,不少朋友选择大视野后视镜。虽然盲区有所减小,但是大视野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会将镜面中反射的物体形态造成变化,同时对于距离的判断也会有所偏差,使用大视野后视镜的车辆是否还能遵循这套判断标准呢,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注:为了进行试验我给马自达6改装了大视野外后视镜。

场景1:后车充满后视镜

通过实验,当后车充满前车后视镜时,此时前后车已经头尾相接,没有一点间距,可见大视野后视镜在提高视野的同时,对于距离的错觉也存在着。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此时不加装大视野外后视镜的时候,次状况两车相距应该在五米左右,但是使用大视野后视镜后,两车间距仅为2.4米,距离缩小了一半。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在未安装大视野后视镜的时候次状态巨后车有8米左右的距离,在大视野后视镜的使用状态下,间距只有3.2米,距离大幅缩短。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此时前后车相距仅为5.8米,与普通后视镜相比距离缩小了一半。



●实验总结:

虽然大视野后视镜确实可以缩小盲区,增大视野,但是由于镜面成像上的不同,对于距离的判断会严重失真,因此选择大视野后视镜的车主在实际驾车过程中,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车辆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文/汽车之家郭骁)

注:每款车的后视镜大小可能不一样,但基本使用情况还是相似的,如果您还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文章后面告诉我们。















驾校不教的知识(2)用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汽车之家用车技巧]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在日常驾驶中,后视镜尤其是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相对而言车内后视镜就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一些朋友竟然从来不使用车内后视镜。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外后视镜的使用和判断车距的方法,》点击这里查看外后视镜判断车距文章《那么今天就继续为大家讲解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如何调节内后视镜?

相对来说车内后视镜的调节比较容易,首先保持合适的坐姿,然后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大视野内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距离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局限于外后视镜,对于内后视镜的使用及判断方法并没有提及。我们知道车内后视镜在倒车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究竟通过车内后视镜能否进行车距判断呢,我们今天继续实验。



本次使用的测试车为长城哈弗,沃尔沃S60和标致206,选用这三个车主要想检验SUV,三厢车,两厢车对于内后视镜把控距离的效果是否一致。

实验方法:我们将三辆车分别停在前方,从后视镜观察后车位置,并且以后车前杠下侧重叠前车后窗下沿,后车大灯重叠前车后窗下沿,后车前挡风下沿重叠前车后窗下沿为参考点,观察驾驶不同车辆距离有无变化。



场景1:以后车前杠下沿与本车后窗下沿重合为准

SUV在前:SUV车身较高,视线自然不错。此时内后视镜可将后窗完全映射在镜片内,虽然后窗面积不小,但是后窗的下沿并不低,这样就造成反射视线相对较平,当后车前杠重叠视线后,此时两车距离为12米。



三厢车在前:由于三厢车型坐姿较低,相对来说视线与地面的夹角很小,外加三厢车后窗角度很斜。因此虽然后视镜面积和SUV车型相似,但是真正映射出的视野并不算大,观察后车前杠重叠视线时,辆车相距长达16米。



两厢车在前:但从内后视镜的展示效果来看,两厢车从视线上其实要比三厢车好一些,和SUV车型有些许类似,后窗角度偏执,可以使其出现在后视镜中的视野有所提升。并且车窗面积相对于车身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后视镜当后车轮已经被盖住时,两车距离已经很近了,只有5米左右。





场景2:以机器盖重叠视线边缘为参考

SUV在前:与之前提到的原理一样,由于车型类型和视线角度的原因,虽然从后视镜观察,后车格栅已经被挡住,但此时两车仍有6.5米的车距。



三厢车在前:同样的道理,三厢车后窗横截面积小,并且一些车型尾部上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线,不过此时距离后车还有一段距离,可达8.5米,算是一个安全距离。



两厢车在前:后窗较直,面积又很大,这导致后车格栅重叠住驾驶员视线时辆车车距仅有2.5米左右,如果在中高速行驶时,可以轻点刹车提示后车保持车距。





场景3:视线边缘与后车前方风玻璃下沿重合

SUV在前:虽然此时后车半个车身已经消失在镜面之外,如果这时你在倒车,大可不用慌张。由于SUV车身高,辆车近距离停放,小车自然会被挡住半个车身,此时两车相距大约有2.7米左右。



三厢车在前:对于三厢车来说,倾斜的后窗多少会影响视觉上的判断,虽然同样是挡风玻璃下沿重叠视线,但是考虑到视线和三厢车突出的尾部,此时辆车相距仅1.5米。



两厢车在前:这是两厢车需要注意,如果倒车入库时,后视镜中观察后车逐渐被视线埋没要非常小心了,因此两厢车后视镜内观察的景象相对直观,当后车格栅被埋没进视线后,两车仅有1米多的距离,并且当视线没过机器盖的一半时,两车相距就已经很近了。





结论:

可能有人会问,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为什么不受车型影响,而内后视镜却被车型的不同影响如此之大呢?我们在下图进行了一个展示。



如图所示,中间的三厢车型由于坐姿低,后窗倾斜角度大,因此驾驶员的观察视线并不好,后视镜的视线角度与地平线夹角小,因此观察同样的标记物,实际距离最远。

上方的SUV车型由于车身高,相对来说视野要开阔一些,可以观察的范围也就等大更广,当标志物到达视线边缘时,要比三厢车型的实验距离偏近。

而两厢车由于车身小巧,车窗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占车身比例不小,因此相对来说视线更好,当标志物到达两厢车视线边缘时,距离其实已经很近了。

基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车外后视镜判断车距不用太过考虑车型因素,大家差别并不算大。然而车内后视镜判断车距就很难给出明确标准了,与车辆造型,车身形态等等都有关系,因此我们通过三种常见车型给大家作为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各位也要针对各自车型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标志点来准确的判断车距才最为保险。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之前提到的大视野后视镜会使视觉感受发生偏差,实际车距会比观察时更近一些,这一情况在内后视镜中也有所体现,不过不同的是,内后视镜通常都能将后窗完全映射进来,再通过后窗作为参考去观察后车在后窗中的位置就基本不会出现误差情况了。(文/汽车之家郭骁)















驾校不教的知识(3)侧方停车的实用技巧

[汽车之家用车技巧]开车出门停车是免不了的,如今车是越来越多,车位是越来越少,一些热点地区的车位可谓是一位难求,好容易碰到一个车位合不合适也要试试。



在常见的车位中,侧方停车是大家公认难度最大的,因为相对来说侧方停车主要凭感觉,两侧的参照物并不明确,因此在车位紧张的地方面对这样的车位,很多新手经常尝试失败后无奈放弃。网络中关于停车技巧的介绍不少,不过大多是将角度啊,距离啊作为参考,今天我们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以看得到的参照点,也希望对于新手朋友有所帮助。



严格意义上讲,侧方停车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不同车型,不同身材的驾驶者,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都会对停车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仅希望通过实验引导驾驶员朋友通过介绍的参照点来寻找摸索适合自己车辆的停车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好的停放车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借鉴,但切勿完全照搬,安全第一!



