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仪控专业主要危险因素清单
2012-05-08 | 阅:  转:  |  分享 
  


主要危险因素清单

单位:编号: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V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控制计划 备注 盘柜运输 不听从统一指挥,私自蛮干。 盘柜砸伤人,挤伤手脚,损坏盘柜及其它设备。 Ⅳ 1 由专人统一指挥,并采取盘柜防倾倒措施 e 盘柜运输 运输时盘门未关 盘内设备及仪表掉落砸伤人员手脚 Ⅳ 1 关好盘门,并上锁。 e 盘柜吊装 起吊盘柜时吊装捆绑不当 盘柜滑落导致落物伤人,损坏设备 Ⅳ 2 检查吊装捆绑是否牢固,吊装角度是否合适,起吊离地20mm后,检查确认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 e 盘柜吊装 棱角处未使用垫块 钢丝绳断裂导致落物伤人,砸坏设备。 Ⅳ 1 棱角处使用垫块将钢丝绳与设备隔离。 e 盘柜安装 盘柜安装时,搬运不当。 人身伤害,损坏设备。 Ⅳ 1 滚杆必须长度、直径一致,盘前后站人。盘前站人控制方向,盘后站人推盘缓慢移动,狭窄地方盘侧严禁站人,以防人员被挤伤。 e

批准:审核:编制:时间:

