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2012-05-10 | 阅:  转:  |  分享 
  
《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张洪违。刘鹏,侯典军

(汶上县第一中学。山东汶上272500)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一0075一02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识码:B

1乙烯与浓硫酸不反应?

实验室制备乙烯用的是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迅

速加热到170℃反应。根据这个反应很多教师推测

乙烯与浓硫酸不反应。不然不会有乙烯生成。其实.

将乙烯通入冷浓硫酸中时.二者会反应生成酸式硫

酸酯(硫酸氢乙酯):CH2=CH2+H2S04旦里1£ocH3

CH:OSO:OH。硫酸氢乙酯水解生成乙醇,加热则分

解生成乙烯。

2乙烯和卤化氢加成一定需要催化剂?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

清楚,导致一律加上了催化剂。卤化氢气体或发烟

的氢肉酸溶液和烯烃加成都能得到一卤代烷。浓氢

碘酸、浓氢溴酸也能和烯烃起反应.至于浓盐酸一般

不起反应,要用催化剂(AICI,)才行。

3乙烯只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产物是CO。?

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生成1,2一二

醇。烯烃的氧化也发生在双键上。可以看成是特殊

的加成反应。

碱性或中性介质3CHz=CH2+2KMn04+4H20——————_

3CH20HCH20H+2Mn02J,+2KOH

生成的二醇可以进一步被氧化。在这个反应中

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消退,并生成棕褐色的二氧化

锰沉淀,故这个反应也可以用来鉴定不饱和烃。如

果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进行得更快,得到碳链断裂的

氧化产物CO:。

4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烃链很长的烯烃(如癸烯)很难溶于水而与溴接

触,所以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

5能用溴水和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烯

和乙炔?

在乙炔分子中,有两个叮T键,在乙烯分子中,只

有一个竹键,但相对来说。乙炔分子中1T电子云不如

化学教学2011年第2期

乙烯中霄电子云集中。另外,乙炔分子中碳原子是sp

杂化,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是spz杂化。凡碳原子杂化

电子云s成分愈大,这个碳原子的电负性也愈大,所

以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电负性比乙烯分子中碳原子

的电负性大,再加上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的

共用电子比乙烯的多.造成乙炔的键长比乙烯的短,

乙炔分子中的1T键比乙烯分子中的竹键结合得比较

牢固。

正由于乙烯和乙炔分子具有上述结构上的差

异,因此表现在对不同试剂的反应上。活泼性就不

同。乙烯分子中叮r电子云比乙炔的集中,当遇到亲电

试剂进攻时,乙烯比乙炔易加成。溴和高锰酸钾都属

于亲电试剂,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6卤代烷和AgN03不反应?

卤代烷和AgNO,的水溶液不反应,但是能和

AgNO,的醇溶液发生取代,同时生成卤化银沉淀:RX+AgN03斗RON02+AgX

J,

这也常用作鉴别卤代烃的方法。

7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一定是170℃?一定

需要有浓硫酸作催化剂?

醇在较高温度下(400~800℃)下,直接加热可

以脱水生成烯烃,如有Al:O,或浓H:SO。存在时,脱水

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不同类型的醇脱水反应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大。

CH3CH20H._=i==’CH2=CH2+H20CH3CH2CH2cIHl020UH警

cH3CHzCH=cH2+

H,0CH3CH2CHOHCH3篇:≯CH3CH=CHCH3+可≯

H20

20%硫酸

(CH3)3COH磊j石下◆(CH3)2C=CH2+H20

8碳碳双键、醇羟基共存。发生催化氧化时一

定是羟基被氧化?

乙烯在银催化剂的存在下,被空气中的氧直接

氧化为环氧乙烷,这是工业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

·7S·万方数据

2cH2-cH2+02寿2如鼯也

Cu或Ag

2CH3CH20H+02弋贡百◆2CH3CHO+2H20

由此可见,双键比醇羟基更容易发生催化氧化。

那么,2008年全国高考Ⅱ卷的第28题中F物质

cH晋qH20H明z≮HHo

(ciH,)向G物质(h,)在氧气和催

化剂条件下的转化似乎就存在问题了。其实在这种

情况下,羟基受双键的影响变得很活泼,先发生氧化

反应。

9苯酚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微微变红,于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断定苯酚一定不

能使指示剂变色。其实,酸性的强弱和酸度的大小

是不能简单等同的.饱和苯酚溶液比饱和碳酸的浓

度大。故浓度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0醛能被氧化而酮不能?

醛是易于被氧化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氧化剂

特别敏感。酮虽然不易氧化,但是酮能被过氧酸氧

化生成酯:

RCOR''+R“C000H_RCOOR7+R“COOH

11羧酸和羧酸酯不能被还原?

羧酸和羧酸酯由于官能团结构的原因导致官能

团中羰基的活性减弱,不能像醛基那样容易与氢气

加成,但是也并不是不能还原。只是,如果使用氢化

锂铝,则直接还原至醇,得不到醛。如果用锂一甲胺

还原羧酸.可以得到醛。

RCOOH面泰,RCH=NCH3戈≯RCHO

酯比羧酸容易还原,在250oC和20-33MPa压强

下.用铜铬催化剂使酯类加氢,能达到很高的转化

率。

RCOOR,+2H,唑竺塑!,RCH20H+R,OH

12纤维就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植物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

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纤维是聚合物经一定的机械加工(牵引、拉伸、

定型等)后形成的细而柔软的细丝。纤维分天然纤维

和化学纤维(化纤),化纤又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

维。

天然纤维:像棉花、羊毛、蚕丝等天然生长出来

的。

人造纤维:人造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高分

子化合物——纤维素或蛋白质作原料,经过一系列

的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而制成类似棉花、羊毛、蚕丝

一样能够用来纺织的纤维。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完

全不同.是从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

物质f如石油、煤、天然气或农副产品加工提炼出来

的有机物质),再用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

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氯纶等。

(上接第2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化学必修1、2》共有8幅压题图片与159个插

图(均为彩图),在教学过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图片

中化学反应现象的色彩美、实验装置的构造美、数形

结合的和谐美、归纳统计的深刻美、新物质与新产品

的材质美、环境污染与废品利用的辨证美、科学家及

科学成果的才智美。很多时候,老师对教材中的图

表没有很好地去引导或挖掘,这实际是浪费了宝贵

的美学资源与知识宝库。

2.3创造美景

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美的设计,并做到形式

(过程)与内容(掌握知识)的统一。例如,Na:0:在航天

及潜水中的作用.一般都很容易忽视Na20:与H:O(蒸

汽)的反应,所以。在学习“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时,一

位老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先演示了向裹

有Na20:的棉花上滴加水(燃烧)和将裹有Na20:的棉

·76·

花放人到盛有干燥CO:的集气瓶中(爆炸性燃烧)的

实验作为铺垫,然后再请来两位志愿者,用玻璃管向

裹有Na:O:的棉花上分别吹气,台上小心翼翼,台下

屏住呼吸,整个课堂融为一体。当实验完成,“吹气生

火”突然爆发,同学们感叹、惊讶的情趣瞬即渲泻。加

上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学生的热烈讨论与分析.

最后老师将知识升华。此情此景,学生终生会忘么?

当学生意识到化学的科学美,能够欣赏这种美.并产

生创造美的冲动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将不再是死

气沉沉的物质与呆板的事实.而是一串串闪光的珍

珠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习化学也将成为一种美

的享受.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自觉地

积极思维,大胆置疑,享受成功,倍感美满。变“要我

学习”为“我要创造”,由此.必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

学习效果。

化学教学2011年第2期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一天一招首藏)