第一步:判断车位大小:

不论什么样的方法,想要将车停进所谓的“车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车位足够大,如果是侧方停车的路边车位,我们建议选择至少要比车长再多出至少一米的车位才算保险,当然如果你自认为技术过硬,小一点也无妨。



对于判断车位大小,这主要是凭感觉,我们也很难给出严谨的方法,不过这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可循,当驾驶员的视线与机器盖右前角所形成的直线在右前车辆的左后轮之后,相对来说就是比较保险的。





同时转头看自己车辆的右后窗中露出的车辆面积不超过四分之一车身,基本上都是属于安全范围,当然下车观察也是非常提倡的。

第二步:确定起始位置

按照网络中的建议,此时与旁车相隔1.5米左右开始倒车最为保险,经过测试,这个距离操作起来的确很舒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停车条件,那么缩短距离是否可行呢,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模拟一些道路比较狭窄的环境,将车停在离旁车较近的位置,此时右侧车门将将可以打开,经过测量两车车相距在80厘米左右,如果算上后视镜,车距不足半米。

当然再近一些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距离越近,把控方向,倒车距离的时机就要更精准才行。



为了倒车时车头更顺利的摆入车位,车辆应当比右侧车辆停放更加靠后一些作为起始位置,至于停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大家可以参考用右后轮与右侧车辆尾部平行,或是右侧车辆B柱保持着本车右前窗中央位置即可。

第三步:右打满倒车入库

找到了合适的起始位置,我们就可以开始倒车了,此时将方向向右侧打满,(为了更好地保护转向系统,建议在打满后向相反方向回一点。并且尽量再缓慢移动中打轮,原地打轮对于车辆有一定损害,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并且开始缓慢倒车,当车头与旁车成45度角时将方向回正。往往作为驾驶员很难从车内视角中判断出是否达到45度,这里介绍一个小技巧,当你观察右侧后视镜的外侧与旁车B柱即将重叠,从左侧后视镜可以看见完整的后车,此时基本处于45度的车辆状态,方向可以回正了。





第四步:回正倒车

回正方向后一定不要着急反打,此时车尾还没有进入车位中,需要正直方向继续倒车,当左侧反光镜中观察左后车轮即将与后车左侧在一条直线上,或是右侧后视镜外侧与右前车的左后尾灯即将在一条线上时,车辆可以停止后退并且向左侧打满。



第五步:左打满倒车



再次缓慢倒车,此时车辆会慢慢进入车位,车头也逐渐回正,此时不要掉以轻心,仍然需要不断观察周围,防止与后车发生碰撞,同时避免右后侧车轮与路肩发生剐蹭。为了保险,我们可以给尾部留些余量,方向没必要刻意在倒车的过程中来回正,当车头有足够余量时,可以右打方向向前移动,对于没有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的车辆来说,前行比倒车更靠谱。

随后我们用视野更高的SUV车型再次实验,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SUV车型同样可以顺利挺入车位,看来这个方法还是非常靠谱的。





今天我们介绍的只是一种较为模糊的参考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车辆以及不同的驾驶人员,甚至不同的坐姿和角度都会对于停车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文章中提到的参考点作为参考,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车辆,培养“车感”,切勿将文中的参照物盲目照搬。(文/汽车之家郭骁)











驾校不教的知识(4)如何正确使用方向盘

[汽车之家用车养车]开车,手接触最多的部件就是方向盘,关于方向盘的正确握法,有很多种说法,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争议一直存在,特别是左手是否应该高一些等这样的说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天天用的方向盘应该怎样握。



》》本文首先用图片和文字进行描述,在文章的第二页有视频演示《《



本文中我们还是用最通俗的表盘点位来举例,即方向盘看成一个表盘,表的数字代表位置。



唯一称得上是正确的方向盘握法是左手9点,右手3点,也就是两只手对称地放在方向盘两侧,拇指轻轻搭在方向盘内侧,多数车型在这里都设计了凹槽。这个动作最正确只有一个原因——安全,什么舒服啊、便于操作之类的都排在安全之后。双手握在方向盘3点和9点的位置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做到精准的动作

2、躲闪时可以做到最大转向幅度(第一把)

3、回正时可以准确回到正位







也就是说,如果是手动挡车型,除了换挡和调节中控各种中控台上的按钮之外,其余时间双手都应该放在9点和3点的位置上。

不正确的方向盘握法如下:

1、10点4点

这样的握法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人持赞同观点,并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当时驾校教练就这么教的。没错,我也承认当时学车确实有些教练这么讲,但是这个动作确实对于驾驶安全是个隐患。





如果手已经习惯放在10点和4点上,在行驶中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人本能的反应除了踩刹车就是打方向躲避,而且紧急躲闪第一把基本来不及换手,如果这时你的手放的是10点和4点,那么需要向右紧急躲避的话就只能旋转方向盘160度左右,比握9点和3点少了30度,在障碍物面前30度左右的转向角也是有可能影响躲避的。另外,就算躲过去,那么回正时下意识动作也是回到对称的位置上,而这时候方向盘仍然还是歪的,需要再次调整。

2、单手扶把

很多人喜欢左手扶方向盘,右手舒舒服服地搭在中央扶手上面。而单手扶把同样存在紧急躲避问题。另外,如果是单手扶把驾驶,为了左右都能有足够的转向,也有人会把手搭在方向盘中央上方,这样做会有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如果习惯了这种姿势后,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气囊弹出来,那么你的胳膊则可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被弹出的手臂还有可能伤害到你的脸和身体。





3、其他位置也不正确

还有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把手搭在方向盘下环上,这个动作非常适合在一个懒洋洋的下午慵懒的行驶,非常舒服,但如果前面突然发生点情况,人类的手臂只能左右摆动45度,角度再想大胳膊就要反关节了,在慌乱中也很难再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非常危险。



4、越野时或者走烂路时需注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路面极为复杂或者在需要越野时,我们在握方向盘时就不能将拇指贴在方向盘两侧的凹槽处了,因为车轮碰到大石头之类的障碍物时,车轮会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方向盘随之反向转动,如果这时拇指处于方向盘的空挡处,那么就很可能受伤。正确的做法是将拇指贴扶在方向盘的外环上,这样即使方向盘反转也不会伤手。