盘柜安装 孔洞无盖板或围栏 落物伤人,人员坠落。 Ⅳ 1 正确设置盖板和围栏,并应有明显标志。 e 盘柜安装 盘柜开箱后箱板等未及时清理干净 箱板上的钉子扎伤施工人员的脚部 Ⅳ 1 及时清理开箱板和杂物 e 盘柜安装 盘柜在存放时受潮 易造成以后盘柜通电后施工人员触电 Ⅳ 2 盘柜按规定和厂家要求存放,送电前检查盘柜内设备和导线绝缘。 e 盘柜安装 盘底孔洞未及时封堵 易造成盘柜失火 Ⅳ 1 按设计和规范进行盘底孔洞封堵 e 盘柜安装 在盘柜中进行电火焊作业 易造成盘柜及设备损坏,并引起火灾。 Ⅳ 1 采取用石棉布隔离,并配备消防器材。 e 盘柜安装 盘柜安装后未按照要求可靠接地 易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1 按设计和规范进行盘柜接地 e 使用电焊 未使用面罩 造成电弧烧伤,吸入电焊尘。 Ⅳ 1 正确使用电焊面罩 e 使用电焊 电源线接线不当 造成触电 Ⅳ 2 正确接线后,必须经过检查方可送电。 e 使用电焊 二次把线及接头绝缘不好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或火灾 Ⅳ 2 使用前必须对电焊机的二次线及接头进行检查 e 使用电焊 外壳未可靠接地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2 外壳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e 使用电动工器具 工器具使用不当 造成人员触电,损坏电动工器具。 Ⅳ 2 按规程规定正确使用电动工器具 c 使用电动工器具 未使用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开关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1 必须使用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开关 e 使用电动工器具 手持式电动工器具未装漏电保护器及接地线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2 安装带漏电保护器及接地线 e 使用电动工器具 工器具使用前未进行检查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e 使用工器具 使用磨光机、无齿锯未戴防护眼镜 火星飞溅,易造成施工人员眼睛受伤。 Ⅳ 1 正确佩带防护用品 e 使用工器具 使用砂轮机时,砂轮片已磨损至原半径的三分之一 易造成砂轮片飞溅,发生伤亡事故。 Ⅳ 2 及时检查和更换砂轮片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开关柜、配电盘未放置于干燥处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开关柜、配电盘应安装与干燥的场所,配电室应有干燥措施。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用电设备引线大于5米的未设置流动刀闸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1 按规定设置刀闸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刀闸开关上侧接负荷,下侧接电源。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按规程正确接线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开关柜内接线不牢固,有带电体裸露。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接线要正确、可靠、牢固,带电体裸露部分用绝缘胶布包好。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停电施工时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停电施工时必须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并派专人监护。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电源盘未使用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e 施工临时电源安装 接线时没有插头,直接挂接电源线或将线头插在插座上。 易造成施工人员使用时触电 Ⅳ 2 按规定接线,或使用插头,严禁直接挂接电源线或将线头插在插座上。 e 仪表校验 未使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灵、设备未按规定接地。 造成人身伤亡 Ⅳ 1 使用合格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可靠接地。 e 仪表校验 仪表电源接线错误、电源电压等级不对。 损坏设备和仪表 Ⅳ 1 按仪表和设备的要求进行电源接线,并有专人校对。 e 仪表校验 未按规定进行工作 损坏设备和仪表 Ⅳ 1 严格按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方法及厂家说明书进行工作。 e 仪表校验 使用高温设备违规操作、无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无专人监护。 作业人员烫伤,发生火灾。 Ⅳ 1 作业人员烫伤,派专人监视、直至温度降至常温。 e 高处作业 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造成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人员伤亡,损坏设备。 Ⅳ 2 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固定要牢固,且高挂低用 e 高处作业 工器具及材料未安全放置 工器具及材料坠落伤人,损坏设备。 Ⅳ 2 携带的工具用绳系在腰间,使用时缠在手腕上。 e 高处作业 从事高空作业且没有足够的照明 造成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人员伤亡。 Ⅳ 2 配备充足的照明 e 交叉作业 现场物体清理不彻底 落物伤人 Ⅳ 2 加强现场监督,交叉作业加强安全防护。 e 脚手架搭设 搭设不规范,档距太大。 施工人员不易攀登,容易造成施工人员坠落。 Ⅳ 2 脚手架必须按规范搭设,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e 动火作业 重点地区未配备消防器材 发生火灾后不能立即扑救 Ⅳ 2 按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配置消防器材。 e 动火作业 未办理相应的工作票 引起火灾 Ⅳ 2 按现场规定办理工作票 e 动火作业 在特殊地点,如油管路处动火,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且未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引起爆炸及火灾 Ⅳ 2 办理工作票,并有电厂专业人员监护,做好完善的安全防护和隔离措施。 e 使用氧气、乙炔 接头未固定好 造成泄漏,引起爆炸及火灾。 Ⅳ 1 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氧气、乙炔无泄漏。 e 使用氧气、乙炔 产生明火 引起火灾 Ⅳ 1 易着火的场所用石棉布隔离,配备消防器材,并派专人监护。 e 使用氧气、乙炔 放置在高温下暴晒 引起爆炸及火灾,伤害人员,损坏设备。 Ⅳ 1 氧气、乙炔瓶应防止在无高温和太阳暴晒的场所,且两瓶防止距离应大于5米。 e 使用氧气、乙炔 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人身伤害 Ⅳ 1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e 桥架运输 放置不稳 造成坠落伤人,损坏设备,挤伤手脚。 Ⅳ 1 桥架运输时,应将桥架放置平稳,并用绳索绑扎牢固。 e 桥架安装 支架和立柱焊接不牢 造成桥架及立柱倒塌,砸伤施工人员,损坏设备。 Ⅳ 1 桥架焊接应牢固,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e 桥架安装 桥架垂直运输时未使用绳子或起吊设备,而是向下抛掷。 造成坠落伤人,损坏设备。 Ⅳ 1 垂直运输必须使用绳索,周围设警示绳,并有专人监护。 