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天津“十五”农业科研方向,重点之探讨
2012-05-09 | 阅:  转:  |  分享 
  
天津“十五”农业科研方向,重点之探讨



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影响。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可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疑,科学技术是先导,科研院所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一支主力军,科研院所的工作的方向,工作成绩将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天津农科院组织这次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江总书记提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一种号召,也是一项战略部署。对此,天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到2010年天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划意见。明确了农业阶段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措施,这是我们做好农业工作的依据。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其中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纵观农业的发展层面,必需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投入(包括资金,物质等);通过注入科学技术的活力;通过流通领域的拉动;在生产方式,生产水平,生产质量,生产环境等方面有一个较大较新的变化。在劳动生产率、农业的比较效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使我们天津市都市型,城郊型,滨海型农业,能融入世界农业发达国家行列,这应我们农业科研工作的奋斗目标。

一、关于工作思路,这应从农科院的定位与所承担的任务来探讨。

天津农科院是天津最高的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是由许多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在我市乃至全国有名并深受农民信赖的科研所;以及为适应新形势,新科技而建立的新所而组成。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济济,是天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科技依托。因此,农科院的工作思路,科研方向,科研成果,科技的传播与普及,对政府领导农业现代化工作,对推动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十五”是天津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起步阶段,因此农业科研工作应考虑:

1天津的地理位置,区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信息、流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科研工作要着眼于“率先”,着眼于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着眼于让天津的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研究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与自然资源完美结合的农产品是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天津的小站稻,宝坻三辣,茶淀葡萄等等,区域农业经济是专业化,产业化,集约经营的基础,应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

3、依据天津农业的实际需要,在全面上水平的同时,要培养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科研所,著名的农业实验室,农业专家。这是一个地区农业发达的重要标志。

4、走引进研究与开发研究结合路。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引进先进品种、技术、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再研究,再创造为我所用。是加速科技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捷径。

5、科学技术是关键,经济效益是体现。在科研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效益观念,既注重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更重视适用性,普及和带动性。科研人员因应从科技成果创造的效益中得到相应的回报。特别是要重视种养业中的关键品种,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研究,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上水平。

二、安排科研工作应处理好几个关系: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之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农业本身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其它领域的科技进步,也給农业的发展带来动力。特别是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将对农业产生重要影响。选择的领域越来越宽,因此,必需明确方向,摆正位置,抓住重点,有所突破与创新。

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科技研究方面,应以应用科学技术研究为主。但是,应注意农业软课题的研究。软课题是出方针,出谋略;是领导,组织策划的依据。不能老是“摸着石头过河”。想好了再干,不仅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增加实施农业项目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在“天津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内,有众多内容需要探讨,需要组织,策划,研究。

在单项研究与配套技术研究中,应以配套技术研究为主。尤其是现代农业项目,比如各区县各类农业示范区,配套技术研究领域很宽,研究的成果具有很强的推广和带动性。把单项研究放在现代农业的系统中,才能发挥其攻关作用。过去我们有好多研究成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推广应用,形成生产力。配套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专业研究与科技配合(或叫协作)上应突出科技配合,这是我们现在农业科技工作中比较匮乏的问题。专业研究是必须的,但是,影响农业的因素是综合的,各学科配合才能更大的提高生产力。往往我们在某一点上先进,缺乏在这个层面上先进。比如我们有最好的品种,还要研究最好的制种技术;最好的栽培方式;甚至商品质量,保鲜的等配套研究,达到一个层面领先。这就需要院内各所间的研究协作,也需要和郊县的科研组织及介入那样农业领域的企业协作。把科研力量,科研手段,研究目的,成果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要处理好农科院科技“示范区”与各区县各类现代化“示范区”的关系,这是把科研工作放到农业现代化项目中的最好机会。在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郊县以及一些企业,相继建立了许多农业“示范区”,市农委已确定了第一批名单。他们都在执行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项目,与我们研究所的业务相关,这是一个很大的科研市场。走出院所,把课题放的到发展现代现代化农业项目中去,既实际,又实惠,得推广,出成绩。上海松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他们每一个高技术项目都有上海农科院的科技人员挂牌承担,经验值得借鉴。做到这一点,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中介,与政策上的支持。

三、建议研究的重点:

软课题A、发挥天津区位与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为调结构,搞好农业布局,形成产业化提供依据)

B、农产品商品标准化及走出国门问题的探讨。

C、企业介入农业或农业企业化经营对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的研究。

种养业品种,种子,种苗仍是“十五”期间的重点课题。品种研究要改变传统观念,紧贴市场需求,在提高商品质量上下功夫。例如优质米,专用麦,小型瓜,精品果菜等待。要研究制种技术;我们的种子数量多,质量差,整齐度低。种子商品化程度极待提高,既要有好品种,又要有好种子。要研究专业化育苗技术;种苗脱毒技术。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秧苗商品化,是现代园艺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的重要标志,是天津应重点突破的项目。

研究人工基质栽培。这是有别于传统农业的栽培方式的改革,是最实用于园艺作物,花卉,经济作物等高效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是设施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必备的基础条件。

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及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这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课题,我们的农产品要走出国门,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要有生产标准,更重要的是商品化标准,(产品的标准化研究也是个应急课题。)农产品产后的清洗,分级,精选,包装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一些机具设备,急需引进研究。在此基础上各种保鲜住贮运将更有意义。中国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中心座落天津,是极为有利的条件。除果,菜,花包保鲜课题外,还应研究保鲜剂,保鲜材料无害化,以及运输保鲜技术。

天津名牌产品配套技术研究。名牌战略是天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天津也确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他们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如:品种退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栽培,生物防治,产品商品化处理

等方面的问题。立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保持名牌,发展名牌,使名牌产品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

6、设施园艺技术研究。设施园艺是城郊型农业的特色。近年,温室大棚结构有了很的大改进,又引进许多洋温室。而且发展势头好。应综合国内外经验,研究适合天津自然条件的节能型,环保型,造价低的温室大棚结构;研究基质及水培等新的栽培方式;研究室内生防技术;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等,从而尽快提高设施园艺的水平。

果树标准化栽培和提高果品质量研究。其重点应放在葡萄,挑,枣,柿子,板栗等能体现天津特色的品种上。天津的葡萄,桃,板栗都是能出口的产品。要特别重视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这是天津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同时精品果的设施栽培,反季节生产,提高果业经济效益。

花卉品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花卉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而又非常薄弱的产业。花农对品种,技术的要求很强烈,应改变花卉仅是城市园林的事,农学院已开花卉课,农科院也应设立花卉研究结构,已适应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需要。

以上是个人一些粗浅见解,难免有些谬误与偏激,衷心希望农科院在天津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天津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李德增

2000年7月







1









献花(0)
+1
(本文系德爷20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