如果您是一位老司机,也许会说“我都用以上不正确的握姿开了几十年车了,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但不说明这就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一个事故是因为没有正确握方向盘导致的,那就太不划算了。毕竟开车是一件非常之认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找悠然自在的感觉还是在家里的沙发里吧。

正确地转动方向盘手法

方向盘正确的转动方法是(前提是双手在9点和3点的标准位上):向右转动时,左手向上推,右手顺势往下拉,两只手同时用力,当两只手臂即将交叉时候,放开右手,在6点位置左右;待左手推方向盘差大约转动180度左右,用放开的右手去接应方向盘的9点位置。这是在安全为前提下,转向速度最快,单次转向角度最大的方法。





1、搓把

这个动作很常见,在狭小的街道里倒车使用此方法确实简单省事儿,这个动作也没有严格规定不让使用。但是我现在还是把它算到不正确的动作分类里,毕竟这是一个非100%把握的动作,如果在倒车过程中路面稍有不平或者手上有汗造成“搓把打滑”导致刮蹭事故,也以小失大。

2、掏轮

这个动作的初衷就是为了省力,更多地出现在过去的大公交和大卡车上,因为转向助力比较差劲需要很大的力量去转向。首先现在家用轿车的转向助力已经非常轻便,在转任何角度弯的时都不会花费你多余的力气;第二用掏轮这个动作,手是处于方向盘辐条之间的,有突发情况,方向盘回转也有可能打伤手臂;第三有突发情况时,手也无法迅速回位,导致危险。所以这个有掏轮这个习惯的朋友应该改改了。



松开方向盘回正

这个绝对是个偷懒的动作,而且如果掌握得好,手不用动地方就可以非常均匀的回正方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在回正过程中车轮压到不平的路面,相当于车轮在瞬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车头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如果在转弯中有突发情况,由于此时这时手不在方向盘任何点位上,所以躲闪必定也受到影响。

视频演示: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1NzAxOTEy.html

本周一我们在网站上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从调查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现在使用标准手法来握方向盘和转向的网友占了多数,但不规范动作(比如4点和10点握法和单手握方向盘)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我们还是再次呼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行驶安全,请使用标准的方向盘握法,这不会费多少事儿和多少力量的。

网页调查问卷:



微博调查问卷:





还是文章开头说的,关于方向盘的握法没有法律标准,也没有人会监督,另外就算不按照标准握法来也不会出什么事儿,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怎么握都没问题。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要了解什么姿势有什么样的好处,什么样的姿势有什么样的危害,当真正了解了这些以后,应该怎么样握自然就规范化了,剩下的只是习惯问题。(文/汽车之家汪淼)

驾校不教的知识(5)路上各种"冤"的违章

[汽车之家用车指南]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对我们这些经常开车的司机更为适用,多数司机朋友都多少因为一些“问题”被罚,比如超速或者违章停车之类的,但有一些道路违章情况在我们脑子中的印象不深因此在违章的时候毫不知情,甚至被警察叔叔抓个现行的时候还连连叫“冤”。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各种“冤枉”的交通违章现象。





1、路边停车无责赔偿

相信大家在平常开车的时候这个情况最常见,送个人或者在等个人我们都习惯把车停在路边等待,但这时候要有个骑自行车的人或者行人没留神撞到你车上的话那你可能就要倒霉了。如果他没事儿倒还好说,如果他因为撞上你的车受伤或者相关物品受损的话,不仅行人或者骑自行的人不能赔偿你,你还要赔偿他们呢。



看完之后你会说,怎么这么霸道,他撞了我,还要我赔偿他。这个没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我们就这个问题也咨询了法律专家,专家表示: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等人或者临时停靠的时候找到停车位,或者采取即下即走的方法,停在路边时间越长你的危险就越大。

另外我们也提醒您,如果您需要临时路边停车的话,一定要仔细观察左右后视镜的情况,实在不成扭头看看车外是否有行人之类的,确认安全之后再并线停车。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违章停车将会处以200元的罚款。



2、临时号牌未悬挂

很多刚买了新车的朋友都会犯这个毛病,觉得临时号牌就是一张纸,挂不挂的警察也没工夫理你。在正式号牌下来之后,好多人还不把正式号牌拧在车上,这样做最主要的就是认为交警、监控探头查不到你,可以各种违章。



人在做天在看,我很鄙视这种行为,有了正式的号牌就要悬挂,如果正式号牌还没有下来,也要按照要求把临时号牌按照要求悬挂在要求的位置,如果临时号牌过期了就要再去申请,这没有商量的余地。

临时号牌如未悬挂甚至当你的车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即使你没有责任,也会因此被交警裁定有违法行为从而被处罚。

相关处理: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九十五条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处罚金200元。



3、不按照高速分道速度行驶

高速公里到底限速多少?90km每小时还是120km每小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km/h。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最高限速为120km每小时,在我们实际行驶当中,每条高速甚至每条车道、每个区块都有不同的限速的。一般国内高速最内侧车道都是限速120km每小时,之后向外的车道速度依次降低。



按照这样的设计,只要我们按照车道限速开不就成了吗?也不会有什么超速的事情发生,但现在道路建设太快了,好多路甚至连生活在周围的人也不熟悉,因此GPS的使用频率就越来越高,但现在的GPS都会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判断出你所在的车道,因此它的限速提示往往就是以该条高速道路的最高限速设计的,这时候就会出现未按照道路要求的限速行驶而出现超速的情况。



『GPS不会告诉你每条车道的限速是多少』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建议是在利用GPS的情况下更好的观察路面的标识,相信自己所见到的比相信机器更可靠。另外,在高速路上一般会在跨过道路的桥梁上或者涵洞里设置超速探头,您在行驶到这些路段的时候应该注意限速提示提前刹车减速。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超过规定限速50%以下的将处以200元罚款并记3分的处理;超速限定速度50%以上的将处以罚款1000元、记6分的处理,严重情况可以吊销驾驶执照。



4、路边排队洗车引发违章停车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事情,今年过春节我打算给我的车开出去洗洗车,大家都知道春节前洗车的人特别多,我就把车停在路边等着排队洗车,这一等就足足等了30分钟。过几天之后我习惯性的查询车辆违章记录,发现我有一条违章居然是违章停车,而处罚日期就是我洗车的那天,当时也没发现有人贴我条啊,直到我去交罚款才知道原因。