e 桥架安装 锅炉房竖井桥架安装前未检查脚手架、卷扬机等装置是否合格。 造成坠落伤人,损坏设备。 Ⅳ 1 竖井桥架安装前,应检查脚手架、卷扬机等装置,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 e 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后,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 造成触电事故或损坏设备 Ⅳ 1 桥架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正确接地 e 保护管安装 运输时,由于保护管较长。 造成触电事故 Ⅳ 2 较长的材料和设备运输,应在材料的前后左右均设置人员,以防止材料触及周围带电体或碰坏周围设备。 e 保护管安装 保护管管口毛刺未清除,穿电缆时划伤电缆。 电缆带电后保护管同时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Ⅳ 2 电缆保护管切割后,应用锉刀将管口毛刺锉光、锉平。 e 电缆敷设 施工人员在脚手架站位不当,在拐弯处站在内侧。 造成高空坠落 Ⅳ 2 在脚手架上作业应系好安全带,短时间移动,必须走脚手架内侧。 e 电缆敷设 电缆盘运输时直接将盘从汽车上推下 造成人员伤亡 Ⅳ 1 电缆盘从盘从汽车上推下应使用起吊设备,或搭设跳板,人工缓慢移至地面,严禁将电缆盘直接从汽车上推下。 e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没有足够的施工照明 造成人员伤亡 Ⅳ 2 电缆敷设前必须先检查敷设通道和照明,光线不足的场所,应补足照明。 e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没有检查脚手架搭设情况 造成高空坠落伤亡事故 Ⅳ 2 电缆敷设的脚手架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e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时未设专人指挥,行动不一致。 造成人员伤亡 Ⅳ 1 电缆敷设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行动一致。 e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时打开的沟槽、孔洞未及时盖好。 造成坠落伤亡事故 Ⅳ 2 临时打开的沟槽、孔洞盖板应正确设置围栏,并有明显标识。 e 电缆敷设 在带电区域敷设电缆未办理相关工作票 造成敷设人员触电事故 Ⅳ 1 在带电区域敷设电缆时,应办理工作票,并有专业人员现场监护。 e 电缆敷设 电缆进带电盘时上面没有专人接应 造成敷设人员触电事故 Ⅳ 1 电缆进入带电盘时,必须有专人接应并将电缆头裸露的部分用绝缘胶布包好。 e 电缆接线 接线前未使用试电笔检查设备是否带电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1 接线前,应用试电笔检查导线和周围设备是否带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工作,部分无法停电设备必须采取隔离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e 电缆接线 使用电缆割刀不当 划伤手指 Ⅳ 1 正确使用电缆刀,作业人员应带手套。 e 电缆接线 接线错误 致使运行时发生运行事故 Ⅳ 1 施工人员按技术人员审核后的图纸接线,接线完成后应进行校对。 e 电缆接线 在带电盘内接线时,未做好相关的隔离措施。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Ⅳ 1 在带电盘内接线,必须采取完善的隔离措施,并派专业人员监护。 e 仪表管运输 由于仪表管较长,运输时容易触及带电体。 造成施工人员触电或损坏周围设备 Ⅳ 1 较长的材料和设备运输,应在材料的前后左右均设置人员,以防止材料触及周围带电体或碰坏周围设备。 e 仪表管安装 仪表管接头未接牢以及焊缝焊接不合格。 机组运行时造成介质泄漏,伤害运行人员,损坏设备。 Ⅳ 1 烟风系统仪表管路安装完成后做严密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e 仪表管安装 油管路仪表管离热源太近,不符合规范要求。 造成设备运行后发生火灾事故 Ⅳ 2 仪表管敷设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e 仪表管安装 仪表管敷设时未考虑设备膨胀 设备运行后挤压仪表管发生仪表管变形、涨裂泄漏事故。 Ⅳ 1 仪表管敷设应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设备膨胀,可采取加膨胀弯,或在易膨胀处用一节软管连接。 e 仪表管安装 仪表管敷设完毕后未进行检查和冲洗 造成堵塞,发生介质泄漏事故。 Ⅳ 2 仪表敷设完成后,在仪表投用前应进行吹扫或冲洗。 e 仪表管安装 仪表管支架直接焊接在高温高压的设备和结构上 影响设备的强度,发生运行事故 Ⅳ 1 仪表管支架不允许直接焊接在高温高压的设备和结构上,如需要则采取包箍形式。 e 仪表管安装 阀门安装不牢固或选型错误 运行后发生介质泄漏伤人事故 Ⅳ 1 仪表阀门选型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进行,阀门应固定在阀门支架上,固定螺丝应加弹簧垫。 e 仪表管安装 仪表管安装后未进行严密性试验 运行后发生介质泄漏伤人事故 Ⅳ 2 仪表管安装完成后根据压力的大小应做严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e 取源部件安装 焊接不合格或漏焊 机组运行时造成介质泄漏,伤害运行人员,损坏设备。 Ⅳ 1 取源部件焊接应按焊接规程要求进行,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e 取源部件安装 在已进入介质的管道上开孔 造成介质泄漏伤人 Ⅳ 1 在管道上开孔,应在地面或管道未清洗前进行。如特殊情况,则应办理工作票,有运行人员采取隔离措施,检查确认管道内确无介质后,方可进行工作。 e 取源部件安装 油管道已进油时开孔 发生火灾事故 Ⅳ 2 油管道上开孔必须在油管道进油前完成。 e 取源部件安装 在管道内存放工器具,施工完毕后忘记带走。 造成机组运行事故 Ⅳ 1 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应检查设备内的工具和材料,并清理现场。 e 取源部件安装 氢气取样装置安装后未作严密性试验 机组运行时发生爆炸或火灾 Ⅳ 2 氢气取样装置安装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当系统冲氮试验时再进行一次检查试验。 e 调试及试运行 接线、校线不正确 造成设备损坏、机组跳闸 Ⅳ 1 认真校对线路,确保所有线路正确可靠。 e 调试及试运行 调试方法不当 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Ⅳ 1 编制详细的的调试措施、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e 调试及试运行 在带电盘柜内工作未做好安全措施 造成人员触电 Ⅳ 1 办理工作票、有专人监护、并做好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 e 调试及试运行 调试仪器使用不当 造成设备和调试仪器损坏 Ⅳ 1 正确使用调试所须的仪器和设备 E 调试及试运行 安装孔洞及沟槽盖板未盖好 容易造成调试人员坠入其中而发生坠落伤亡事故 Ⅳ 2 打开的孔洞应正确设置围栏,并有明显标识 e 调试及试运行 消防设施未投入使用,消防器材不充足 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救,易造成更大的事故 Ⅳ 2 完善消防设施,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e 调试及试运行 现场照明不充足 一旦发生事故时影响事故抢救 Ⅳ 1 现场应配置充足的照明,永久照明和事故照明应正常投用。 e 调试及试运行 观察锅炉燃烧状况时未带防护面罩,在燃烧不稳时进行 造成调试人员烧伤 Ⅳ 1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观察时应在锅炉燃烧状况较稳定时进行。 e



















APCCPW主要危险因素



第6页,共11页







献花(0)
+1
(本文系科技以人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