原来现在处罚违章停车都不一定是要贴单子了,用遥控摄像头就能抓拍违章停车的(可以识别车牌照)。原理很简单,摄像头扫过一遍禁止停车的区域,之后隔一段时后在扫一遍相同的区域,如果发现两次扫过有相同的车停在这块就视为违章停车。



说到这,大家在日后要去洗车的时候更要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特别是一些路边洗车摊,当你的车停在路边洗车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被拍违章了。另外我们也不建议您去路边摊洗车,不仅不环保而且他们使用的洗车液很可能对你的车漆产生损伤。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违章停车将会处以200元的罚款。

5、等红灯的时候变线

开车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路况等红灯的时候发现你自己的车道前面已经有一台车停在那了,而旁边的车道没有车停在那里,为了能在变绿灯的时候快点开走,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大多数都会选择从自己的车道变到没有车的那条车道上,但就是这么一动你就违章了,违章原因:压实线。



路口车道之间间是用实线划分开的,而在我们学交规的时候开车不压实线走应该是最印象深刻的,但就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比如上面说的情况或者上班高峰时期,看到哪条车道空,就想往哪条车道去,结果就压实线了,您说这罚单您吃的亏不亏。

对于路口等红灯变线的做法不仅是违规的,还是危险的。如果你所变到的那个车道后方突然有车开过来很有可能就撞上你,这要是有人找你碰瓷儿,你百口莫辩,压制线违章,全责。

宁等三分不争一秒,为了那早出去的几秒钟您要冒这么大的险太不值当了。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未按车道行驶将处以200元的罚款。



6、出口的斑马分流线行车

在早高峰的时候,从主路向辅路行驶有很多车倍儿着急,不排队非要从规定车道外施划的分流斑马线强行开走,这要是出现刮蹭,处理起来,堵在路上后面的车都别开了。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心里除了鄙视外心里还想着,怎么没警察抓他们啊,这多明显的违章啊。别着急,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一马平川的路况不是争出来的,就算有天大的急事儿安全开车最重要。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高架匝道口或者主路想辅路行驶施划的白色斑马线分流区域,不允许机动车行驶,如果行驶到此区域将以违反禁止标线指示行驶紧凑处罚。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的车辆驾驶员将被处以100元的罚金,并扣2分。



7、下高速不打转向灯

准备从高速路驶出你打转向灯吗?不打灯,那可就是违反道路安全交通法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九条机动车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应当开启左转向灯,在不妨碍已在高速公路内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驶入车道。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时,应当开启右转向灯,驶入减速车道,降低车速后驶离

实话说,这项法规我如果不是阅读过一遍道路安全法后根本就不会知道,而且我发现这条在我们学交规的时候也特别提示过,但有多少人能记住呢!因此对于这种可能很少被人记住的法条,能不能在高速路入口、出口设立一些提示呢?省的被警察罚款200元还不知道因为什么。

相关处罚: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未按照要求使用灯光的,将处以200元的罚款。



8、绿灯时不走

在交通法规中,“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大家都明白,而且执行得也比较好。但是,对于“绿灯亮了不走”属于违章行为,很多人却不知道。



交法规定,当绿灯亮后,线外的车辆行人就不能继续停在原地不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车辆、行人必须严格服从交通信号即红绿灯的统一指挥,该行则行,该停则停。等红灯的时候大家不要分散精力干别的,注意力要集中些。

相关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如果不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车,将处以罚款200元,扣3分。



9、闯绿灯

闯红灯大家都知道,但是“闯绿灯”是什么呢?所谓“闯绿灯”,是指在堵车、行车缓慢的情况下,即使绿灯亮了,车也不能停到人行道上,因为人行道等同于禁停线。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的路口路段,因为车多行驶比较慢,很可能就是交通信号灯马上要从绿灯变红灯了你的车还没开多远,如果此时你的车在人行横道上停着那就是违章了,按照违规走限行路段行驶。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对现在的交通环境大为的“吐槽”,车多人多哪有那么多注意的啊,停在人行道上也不是我愿意的啊,前面的车不走我也不能倒车啊。话虽然这么说,但按照路权分配,在国内和国外行人都拥有至高无上的路权,而人行横道就是行人专用的,你停在这上面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使用自然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您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你是行人,一台车停在人行横道上你是什么感受?一定想臭骂这车的司机为什么停在人行横道上,甚至还想踹两脚吧。换位思考想想弱者,对行人还是交通系统里的弱者,你开着车舒舒服服的坐在里面,行人在外面还吸着尾气呢,照顾下他们吧,不难。

相关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阻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进入路口。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罚款200元,扣3分。



总结:

这些违章处罚看似很“冤枉”,但实际一点都不冤,我们在学车的时候都学过的,只不过这些处罚不像是闯红灯、超速之类的在我们心中印象深刻。但正是这些不经常遇到的事儿反而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大麻烦。最后我想用《无间道》里的一句话做文章的结尾“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文/汽车之家翟元)







驾校不教的知识(6)高速行车的13条铁律

[汽车之家用车指南]自古就有“清明登高”的习俗,利用清明小假期携全家出去走走,到远郊区县“洗洗肺”挺不错。提到出行就免不了要说到安全,如果您打算清明假期出行的话,特别是上长距离高速路驾驶的话,下面这13条高速公路行车的铁律会对您的出行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能让您加深认识,我们在每条“铁律”之后都加上一个因为此情况造成的事故视频,希望通过反例来让您充分记住。



1、高速路切忌突然停车

如果让我给高速事故各种危险动作评危险程度排危险顺序的话,我首先会给高速公路突然停车放到首位。原因很简单,高速公路的车速度都非常快,如果你突然停车的话,那么后方车辆如果避闪不及就会直接会撞上你,想想看高速公路最慢限速也90km/h呢,这速度撞上去基本前车就直接撞飞了。



如果碰到了必须要在高速路上停车(如,遇到突发交通事故),一定要提前看后视镜里有没有别的车,特别是大货车跟着你的时候,如果有的话请一定要提前减速并打开双闪提醒后车注意,给后方车辆留下充足的距离和时间减速。如果后方车辆总是按喇叭或者闪灯,相信我,他一定是刹不住车了(此心得是在高速公路上班的家里人告诉我的,如果不信看之前重庆发生的事故实拍就知道了。),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停车而是往紧急车道里开,哪怕被拍违章、哪怕车辆蹭伤,保命最重要。看看下面的视频吧,就是一个因为在高速公路上紧急停车险些造成事故的例子!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4NTU0ODE2/v.swf

根据国家高速路部门的统计,每年都会遇到在高速公路上停车,导致后方车辆刹车不及撞上前方的车辆的事故。这时候无论你的车获得过什么CNCAP还是NCAP的5星碰撞认证都没用了,几毫米厚的钢板在高速撞击下比我们用手戳穿一张A4纸还容易。

切记,请一定切记,高速公路上千万别没事儿停车,特别是你内急的时候也别想着趁周围没车停下来“方便”,没准就在刹那间有车杀到……

2、爆胎稳住心情不要慌

有数据显示,爆胎是威胁高速行车安全最大的问题,如果超过160km/h以上发生爆胎,死亡率就是是100%。不过您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我们能按照限速驾驶的话就算高速路行驶发生爆胎事故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前提是千万别慌,下面是发生爆胎事故时的处理办法。



1,全程双手握方向盘且一定不能打方向盘2,爆胎发生后绝对不能立刻全力刹车3,如果情况允许可控请抽出手,花0.5秒去开启双闪,完成后立刻继续握紧方向盘4,观察后视镜很关键5,如果是高速路况下爆胎,车速低于100公里/小时后,再轻带刹车减速。

爆胎这事儿真的不常见,因此在突如发生的时候人的反应是最重要的,沉住气别觉得爆胎了就完蛋了,越乱想越容易出事儿。沉住气,按照我们上面说的办法一定能控制住局面,相信我,你能HOLD住的。

3、不要迷信是“好车”就超速开车

“十次车祸九次快”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恰恰国内有些司机就觉得自己开的是好车就什么都不管,高速上各种超车,各种看谁都不顺眼,逮谁灭谁,但殊不知自己的命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在各种秒杀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就被自己秒杀了。



不要迷信自己开的是好车就可劲超速,看看各种事故报告吧,无论是宝马还是保时捷甚至是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都有因为高速超速导致严重事故的案例。老天不会因为你开的是百万级别的豪车就放过你,国家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120km/h,刚才也说过,时速超过160km/h高速发生爆胎无论你是不是系安全带死亡率就是100%。另外,超速还会导致你的刹车距离大大提升,从而更容易引发追尾等严重的交通事故。

4、出行前检查/行驶中按时检查车况

上面说的爆胎也引到了这第四点,出行之前一定要检查好车辆的各项零件,比如轮胎;灯光;油液;雨刮器等等等,别觉得麻烦,任何人在没遇到麻烦之前都会觉得之前做的准备是无用功,但真到用的时候发现没准备就傻眼了,全都一个个顿足捶胸,恨不得买后悔药吃下去。



要长途高速行驶一定要特别给车做好检查,尤其是轮胎,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没有它你车再好也开不动。另外,胎压也是需要我们时刻监测的,过低、过高的胎压都会对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在高速路行驶超过2个小时司机就需要休息,调整状态。同样车也需要调整状态,并且我可以利用在休息站休息的时候检查车辆的主要部位(如,轮胎、胎压、机油等),这样才能保证你在下一段旅行的时候的行车安全。

5、注意高速路的警示标示

你有没有关注过高速公路路旁设计的警告标示?比如“此处是事故多发路段,请慢速行驶”,别觉得这是路政部门骗人的把戏,立在这就是告诉你这块路段容易发生事故,且有过很多次事故发生了,是提醒你注意的。如果你看到路边有这样的标识,请一定要减速通过,千万别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6、尽量不要夜间行车

出去玩本来就是图一个高兴的,别弄的那么累。特别是晚上能不开车就不开车了,这不是说不相信您的开车水平,我的意思是不相信别人特别是大车司机的能不能在晚上还能安全的开车。



高速公路晚上大货车的数量要比白天多很多,原因很简单,白天大货车要装卸货物,而且白天高速上检查大货车的警察也很多,晚上就没事儿了,警察也都下班了,车也少了,可劲开呗。如果你在晚上跑过高速一定知道,大货车在晚上开的速度都不慢,而且大货车司机往往白天还不好好休息,晚上开车很容易就累了甚至是打瞌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高速上大货车的事故都是晚上或者凌晨发生的。

综上,如果能不晚上赶路就尽量不要在高速上开,特别是交通枢纽级的高速路。

7、超车时多用灯光提示/晚上合理使用灯光/特殊天气使用对应的灯光

知道风噪吧!就是车在行驶时和风摩擦产生的噪音。如果是白天准备提示前方车辆要超车的话灯光比喇叭好使,真的,这要是再加上前车放着大音量的音乐就更听不到你的喇叭提示的了,因此灯光提示是最好的办法。



而在晚上,高速行车更要注意灯光的使用,有一些高速路段没有设计路灯,因此很多车都开着远光灯开车,殊不知这样看似是自己能看清楚道路了,但也给自己埋下祸根。对向车道同样也会因为天黑看不到路用远光,这样你不就遭殃了吗。在让自己舒服的时候考虑一下别人,我知道我这么说不会让所有开车的人一下子都改掉不好的灯光使用习惯,但能改多少是多少,我们也会长期宣传这些安全驾驶习惯的。





另外,在雨雪雾这些特殊天气条件下,我们在高速路上更要注意灯光的使用,示宽灯、雾灯、双闪警示灯一个都不能少,听我的,正确用灯光能保命!

8、没事儿别走紧急行车带

前不久我们分析的重庆高速路事故,就是一个大货车在在紧急行车道行驶造成的事故,事故最后造成了2人死亡。

紧急行车带顾名思义就是在紧急情况使用的,特别是出现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救援车辆的绿色通道,称其为救命通道也不为过。不过以目前的国情看,如果前面有了交通事故的话,后方车辆有一部分没素质的就会从紧急行车带上走,对这种行为请大家发现一起就一起鄙视他。另外,“有关部门”的领导也请和你们的司机说下,特权不是用来这么用的。



这里呼吁看到本文的朋友,如果真的遇到拥堵情况,别试图走紧急行车道,给别人留一条活路吧!

9、出现事故后,赶紧撤到安全地带。

还要说到之前的重庆高速路事故,那些人在事故发生之后仍旧在高速路内呆着,这就是送死去了,高速公路出事故之后最忌讳的就是呆在原地不动。



出了事故人都会着急,肯定想着找撞你的人理论或者是看看自己的车是否受损严重,但正是这种着急会让人放松警惕给二次事故的发生带来机会。因此无论车辆发生多么严重的事故或者故障,你一个人无法解决的话那就请你离开事故车辆,并按照城市路面撤离到主路紧急行车带;高速公路撤离到最外层绿化带的方法等待事情的处理。

10、不要在高速路上扔东西

不能否认的是,咱门国家的高速公路管理还是很不完全的,时常有高速公路旁边的村民在高速路内行走甚至是骑自行车,他们可不是为了抄近道,而是捡丢弃在路边的塑料瓶子、易拉罐、废报纸之类的。



这些人在捡瓶子的时候是不会顾及从身边飞驰而过的车辆的,如果这时候被飞驰的车辆刮倒或者撞到基本都是重伤或者直接撞死,看到这你还忍心往外扔东西吗?你忍心用一个1毛钱的塑料瓶去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吗?

在高速路上仍东西除了会危及人的生命外还会对车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高速路上车的时速都不慢,最慢90km/h,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前面突然出现一坨东西你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本能的就会打方向躲避,如果此时旁边有车那就直接撞上了,或者是打方向的量太大,车辆失控也会出现交通事故。

总结下吧,看似平常的乱扔废弃物,这种行为在高速路上就如同是扔了一个手雷,损人不利己,如果因此发生了交通事故,如果你知道的话还能踏实睡觉吗?

11、安全带,保命的东西

学车第一件事儿就是系安全带,这还用说吗?想亲身经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吗?如果不想,上车就系安全带,也提醒你的家人一定要系安全带。





12、车内乘客别太影响驾驶员

高速开车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经常打扰驾驶员开车,在高速路开车司机的精神都被路上的各种情况吸引了,因此这时候打扰司机可能会造成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和驾驶员说话或者给他递东西,我的建议就是别“没事儿找事儿”就成,毕竟他掌握着一车人的命运。

另外,如果长时间在无车的道路行车,反而车内的成员还要时不常的和驾驶员说个话,别让他开迷糊了。

13、注意跟车距离

在高速上跟车最不能跟的就是大货车了,基本上上高速的大货车都超载,超载让刹车距离增加,这样你跟在后面的话稍不留神就会追尾。





此外,这里还和你说一个老司机传授的独门秘籍:如果前面的大货车无端的变换车道,那一定是前面有情况了,这时候你也跟着大货车的线路变换车道准能平安。道理很简单,大货车视线高看的远啊,你在他后面跟着视线本来就不好,但他发现情况后会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大货车突然变线走跟着没错,觉得能保证安全。

总结:

出行前检查车辆,出行中遵守法规,行车中合理避让,相信上面这13条高速公路的行车铁律会帮助你在高速路行车的时候提高安全,当然希望您能时常回顾并推荐给您的朋友。最后,祝大家出行平安,顺利。(文/汽车之家翟元)

























驾校不教的知识(7)事故后如何拍照留证

[汽车之家用车指南]仅仅在北京,每天因交通事故引发的道路拥堵就会发生数十起,这些事故中半数以上都可以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方式先拍照取证。那究竟怎么拍、拍成什么样的照片才是有用的呢?我们在采访过保险公司专业理赔定损人员后,把各保险公司通用的拍照需求整理出来和大家进行分析。





关键点一、照片贵在准确,要特别注意标志标线

事故发生后,车主可首先站在车子车子前、后两个方向的照片,拍照时请让车在你的屏幕(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都适用)占3/4的大小,并注意将车两边的交通标线拍下来,以显示车子当时在车道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前来处理的交警判断事发时两车在道路上的具体位置。



特别提示:如果用手机拍照取证的话,如果不能一次性将车外观全部拍下,可着重拍下事故端情况,也可分两次拍下车子左右两边的情况。

关键点二、在地下留记号后再拍照

这点对于那种有刹车痕迹的事故非常有必要,必须要把刹车痕迹在地面上保留下来,比如用粉笔,或者是用砖块在地上画出来刹车痕迹和距离,并将车辆和刹车痕迹一并拍下来,方便交警判定事故。





特别提示:除了刹车印记要标明外,车辆四个轮子在停车时所在的位置也要标记下来,这样做也是避免有争议时还原现场,保证万无一失。

拍完照之后,事故车辆要挪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双方达成事故的处理意见后可以填写快速处理单。即使没带快速处理单,哪怕拿一个烟盒或拿一张白纸,只要把时间、地点、人物、经过以及双方责任记清楚,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拿这个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是认可的。

》》点击这里下载事故快速处理单《《



以上这两个关键点是在进行快速处理时拍照特别要注意的,但为了让您能更好的在一些平常会遇到的事故中能马上正确的拍好照片,我们把以下三个常遇到的事故快速处理时需要的照片要求给您展示出来,换句话说,如果遇到了以下情况,就按照下图所示要求拍照就可以。



这里特别提示,在大家拍照取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先设立警告标志后在拍照,虽然有些麻烦,但能保证你的安全。

另外,本文只是给大家展示发生类似事故是应该怎么正确拍照,图中车辆仅为参照物。



追尾事故

拍三张:车头、车尾部45度各一张;碰撞接触位置





超车变道事故

拍四张:车头;车尾;两车相对标线位置;碰撞位置





环岛类事故

拍一张:在进入或者出环岛的车位置拍车。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遇到事故后如何拍照取证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未来碰到类似的事故,希望大家在及时拍照取证后,尽快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位置,为道路的畅通贡献一份力量。(文/汽车之家翟元)

小贴士:处理我们怎么理赔?

事故双方和平解决了交通事故也签署了快速处理协议书,下面我们就可以去修车了,那么修车、理赔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下表将为您说清。



『双方同等责任』『一方全责』











驾校不教的知识(8)安全带正确使用方法

[汽车之家用车指南]系安全带开车在我们的频繁宣传下已经让很多网友都牢记,但新的问题又出来的了,安全带究竟怎么系是正确的?或者说安全带应该怎么调整?如果您正好有这个问题的话,请抽出5分钟看看本文。

希望您看完文章后您将系安全带这个好习惯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您这是在做善事!



1、上车系安全带记得调整高低

安全带的高低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太高,紧急情况下收紧时容易勒到脖子,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太低,则可能无法完全限制身体向前冲,如果滑出肩膀就比较危险了。













这里要说嘱咐的是,安全带系好后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大概留有两根手指的矿量比较合适保证安全也不会太难受。

对于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千万不要把安全带勒到肚子上,这样非常危险,胎儿很脆弱,这个力量是要命的!躲开他系到胯骨上,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但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





对于儿童乘车来说,如果直接使用安全带固定不但不够安全还会起到负面影响,因为他们的身高比成年人要矮很多,所以安全带会从他们的脖子经过,紧急情况下他们幼小的颈椎会受到致命伤害。

这里要提倡所有有小孩的车友一定要给还真配上儿童安全座椅,如果您的孩子已经不适用儿童安全座椅,但用车上的安全带又有勒到脖子的危险的时候您可以选用儿童增高坐垫,之后采用安全带。



2、被忽视的后排中央位置

后排座椅的安全带同样重要,虽然后排安全带很少有能调整的,但是总体来说位置还不至于难受,方法和前排的一样。受到成本限制,中低端车型后排中央位置一般都配备两点式安全带,它没有三点式安全带那么完善,没有收缩机构,而且只能固定人的胯骨部分,上半身是无法固定的,但是这也比什么都不系坐在后排强多了,毕竟在紧急情况下,它能保护你不让你飞到前风挡那里。(很多中巴和大客车上都是配备的此类型安全带)







请远离以下行为!

对于那些平时为了躲避警察检查或者是安全带未系提示音的朋友们,我奉劝一句:生命是自己的!之前的安全带卡扣就不说了,那个玩意儿制造者都该枪毙的。除此之外,我亲眼见过的逃避方式有以下几种:把安全带插在锁孔里靠在背后;把副驾驶安全带插在驾驶位的锁孔里;用夹子夹住安全带根部固定好长度,然后轻轻搭在身上。您说这是何必呢?为什么就是和自己的人身安全过不去呢?















最终总结一下,合格的系安全带的位置是安全带从肩膀拉过,且与肩头有最少2个手指的距离,而安全带必须贴合身体穿过,并系到所坐座椅的安全带插槽上。

安全带这个话题说了不止一次了,其实很简单,再写也写不出什么花样了,只是为了大家都能生命负责,至少对您自己负责,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对吧?我还是希望您在看完此文后,能帮我传递给更多身边的朋友,因为很重要。(图、文/汽车之家汪淼)

驾校不教的知识(9)车内乘客正确坐姿汽车之家用车养车]?对于用车安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不少,不过对于乘客在安全乘车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却不常被人关注。其实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车内乘客的正确坐姿。





●?错误坐姿1:把脚放在中控台上

???危险系数:★★★★★

???乘车时尤其是长途乘车很容易感到疲劳,不少朋友为了减缓疲劳喜欢变化坐姿,前排乘客将脚放在中控台上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的确,这样的坐姿确实舒服了不少,如果是在停车休息倒也可以理解,如果行车过程中就是非常危险的了。



???首先,将脚放在中控台上会直接影响驾驶员观察右侧后视镜的视线,直接影响了行车安全;同时在遭遇紧急制动等情况下,对于气囊的正常弹出和乘客自身的反应和保护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这种坐姿是一定要禁止的。

●?错误坐姿2:手脚伸出窗外

???危险系数:★★★★★

????和上面描述的情况类似,手或脚搭出窗外也是常见的方法,这种坐姿比较放松,不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不少小朋友喜欢将头探出窗外,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是前排乘客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对于驾驶员观察右侧后视镜会有影响。另外在拥挤狭窄路面中行驶或错车,很容易被车外物体碰伤,尤其是那些喜欢探出头去的小朋友们,更要格外注意。这里也特别说下有孩子的车友,千万别让您的孩子从天窗探出头去,因为行驶起来车晃动比较厉害,如果小孩子的头从天窗伸出去会因为车身晃动碰到天窗,造成小孩的损伤。

●?错误坐姿3:靠背放的过平

???危险系数:★★★★☆

???无论是坐车还是开车,将座椅靠背调至舒适并且适合自己的角度很重要,合适的角度可以让乘车过程更舒适,但是一些乘客将座椅调节的“太过舒适”反而会影响安全.路面中偶尔会发现不少坐在副驾的乘客将座椅靠背几乎放平,身体完全躺平,样子无比安逸,但其实这其中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首先一点,靠背虽然放平,但乘客安全带的角度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躺平后安全带将脱离乘客的肩部,完全形同虚设,紧急情况下很难给予乘客有效的安全保障。



???另外由于坐姿已经很低,紧急制动情况下乘客将脱离安全带束缚,膝盖最先撞击中控台,并且弹出的气囊根本照顾不到如此低坐姿的乘客。

???并且平躺时乘客视线不能有效观察前方,因此在出现紧急状况时不能提前做出判断和反应。

●?错误坐姿4:跷二郎腿

???危险系数:★★★☆☆

???不少人坐着的时候习惯翘起二郎腿,并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这个习惯带到了乘车过程中,其实这个小小的动作在乘车时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当紧急情况下车辆采取制动,正确的坐姿可以让乘客及时有效的做出反应,然而翘起二郎腿在车辆制动乘客严重前冲的环境中,将退从容放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保持这样一个姿势应对危机恐怕后果并不乐观。

●?错误坐姿5:斜躺在后排

???危险系数:★★☆☆☆

???尤其是在长途驾驶中,车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很重要,即便没有,不少朋友也习惯营造出一个舒适甚至有些懒散的乘车环境。因此高速公路少经常见到后排乘客悠闲的斜躺在座椅上,虽然相比之前提到的几点隐患要略低一些,不过有条件的情况下这点还是应当尽量避免。



???当紧急制动情况下,由于没有保持端正的坐姿,因此安全带与身体接触部分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软组织损伤或身体肌肉拉伤,降低安全带的保护范围。



正确坐姿:

???聊了这么多不正确的坐姿,那么正确的坐姿应当是什么样呢。首先就是合适的座椅高度和角度,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保证好的视野,足够的全身支撑的角度范围内去调节尽量舒服的座椅角度。注意,无论前座后座乘客这个标准同样适用。另外,我们作为车内非司机的乘客来说,在乘车是最好不要采取奇形怪状的乘车方式,避免影响司机驾驶造成危险隐患。



???同时要保持正面坐姿,并且正确使用安全带,这也是行车过程中最有效的安全保障。在经过颠簸不平整路面时,拉住顶部把手保持身体的可控性也非常重要。(文/汽车之家郭骁)





















驾校不教的知识(10)停车需注意的问题汽车之家用车养车]?如果注意观察,经常能看到很多车停的有些许的别扭,有的是车轮没有回正,有的是死贴马路牙子,这些不光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车上零件的寿命。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停车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



方向盘打死

???打死方向盘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坏习惯,对转向助力泵的损坏强度比平时大很多。打方向角度越大助力油压力越高,打死时转向助力泵处于高压状态,相同的使用环境下,高强度使用的故障率也是成倍增加的。我们平时听到很多车在打死方向的时候会发出“嘶嘶”声,这就是泄压阀的声音,它告诉我们它的压力已经很高了。如果助力泵老化损坏后会出现方向盘变沉的情况,是个安全隐患。正确的做法是:方向在打死后稍微回一点,一点点就足够,不要硬顶着就好。





原地打方向/轮不回正就灭车

???原地打方向也是个坏习惯,这时转向助力泵内的压力也比车辆移动中打方向的压力大的多,特别是轮胎宽大的越野车,经常原地打方向对助力泵的损害也非常严重,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尝试一下熄火后用双手转动方向盘就知道了。正确的方法是:在车动起来后再转动方向盘,记住车动方向动,车停方向停的要诀。但如果被卡在很小的缝隙中那就没办法了,总之尽可能避免原地打方向。另外,除了助力泵之外,原地打方向对于轮胎的磨损也比开起来要大,如果恰好是快砂石路就更严重了。





???停车时务必将方向回正再熄火离开!有一种错误的理由是:在狭窄的小区里,把车轮拜出来可以防止其他车辆剐蹭,这绝对是得不偿失!如果不回正方向盘,比短时间打死方向损坏程度还严重,这样会让转向助力泵在熄火期间处于不平衡状态,影响助力泵寿命。

轮胎蹭台阶

???侧方停车的时候,我建议如果方位感不是很好的朋友,不要嫌麻烦,将右侧的后视镜向下调节,看清后车轮附近的情况,避免让车轮蹭到马路牙子和其他物体。汽车轮胎侧壁是最薄弱的部位,如果轮胎侧面受伤后,可能会出现鼓包等情况,侧壁受伤的轮胎非常危险,不能继续使用!另外,如果蹭到轮毂,还会影响悬挂的各种参数,不及时做四轮定位的话,还会有很多周边影响。所以如果不是极限状态下停车,最好与马路子牙之间留出10厘米左右的距离。





车没停稳就挂倒挡

???我们经常会听见手动挡车型在挂倒挡的时候发出令人心疼的“咔咔”声,这就是倒挡打齿,也是有倒车时的操作恶习导致的:车没停稳就挂倒挡。这样个声音的本质就是倒挡齿轮发生硬碰硬的撞击,产生磨损强度可想而知,齿轮上的齿打秃了,就会越来越容易打齿、掉挡,恶性循环,最后大修。



为什么只有挂倒挡的时候会发生打齿?

???手动变速箱的前进挡都是配有同步器的,同步器的作用是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而顺利啮合。而倒挡是没有设计同步器的,而且是直齿结构,车没停稳时,倒挡齿轮也是在运动的,这样生生把两个转速不一样的且没有同步器的齿轮塞在一起,互相打架是必然的。正确的做法是:为了您变速箱的寿命,请您将车停稳后再切换倒挡!



???快速地切换挡位前后移动车辆看起来显得你好像技术很娴熟,其实这样做恰恰是不成熟!坏了变速箱也是自己掏钱修,而且倒挡是致命伤,老抱怨倒挡打齿的朋友们应该注意以下是不是自己有这个坏毛病。

用手刹停车

???在路口变灯之前或者是停车入位的时候,发现有些朋友直接用手刹将车停住,这样做也无故增加磨损的恶习。普通的手刹是个纯机械的结构(电子手刹除外),只是为了停车的时候固定车辆。经常使用手刹进行制动手刹拉线就会拉伸变形,刹车片越磨越薄,导致制动力越来越小,还要去专门调整手刹拉线或更换蹄片,完全没必要的做法。



不停在平地上

???停车的位置也有讲究,车最好停在平地上,这样车上的所有零件都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尽量把车停在更接近水平的地方,不要让四个车轮受力不同。如果长时间停在像越野项目中“交叉轴”那样的地方,轮胎和悬挂都受到不同的压力,久而久之老化程度也是不均匀的。如果停车的地方有侧向的倾斜,那么车架和车门等受力也不平均,就像人拧巴着睡一个晚上早上起来浑身不舒服一个道理,车也一样。



坡道停注意要这样操作:自动挡在坡上停车先拉手刹再挂P挡

???在坡道上停车时,如果只使用P挡驻车的话,锁止机构会承担一个非常大的力,严重时锁柱无法脱出,也就是变速箱卡在P挡无法切换其他挡位,只能找一辆车拽一下,再切换挡位,或者想办法抬起驱动轮再解锁。





???所以无论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车型,首先尽量避免在坡道上停车,如果只能停在坡道上,恰好又是自动挡车型,请记住以下操作方法:停车→挂空挡→拉手刹→松刹车再踩刹车→挂P挡。这样就等于用手刹先固定好车辆再用P挡琐止。除此之外,还要用砖头或木块等物体垫在车轮下方减少机械系统承受的压力。

???有这么句话:“机器没有用坏的,都是放坏的”,车也一样,停在那里不动其实也是有磨损的,本文列举的这些坏习惯都会加速这种静态磨损,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是为了自己的爱车能开的更久更远。(图、文/汽车之家汪淼)





































驾校不教的知识(11)如何判断车轮位置汽车之家用车养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关于停车时如何判断距离和后视镜如何判断距离的小方法,近日不少朋友在博客中问到了如何判断车辆宽度和车轮所在位置的问题。为此我们也搜集了网络中一些窍门,今天就再次为大家验证一次。





???不同车型,驾驶人员以及坐姿都会对判断造成影响,本文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会有差别,请特别注意!



●?左轮位置

???如何判断左轮轧线?

???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通过我们使用不同车辆验证后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还不算严谨。由于每个车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所谓的结合点并不统一。





????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发现,当车道左侧分道线与车头结合点距离左侧A柱大约20cm左右时,左侧车轮应该已经或即将压线。

???如何判断左轮距线60cm?

???当然在日常驾驶中,轧线行驶肯定是不够安全的,因此尽量保持车道中央行驶是最好的办法。目前城市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右轮位置

???如何判断右轮压线?

???因为驾驶员位置靠左,因此预判右侧车轮时的方法与左侧稍有不同。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



???如何判断右轮距线60cm?

???判断右侧车轮距右侧车道线60cm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





●?贴边停车

???贴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会问,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在实际驾驶中,我们提供的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不同车型和不同的驾驶者对于标志物的判断都会有所差异。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驾驶习惯来摸索适合自己的“标志点”,能让日常驾驶更加游刃有余。(文/汽车之家郭骁)





















驾校不教的知识(1)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87页共9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2)用内后视镜判断车距



驾校不教的知识(3)侧方停车的实用技巧



驾校不教的知识(4)如何正确使用方向盘



驾校不教的知识(5)路上各种"冤"的违章



驾校不教的知识(6)高速行车的13条铁律



驾校不教的知识(7)事故后如何拍照留证











献花(0)
+1
(本文系蚁Z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